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畫因其側(cè)重人物面貌的描寫,故古人又稱之為寫真畫、傳神、寫照、傳寫等。它是中國畫各個門類中最為古老的一個畫科。關于它的起源及其發(fā)展,有論者將其歸納為濫觴時期(上古至西…
2020-07-17
在沈周的畫作中,有不少是描繪虞山勝景的內(nèi)容。沈周對虞山的景物是非常熟悉和喜愛的,曾寫下“北窗最愛虞山色”的直白詩句。本文記述了成化十四年沈周與好友吳寬的一次虞山之行,并…
2020-07-17
澎湃新聞日前,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博物館)宣布將于8月6日重新向公眾開放。受到較多贊譽的特展“和服:從京都到T臺”此前因疫情在開幕兩周后被迫關閉,而最新展期則調(diào)整為8月…
2020-07-15
楹聯(lián)為何在清代異軍突起并成為眾多書家表現(xiàn)的媒介?楹聯(lián)的興起對當時書壇具有什么影響?由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劉一聞?chuàng)V編撰的《上海博物館藏楹聯(lián)》近日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全集…
2020-07-15
達芬奇、拉斐爾、卡拉瓦喬、倫勃朗、戈雅……他們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如何成為經(jīng)典、成為標志”?藝術史上標志性的作品如何影響當代藝術?美術館歷史與杰作、與藝術史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
2020-07-14
7月10日,“塞外駝鈴——館藏關山月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在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一樓展廳揭幕。展覽在展出關山月先生19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作品的同時,回望了關…
2020-07-14
“海上繁花石庫門風情攝影、繪畫展”在上海靜安區(qū)北站藝術中心開幕。提到上海的特色居民建筑,石庫門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石庫門中的家長里短、弄堂里的吆喝叫賣,是上海這座海派…
2020-07-14
隨著英國疫情隔離的放緩,其國內(nèi)的大型博物館與美術館開始重新開放。澎湃新聞獲悉,泰特美術館宣布其四大展館將于7月27日起開館。在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開幕后不久便因為疫情而關閉的…
2020-07-13
上周,法國總統(tǒng)表態(tài)支持巴黎圣母院塔尖按原樣重建,此前,按現(xiàn)代化方式重建巴黎圣母院塔尖的計劃“已經(jīng)不在議程上”。作為非裔,英國倫敦V&A博物館東館館長古斯塔利海芙德在近…
2020-07-13
上海博物館的竹刻收藏總數(shù)達600余件,以時代序列齊全與精品佳作眾多為特點,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名家之作與深蘊人文內(nèi)涵的文人竹刻,無論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在世界上都占有無可比擬的…
2020-07-13
傳五代南唐的周文矩 《畫明皇會棋圖》卷、馬遠《小品》冊、梁楷 《東籬高士圖》軸等書畫史名跡昨天起開始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對外展出。這一名為“筆歌墨舞——臺北故宮繪畫導賞”的展…
2020-07-12
荷蘭今年進行了醞釀多年的文化改革運動。在3月,荷蘭建立了名為“ Musea Bekennen Kleur”(博物館見顏色)的荷蘭博物館網(wǎng)絡,以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該項目的長期計劃包括國際研討…
2020-07-12
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有兩幅著名的印象派作品因其畫面布景上的相似而被聯(lián)系起來:卡耶博特的《下雨天的巴黎街道》與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都以復雜的現(xiàn)代生活場景為特色,以…
2020-07-12
由上海博物館研究員、書法篆刻家劉一聞先生所編《上海博物館藏楹聯(lián)》最近問世。這部楹聯(lián)集對上海博物館所藏明清楹聯(lián)做了系統(tǒng)的盤點和整理,為廣大喜歡書法和對聯(lián)的讀者提供了極為豐…
2020-07-12
4.21億美元,是佳士得254年歷史上第一次聯(lián)動全球4個城市同步拍賣交出的成績單。從昨晚到今天凌晨,4個多小時的馬拉松式拍賣,刷新了拍賣史。與此同時,2020年香港蘇富比、佳士得春…
2020-07-12
4月26日,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為慶賀其重新開館而精心策劃的“國寶展”正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