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昨天堂》:山河故人情懷落在嚴明身上

雪后鄉(xiāng)村阡陌里像蠶蛹一樣憨胖的小孩、田野里亙古屹立的石像生、泰山之巔微弱的燈箱、江邊獨自悵望的少年、因千年風化而面目模糊的佛像、沉沒在云海中的小小山峰、殘損的墻壁上對一句格言有趣的補綴……

雪后鄉(xiāng)村阡陌里像蠶蛹一樣憨胖的小孩、田野里亙古屹立的石像生、泰山之巔微弱的燈箱、江邊獨自悵望的少年、因千年風化而面目模糊的佛像、沉沒在云海中的小小山峰、殘損的墻壁上對一句格言有趣的補綴……這是攝影師嚴明持續(xù)地行走和捕捉,幾乎“在曠野里耗盡了自己所有的好運氣”所紀錄下來的畫面,這些作品也被被嚴明遴選出來集結(jié)為最新攝影集《昨天堂》出版。

攝影師中或許鮮有如嚴明一樣同時癡迷于文字和圖像,在無限接近向美的皈依的路途中,嚴明一邊持續(xù)其極具個人風格的攝影創(chuàng)作,直白講來,就是以正方形構(gòu)圖的黑白影像拍攝具有古典意蘊的畫面,追求一種端正典雅,畫面中空闊的景致和情緒有種不落言詮的延伸感,可以有無數(shù)種解讀;而另一方面,嚴明喜歡用細密的、感傷的文字將自己的經(jīng)歷、創(chuàng)作時的心緒和盤托出,是理解其創(chuàng)作的一個相對準確的抓手。

這兩種方式共同構(gòu)成著嚴明的表達,2014年時,嚴明出版《我愛這哭不出的浪漫》,這本書中,嚴明寫了許多關(guān)于攝影或者是關(guān)于在攝影的路上的故事,2015年,嚴明出版了兩部隨筆《大國志》同時也出版了同名攝影集《大國志》,追溯了從事攝影藝術(shù)的源頭,追溯了童年記憶,點明了攝影的關(guān)鍵和要義,同時對大國上下古典浪漫的消逝和文明的流失發(fā)出感慨。2019年,嚴明有感于過去兩年行業(yè),以及自己的工作、家庭發(fā)生的變故,寫下散文集《長皺了的小孩》?!蹲蛱焯谩分兴盏?08幅照片有多張照片曾零零散散出現(xiàn)在之前的散文集或攝影集中,這些作品被再次鄭重地提起,它們年代跨度從2007年到2021年,其中許多影像都關(guān)于時間、關(guān)于一種逝去的人的生存和思考方式。

《昨天堂》中照片的“圖說”以最該要的文字標注“其畫面以外的信息”,采訪中,嚴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凡是畫面中有的,圖說里都不必再提及,他提到一個最讓他難以接受的例子:一張照片的圖說寫作“站在紡織機前的女工”,而這是這幅照片中最一目了然的內(nèi)容?!敖^不要浪費一個表達的機會?!眹烂髡J真地建議?!蹲蛱焯谩分校瑖烂鞔蟛糠值奈淖纸庹f都只點明拍的是什么和拍攝的地點,如“送子殿,項城”“三等艙,巫山”,有時也有一些微妙的揶揄,如下面這幅作品被命名為“趙佳月在羊山,紹興”,這些出現(xiàn)在文字解讀中的名字總被讀者認為似乎有特別的意義,但其實不必拘泥,比如這件作品中,我們不需要知道趙佳月是誰,而是可以關(guān)注她昂首挺胸的姿態(tài)和這種姿勢背后隱喻的文化烙印以及一種姿態(tài)的慣性。

趙佳月在羊山,紹興

趙佳月在羊山,紹興

雖然《昨天堂》的文字解說很言簡意賅,但是嚴明卻不是一個會故作神秘的人,被問起時,他總是會很真誠地解釋他是在怎樣的情境下拍攝了某張照片,以及他認為這個畫面為何吸引人。

布列松著名的“決定性瞬間”理論在嚴明的美學中仍舊起效——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個事件里,都有一個決定性的時刻,這個時刻來臨時,環(huán)境中的元素會排列成最具意義的幾何形態(tài),而這種形態(tài)也最能顯示這樁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時候,這種形態(tài)瞬間即逝。因此,當進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狀態(tài)時,攝影家必須抓住這一刻。

嚴明喜歡以中遠景的畫面展示一種“平衡”,非常突出地、嚴明的照片常常會將被拍攝的主體四平八穩(wěn)地放在畫面的中間,追求一種古樸雅致的氛圍,嚴明告訴記者,而即便是畫面主體內(nèi)容傾斜,他也會有意再納入一些別的內(nèi)容以讓畫面形成新的平衡。

枯松,三清山

枯松,三清山


戈壁日落,酒泉(嚴明自述,需要耐心等待這處風景被一束光照亮)

戈壁日落,酒泉(嚴明自述,需要耐心等待這處風景被一束光照亮)


烤火者,寶豐(人物傾斜向畫面的左側(cè),右邊遠處的樹林和落日又將畫面“拽”回來)

烤火者,寶豐(人物傾斜向畫面的左側(cè),右邊遠處的樹林和落日又將畫面“拽”回來)


馬幫樂隊,連南(同上,遠處影影幢幢的樹林像是中國山水畫中濕墨暈染的遠景,和前面“濃墨重彩”的人物構(gòu)成巧妙的層次)

馬幫樂隊,連南(同上,遠處影影幢幢的樹林像是中國山水畫中濕墨暈染的遠景,和前面“濃墨重彩”的人物構(gòu)成巧妙的層次)

山河故人之思

“中國人每朝每代都延續(xù)著一種山河故人的情懷,從李白、劉禹錫一路傳下來,如今就落在嚴明身上?!彼囆g(shù)家徐累談道。

從攝影的題材來看,嚴明的作品很符合“山河故人”這個主題,他《昨天堂》的序言中寫:

最后現(xiàn)場有觀眾提問:“你最喜歡在哪個地方拍?最喜歡哪張照片?”其實我很不喜歡這樣的問題。藝術(shù)常是偶發(fā)的,哪有那么多“最”呢?我們聊到那段時間有網(wǎng)友按我作品標注的地點、時間等信息弄了個大數(shù)據(jù)圖表,顯示我拍照最多的地區(qū)是重慶,出作品最多的年份是 2009……

記不清多少次,我背著行囊在廣州火車站的人海中被擠得雙腳離地,登上綠皮火車,經(jīng)過一晚才能到達重慶、河南……車窗邊枯坐的人們與窗外的一切都是我命里的過客與風景,我都銘記。三峽的夏日,清早在狹小的三等艙上鋪醒來,比前一個夜晚涼快了許多。枕邊的包里摸出相機,拍下對面床鋪上望著江面發(fā)呆的老鄉(xiāng)……這畫面于我來說,還帶著汽笛聲、柴油味,只不過它們留在了無聲的照片之外的那個時代。

江湖人物、偶然的路遇,構(gòu)成著嚴明鏡頭中的重要風景,嚴明這樣解讀自己攝影作品中的人物:

奉節(jié)的江邊,這個小孩拿著鉤子在撿一些鐵片鐵絲和廢棄的東西去賣。他看了我一眼,不是很高興,但也不是不高興,就是生活的不容易造成他固有的那種情緒。

拾鐵的男孩,奉節(jié)

拾鐵的男孩,奉節(jié)

這本書封面的這張照片中,當時村里下雪,大家都出來打掃,這個小孩爸爸也在,小孩在路邊的一個彎道上,他的個頭足夠小,不然頭部會頂?shù)铰飞厦?,畫面太滿,而他穿的棉衣讓他顯得圓圓的,生活里常常越小的人,在畫面中越合適。

封面小孩

封面小孩

嚴明所關(guān)注的“山河故人”中,也有自己的家人?!堕L皺了的小孩》一書的封面曾用過一張兒子嚴亨騎著一匹塑料斑馬的照片。嚴明在書中回憶了這張照片的拍攝:“三四年前的暑期,我?guī)鹤踊厝?,我媽跟我說起父親被查出病時,他的狀態(tài)還行,仍是平常的樣子。就是在帶孫子在家附近溜達的時候時常覺得累,需要坐下來休息。那時候只是覺得他漸漸衰老,內(nèi)里出了問題會導致將來怎樣,沒有預料?!?012年,我拍過一張照片《嚴亨與斑馬》,就是在我家旁邊的公園里拍的。我預先看中了那個場景和傍晩的天光,記下了時間,第二天傍晩便帶上兒子去給我做模特。照片并無多大意義,只是想讓他留下跟這個小縣城老家的聯(lián)系而已。父親也跟了去,我交代他替我一直舉著一只小小手電筒作為燈光,他就一直勤勤懇懇地舉著。這也是唯一的一張父親給我當助手的照片,不難看出右側(cè)有一道很有方向性的光源的存在?!?/p>

“2014年,我拍攝《斑馬倒了》時,我爸已經(jīng)臥床了,三年之后我爸去世了。我做作品,有時就是想感受一下肉體之外的病痛。”

斑馬倒了,定遠

斑馬倒了,定遠

一種陳舊而緩慢的表達

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談及攝影的侵略性:攝影師所做的工作普遍要受制于藝術(shù)與真實性之間那種通常是可疑的關(guān)系。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農(nóng)場安全管理局攝影計劃的眾多才華洋溢的成員在拍攝任何一個佃農(nóng)的正面照片時,往往要一拍就是數(shù)十張,直到滿意為止,也即捕捉到最合適的鏡頭——抓住他們的拍攝對象的準確的臉部表情,所謂準確就是符合他們自己對貧困、光感、尊嚴、質(zhì)感、剝削和結(jié)構(gòu)的觀念。

攝影在這個時代的侵略性或許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向著一種更高的飽和度、更高像素的方向不斷擴展,各種P圖軟件、濾鏡的出現(xiàn),讓照片中的風景籠罩在一種人造的斑斕和圓滿中;另一方面,則是鏡頭“侵略性”的另一種延伸——拍攝更私人、更隱秘、更獵奇、更具有反叛性的畫面來給觀者帶來情緒上的激蕩。

而嚴明似乎始終追求的是一種蘊藉,如同他采訪中談及的,自己使用的是一臺祿萊雙反相機,拍攝時需要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過程陳舊而緩慢,如同他書中談及的:看世界的過程是感世界,慢慢有了些觀點和容量,可在表達上往往內(nèi)斂,常常詞窮。中國人讀書、表達,從詞不達意、語焉不詳一直到學會欲言又止,欲辯忘言。人在一次次共情后嬗變,那些巨大的寧靜和準確的孤獨足可移人,于是浪子俯首,頑石點頭。

嚴明的照片有一種神奇的化動為靜的本領(lǐng),嚴明在2019年在東北齊齊哈爾自然保護區(qū)看到了仙鶴,“它們白天被放飛,正好邊上是一個工地的土渣,我拍到了這個形象。我想講的是,有一些神奇的場景,就是一種饋贈,仙鶴這種仙鳥落在相紙上,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上面充滿了斑點,其實就是膠卷發(fā)霉了,我后來覺得它像花的墻紙,有一點滄桑和神秘感?!边@張照片中,三只仙鶴像是泥塑一般靜止和有重量感。

三只仙鶴,齊齊哈爾

三只仙鶴,齊齊哈爾

而欣賞嚴明照片中的靜,需要更為敏銳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如嚴明寫他拍的一尊雕塑:“嘉峪關(guān)的偏僻地界有個生態(tài)園,我到時,不知道是不是天冷的緣故,沒有開門。卻得見門旁假山前的一尊舞者,好像是水泥做的,我卻怦然心動。那應該是孔雀舞,猜想園子里有孔雀或曾經(jīng)有過。白雪懂得湊趣,讓塑像變得‘大巧不工’。舞姿變?yōu)槠嗥G孤傲,更絆人心。那定格仿佛只是為我,為我綻放。假如時間封印解除,她定然翩躚旋轉(zhuǎn),或許還哼出歌聲,直跳到冰雪消融,舞進春暖?!?/p>

雪地舞者,嘉峪關(guān)

雪地舞者,嘉峪關(guān)


有佛的禽圈,蘇州

有佛的禽圈,蘇州

互聯(lián)網(wǎng)運轉(zhuǎn)越來越高速,流量時代,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再也沒有遠方。嚴明這樣苦行僧一般的攝影師曾抵達的遙遠,現(xiàn)在或許已經(jīng)成了小圈層中反復玩味的小趣味,豆瓣不斷涌現(xiàn)的“廢墟探險小組”“考古文博小組”,以及各種話題如“你所看過的墻上有趣的文字”,圖像變成了一種佐證、一個輔助,文字消解著圖像本身的意義。這個沒有奇觀的時代,我們需要怎樣去拍攝?

“一定要有表達?!眹烂髡f,他已經(jīng)不再強烈反對大量充斥的糖水片,而是建議不管用什么相機、怎樣拍攝,一定要有自己的表達。

藝術(shù)家徐累認為,嚴明照片中的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個體,“他不像很多西方攝影師拍的群像或者抓大場面,嚴明鏡頭中的個體很有力量,一旦把它放到空曠的地方特別有孤獨感。所以他這本書的題目是《昨天堂》,他文章里面也寫了,攝影都是一次告別?!眹烂髡掌械膫€體,映照的是天地、萬物和眾生。

2017年底,嚴明第一次登上泰山,山頂住了一晚。醒來推窗發(fā)現(xiàn)下雪了,下床出門。天還沒亮,一只小燈箱亮著弱光。它應該在這泰山之巔的雪地里睜了一夜的眼睛,為溫暖的生意努力付著凄清的成本。

趙匡胤陵前的武官,鞏義

趙匡胤陵前的武官,鞏義


風雪獅子頭,衡山

風雪獅子頭,衡山


籠中石獅,咸陽(以保護之名被“困”住的石獸,煞風景的鐵籠子也是攝影師們的災難)

籠中石獅,咸陽(以保護之名被“困”住的石獸,煞風景的鐵籠子也是攝影師們的災難)

“一種傳統(tǒng)的攝影一定是寫實的??墒窃趯憣嵁斨?,嚴明的攝影像是在社會關(guān)懷和社會現(xiàn)實這兩塊石板中間的縫隙中輕盈地長出的草,這是特別奇異的景觀。嚴明的作品中都是謊話,可又是真實存在的。攝影師的一瞥中,反映出自己的構(gòu)圖、立意、思想深度。”徐累談道。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