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從二月份就開始上起了網(wǎng)課,早于國外。暑假結束之后,美國學校一般是8月24日開學,比國內早一個多星期開學。這一個星期,頗多波折和焦慮,周圍很多老師稱之為史上最漫長的一周。復課的未來,目前仍不明朗。美國的疫情還在繼續(xù),在阿拉巴馬大學,已經(jīng)有超過一千多學生確診病毒。有一些大學,如圣母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出于疫情擴散的考慮,決定再次停課,改上網(wǎng)課。這種可能,在疫情反復的局勢之下,可能很多學校都要有所準備。
眼下,美國一部分學校在正常開課。它們先行一步的嘗試,對于國內開學有哪些啟發(fā)?
本文作者方柏林(筆名南橋) Tammy Marcelain 攝
我們的老師們發(fā)現(xiàn),一個最大的挑戰(zhàn),是復課后,教室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教室。為了保持六英尺的社交距離,小教室不能容納很多人,大教室可以容納更多的人,但是大家不能聚集在一起,坐得很分散。原來老師們擔心,要去管學生戴口罩,成為“口罩警察”。我們學校規(guī)定,如果一開始學生不戴口罩,老師可以給臨時備用的口罩讓他們戴。如果有學生蓄意不戴,老師有權將其請出教室。如果學生不離開,老師有權把上的課停掉,讓校方處理違紀學生的問題。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這方面的擔心是多余的,學生都還自覺:只要校方的政策明確而全校意見一致,學生不服從的是極少數(shù),倒不用太過擔心。
由于空間的緊缺,很多老師被迫將一個班的學生拆分成兩組,在不同時間上面對面的課程,這就意味著一部分學生需要上網(wǎng)課。另外,我們學校已經(jīng)檢測出幾個學生染上了病毒,需隔離在宿舍或者家里學習,這樣老師也一樣需要一邊面對課堂上的學生,一邊面對在線的學生。這種“雙頻教學”對老師是一大挑戰(zhàn),老師疲于應付,感覺手忙腳亂。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我建議老師作出如下準備后,就會不慌不忙:
重新學習說話。疫情期間開課,老師和學生都戴著口罩,講話互相聽不清。有的老師為了美觀,自制口罩,一天下來,有的人嚴重皮膚過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老師自己買了口罩塑膠內襯,將其放入布口罩之后,說話的障礙小了一些。教室里也在配備擴音器和攝像頭。
現(xiàn)場測試與操練。在上課之前,老師最好要找到自己所在的教室,用自己的設備(比如電腦、平板電腦)排練一下,看設備的連接、網(wǎng)絡信號是否一切如常。有問題應該盡早找到技術人員解決。如果是多設備連接,更需要注意怎樣連接減少問題。盡量不要變得過于復雜。有的老師想用Zoom會議播放電腦上的內容,有時候又想切換到iPad, 這種時候,各種連接都會出現(xiàn)問題,應預先調試好,可以找個同事、學生當回小白鼠,不要上課時臨時去應對。
設置會議管理員。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能更多關注的是教學的內容,和現(xiàn)場教室里學生的狀況。由于屏幕過多,有的退隱到后臺看不見,未必能面面俱到地留意到遠程學生的問題和學習狀態(tài)。這種時候,應該安排助教全程跟蹤, 查看聊天室、收集學生問題、負責出勤打卡等雜務,將老師的精力和注意力解放出來。
預備應急方案。我們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全美的Zoom都宕機,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天學生一起上課,負荷過大,內部門戶網(wǎng)站也宕機,順帶讓課程管理系統(tǒng)上不去。很多老師平時把視頻教學的網(wǎng)址放在課程管理系統(tǒng)里,這下就完全抓瞎。有的老師及時找到了預案,用Google Meet上課,沒有造成過大耽擱。從此教訓上看,老師應該有一個針對某個具體系統(tǒng)宕機的預案。
提供聰明的考勤辦法。今年由于情況特殊,學校要求老師不要在學生出勤上抓得太緊。但是我們的考勤系統(tǒng),有座位排列功能,可準確記錄哪些學生和另外的學生坐在一起。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染病,可盡快聯(lián)系周邊的學生檢測、隔離。如果沒有這么一個記錄的方法,有事情靠腦子去回憶,是非常不可靠的。
提供急速轉換的路徑。一旦班級里有學生被發(fā)現(xiàn)染病,可能整個課程都會轉為網(wǎng)課。如何實現(xiàn)快速轉換?暑假期間,我們給老師提供了大量培訓,告訴他們如何設計網(wǎng)課。我們還約了一些老師做示范,說明自己的課程如何設計。即便如此,還是有老師一籌莫展,我們還給老師提供了模版,讓他們盡快上手。平時備課的時候,老師基本上是按照網(wǎng)課的要求在準備,以備隨時轉換。
合理利用空間。美國的大學,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接觸,除了上課之外,還有所謂的“辦公室時間”(office hour), 讓學生可以在固定時間約見老師,解決難題,或是尋求反饋。老師辦公室未必能夠滿足社交距離的要求,今年的辦公室時間很多老師搬到了戶外。還有老師完全使用虛擬的空間約見學生:在固定時間,如星期二下午兩點到三點,全程在線,回答學生的問題。老師還可使用預約軟件,和學生另約時間,以免他們等候過長。
改大培訓為小培訓。過去的教師培訓,有的學校是一整天、一上午一下午,或是一個小時。開學后,老師時間有限,很難抽出整段時間。我們的做法是錄制很多小的培訓視頻,三五分鐘說明某個觀點、程序或者技術,隨時發(fā)給需要的老師。這種按需定制的視頻,成了一種小培訓、微培訓,對匆忙、焦慮的老師幫助更大一些。
我相信,只要做了以上這幾條,老師即便是在上雙頻課,也會從容不迫。通常情況下,如今的技術越來越傻瓜化,只有一時不適應的問題,很少有學不會的問題。經(jīng)過一周的使用,大部分老師會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技術的整合,會有很多老師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后也會離不開,放不下。未來的教育,早已提前和我們碰面了。
方柏林《網(wǎng)課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