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辦公室里的屈原:李敬澤讀《離騷》

如今再看,已是人到中年,這才發(fā)現它是有關中國讀書人的人生意義,這意義簡單地說就在“進退出處”之間,四字如四面鐵壁,牢籠多少靈魂。

本文摘自《詠而歸》,李敬澤 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7月 

辦公室里的屈原:李敬澤讀《離騷》

屈原。圖源于網絡

《離騷》,古今第一大牢騷也。

據說,屈原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但照我看來,屈原絲毫不浪漫?!峨x騷》里,該同志官場失意,就開始失態(tài):“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換上奇裝異服,并戒了大吃大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然后,就天上地下一通亂轉,把古圣先賢、八方神仙全都請教一遍,陣勢弄得極“浪漫”,但那抒情旋律七彎八繞,始終不離最實際的問題:怎么辦?調離、跳槽還是留下來、熬到底?是從此放松了思想改造還是繼續(xù)嚴格要求自己?

多年前看過《離騷》,只覺得它像一座熱帶植物園,充滿稀奇古怪的花木。如今再看,已是人到中年,這才發(fā)現它是有關中國讀書人的人生意義,這意義簡單地說就在“進退出處”之間,四字如四面鐵壁,牢籠多少靈魂。而屈原的天馬行空其實也是螺螄殼里的道場,正在那兒焦慮地撓墻。

這些話不該說,想必很多人不愛聽,至少粽子廠不高興。但我已經不打算吃粽子,粽子廠的心情與我無關。反正粽子總會有人吃,比如老公有了情人或包了二奶,那就不妨在端午節(jié)買幾個,一邊吃,一邊長吁短嘆讀《離騷》,正所謂情景交融。

——《離騷》本是政治詩,但屈原有時把它寫得像情詩,而且是失戀的、被拋棄的情詩,這可能是他的一大發(fā)明。漢儒講《詩經》,“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明明是想那小妹妹想得睡不著,硬解成心里惦著領導,生生熬出了失眠癥!這種奇怪詮釋純屬不說人話?,F在重讀《離騷》,我覺得該思路恐怕是受了屈原啟發(fā):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話里話外,眉頭心頭,直把大王比成了老公,當自己是怨婦;每看到此等處,我便欲掩卷嘆息:何必呢,何必呢,離婚就是了。

但屈原終究偉大,他唱出了中國人恒久的心?。辉谖覀兊哪袡嗌鐣?,沒有男人喜歡人家把自己當成女人,但有一個重要的例外,就是“美人芳草”的詩學傳統(tǒng),也就是說,自古以來,男人們見了女人還是男人,見了有權有勢、高高在上的男人,馬上就在心里變成了楚楚可憐的女人。

然后呢,就自戀,就發(fā)牢騷。于是每間辦公室里都可能有屈原:上司昏聵,小人當道,俺這正派能干的人兒兮,偏不受重用……

作品簡介

 

李敬澤讀《離騷》:辦公室里的屈原

《詠而歸》,李敬澤 著,中信出版社,2017年7月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書名《詠而歸》便由此而來。這本書大概也是詠,所詠者古人之志、古人之書,是自春秋以降的中國傳統(tǒng)。而歸,是歸家,是向可歸處去。

本書收錄了李敬澤歷年來所寫的有關古人古典的短文,長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為主,興之所至,迤邐而下,至于現代鄉(xiāng)野。最后落到幾篇談閑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國天下,歸結到春水春風、此身此心。

閱讀經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樣,輕松、快樂、自由。編這一本《詠而歸》,不外乎是,從古人的選擇和決斷中,從他們對生命豐沛潤澤的領會中,在趣味里追懷古人的風致,學習安頓自己,找到一個歸處。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時之人的心與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歸。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