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書訊

張定浩《無形之物》:想看見文學中的不可見

“我不過是無形之物的一名秘書”,取自波蘭詩人米沃什的《秘書》。在張定浩的新書里,它不僅被寫在了扉頁,更成為書名的來源。

“我不過是無形之物的一名秘書”,取自波蘭詩人米沃什的《秘書》。在張定浩的新書里,它不僅被寫在了扉頁,更成為書名的來源。

3月5日,詩人、評論家張定浩攜新書《無形之物》做客陸家嘴讀書會,與另一位詩人、評論家木葉就文學批評暢所欲言。在連續(xù)寫了數(shù)年的作家作品論之后,張定浩對單純的文本分析和審美評判有些厭倦,但又不想被所謂的問題意識所拘囿,于是找到一個機會,在談論文學的同時也借助文學去嘗試探索一個更為廣闊堅實的世界。這就是《無形之物》的由來。今年1月,《無形之物》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木葉說,人的樣子似乎能和文字越來越 “互訓”,張定浩的文字也有一絲憂郁,一絲優(yōu)雅,一些智性,以及屬于他的率性。在《無形之物》里,文章的節(jié)奏、敘述的準確與清晰都有很好的體現(xiàn),這些都成就了《無形之物》獨特的價值。

今年1月,《無形之物》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今年1月,《無形之物》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被忽視的“無形”與“偏移”

和上一本《取瑟而歌》類似,《無形之物》的書名也是張定浩在完稿之際想出來的。莫里斯·梅洛·龐蒂有一本書稿叫《可見的和不可見的》,在張定浩看來,無形之物對應的可能正是龐蒂描述的諸如意義、體驗、觀念、原理等“不可見之物”。龐蒂說不可見之物和可見物之間不是對立的,相反,不可見之物藏在可見之物深處,支撐著可見之物,二者是一體的。

“在我們這些年的文學評論里,似乎一直有一種慣性思維,談論文學作品就是談論文學作品和時代、地域、社會的關系,我們仿佛還是生活在19世紀法國文學評論家泰納總結的‘種族、環(huán)境和時代’三要素陰影里,大家依舊習慣用一種看得見的現(xiàn)實作為參照來討論文學或評判文學, 我總覺得這樣多少有一點點問題。”

因而,在某種程度上,他想討論文學中的那些不可見的元素?!稛o形之物》書稿的基礎是2017年為《小說評論》所寫的六篇專欄稿,加上后來或之前的文章,共組成十二篇。張定浩說:“我喜歡雙數(shù),十二篇可以附會為十二個月,也是一個輪回的時間數(shù)字,而時間也是一種無形之物?!?/p>

從這些文章也可以看出,張定浩很喜歡讀文論。“很多文論作者本身是很好的寫作者,同時我覺得很多好的文論和哲學作品跟詩之間有非常大的關聯(lián),里面很多句子都充滿詩性,這個詩性不是修辭意義上的詩情畫意,而是哈羅德·布魯姆講過的‘意義的奇異性’,就是會讓你對一個事情的看法忽然提升一下,那種新奇、加速感和眩暈,就是詩意。”張定浩說,自己現(xiàn)在雖然也寫詩,但很多時候是通過閱讀思想文論類作品來獲得靈感,而非閱讀各種詩集。

“對我來講,寫作不是先有一個框架結構再往里面填東西,我更是像蓋土房子一樣,一塊泥巴一塊泥巴往上搭,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地延伸,所以這種情況下你自己一開始不知道最終會寫到哪里去,你可能有一個大概方向,但寫作途中往往會有偏移。假如有某種動人的東西,我想可能也是在這樣不斷的偏移當中,它會走向未知,而所有的動人可能都在于它令我們突然進入某種未知的東西,而不是在一個預見范圍之內(nèi)。”

3月5日,詩人、評論家張定浩(右)攜新書《無形之物》做客陸家嘴讀書會,與另一位詩人、評論家木葉(左)就文學批評暢所欲言。

3月5日,詩人、評論家張定浩(右)攜新書《無形之物》做客陸家嘴讀書會,與另一位詩人、評論家木葉(左)就文學批評暢所欲言。

文學讓萬物聯(lián)系在一起

木葉評價,在張定浩的視野和脈絡中,事物似乎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探知,可以接近的。典型如“笑聲”那篇,有人認為笑是會心的會意的,是即刻的近乎本能的反應,而張定浩強調(diào)笑有其運行的原理和路徑?!岸ê谱⒛坑谑挛锟梢越馕龅囊幻?,這是他的一個信念。我想一個好的評論家,面對有形無形,都可能透出不太一樣的態(tài)度和視角?!?/p>

張定浩回應這一信念源于自己的閱讀:“你意識到曾經(jīng)有一些人這樣做過,曾經(jīng)有一些事物被有些人那樣深刻地理解過, 便覺得自己似乎也可以加入這樣的陣營?!闭材匪埂の榈略凇恫回撠熑蔚淖晕摇撔托≌f》里說,人們通常覺得喜劇和笑話是不可解釋的,一拆解就不好笑了,這些人似乎不相信言辭和闡釋的可能,但伍德立刻做了很好的示范,表明一個笑話被拆解之后并沒有失去魅力,相反,它從一個簡單的笑話上升為某種人類同情心和意志自由的樣板。

“理解力是一種能力,同時它也是一種可以通過文學批評的訓練來獲致的能力。從另一方面來講,文學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交流,就是讓萬物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陌生事物,同時也通過陌生事物來擦亮熟悉的事物?!睆埗ê普f,創(chuàng)作至今,不少陌生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給他發(fā)來反饋,這些反饋也表明文學帶來的理解和交流一直都在發(fā)生著。

他也不否認分歧的存在,但他認為分歧應該建立在一個基本平臺上,或者說“先有標準和尺度, 再有差異和分歧”。“比如我們對托爾斯泰和卡夫卡誰更杰出或許有不同意見,但我們都會同意他們比某個三流小說家高明。我的目標不是讓我的理解變成唯一的正確答案,讓所有人同意和接受這種理解。我只是希望依靠文學批評的力量搭建出一個可以相互溝通的平臺?,F(xiàn)在網(wǎng)絡上的討論有點反智的傾向, 很多人是站隊式的,不講邏輯,不講武德,就是意氣用事。這種反智的思潮,我覺得可以通過文學批評的力量緩解一下?!?/p>

“我不過是無形之物的一名秘書”,取自波蘭詩人米沃什的《秘書》。

“我不過是無形之物的一名秘書”,取自波蘭詩人米沃什的《秘書》。

文壇或評論界“缺鈣”了嗎?

《無形之物》中有不少關于元素、離心、重力、算法等偏數(shù)理的表達。木葉稱,這四五年以來,張定浩對于數(shù)理、元素之類的關注多了起來。“文壇或評論界被指‘缺鈣’,這是一種比喻性言說,可作多種理解。有人認為我們文學的‘基礎設施’還沒建設好,比如說怎么寫開頭結尾,怎么寫一場對話,怎么寫好一個類似飯局這樣的場景;有人認為,缺乏對當代文學之殊異性和整全性的辯證;還有人的要求更具挑戰(zhàn)性,涉及一個作家包括專業(yè)、 視野、自我修習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普里莫·萊維對元素、保羅·喬爾達諾對數(shù)學的鮮新融匯,至于中國作家,王小波以及劉慈欣等的理工思維和思考角度都和學文科的小說家不太一樣?!?/p>

工科出身的張定浩認為文學界始終有一種對于科學的盲目崇拜,這種崇拜很多時候是一種作為外行的崇拜。他提及現(xiàn)代文學在誕生之初就受到現(xiàn)代科學的強烈影響,科學和文化之間的“斗爭”在19世紀最為熱烈,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文學觀念還是一種受到近代科學決定論影響后的機械主義文學觀,但另一方面,經(jīng)典科學的兩個致命問題在于它沒有時間的觀念和主體的觀念,而所有人文學科從業(yè)者都能清醒地意識到時間和主體的力量。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當代科學從熱力學開始,對于非平衡、耗散結構和復雜性系統(tǒng)乃至人工智能的種種研究正在把不可逆的時間重新納入科學的考量中,同時,量子物理學也表明測量主體和測量結果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當代哲學也從這種當代科學中不斷吸收養(yǎng)分,早已擺脫陳舊的唯物和唯心的爭論。”張定浩說,反觀文學,在科學和哲學飛速前進的背景下,文學似乎還停留在一個特別古舊的階段,它對于科學的崇拜還停留在一種二元對立的僵化印象中。也因此,在《無形之物》中,尤其在“重力”、“算法”等幾篇文章中,他希望可以指出文學和科學在今天所具有的種種實質(zhì)性的融合而非陳腐的對立。

張定浩, 筆名waits,1970年代生于安徽,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著有文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等。

張定浩, 筆名waits,1970年代生于安徽,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著有文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等。

什么是有力量的文學批評?

接著,二人也談到了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怪狀。張定浩直言文學界也是一個名利場,很多文學從業(yè)者口口聲聲談的是文學, 其實心里面的標準跟商界的標準是一樣的——獲過獎沒有、版稅賣多少、小說有沒有被改編成影視劇,諸如此類?!艾F(xiàn)在所謂最成功的小說家,不是寫得最好的,而是影視版權賣得最好的。但也有好的趨向,總體而言還是更多元化了,優(yōu)秀認真和沉默篤定的寫作者也比比皆是?!?/p>

因為談到余華新作和莫言新詩,他們對文學批評的有效性展開更多的交流。張定浩認為批評需要具體,需要承擔后果,這樣的批評也才有力量。木葉說健康的批評并不都是贊揚與欣賞,真誠的有洞見的針砭和剖析也極其重要。

他們都認為批評他人也是一種自省?;蛟S正如“無形”在“有形”的深處做支撐,自省也是對自我局限更深入認知的過程。張定浩說:“自省本身和寫作本身是一體的,你如果在文章中批評一個人,那么你首先要想著他會如何用最佳方式來回應你,你再去如何回應他的回應,你要事先自己預演一場場的辯論,在這個辯論過程中你首先是在不斷說服自己, 說服自己這個人是值得被批評的,說服自己你這個判斷沒有錯,同時也是不斷在查漏補缺,充實論證的嚴密性?!?/p>

對于自己的批評文章,他希望能避免“自我重復”?!斑@兩年其實寫得也比較少,我就覺得批評文章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一種觀點輸出,但是一個人的觀點畢竟有限,假如觀點在短期內(nèi)沒有非常大的變化,寫多寫少其實意義差別不大?!?/p>

張定浩作品

張定浩作品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