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邊是婚姻,一邊是自由

馬爾克斯說,再年輕幾歲他寫不出這本書來。我很能理解。年輕時是不信的,年輕時寫決絕,寫分離,寫負氣,寫殘酷,寫遺忘,寫現(xiàn)實,最不愛寫得就是童話。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邊是婚姻,一邊是自由

當(dāng)初被這本書吸引,一方面是因為馬爾克斯的大名,另一方面是據(jù)說它“寫盡了愛情的形態(tài)”,這個說法很吸引人。在一定程度上,馬爾克斯確實完成了這樣的任務(wù):他分頭寫了兩種最典型的關(guān)系模式:一種是婚姻,一種是自由。

女主人公費爾明娜得到了婚姻,丈夫門第高貴,心懷大志,是能夠被載入史冊的人物。她經(jīng)歷了婚姻能夠提供的一切:穩(wěn)定、安寧、富裕、甜蜜和共同成長,同時也伴隨著怨懟、瑣屑、乏味和傷害。馬爾克斯花費大量筆墨描寫烏爾比諾醫(yī)生和費爾明娜的婚姻生活,兩人共同解鎖了幾乎全部人生經(jīng)歷:冤家路窄的戀愛、互相試探的初夜、盛大的婚禮、自在的蜜月、共同參加各種政商要務(wù),一起撫養(yǎng)先后到來的孩子,為一場外遇痛心,為一塊香皂分居,為家務(wù)吵架,為婆媳關(guān)系苦惱,即使在烏爾比諾死后,他生前的聲望依然帶給她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負累。這是不是愛情呢?當(dāng)然是。費爾明娜曾經(jīng)在迷惘之中拜訪了一位料事如神的女巫,后者對她說,“未來沒有任何障礙阻擋她享有一段長久而幸福的婚姻”;在這一對新婚夫婦踏上游輪遠赴歐洲度蜜月時,馬爾克斯寫道:“他心里明白,自己并不愛她。同他結(jié)婚是因為喜歡她的高傲,她的嚴(yán)肅,她的力量,也因為自己的一點兒虛榮心,但當(dāng)她第一次吻他時,他確定,沒有什么障礙能阻止他們建立一份完美的愛情”。事實也確實如此,馬爾克斯給了烏爾比諾醫(yī)生一次怪異的、漫長的、詳細的死亡,他的臨終遺言是:“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愛情的發(fā)生方式有千百種樣貌,小說和電影里最愛表現(xiàn)因此也最廣為稱道的,是像阿里薩初遇費爾明娜時電光火石的狂熱,這種一見鐘情的方式,因為直接來源于感官,簡單迅速,強度很高,被賦予了最大的合理性:愛情就是不問來由、不計成本、所謂“心動的感覺”,尤其它又和“年輕”和“單純”捆綁在一起,被擁有話語權(quán)且不那么青春單純的人一再美化、放大、宣講,產(chǎn)生了一種類似追憶、但氣質(zhì)卻不免猥瑣的敘事方式,猥瑣的來源,是單方面強勢設(shè)定青春之愛必然是無邪的兩情相悅。事實上,阿里薩對費爾明娜始終是單方面的狂熱,費爾明娜被如此明顯的帶節(jié)奏,以至于真正面對面的瞬間,她立刻清醒了——被愛不是愛情發(fā)生的要素,她不愛這個狂熱的愛著自己的人。即便是五十年后丈夫死去,她再次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也非常清醒,“對過去的回憶更加堅定了費爾明娜·達薩的信念,那就是二十歲時的火熱躁動是某種高貴而美麗的東西,但絕不是愛情。她也沒有勇氣告訴他……他信中那些傷感主義的言語聽上去有多么虛偽,那些抒情詩似的謊言又會多么貶損他的事業(yè)(贏得女神)”。

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的愛情方式,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在婚姻的沼澤里一粥一飯相愛相殺。他們性格不合,費爾明娜果敢熱情,敢于跳過街道去要王爾德的簽名,烏爾比諾卻覺得太丟人;費爾明娜和陌生人打起交道來得心應(yīng)手,烏爾比諾卻莊重自矜;他們習(xí)慣不合,費爾明娜睡覺輕,烏爾比諾早起且聲響巨大;費爾明娜熱愛花卉和家養(yǎng)動物,烏爾比諾連狗和貓都痛恨,費爾明娜視一日三餐為永久的酷刑,烏爾比諾從來不會撿起地上的任何東西;他倆價值觀也不同,僅僅是面對赫雷米亞·德圣阿莫爾的死亡,夫妻倆就無法達成共識;兩個人之間的怨懟和誤會直到一方死去都還沒有完結(jié),費爾明娜無法接受婆婆的刁難和小姑子的愚昧,烏爾比諾一生的異性好友在他死后仍然會給費爾明娜帶來名譽傷害——即便名門望族、郎才女貌、衣食無憂,婚姻生活依然是它本來的模樣,依然是瑣瑣屑屑,磕磕碰碰,但這是不是愛情呢?“他們終于徹底了解了對方,在結(jié)婚將近三十年時,他們變得好似一個人被分成了兩半……他們一起克服日常生活的誤解,頃刻結(jié)下的冤仇,相互間的無理取鬧,以及夫唱婦隨的那種神話般的榮耀之光……那是他們相愛得最美好的時期?!?/p>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阿里薩的方式,他得到了自由。在青春之愛受挫之后,他下決心過上了靈肉分離的生活:一生中短短長長共與至少600位女性有過皮肉之歡,簡直堪稱另一個傳奇,對于男性來說,這數(shù)字肯定有種萬國來朝的氣派,無論最初動機如何,也有集郵之趣。她們幾乎囊括了你能想到的各種女性:孤獨的寡婦、寂寞的少婦、發(fā)瘋的少女、才情滿腹的女詩人、干練的女商人、未成年的女學(xué)生、能干的女秘書、放浪的交際花、癡情的、絕情的、艷情的,黑人,白人,長期的,短期的,主動離開的,糾纏被踹的,回歸家庭的、意外被殺的、自殺的、被關(guān)進瘋?cè)嗽旱模喼睙o所不包。為了避免動真情,馬爾克斯居然生花妙筆,讓輪渡一個幻影般、根本無從確定和指認的女人收留了阿里薩的童貞,從而避免了“初夜最難忘”這種尷尬。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女人出場的先后順序:阿里薩年輕時出場的都是經(jīng)驗豐富的少婦,給予他無限柔情和教學(xué)課,到了老年卻給他安排了一個孫女輩的未成年少女,這名少女和阿里薩年輕時一樣有著偏執(zhí)和瘋癲的氣質(zhì),因為對他狂熱的愛而自殺了——這簡直是一個男人所能享有的最完美的人生。更完美的是,這600多名女性并沒有使他背上浪子和渣男的罵名,反而顯得他更加癡情和專一;有那么幾次,他和她們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愛情,可對費爾明娜的愛戰(zhàn)勝了一切猶疑;在聽到烏爾比諾醫(yī)生死訊的同時,他就拒絕了豆蔻少女的求歡毅然開始追求年逾七旬的老嫗費爾明娜。事實確實如此,假如他這一生只睡了五十人難免成為渣男,然而,600這個史詩般的數(shù)字卻成功使他成為一個癡情漢——數(shù)學(xué)真是奇妙?!拔宜硕嗌倥藖碓噲D忘掉你!”這是情話;“心房比婊子旅店里的房間更多”這是實話。

一個人選擇婚姻,在一個男人身上演繹愛情,一個選擇不婚,在眾多女人身上歸納愛情,費爾明娜和阿里薩選擇了完全不同的而生活形態(tài)。在經(jīng)歷了一個女人可能有的最安定幸福的婚姻之后,費爾明娜居然還有機會體驗放縱的、任性的、包含性的另一種愛情方式,她不過子女的反對,不顧孀居的身份,不顧可能面臨的名譽風(fēng)險,就踏上了一趟愛情之旅;阿里薩一生縱欲縱情、身上攤著幾個無辜女人的性命,居然有機會在生命的盡頭鴛夢重溫,在一個女人身上體驗靈與肉的統(tǒng)一。二人都沒有任何遺憾,都沒有錯失任何人生樂趣,這圓滿讓人措手不及,好比看法國文藝片卻來了個好萊塢式的大結(jié)局,能不能不鬧你可是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說,再年輕幾歲他寫不出這本書來。我很能理解。年輕時是不信的,年輕時寫決絕,寫分離,寫負氣,寫殘酷,寫遺忘,寫現(xiàn)實,最不愛寫得就是童話。我不信阿里薩那傷感的抒情主義在失去荷爾蒙的支撐之后能夠在五十載歲月之中不干涸,我不信600名女人的積累不會在他身上引起某種本質(zhì)性的變化,我不信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更不信他歸來仍是少年——說到底是我不年輕了但又不夠老。純情最是少年時,而老了更像小孩,否則哪來“老房子著火沒得救”這種說法。年少與年老時,生命都只屬于自己,不管是因為天真,還是因為閱遍風(fēng)塵返璞歸真,他們都信。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