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評

一個憂傷、狂野、獨立而自由的世紀之魂

2023年6月13日3時43分,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家黃永玉離世。黃先生始終筆耕不輟,在2022-2023年,他寫了多篇回憶故友的文章,結(jié)集為《還有誰誰誰》,作家出版社將在一周內(nèi)上市。

【編者按】2023年6月13日3時43分,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作家黃永玉離世。黃先生始終筆耕不輟,在2022-2023年,他寫了多篇回憶故友的文章,結(jié)集為《還有誰誰誰》,作家出版社將在一周內(nèi)上市。2023年5月16日,當編輯和美編把樣書送到黃先生手里時,他說:“這本書出來,我終于可以睡好覺了?!?/span>

黃永玉隨筆集《還有誰誰誰》


寫這篇書評的時候,我心中期待的是明年——2024年黃永玉先生百歲畫展時去北京看展,然而,寫完書評,卻傳來黃永玉先生離去的消息。想到他在隨筆集《還有誰誰誰》自序中的這段話:“出這本書之后到一百歲我還要開個畫展,起碼還要忙三四張畫。大概,大概就沒有時間再寫文章了?,F(xiàn)在離一百歲還有一年多時間,今天是正月十五,到七月初九可過滿九十九,然后是逐步接近一百歲的一天一天爬下去;所以時間還有的是,供我把三四張畫畫完。萬一活不到那個時刻,看不到自己的畫展,當然有點遺憾,那是老天爺?shù)囊馑?,誰也幫不了忙?!眱?nèi)心傷痛無以言表。只是黃老先生的達觀、從容、坦然、鎮(zhèn)定或可安慰蕓蕓眾生之我輩吧!他已如此看透生死,那么,我們就來讀他的生命的絕唱吧。

黃永玉隨筆集《還有誰誰誰》由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最初看到書名不禁啞然失笑:這老爺子太好玩了,只有他能想得出這樣的書名吧!及至讀完全書,再也笑不出來了,黃永玉深廣的憂傷仿佛濃縮在一本書里,向世人昭示一個生命的百年滄桑,一部人的命運影像,一種情感的熱烈與寂寥。早前,黃永玉出版過隨筆集《比我老的老頭》,回憶了對自己一生有重要影響的文學藝術界師友,在《還有誰誰誰·序》里黃永玉說“手邊還有十來篇寫過的文章,性質(zhì)像《比我老的老頭》”,于是結(jié)集《還有誰誰誰》,——有點戲謔,是老先生慣常的幽默打趣,也有點無可名狀,透出心境的復雜況味。從內(nèi)容上看,《還有誰誰誰》應該說是《比我老的老頭》的續(xù)集或補充,兩書構成完整的當代個人記憶史。

一部記錄眾多個人命運的書,映照出一個時代的背影。一個已近百歲的老人,在回望他的人生行旅時,看到如許與他生命有關聯(lián)的人都已紛紛隱入塵煙,心底或有無邊的蒼涼與寂寞吧?看到他寫:“我回香港住了幾年,回北京之后,這些先生都沒有了?!薄霸龠^幾年,絜媖去世了,又過了一些時候,老潘去世了,汪曾祺、苗子、郁風、丁聰、沈峻去世了,許麟廬去世了。梅溪也去世了。”……黃永玉的人生與他們的過去連接在一起,那些熟悉的故交曾經(jīng)撫慰和溫暖了他的生命,而今,這回憶是如此疼痛?!侗任依系睦项^》中,黃永玉寫了回憶表叔沈從文的《這些憂郁的碎屑》,這個題目恰可以用來參照《還有誰誰誰》的基調(diào),“憂郁的碎屑”構成《還有誰誰誰》的核心內(nèi)容,也構成由不同人物呈現(xiàn)的真實細微的歷史皺褶,他們的哀樂、榮辱、興衰、生死,倉皇與鎮(zhèn)定、軟弱與勇敢、背叛與信諾……都是黃永玉銘心刻骨不能或忘的往事,與他的生命交集的那些師友朋輩,早已在時光里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他們是他的光影,是他的背景,是他行旅的地圖,也是他的精神肌理,他和他們共同寫就了一部生命之書。

《還有誰誰誰》除《體育和男女關系》和《夢邊》是對當下某些社會問題的思考外,其他各篇都是對故人的回憶,《只此一家王世襄》寫與文物收藏及鑒賞大家王世襄的相遇相交,《僥幸的小可見聞》記錄了張學良的弟弟張學銘豪爽率性,《輕舟怎過萬重山?——憶好友王遜與常任俠》寫盡人性的復雜與多面,《孤夢清香——難忘許幸之先生》彰顯民國導演許幸之為人的操守,《讓這段回憶撫慰我一切的憂傷》傾情書寫黃家與香港《大公報》潘際坰、鄒絜媖夫婦肝膽相照的60年情義,《鄭振鐸先生》顯示出尊重事實的學者風范,《遲到的眼淚》文學家蕭乾與他的兒子蕭鐵柱浮出水面,對小人物的悲憫與懷念令《你家阿姨笑過嗎?》摧肝斷腸……黃永玉記憶的長河里,和故人一起經(jīng)歷的歷史的動蕩歲月與個人命運的沉浮,是他一刀一刀雕刻的木刻版畫,這些文字,平靜而銳利,從容而跌宕,幽默而憂傷。一位百歲老人的憂傷怕是時光也載不動吧,當他寫下“我坐在桌子邊寫這篇回憶,心里頭沒感覺話語已經(jīng)說透。多少老友的影子從眼前走過,走在最后的一個是我”,該有多么寂寥!天地蒼黃,四野幽明,惟余一人獨愴然而涕下。黃永玉在經(jīng)歷人生最大的離散,那些結(jié)成他生命經(jīng)緯的人,他們的消失,猶如一盞燈一盞燈的熄滅,他惟有在文字間輕聲歌唱生命的光華。黃永玉放達而柔軟的內(nèi)心負擔著無法修復的人類傷口,但他仍以堅忍的毅力與博大的慈悲復原那些破碎而溫暖的記憶,讓歷史拒絕遺忘,讓人性熠熠生輝。

對人性的別有洞見是《還有誰誰誰》最耐人尋味的書寫,黃永玉一百年非凡的生命閱歷造就的智慧與闊達罕有匹敵,他通過描摹人性而使我們進入歷史,看到歷史的波濤如何顛弄著人的命運,也讓人性呈現(xiàn)著多棱的鏡面。黃永玉大寫人性之真善美,記錄下身處不自主的人生困境時生命的操守與堅持,人性的光亮與強盛;也會穿過幽暗人性的隧道,寫出他的憐憫與詰問,歷史的荒誕與野蠻。

漫畫家黃苗子經(jīng)歷“反右”運動劫后歸來,聽聞黃永玉要重新刻一套精細的《水滸傳》人物,馬上拿出自己關于宋朝的筆記卡片供黃永玉參考,還要幫黃永玉看書查資料,但黃永玉面臨了至暗時刻,一腔熱情化為烏有:“借來的卡片認真抄了,也恭敬地奉還了,多謝了。木刻板兩百塊也備齊了,自己也學著讀一些宋人史料。后來木板給人搬光,卡片也散落在造反派辦公室地上。問案的時候我親眼看見被人踩來踩去?!倍嗝礆埧岢镣吹漠嬅?,彼時的黃永玉胸中宛若插刀吧!黃苗子回來的時候“一身襤褸”,卻用雪中送炭的慷慨傳遞出人間大義的友情與溫暖,這人性的至善足以支撐黃永玉的苦痛,令他豪氣再生:“我這種在江湖長大的人不容氣餒,慪氣的事從不過夜!”電影《風云兒女》導演許幸之在美院討論紅專白?!鞍伟灼臁睍r,“一聲不響地站起來,徑自回家了。弄得舉座瞠然”;又在批判“印象派”時為藝術辯護,強調(diào)印象派的審美。人在苦難中堅守的良知及知識分子的風骨躍然紙上。因畫貓頭鷹落難的黃永玉每天要接受美院二三十個市儈的批判,晚上回家都沒有力氣吃飯,卻還要寫第二天上交的“檢查”,友人潘際坰便每晚替他寫好,第二天一早黃永玉自己抄一遍交差。多年后黃永玉仍然心痛不已:“半夜三更老潘滿頭大汗趴在桌子上為我趕稿”,這是一幅亂世的情義圖,刻在大地上的木刻版畫,讀之令人淚下。品味黃永玉這樣的文字:“王世襄兄跟朱家溍兄在下放勞動的時候,有一天經(jīng)過一片油菜花地,見一株不知原因被踐踏在地上,哀哀欲絕之際,還掙扎著在開花結(jié)子,說了一句:‘已經(jīng)倒了,還能扭著脖子開花。’”內(nèi)心大慟,天地為之動容,這是怎樣倔強的生之掙扎?怎樣不可摧毀的生之信念?怎樣于絕境中依然閃爍的人性之光?

我特別喜歡的一篇是《你家阿姨笑過嗎?》,描寫在黃永玉家里做事的阿姨曹玉茹,一個普通的底層勞動者,丈夫在與日本鬼子激戰(zhàn)時犧牲,雙胞胎兒子被鬼子扔到河里,“阿姨當時回娘家,返家后一個人在潮白河邊坐了三天”,來到黃永玉家做事生活很多年,樸素真摯,誠實良善,由衷喜歡黃家的兩個孩子,有經(jīng)歷過大苦難的人生智慧,也有趟過生命激流的鎮(zhèn)定自若,惟有一事她無法勉強自己:客人沒有見過她的笑容。她的笑只在與孩子相處時綻放。這個女性如此豐富又如此簡單,豐富源于苦難,簡單源于純明,文學家聶紺弩感嘆:“愛,恨,祖國,死,活,在她那里怎么都那么簡單?”她坐在潮白河邊內(nèi)心有過怎樣的驚濤駭浪?經(jīng)歷了怎樣驚心動魄的激烈交戰(zhàn)?黃永玉的文字素來直白簡潔,不大事鋪排,亦不濃烈渲染,但文字背后暗流涌動,留白處給人無限想象:“你要是清楚她上半輩子的事,你都笑不出!”她會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植入做人的道理,會在孩子生氣不見時知道去哪兒帶回孩子,更會在黃家有難時不懼風險挺身而出,黃夫人梅溪稱她是家里的“陀螺儀”,“起著輪船上穩(wěn)定的作用”,黃永玉說:“她懂得人生,她也笑,她笑得不淺薄,她有幽默的根底。”她恩怨分明,謹守道義,黃家給與她充分的尊重與愛,她成為黃家的一分子,彼此相依互相扶持,她生病時黃家傾力救治,然后從黃家出嫁結(jié)婚生子。這個叫曹玉茹的女性一生平凡,卻閃耀著人性的高光,人生的大苦難都化作生命的泉水,滋養(yǎng)有需要的人,她的存在,就是人性光明的存在,就是人性最初與最后的庇護。

有光明就有陰影,黃永玉也寫人的軟弱,人性在特殊境遇中的不堪與幽暗?!遁p舟怎過萬重山?——憶好友王遜與常任俠》中的美術史學者王遜學術見解、學術修養(yǎng)和學術成就都不茍且,對落落寡合的沈從文有過很關照的俠義行為,兩人還在一起爭論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問題,是沈從文困境中難得的談友,也是常常到黃家吃飯談書畫論人生的老友。但在“文革”中,王遜卻拆除了自己結(jié)婚時黃永玉給他畫的窗戶以及黃家孩子給他畫的燈罩扇子上交組織,并且揭發(fā)了黃永玉、沈從文以及集體集中“學習”時同室的常任俠。黃永玉不明白,“他一生讀過那么多中西文本書籍,淵博當然包括道德為人方面,應該控制得住自己的格調(diào)。”他試圖理解王遜,設想如果他不經(jīng)歷殘酷的政治運動,是不是會對他人有更多的諒解與體恤?黃永玉知道恐懼是這樣摧毀了一個人的意志:“可惜‘反右’把他蛻化成一無所有的蟬蛻。”他告訴夫人梅溪:“要諒解他,他太害怕。”黃永玉的哀憫與惋惜令人悵惘,只有藉著對人性的洞徹他才渡過心靈的激流險灘吧。

《還有誰誰誰》也是關于真性情的挽歌,作品中所描寫的一群性情中人的風景今天已然消失,隨著他們的離世,我們只能悵然于他們遠去的背影。當黃永玉記錄下他們的真性情,就是在記錄一種曠達自由的生活方式的消散,一種屬于一代人的精神質(zhì)地的隱逸。

常任俠是印度文化學者,也是抗戰(zhàn)期間有名的活動家,時任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1966年被造反派押解到京郊農(nóng)村,在鼓噪聲中造反派頭頭命常任俠對農(nóng)民群眾朗誦詩,這本是要凌辱常任俠,常任俠卻像正式演出,朗誦了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比缓螅俺9瞎轮x退回原位”。借杜甫不露聲色暗喻世道艱危時人的處境的倉皇,卻又于被侮辱與被損害之中仍然維持了人的尊嚴與體面。黃永玉和王世襄第一次見面是在美術教授張光宇先生家,看到桌上王世襄送給張光宇的書,順手取過看看,孰料王世襄不認識黃永玉,劈手抽出書“從容地放回桌上昂然而去”!當時黃永玉真想照他后腦勺來一下。下一次再去拜望張光宇,王世襄轉(zhuǎn)身回屋拿來一本書送給黃永玉:“失禮之至!對不??!我王世襄,你黃永玉!請欣賞《髹飾錄》,請欣賞?!彬湴僚c真誠毫不作偽至情至性可愛之極。

潘際坰、鄒絜媖夫婦與黃家相交五六十年,諸多細節(jié)盡收眼底:潘際坰喜歡下棋也喜歡悔棋,被人戳穿頓時惱怒慪氣,夫人鄒絜媖愛美,即使被剃了陰陽頭,打掃衙堂也要包上漂亮頭巾穿上漂亮衣服,“每天從早到晚,把整條衙堂打掃得像報上宣傳新社會的照片一樣”。潘際坰想隨黃永玉去打獵,全副武裝宛如一次遠游,一路上絮絮叨叨還在說忘了帶這個那個,注意力和保持安靜的狩獵規(guī)矩完全拋諸腦后,走幾步就要休息休息,睡一睡,六十里地走了一天什么也沒打著!黃永玉筆下的潘際坰的少年心性呼之欲出,令人捧腹,而他一番申明真實的話更是令人忍俊不禁:“幾十年后的今天我寫出來,一點也沒有感覺對不住他的在天之靈,一點點夸張的口氣都沒有……”說到打獵,雖然是困難年代的所為,黃永玉晚年想起心里非常不好過,對此有深深的反思:“我打過山羊,兔子,大雁,它們都有家,有伴侶。把殘忍行為不當一回事。世界是大家的,人老了才明白這道理,唉!”我想后來他家里養(yǎng)了許多動物,他待它們?nèi)缂胰?,是否與此相關?

他生動再現(xiàn)了張學銘的率性、王道源的血性、唐生明的傳奇、張諤的豪興、韓素音的通達、老龔頭的夢想、蕭鐵柱的情深……黃永玉回憶的歷史走廊里穿行而過的一張張面孔,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他的木刻的這般風景已成遺跡。

黃永玉在回望自己的世紀人生時多次說到:“有朝一日告別世界的時候我會說兩個滿意:一、有很多好心腸的朋友。二、自己是個勤奮的人。”確然,黃永玉一生從不懈怠的勞作贏得朋友的真誠的愛,惺惺相惜的友朋也成為黃永玉藝術生涯的憑恃。這是有大成就、大人格、大襟懷、大性情的人給自己生命的肯認與尊嚴。

《還有誰誰誰》中袒露著一個憂傷而狂野、獨立而自由的世紀之魂。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