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上海中國畫院年展迎新:呈現(xiàn)畫家新感悟新思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筆墨——2022年上海中國畫院年展”12月30日起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推出。

“新時代  新征程 新筆墨——2022年上海中國畫院年展”12月30日起在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推出。年展展出了上海中國畫院50余位老中青畫師60幅風格不同、題材各異的作品,從90多歲的老藝術家林曦明《蒼山松老》、蕭海春《摩詰詩意》、張雷平《巋然》到中青年藝術家何曦、鮑鶯等的作品,呈現(xiàn)了藝術家對于時代變遷、未來征程、藝術創(chuàng)新的新感悟、新認識、新思考。

展覽現(xiàn)場


林曦明《蒼山松老》


2022年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

家國命運,生活瑣碎,無不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作為上海中國畫院最重要的年度學術藝術展之一的《新時代  新征程 新筆墨——2022年上海中國畫院年展》,也克服種種困難如期于2022年12月30日在岳陽路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推出。年展展出了上海中國畫院50余位老中青畫師60幅風格不同、題材各異的作品,既呈現(xiàn)了藝術家對于時代變遷、未來征程、藝術創(chuàng)新的新感悟、新認識、新思考,也是他們對自身生命的新體驗,為2022年的海上中國書畫創(chuàng)作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新篇章。

蕭海春《摩詰詩意》


關注現(xiàn)實,探尋社會人文與城市自然、當下生活與歷史進程的連接和關系,歷來是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們藝術創(chuàng)作的著力點。詩當對生活吟,畫應為時代作。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們滿懷真情,真誠地以畫筆記錄了他們對時代脈動的真切感受。無論是城市建設、山川勝景,還是人物風貌、歷史場景、日常所見;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直接呈現(xiàn)還是迂回寄寓,重彩具像還是寫意抽象,他們的作品始終洋溢著對于未來的期盼和信心,折射出人類雖千轉百回但不向生活屈服而不斷前行的巨大生命力,給人以希望、溫暖和勇氣。

張雷平《巋然》


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始終是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們所孜孜以求的藝術目標。作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重要載體的中國書畫,有著悠遠豐厚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現(xiàn)實圖景發(fā)生了變化,視覺的圖形自然也必須有相應的轉化。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們力求以不滿足的探索精神來回應時代不斷提出的新課題,有意識地突破陳規(guī)舊約,展現(xiàn)不斷向前的“創(chuàng)新姿態(tài)”。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嘗試藝術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喚起嶄新的境界并能與時代的變化相契合。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境界的轉換無疑也引發(fā)并直接促成了筆墨語言的重新整合與新的生機的注入。他們的創(chuàng)作雖來自對于當下生活的體驗、觀察和感悟,但并沒有排斥與中國書畫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相反卻是依靠這一深厚的聯(lián)接在新與舊之間架構起了溝通的橋梁,將現(xiàn)實的感受和傳統(tǒng)的筆墨精髓結合了起來,以呈現(xiàn)出“新”的社會意義,體現(xiàn)時代精神、時代情緒。守正方能出新。

何曦《你看得見的遠方》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們身處上海這座國際化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也令他們得以借助更為開闊的中西文化視野,吐納世界藝術風云,從而展現(xiàn)出當下海上繪畫更為豐富多樣的面貌,其影響力定能超越上海一城一市,向著長三角、全國乃至國際擴展。

洪健《鄔達克建筑二》


鮑鶯《山花》


記得上世紀90年代我采訪已故的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程十發(fā),問他如何才算稱職的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他笑答:首先應十分了解中國書畫傳統(tǒng),嫻熟掌握中國書畫技巧;其次,作品須有現(xiàn)代性;第三,要有點都市趣味;第四,最好有國際視野。時間已經過去了近30年,但程十發(fā)先生當年的這一妙答依然沒有過時,理應成為今天的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不斷努力達致的方向。

展覽現(xiàn)場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