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y Erpenbeck, Kairos, New Directions, June 2023, 336pp
小說家兼劇作家珍妮·埃爾彭貝克(Jenny Erpenbeck)成長于民主德國,當她成年時,她的國家已不復存在。這也是一種拆解,是對以往確鑿無疑事物的消解:關于平等、關于團結,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正如埃爾彭貝克在她的散文集《并非小說》(Kein Roman,2018年出版,英文版名為《并非小說:碎片回憶錄》[Not a Novel: A Memoir in Pieces],2020年出版)中表達的那樣,在她的童年時代,柏林并不是分裂的;相反,一切似乎一直都是那樣。直到突然間,一切都不復存在。不過,意識形態(tài)不會就這樣悄然離去。
埃爾彭貝克一直對相互競爭的世界觀感興趣:青春與歲月、個人主義與集體共性、懷舊與進步。她在《并非小說》一書中寫道,文學的任務不是解決這些緊張關系,而是將它們以“精確的平行”陳列出來。她的作品常常略帶寓言色彩,個人象征著政治,而政治又塑造著個人。
埃爾彭貝克的最新長篇小說《卡伊洛斯》(Kairos)現已出版,由邁克爾·霍夫曼(Michael Hofmann)譯成英文,這本書將我們拋入了那熔合與拆解的時代,大部分內容發(fā)生在那個時刻之前,少部分在那時之后。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以背景存在,我們的鏡頭聚焦于性。東柏林,1986年——統一前四年——五十多歲的作家漢斯(風度翩翩、人脈廣闊,既瀟灑又事業(yè)有成)與十九歲的學生卡塔琳娜(真誠、夢幻、漂亮)聊得很投機?!耙磺卸荚谶M行中,別無其他可能。”他們一起喝咖啡,然后回到他的住處。一段戀情就此點燃。
漢斯已婚,有一個十幾歲的兒子。他和妻子有一個約定,就是不問問題(似乎這更適合他,而不是她)。卡塔琳娜有過幾個男朋友,但沒有一個像漢斯這樣的。她喜歡他抽煙的樣子,喜歡他的頭發(fā)垂在額前的樣子,喜歡他對音樂和文學的了解,喜歡他的優(yōu)雅,喜歡他所屬的世界。
卡塔琳娜把漢斯想象成一只好奇的“松鼠”。她在頭發(fā)上系著一條黑色天鵝絨絲帶,這“打動了他,她這樣看起來像個女學生”。他希望能和她坦誠相見:“我們只會偶爾見面……但每一次都會像我們的第一次?!彼噶隋e,而且他明白這點。
卡伊洛斯是希臘的時機之神。作為一個概念,“卡伊洛斯”將時間定義為瞬間,是一種定性而非定量的現象(與“時序 chronos”形成對比)。漢斯癡迷于將時間及其不可能性固定下來。卡塔琳娜很自然地更加理想主義。在他們第一次做愛之后,“漢斯想:再也不會這樣了。卡塔琳娜想的是:一直都會是這樣?!?/p>
埃爾彭貝克在這本書里自始至終出色地處理了這種不同人物、不同世界觀之間的平行轉換。這類轉換被用來制造笑點、懸念、摩擦和悲愴。一開始,漢斯刻意保持警惕。我們以幾近旁觀的方式看到他:“他必須遠離自己來保護自己?!笨ㄋ漳鹊闹庇X則是:“他想讓我為未來的困難時刻做好準備。他想保護我。遠離我自己來保護我自己?!边@種手法經常用來對比漢斯的世故和卡塔琳娜的純真。但是埃爾彭貝克是一位微妙而機智的作家,她筆下的人物,如同她的小說,都在此之上更為復雜。她知道,年輕有年輕的自信,自我的危機感也隨之老成。
書中的政治也是復雜多變的;卡塔琳娜曾不止一次地想象,兩邊的空氣在柏林墻上空交織在一起。從表面上看,漢斯代表著老一代,而她則是新一代。但這并不能決定什么。漢斯是生于納粹時代的孩子,曾參加過希特勒青年團,他特意選擇在社會主義的東德生活,以彌補他的法西斯先輩的罪過;然而他在西德卻很自在,而且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在國家廣播電臺工作),他能定期去西德??ㄋ漳仍谖鞯碌陌⒁堂看渭膩黻P懷包裹都能令她歡欣雀躍。但當她后來去看望這位阿姨時,那里無處不在的乞丐和骯臟的成人用品店又使她震驚。
隨著戀情的發(fā)展,漢斯的占有欲望變得越來越強。當卡塔琳娜去另一個城市求學時,他的嫉妒變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她和一個同學有過一夜情。他對此的反應是全面的壓迫,要全面征服她。他的施虐癖(用皮帶找點“樂子”)變得難以自拔而有儀式感;他對她的“越軌行為”的“紀念”也同樣如此。很快,他要完全把握她的活動、思想和動機。她被剝奪了某些“權利”和“特權”(“別碰那些畫”)。
書中的氣氛逐漸陰暗。漢斯開始了一種可以被稱為“斥責之詩”的創(chuàng)作,他不厭其煩地回到背叛的那一刻,加入新的認識和批評。他嘲笑卡塔琳娜的短暫背叛是“最低級、最卑鄙的布爾喬亞偽善”的典范——同樣的措辭又出現在他的同胞開始反抗時:“典型的德國人,竟然搞出這種完全是布爾喬亞作風的亂子。”
一個恃強凌弱的壓迫者和被他控制在煤氣燈光下的受害者——這個寓言看似直白,但埃爾彭貝克的文本鼓勵多重解讀。漢斯的行為固然令人遺憾,但我們也可以將他視為歷史的產物:他的虐待狂作風源于法西斯時代度過的童年,他對平等的信念是熱情而真誠的,盡管他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他與民主德國的關系是矛盾的。年長的卡塔琳娜(出現于書中簡短的回顧片段中)這樣評價他:“在西方……他可能會成為一名管理顧問。房產經紀人。廣告公司的編劇?!?/p>
至于卡塔琳娜:她盡管脆弱,但絕非無動于衷。很容易就能看出她從這段激烈而深刻的成長經歷中得到了什么。這本書開始于那段婚外情結束幾十年后,這對前戀人仍保持著聯系。漢斯已經垂垂老矣??ㄋ漳却饝⒓铀脑岫Y,但后來并未出席,最后又去了他的墓地。她的內心依然矛盾。這情有可原,也很巧妙。但《卡伊洛斯》還涉及許多其他方面——音樂、文學、藝術、偶然性、自我實現和自我懷疑。它拒絕直白闡釋。它抗拒任何一種固定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