“《身邊藝術 II》當代藝術系列展·下期”近日在位于上海陸家嘴的APSMUSEUM舉行,展覽呈現(xiàn)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展望、趙趙等20位藝術家的21組藝術作品,延續(xù)“身邊藝術”的主題,探討當代藝術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展覽現(xiàn)場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許子東是文學研究者。在他看來,在中國語境中,現(xiàn)當代文學與現(xiàn)當代藝術是兩個概念,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與19世紀西方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等同步;但現(xiàn)當代藝術,基本上直接沿用了西方語境。古典藝術追求優(yōu)美、崇高,而現(xiàn)當代藝術在大眾普遍認知中不一定是美的、帶些變形。
之所以以“身邊藝術”為題,關注的是當代藝術作品中,較少荒誕和抽象效果的一類,這類作品更講究具象細節(jié)、材料肌理及并置手法?!八鼈儾粩⒄f傳奇,卻安靜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他們不似陽光般炫目,卻分分鐘參與了我們的家庭倫理。藝術品與現(xiàn)實生活的微妙界限被嚴重挑戰(zhàn),從時代角度看,這是平面化碎碎念的后現(xiàn)代主義潮流;從中國社會語境看,這也是從宏大敘事走向日常生活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變化。”許子東說。
展覽現(xiàn)場
在展陳設計上,“身邊藝術展 I”入口第一件作品是一扇懸置在半空中的門,以此引導觀者進入室內(nèi),而續(xù)展則更多走出室內(nèi),走入園林和自然,尋找室內(nèi)外、家庭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展覽入口,展望的《假山石 164#(六面假山石)》與苗彤的《天上人間》
自然與工業(yè)的思辨對話
入口展望的《假山石》與苗彤以《天上人間》為名的巖彩山嶺,構成了一組藝術臆想的自然,展望從1995年開始制作的“假山石”系列作品,已經(jīng)成為藝術家的標志性符號。不銹鋼雕塑表面實時反射出一種被扭曲的現(xiàn)實場景,讓觀者的每一次觀看都成為一種獨特的個人體驗,暗示了一種傳統(tǒng)之于現(xiàn)代的文化位置。展覽中的《假山石 164#(六面假山石)》包括了一個不銹鋼雕塑和大理石、火山石等三個底座。傳統(tǒng)中的假山石材被作為底座,而現(xiàn)代不銹鋼材料被用來表現(xiàn)藝術作品的假山石,這種轉化帶著哲學的意味。其后苗彤的巖彩繪畫,則將人帶回古老的絲綢之路。而后,楊心廣的《土壤之上(幻彩藍綠)》也是室外的自由空間,他通過手工的方式對草木、枯葉等“土壤之上”的自然材料反復噴涂丙烯顏料這樣的工業(yè)感材料,使植物原本的自然屬性逐漸消解,非自然的斑斕顏色給作品增添了一層社會屬性,提示著自然已被納入了人類工業(yè)化的生產(chǎn)鏈條。
展覽現(xiàn)場,左一為楊心廣的《土壤之上(幻彩藍綠)》
英國藝術家簡·埃登(Jane Edden)的《博物學家文庫》和《貘的變奏曲》,則把自然生物做成標本釘在室內(nèi)精致的框架里,以不同媒介尋找自然與文化之間不規(guī)則的交流,這邊“標本”式樣的作品部分是動物、部分是機械,美麗之余,也唏噓它們永遠飛不起來的精致翅膀。
展覽現(xiàn)場,簡·埃登的作品《博物學家文庫》和《貘的變奏曲》
同樣將視野延伸到室外的作品,還有史國威的《生長》和德國藝術家托比亞斯·雷貝格(Tobias Rehberger)(德)挺著肚子的花瓶。
展覽現(xiàn)場,理查德·朗的《撒哈拉足跡,埃及》(左)與喬萬尼·歐祖拉的《三位一體》
英國藝術家理查德·朗的《撒哈拉足跡,埃及》和意大利藝術家喬萬尼·歐祖拉(Giovanni Ozzola)的《三位一體》并排陳列,前者講述著所謂自然,處處是人類踐踏的印記人,后者則是在室內(nèi)雜亂墻壁中窺視外面的大海,或者說將大海裝飾室內(nèi)的現(xiàn)代派繪圖。這種藝術手法更極端的表現(xiàn),便是趙趙的《彌留》,一只柏油馬路上被碾碎的貓的形象,見證了現(xiàn)代文明與大自然的關系。王功新《旁觀者》記錄了對這種關系的記錄方式。
展覽現(xiàn)場,王功新《旁觀者》(后)與趙趙的《彌留》
在微觀中看見思想
在展覽中,有一個空間陳列了陳小丹的《盛開》、德國藝術家卡斯滕·霍勒(Carsten H?ller)的《雙重蘑菇窗》和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貓,這三件作品似乎通入藝術家的微觀世界,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家所關注的生活日常。
展覽現(xiàn)場,陳小丹的作品《盛開——墻系列 2021》(右)與卡斯滕·霍勒的《雙重蘑菇窗(一褶)》
陳小丹的《盛開》在磚中構建一個陶瓷世界,像是宋畫中的花與蝶,凝結時間和生命,在脆弱與柔美、殘酷與荒涼中形成華麗的對比,也是一幕幕鮮活的“自然”。卡斯滕·霍勒是一個熱衷于分類的人,他甚至將致幻的菌類世界重新整合到一個學術性的秩序中,正如他在《雙重蘑菇窗(二十四褶)》中所展示的那樣。在此次展覽呈現(xiàn)的是其中一褶,一半是野生蘑菇,另一半是以其毒性和精神活性而聞名的毒蠅傘蘑菇,帶著顛覆性智慧。奇奇·史密斯以椴木膠合板手工上色的貓,被命名為《花束》,同時顯示了貓的器官、細胞和神經(jīng)結構。這件不大的作品,實際上融合了藝術家對身體與所有其他生物和宇宙之間結合的探索。
展覽現(xiàn)場,奇奇·史密斯,《花束》,激光切割椴木膠合板,手工上色,2016
展覽現(xiàn)場,帕斯卡爾·馬爾蒂那·塔尤,《帕斯卡爾娃娃》水晶、綜合材料,2019
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放大的藥丸,延續(xù)了他關于當代人對于科學和藥品信賴關系的探索,帕斯卡爾·馬爾蒂那·塔尤(Pascale Marthine Tayou,喀麥?。┑木峦尥迬е浔旧淼奈幕瘋鹘y(tǒng)。直至任冷霏的《翻新》回到了家庭本身,她通過不同時空的照片“拼貼”讓家庭成員再次相聚,似乎透露著一個獨自生活在海外的年輕人對于家庭和親情的眷念。作品名為“翻新”,但所拍攝的房子卻是一個翻新暫停的狀態(tài),其原因為何應該也是作品想要表達的暗線。
展覽現(xiàn)場,任泠霏,《翻新》,收藏級藝術微噴,1680x1092mm,2021
周嘯虎的視頻作品《地上樂園-V》在室外大屏作為“身邊的”公共藝術展出,這件作品也參加了第十四屆上海雙年展“宇宙電影”。視頻中,周嘯虎與浙江泰順民間提線木偶劇團合作,操縱真人大小的木偶在浙南麗水縉云、山區(qū)水力發(fā)電站,釩礦舊工業(yè)區(qū)等各地進行表演,在山水和舊工業(yè)景觀中往復切換。
室外空間中呈現(xiàn)周嘯虎的視頻作品《地上樂園-V》
從宏大敘事到日常生活,“故事常常不在畫面和美學效果里,而在材料和制作過程中。在此,藝術往往不太追求‘崇高’,不太崇拜大江大海、英雄傳說,不太迷戀崇山峻嶺、大浪淘沙。天地滄桑之類的主題,在當代藝術中,通常會以更抽象的形式默默呈現(xiàn)。”許子東說。
展覽開幕現(xiàn)場
展覽將展出至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