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正在舉行“與藝術同生——從畢加索到塞爾敏”( Living with art: Picasso to Celmins),展覽展出作品均來自于《倫敦旗幟晚報》(Evening Standard
2020-02-28
蘇州博物館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須靜觀止——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書畫記》《須靜齋云煙過眼錄》為著錄依據(jù),展示70件潘雋奕、潘世璜這一支潘氏的書畫、碑帖等收藏。本…
2020-02-28
“藥片是一個絕妙的小物件,比任何極簡藝術的表達都要恰如其分。藥品設計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更愿意購買,它們千奇百怪,為了讓你感覺更好,感覺到美?!庇囆g家達明赫斯特此前曾說…
2020-02-26
在當代,趙伯駒是個比較“抽象”的畫家,因為他的作品流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人們很難從他作品里對他有感性認識。沒有確定可靠的作品以供后人品鑒、傳習和研摹,后人對趙伯駒的評…
2020-02-23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幾乎所有國內(nèi)藝術文化機構目前均處于閉館的狀態(tài)。藝術家當然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在關注疫情的同時,或低調(diào)靜心創(chuàng)作,或參與一些抗疫題材的創(chuàng)作,鼓舞人心。不同…
2020-02-23
國際攝影界近期動態(tài)頻頻: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宣布,克萊蒙舍盧將成為MoMA歷史上的第六位攝影部主管。中國青年攝影師何博,憑借一組反思恐怖與暴力事件的《從此沒人和你說話…
2020-02-18
近期,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的展覽“英國巴洛克:權力與幻想”是首個專注于17世紀后期的展覽,亦是首個聚焦英國巴洛克藝術的展覽,探討在這一君主權力受到質(zhì)疑的時代中,王室、教會…
2020-02-18
在明末書畫家的藝術思想和筆墨表現(xiàn)上產(chǎn)生分化的情況下,石濤大膽地提出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觀點,一方面身體力行走出書齋,搜盡奇峰打草稿,另一方面在筆墨表現(xiàn)上吸收了除帖學以外…
2020-02-18
84歲英國導演肯洛奇的新片延續(xù)了他一貫的主題和立場。很大程度上,片名是對被忽視與被損害的工人階級整體的一句表白,深情款款但也暗含著幾分無奈。這正是導演56年執(zhí)導生涯反復變奏…
2020-02-18
【國內(nèi)】《寄生蟲》代表了亞洲電影崛起嗎?在剛剛落幕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韓國電影《寄生蟲》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更…
2020-02-18
近日,挪威蒙克博物館宣布,一幅愛德華蒙克的《吶喊》正在褪色。《吶喊》在經(jīng)過透射電子顯微鏡成像結果顯示,褪色的顏料表面附著了一層白色晶體粉末,實為人工合成顏料鎘黃氧化后的…
2020-02-18
澎湃新聞獲悉,2月23日起,位于倫敦的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RA)將推出比利時藝術家萊昂斯皮里亞特(Lon Spilliaert,1881-1946)回顧展,這位被遮蔽的比利時藝術家出生于比利時沿海…
2020-02-13
近日,2020年倫敦倫敦蛇形畫廊夏季展亭的設計者公布,南非建筑事務所Counterspace將以倫敦各地的社區(qū)為靈感,用不同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富多樣的聚集場所。Counterspace的三位建筑師…
2020-02-13
“歐洲百年賀卡明信片歷史特展”正在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目前因疫情而閉館)舉辦,展品來自始創(chuàng)于1880年的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工藝美術博物館,它是克羅地亞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龐大的…
2020-02-08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出行人人都需要仰仗一枚口罩捂口鼻。本文為知名畫家、藝術評論家謝春彥“荒唐彥”專欄,畫家從當下的口罩談及17年前“非典”時期的口罩又憶及70年前農(nóng)村冬天…
2020-02-08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宋代蘇東坡寫于黃州《赤壁賦》的這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