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歲末,“澎湃新聞·藝術評論”顧問、臺灣地區(qū)知名藝術評論家何懷碩先生結合對這一年全球現(xiàn)象的總結思考,撰寫了兩篇對中國文化思考的隨感。
“澎湃新聞”將陸續(xù)約請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就當下中國文化與藝術的走向進行深層次回顧展望。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藝術大展”中,觀眾與唐代顏魯公書法
孔子像
在這個大遠景中,統(tǒng)一大業(yè)乃歷史之應然與必然。我們?nèi)舨荒芸辞逄煜麓髣?,便不能有正確作為,我們將失去共襄盛舉的機會,只能被決定或成為民族叛徒,為未來所拋棄。若自困于心牢,只有自我窒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時候到了,我們應為中國文化將可能再度貢獻于天下而歡躍。我們每個人都應盡一己的心力,超越翳霾,告別眼前,對未來伸出援手 —— 救自己,救天下。
二零一八年歲末于臺北碧潭未之聞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