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摘

孫啟華《自得的詩學:陳獻章文學研究》序

拙著《陳獻章詩編年箋校后記》中有一段話:“今年四月中旬,本書排版已就,即將印行。我在舊書網上搜尋白沙書跡,以作插圖之用。


拙著《陳獻章詩編年箋?!ず笥洝分杏幸欢卧挘骸敖衲晁脑轮醒?,本書排版已就,即將印行。我在舊書網上搜尋白沙書跡,以作插圖之用。忽見有二〇一七屆北京大學博士生孫啟華學位論文《陳獻章文學研究》的打印文本,遂一并購得。甫一翻閱,即合掌贊嘆:‘白沙有靈,上蒼眷我!’孫博士論文中指出,向被學界視為最佳校本《陳獻章集》,“頗多紕漏”,如天啟元年王安舜序刻本《白沙先生全集》,雖被列為參校本之一,點校者“實未見或未利用該版本”,而王本所增錄之詩,竟多達三百余首。我旋即將孫博士自王本中輯出的“他本未見之詩”,凡拙著原未輯出者,均一一補錄,并在校記中申明:“孫啟華輯自王本《白沙先生全集》”。

二〇一八年是白沙先生誕辰五百九十周年,有關部門準備舉行紀念活動,我特向主管者推薦孫博士參與,因得與之通郵。孫博士在郵件中說,論文已修訂成書,擬在今年出版,并請我為作一序。本人覆郵說:“我向不為學術著作撰序,即使我的學生出書,亦不例外。但這次恐怕要破例了,出于我的感激之心。拙著初未收錄王本中他本未見之詩,若不是偶然讀到大文,出書后就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將在序文中說說此段因緣?!?/p>

孫啟華《自得的詩學——陳獻章文學研究》一書,旨在以中國古代傳統(tǒng)“大文學”的視角,重新評價白沙先生在明代文學中的地位。本書共分五章,分別討論陳獻章的生平思想、詩文集版本源流、文道觀、詩文創(chuàng)作及接受狀況等內容。閱畢全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個部分:一是對白沙先生“從祀孔廟”全過程的探究,指出從祀的成功是批評者與支持者相互博弈的結果,并認為能從中看出后人對陳獻章傳記的書寫策略,梳理出陳獻章詩文集被整理的初衷所在;二是對白沙詩文集五個版本系統(tǒng)源流的考辨,嚴謹精密,可為定論。尤其是對王安舜序刻本的考索,發(fā)四百年未發(fā)之覆,厥功至偉;三是對白沙學說與詩文的接受狀況研究,于“陳莊體”的論述甚為深入,對湛若水《白沙先生詩教解》和唐伯元《白沙先生文編》評介亦有見地。這三部分,有發(fā)現,有新見,人所未能或人所不能,是書中的亮點,也是全書的學術價值所在。

孫著第三章介紹白沙的文學理論及文學批評,主要是文道關系。第四章介紹陳獻章詩文的主題、內容。作者認為,無論是陳獻章的文道觀,還是詩文創(chuàng)作,主要得益于其“自得”觀。白沙為學、作文強調自得,注重真情,語言崇尚自然,反對詩文的過分雕琢,認為詩文詞語之工是詩歌衰落的表現?;诖酥鲝?,白沙筆下的詩文總體呈現出寓理于文,出語自然的特點。因白沙一生大都講學于鄉(xiāng)間,其詩歌內容有田園化、生活化的傾向,呈現出一派悠然自得之趣。類似這樣的論述,是當代學術著作“應有之義”,孫著與同類著作相比,也較全面具體。竊以為這兩章雖不及上述三個部分精彩,對“白沙之學”亦有所貢獻。

馮友蘭《現代中國哲學史》云:“近代以來,我們所談的‘中學與西學’只是表象,本質上是古典之學與現代之學的分別?!比缃瘢艾F代之學”掌握了話語權,在西方文論和現代文論影響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逐漸偏離甚至背離傳統(tǒng),歷史,被割斷了,學者們已無法從本土視角、以本土語言去表達思想和論述問題,而各種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對中國古典詩歌本體性的理解,卻總隔一塵,甚至無濟于事。在我四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參加過不少研討會、答辯會,接觸過各式各樣的論文論著,回頭思索,像孫啟華《自得的詩學——陳獻章文學研究》一書那樣,讀后能有所得的真是不多。

陳永正 二〇一八年五月三日于沚齋

(孫啟華《自得的詩學——陳獻章文學研究》,南方日報出版社2021年9月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