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通判
林孝淵韓習
陳大亨孫叔謹
方蒙仲吳棫
戴溪朱在
游酢傅知柔
黃公度方阜鳴
胡大正張闡
黃彥臣
元
監(jiān)軍
偰玉立
明
同知
董儀孔惠
高祐羅憶
麥瑩李緝
尹嵩胡文宗
丁一中陸一鳳
程有守王一言
楊一桂萬廷謙
何舜齡
通判
洪葆郭■〈車堂〉
李仁陳堯典
吳岳陳嘉謨
蔡悉何克讚
歸大賓陸南至
殷光彥陳賓
聞人宗望
國朝
同知
來承祉王國泰
黃焜
通判
徐之霖康兆元
冀靖遠陳疇九
宋
推官
林希逸鄭厚
李方子龔茂良
元
推官
鳥古孫良楨
明
推官
董敬吳鏜
柯漢葛瓚
熊一中張心
譚鎧葉遇春
郭嘉賀李燾
羅文靖支大綸
習孔教劉純?nèi)?br />
卜履吉顧大章
伍維新丁明登
區(qū)聯(lián)芳姜應龍
簡欽文唐一澄
國朝
推官
金懷玉
宋
參軍
陳仁璧陳簡能
葉任李亢
陳可大杜純
元
經(jīng)歷
林泉生
明
經(jīng)歷
徐鈺
宋
提舉市舶司
趙崇度林逵
元
稅課司副使
陳陽盈
提舉市舶司
項棣孫
明
知事
錢周
司獄
顏賢
提舉市舶司
羅倫舒芬
國朝
司獄司
熊有能
宋
泉州教授
劉康夫鄭俠
蔣雝陳讜
陳覺伯林德陽
元
泉州教授
聞人夢吉陳天錫
明
泉州教授
歐陽初黃結
林珪潘援
胡崇易黎獻
紀曰舉唐堯賓
吳以謙甘繼賓
王仕龍林子勉
國朝
泉州府教授
蔣垣楊振綱
李鎬唐山
明
泉州府訓導
徐黼章源
裴應祥胡兆
陳希中梁秦
陳龍翔王璣
國朝
泉州府訓導
陳任賢
元
學正
王吉才
唐
知縣
趙頤正
宋
知縣
危雍方次彭
黃彥輝洪元英
傅佇林湜
鄭鼎新
元
知縣
陳■〈馬玄〉
明
知縣
徐瑛蔣濬
吳云鄭瓘
鄧怡梁景行
錢楩韓岳
汪宗之宋太勺
朱綱錢之選
盧仲佃譚啟
羅名士曾士楚
彭國光鍾允復
沈天啟應朝卿
徐兆鼎顏士琦
王繼賢李待問
陳之淯張履端
杜獻墦嚴自完
薛邦瑞姚孫榘
戈簡
國朝
知縣
王承祖叢蔭坤
沈朝聘張召華
劉宏基王夢說
葉祖烈蘇本潔
王時翔曹鑾
胡格王裕璸
黃昌遇徐之寬
史必大趙同岐
宋
縣丞
詹體仁
明
縣丞
陳敘林才杰
羅汝燦鄧繼芳
王德明
國朝
縣丞
張鴻洲
宋
主簿
葉文炳
元
主簿
葉謹
明
主簿
史孟常謝濟
鄧季綬
宋
縣尉
史居方黃愿
林天書
石井鎮(zhèn)監(jiān)
朱松
元
縣尉
劉益
明
巡檢
汪芳山
明
教諭
王敬朱文簡
李衡林騰鵠
國朝
教諭
林潤芝
明
訓導
黃袞霍球
李一檝
宋
通判
林孝淵字全一,莆田人。崇寧五年進士,歷建州通判,改泉州。時亂卒肆橫,孝淵至,遂為帖息。提舉市舶按收舶貨,吏循例取腦一匣以納。孝淵厲聲曰:“公則官物,私則商貨,何例之有?”斥反。舶□邵邦建薦于朝曰:“材術疏通,吏事詳練,恊贊郡治,綏靖兵民,千里帖然,內(nèi)外安堵?!比艘詾閷嶄?。舊志,參《閩書》。
韓習字勝非,潁昌人,億之玄孫也。紹興間,通判泉州,攝郡事。會密院調(diào)禁卒他戍,卒憚遠涉,既出城,欲倒戈為亂。時劉寶提偏師赴臨漳捕荼寇,習知其謀,密以告寶。假劉兵百余,設伏以俟其變。亂卒甫入譙門,伏兵四起,卒就擒,戮其渠魁,復遣往戍,一郡以寧。秩滿,寓居于泉。舊志。
陳大亨字文通,仙游人。紹興三十年進士,隆興中通判泉州。居家清勁,歷五任,貧無居屋,寄寓僧舍?!堕}書》。
孫叔謹字信之,龍溪人。嘉定十一年進士,為泉州通判。訟牘剖決如流,去重征,恤民困。丁艱歸?!堕}書》。
方蒙仲字澄孫,莆田人。淳祐七年進士,由國子監(jiān)出為泉州通判,攝郡守篆,兼司舶。剔除蠹弊,黥籍舞文之吏不得逞。終秘書丞。所著有《通監(jiān)表微》、《洞齋集》?!堕}書》。
吳棫字才老,建安人。舉進士,紹興間任泉州通判。剛直有謀,明恕能斷。悍卒謀亂,一郡洶洶,棫命戮數(shù)人,談笑定之。所著有《書裨傳》、《詩補音》、《論語指掌考異續(xù)解》、《楚辭釋音》、《韻補》。又作《字學補韻》。朱文公據(jù)以葉三百篇。節(jié)《閩書》。
戴溪字肖望,永嘉人。慶元中判泉州,有能聲。與太守信安劉穎撰《清源志》七卷。歷官太子詹事。立朝雖乏骨鯁,而為人純明平易?!堕}書》。
朱在字叔敬,建陽人,文公第三子。以蔭補官。嘉定間,通判泉州。為政一以父為法。歷南康軍奉祠,起知信州。入對,以進學問、振紀綱、求放心為言。累遷工部侍郎。奏請曾子參并封公爵,揚雄、王雩應去其像,程顥、程頤、張載從祀廟廷。歷煥章閣待制?!堕}書》。
游酢字定夫,建陽人。元豐進士,慶元中由博士僉書泉州判官。以道學淑士心,以公勤治吏事。時方修祠館,編民困于征調(diào),所至騷然。酢處之裕如,民不勞而事集。擢監(jiān)察御史。舊志。
傅知柔仙游人。宣和進士,知龍巖縣。素有威名,調(diào)泉州僉判。帥臣檄捕海寇,知柔出幟以示,寇即降。終朝請郎。舊志。
黃公度字師憲,莆田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任平海軍節(jié)度判官,兼南外宗正簿。有流民數(shù)百輩,自汀虔下,至泉,守將疑而系之。公度力為辨解,得縱去。代還,除秘書省正字?!堕}書》。
方阜鳴字子默,莆田人。嘉定初任泉州僉判。時真德秀為守,阜鳴嘗謂:“滅門刺史,破家縣令,此衰世事,古人惟曰,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而已?!钡滦銚艄?jié)嘆賞。在官清儉,秋毫不茍取。每以其任晚用小為恨。舊志。
胡大正字伯誠,崇安人。以季父寅補官,開禧中僉判泉州。會劇賊號過海龍羅動天者逼清漳,勢甚急。泉與為鄰,城門晝閉。忽近郊有荷斧者數(shù)十人,兵捕以聞。同幕請肆諸城下,大正不肯。書牘訊之,果采樵者,皆釋之??榉讨畷?,每舶至,檢視者得利不貲,大正秋毫無所取。舊志。
張闡字大猷,永嘉人。紹興中通判泉州軍州事,靖康中知泉州,有治聲。累官工部尚書,贈端明殿學士,謚忠簡?!堕}書》。
黃彥臣字叔燦,龍溪人。治平中進士。元豐間知南安縣,以清惠聞。后卒泉州,歷官朝散大夫。子愿尉晉江,造轎以遺,彥臣惡其侈,焚之,仍移書切責。舊志,參南安志。
元
監(jiān)軍
偰玉立字世玉,畏吾人。至正中監(jiān)泉州。時諸路兵亂,玉立筑城浚河,為捍御計。興學校,修橋梁,賑貧乏,舉廢墜,考求圖志,搜訪舊聞,聘三山吳鑒成《清源續(xù)志》二十卷。郡人蔡元年十四,有神童稱,玉立優(yōu)禮之,驛置京師,朝授編修??と私詣裼谖膶W,士民立祠祀之。舊志,參《閩書》。
明
同知
董儀字尚質(zhì),滁州人。洪武中任泉州同知。蒞官愛民,禮賢下士,郡稱賢佐。卒于官,貧不能歸櫬。士民共葬于岳祠之東。舊志。
孔惠字廷順,奉新人。天順間任泉州府同知。律己以廉,存心以公,蒞政以勤,撫民以恕,莫敢以私干者。尤具肆應之才,使節(jié)絡繹,庶務叢集,區(qū)畫整然,有條不紊。成化丙戌,循例入覲,舟車道里之費,毫不取民。臨行,送者千數(shù)百人。節(jié)《愿學稿》。
高祐字天錫,上海人。成化間以鄉(xiāng)貢士授泉州同知。用德義訓誨梗化之民,兇歲貸民粟,山鄉(xiāng)遠者,召良善人總授而分給之。嘗道漳州,宿山間,有負豪家債而憤其逼者,聚千人,期旦日殺豪,豪亦號召為敵。祐知之,俾館人往諭,片言而散。一日,令所部市茶,其人密置銀二錠以進,祐笑卻之。丁艱歸,部民爭攜金錢餽贐,皆不受。歷廣平、東昌二府。上海人論其鄉(xiāng)士大夫有三婦之喻,獨目祐為節(jié)婦云。《閩書》。
羅憓桐廬人。弘治三年以舉人任泉州同知,與守李哲同時。事無巨細,協(xié)謀可否,惟恐公家之需或缺,閭閻之情有所不堪。張襄惠論泉貳守稱:“五六十年間,耳目所聞見,僅得兩人,憾與李緝也。”《閩書》。
麥瑩順德人。由舉人正德九年任泉州府同知,兼署府事。中正公明,寬嚴互濟。初蒞政,若素習,棼者就理,弛者悉張,政聲大著。當事常檄以攝鄰郡,俱有惠政。素工詩,為嶺南之冠云。節(jié)《筍江集》。
李緝字繼明,號春江,余干人。弘治辛酉舉人。正德十二年自濮州知州任泉州同知。仁恕果決,以伸釋枉滯與民省事為先。詳練世故,人不能欺。民抱牘赴大司,輒號云:必下吾李二府,非李二府不如還民牘也。屬邑同安多豪猾,健斗喜訟,前后令莫制。會令缺,檄緝往署。豪動色相戒,竟任無犯。興化守貳皆缺,檄視篆,三閱月,士民交頌。尚書林見素為《不素食詩》以美之。嘗嘆戎伍勾補之弊,曰:“古者罪人不孥,今法非古也。獨子畸戶,至令數(shù)千里遠征,有司茍逭罪責耳矣,如吾民何?況今天下兵弛民困,養(yǎng)兵之費,既竭民膏血贍之,復驅(qū)雕瘁之民,充無益之數(shù)。吾勢與位不能及遠,泉吾赤子也,敢慢視哉?”佐郡及一年,四方戎衛(wèi)之符至。辨真?zhèn)?,量遠近,審夫家眾寡蘇瘁之數(shù),以權其當行與否。茍可不行,悉留不遣。民賴以全室家者甚眾。升魯府長史。泉人請張岳為四言詩一章紀其政績,盤石立萬安橋側(cè)?!堕}書》,參《小山類稿》。
尹嵩號艮齋,東莞舉人。嘉靖十四年由余杭令升泉州府同知。貌古而蒼,禮恭而愨,言約而訒,士民鮮見其疾言遽色。其為政直而不阿,清而不激,勤而不怨。冰蘗自持,三載如一。委署漳州郡守,數(shù)月政成,民用安樂,上官特疏薦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胡文宗字在魯,廬陵人。嘉靖二十四年以鄉(xiāng)薦同知泉州。博學工文,為政明敏,逈越時流。凡郡務艱遽與疑獄不決者,屬之立剖。性恬淡,不競勢利,操履古樸。攝同安縣事,人有甘棠之思。先判廬州,喪偶,不置媵。侍止一仆,與俱奉身之物,雖寒士不能堪,而處之裕如。嘗瑪詩曰:“一力自隨官舍足,獨衾無愧夢魂清。”泉人士有“三不要”之謠,謂財、色、官也。秩滿歸里,不復出。項喬稱其寵辱不驚,篤學自信,非俗吏所能伍。舊志,參《閩書》、同安志。
丁一中丹陽人。以戶部郎謫延平卒。隆慶元年,升泉州府同知。一中少受學于唐順之,有文名,來郡以文學飾治,時引諸生講業(yè)。性耿直,不阿上官。時朱炳如為守,一中佐之,政簡年豐。公暇,相與登眺吟詠。境內(nèi)名山,一中題鐫幾遍焉。字畫遒樸有法,人多藏之。舊志。
陸一鳳字子韶,常熟人。由進士萬歷二年任泉州府同知。有文學,無俗吏氣。嘗奉檄偕諸將討海酋林鳳于惠潮,大破之,覆其巢。諸將椎羊酒相賀。一鳳曰:“禍本猶在,是且走定海南諸國而伺我解?!闭欀邊嗡螄?。于是以重兵蹙之。呂宋迫逐林鳳,有所俘獲,上獻,因請得入貢,比于暹臘諸國。臺下議,一鳳曰:“不聞職方氏有呂宋也,奈何以小夷効小順,穢我大鴻臚?”典臺曰:“當如何?”曰:“疆埸之利,專之可也。以臺勞取羈縻而已?!敝T與議者咸服。而一鳳以功薄當上格,詔賜白金一鎰。孫崇禮進士,為令龍溪。《閩書》。
程有守歙縣人。由進士萬歷九年任泉州府同知。蒞官著績,甚得民心,祀名宦。雍正志。
王一言南城進士。先為吳江令,以憫災民,緩催科被謫。起補懷寧令。萬歷十三年升泉州府同知。士民交慶曰:是嘗捐一官為黔黎請命者。既至,則沉毅敏達,臨事善斷,而主之以慈祥惻怛。視惸獨疲癃,煦煦惟恐傷之。獨不為貴勢骩法。常奉檄,屢出行縣,又再攝邑篆。其要束嚴飭,科指不繁,吏畏而民安之。蒞郡甫及期,賢聲冠八閩,擢南京郎中。去,士大夫各賦詩歌贈行。黃鳳翔為之序。節(jié)《田亭草》。
楊一桂號丹崖,清江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五年任泉州府同知。澡躬勵職,佐郡長而時調(diào)劑之。以法喻其胥吏,圉卒莫不洗手奉公。延接縉紳,折節(jié)共謹,平亭禮度。春秋躬按行海上,拊循戈船,下瀨諸軍,輒與其帥鈞禮優(yōu)假之。將士饋送,一無所受。人咸吐氣,爭為捐力。一攝令,三攝守,益矢清慎,肺石之鍰,時寬諸下,供輸之羨,輒歸諸下。禔躬甚嚴,而治務仁恕,職當詰盜,而不為鉤距之行,多所寬減?;蛞詾檠裕瑒t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二三子患欲不祛,無患竊矣?!痹谌尉泡d,未嘗枉罪一人。擢潯州知府。去,郡人伐石于東門,紀其政焉。舊志,參《云臺藏稿》、《田亭草》。
萬廷謙字以牧,號百谷,南昌人。由舉人萬歷四十一年任泉州府同知。至則為要束,嚴干掫,盜不得發(fā),戶皆安堵。躬歷海上,詰戎兵,庀艅艎,飭器械,謹烽堠,方略甚備。兵糧先期給發(fā),或儲胥不時,必曲貸轉(zhuǎn)賑,不致于乏。乙卯春,米貴如珠,清官帑,遣材官,泛舟市粵米濟之。香山番舶飄入內(nèi)地,加意安撫,上狀兩臺,津遣護歸,夷人誦義無窮。議留澎湖戍兵,量減其額。議省浙營募兵,練其見額,皆郡百世利。署郡事,德惠旋流,治教霶潤,兵民交戴。以前令龍邱事左遷,泉民構祠尸祝之,勒石紀焉。《何鏡山文集》。參《云臺藏稿》。
何舜齡號蘭池。浙江舉人。天啟間任泉州府同知。職司海防,籌兵足餉,修器械,造樓船,庶務畢舉。紅夷構難,焚舟墮城,卒還我內(nèi)地,舜齡之功為多。渡彭之役,凌風濤,往來若履平地。凡置將設防,扼險措餉,諸善后籌畫,皆所部署。上功為諸防海冠。署同安縣篆,卻苞苴,除陋例,不施鞭撲,課額自最。虛心聽斷,訟牒自清。民或悔禍,解紛者聽。一質(zhì)公庭,則情形如覩,曲直立分。意所不可,雖情干勢格不能奪。尤加意興學作人,士類感之。節(jié)《清白堂稿》。
通判
洪葆字子厚,杭州人。洪武三十年通判泉州。居官廉勤,性尤謙退。善歸長官,過則自引其咎。遇名儒賢士,必折節(jié)請益,講論修己治人之道,終日忘倦。扶弱恤下,如恐不及。疾卒于官,父老為祠祀之。舊志。
郭■〈車堂〉號裕庵,長洲人。由舉人正德十二年任泉州府通判。利必要其所終,害必原其所始。革舊創(chuàng)新,憂深慮遠,而未嘗有茍且欲速之意。于署東構小軒數(shù)楹,為公退游息之所,名曰“一寄”。陳琛為文記之,李源為作《寄軒行》。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李竹坡《再征堂集》。
李仁字一元,歙縣人。領鄉(xiāng)薦,除道州同知,正德間遷泉州府通判。閹瑾用事,賦役繁興。仁曰:“殘民奉上,不忍為也。”坐逋貸罰,泉民聞,爭輦輸焉。遷知州?!堕}書》。
陳堯典號少華,番禺人。由舉人嘉靖二十年任泉州通判。用一緩二,征輸斂散無后期。議祛賦弊,處分鹽課,除盜息災,平徭興學。所至觀風問俗,山海野澤間,與士民親若子姓。賢聲丕著,直指徐南湖公移檄旌獎之。時與太守俞咨伯改建資壽寺為城隍廟。相度經(jīng)理,訪知寺左舊有亭額曰“小山叢竹”,為朱夫子親筆。歷久亭廢,字亡,杳不可追,亟謀興復之。集材鳩工,重建斯亭,更名“過化”。又購朱子遺像鏤于亭祀焉。廣求朱子墨跡,年余集得“小山叢竹”四字,鐫石揭諸亭前,以志不朽,自為文記之。嘉靖二十二年夏五月,盜犯深滬,其鄉(xiāng)民相率糾義以御寇。堯典督捕至海上,檄而許之。民得命,益堅且奮,獲其魁,殲其黨,奪其舟,皆島外諸蠻也。我民斗死者二人,傷者若干人。堯典親為撫循勞定,振護赒給,民皆洗瘢刮瘃,迅踴而起,忘其創(chuàng)也。又哀死者之不幸,為賦“招魂”二章祭之,莫不感誦嗟嘆。諸生陳邦奇摹賦刻石,請王慎中記其事。采《小山叢竹亭碑記》,參顧新山、王遵巖文集。
吳岳號岱麓,武進人。嘉靖甲辰進士,由南京國子監(jiān)丞,二十七年任泉州通判,越年署同安篆。詣學宮,引諸生考問得失,流觀堂宇,展省器備,亟思振興。值丁祭將屆,乃命工造祭器,鑄熏爐,易堂序之甓瓴,新塞門之欞檻。幾席鮮明,櫩廡〔一〕斧藻。外而城垣側(cè)陷,溪水紆流,亦皆繕治改正,頓改舊觀。署任甫六月,而善政宜民不可枚舉。邑人劉汝楠為作《修學記》。節(jié)《同安藝文志》。
陳嘉謨號赤沙,湘鄉(xiāng)人。嘉靖四十五年由舉人任泉州府通判。職司糧稅,明勾稽,慎出納,克舉其職。雅尚儒術,崇獎后進有加。嘗一署郡事。三攝邑篆,校士者再,多所獎掖開發(fā),人比之文翁。又以陳紫峰琛得虛齋嫡傳,宜一體并祀,特創(chuàng)祠宇以洽仰止之。公奏記督學,部使者如其議。擢河東運副,丁自申為文送之。節(jié)《三陵稿》。
蔡悉合肥人。由進士萬歷三年任泉州府通判。皦然清節(jié),歷官少卿,屢薦不起?!堕}書》。
何克讚龍游人。萬歷八年以恩貢卒泉州。歷官四年,謙恭勤慎,不欲以功名才谞顯。嘗出行,遇中膳不備,忍饑而過。斷獄多主平恕,不求深文。攝諸邑篆,皆以廉平稱。政成事理,遷益藩審理以去,郡人惜之。舊志,參《梅谷集》。
歸大賓號臺麓,長洲人。萬歷十五年以貢士通判泉州。嚴于御下,精于集事。居官秋毫無染。公羨贖鍰,分給貧生。尤善進士子,談文無俗吏態(tài)。讀萬善同歸集,遂刻于郡邸,人謂其恬寂似之。歷署晉江、南安、同安三劇縣,均以廉慎著聲。巡撫周公察舉郡邑所屬卒,獨大賓一人署??荚唬骸岸劫x纖塵不染,署篆一文無私。冰蘗絕倫,才器出眾。”蓋實錄云。秩滿擢濟寧知州。舊志,參《梅谷集》。
陸南至字陽復,仁和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泉州府通判。沿潔革穢,右公左私。其馭胥吏,聽兩造,不事淵察,而炯若燭照。所司廩廥,慎出納、稽乾沒,倉儲充裕。值歲浸,給賑鰥寡,民得不凋。太守程朝京每事必咨焉。上官交器重之。歷署本郡,守僚縣令皆準繩自律,絲毫不侵。所至臨民如見肺腸,民仰之如承冰蘗。以攝太守上計京師,更奏累考,宦聲大震?;乜の磶?,擢正定同知。去,民勒石紀之。節(jié)《何鏡山文集》,參《田亭草》。
殷光彥號元楷,歙縣人。由蔭生官南京刑部郎中,萬歷三十五年左遷為泉州府通判。值安平新設鎮(zhèn),移駐于斯。是時疆理方殷,庶務草創(chuàng),光彥至,未數(shù)月,顧盼咄嗟,百務具舉。鎮(zhèn)去郡稍遠,邪俠惡少博塞呼盧,探丸擊劍,恣睢莫何。光彥摘其尤桀黠者重懲之,諸風漸息。鎮(zhèn)素負殷富名,奸人虎視。始而雞狗竊關,繼且萑苻思逞。為慎管鑰,嚴街鼓,明保伍,飭游徼。于是夜尨不吠,閭閻安堵。鎮(zhèn)城數(shù)圮,外隍曾無衣帶之限。創(chuàng)謀繕陴,塞港以壯金湯,我阿我池,言言仡仡。俗囂訟難詰,光彥干局精敏,才谞練明,片言立折,兩造輸誠。鉤金既省,桁楊罕用,惠同之民咸來質(zhì)成。其他善政,難以枚舉??と烁桧?,萬口一詞云。節(jié)《河干集》。
陳賓云南人。萬歷四十一年通判泉州。居官清慎,卒于任,囊橐蕭然。《閩書》。
聞人宗望字貳宗,余姚人。由舉人萬歷四十八年任泉州府通判。有剸繁定傾之才??ち哦嚓I,兼攝數(shù)篆。值直指督學輶車相踵,百凡蝟毛,周麾環(huán)應,若無事然。奸民狂謀相煽,幾弄潢池。而紅夷巨艘,跨據(jù)澎湖,郡邑戒嚴。時太守新任,宗望為決策曰:“夷患在外,民憂在內(nèi),外患緩而內(nèi)憂急,急者解,則緩者自消?!庇谑秋啽<?,謹城守,繕器械,緝奸宄,嚴海禁,豐積貯,皆不辭勞瘁,身任之。卒之狂謀解散,紅夷揚帆而去,地方以寧。節(jié)《樗全集》。
國朝
同知
來承祉號駢茀,高陵人。順治辛卯恩拔貢生,十八年任泉州府同知。值海疆多故,飛鴻遍野。承祉沿海奔馳,極意軫恤,出橐金,給民牛種,墾荒田六千余頃。又輸重資為筑堡蓋屋,捐米施粥,全活萬計。素絲自儉,一蔬一薪,毫不累民。課士聽獄,刑清政簡。除里弊,減夫役,善政種種。康熙元年,攝理安溪縣篆。學宮當兵燹后,欞宇傾圮,捐俸率諸學長鳩工庀材,凡殿堂門廡甍垣次第繕葺,不動公帑,不傷民力。踰年,新令關宏異復理其未竟之緒,力贊厥成。邑人士請給諫粘本盛為文記之。節(jié)《安溪藝文志》。
王國泰奉天蓋平人。初為福州同知。逆藩蓄異謀,國泰每偵之以告總督范承謨。后佐郡泉州,康熙十六年遷福建鹽驛道。會耿逆初平,海氛尚熾,國泰辦應夫船,予直不以擾民。泉州告警,請破賊,募壯勇數(shù)千人,授衣糧甲仗,率先士卒,奮呼擊賊。泉人素啣其恩,效命恐后。賊大潰,圍解。敘功增秩。擢安徽按察使?!陡=ㄍㄖ尽?。
黃焜號旭庵,奉天人。鑲黃旗貢生,康熙五十一年知泉州府海防同知,善政宜民,鷺島頌之。鷺民婦劉黃氏偕孀女林劉氏養(yǎng)其夫侄林萬之妹愛娘于家,既而劉黃氏立族人之子劉全為孫,議以此女為全婦。后以母女有閑言,林劉氏遽送愛娘還其兄林萬,使別配。劉黃氏及全訟于官,焜訊明,庭斷歸劉。愛娘以六禮未備,執(zhí)不從。焜親諭以孝慈,節(jié)義至性,即捐俸為備禮、擇吉,愛娘感動心服,當堂成禮,拜謝導迎以出。觀者嘖嘖感嘆,紳庶好義者亦間斂財帛贈焉。論者謂此舉全黃氏母子之恩,成劉全夫婦之好,維婚姻之禮,起好義之思,大有裨于風化,爭刊其讞牘以傳。邑人林鵬揚為之序。節(jié)《同安藝文志》。
通判
徐之霖鑲藍旗官學生,康熙三十三年任泉州府通判??け迸f有“小山叢竹叢亭,明通判陳堯典重建,鏤朱子像于亭祀之。兵燹之后,寸椽片礫,蕩然無存。其地侵作民居,石額為營兵轉(zhuǎn)售諸清溪湖中,像亦碎而為三,委置五賢祠壁隙。之霖銳志興復,清其舊址,捐俸重建。亭既成,則移刻像,命匠補綴,仍祀于亭中。復輾轉(zhuǎn)窮詰石額所■〈辶生〉,藏者知不能匿,乃歸還故物,為循舊址而楹豎之。是秋己卯,泉士雋于鄉(xiāng)者數(shù)倍往昔,咸謂其振興文教之功。踰年,復于亭左營造講堂,標曰“誠正堂”。亭之后構書舍,前后六間,為士子肄業(yè)之所,額曰“瞻紫堂”。右筑六角小亭,檢焚殘簡,額曰“敬字亭”。前后植竹,滴翠盈階。祠門之外,仍建坊表于通衢,標曰“朱子講院”,俾人知所瞻仰??滴跛氖荒旮婵ⅲ詾槲挠浿?。晉邑令陳炎有跋,都人士復請侍講陳遷鶴為文勒石紀功,今祀于瞻紫堂。
康兆元奉天人??滴跛氖耆稳荻郊Z通判。自奉儉約。嘗自言佐貳末職,無能展報國恩,惟隨分自盡,以求無愧而已。征收倉糧,贏余不入,買米而炊。署邑事,革除耗羨,纖毫無染。讞鞫命盜大案,平情推訊,咸得真情。遇士不得已或至公庭者,不令屈膝,曰:“吾重士,士寧不自重耶?”屬邑缺員,上官稔其廉能,往往借才署篆。卒以運解本色賠累,不能稱償,郁抑無聊,卒于邸舍。人咸惜之。
冀靖遠曲周進士,康熙五十三年由朔州牧降調(diào)泉州府通判。潔修操行,有古廉吏風。臨事當機不炫,而揮霍綽有余刃。馭胥吏,聽兩造,不事鉤索,洞若灼照。上官稔其賢,每僚令缺,多委署焉。所至治辦有聲。其攝海防同知廈門,兵民尤尸祝之。節(jié)《不自棄亭集》。
陳疇九字汝雍,號禹圖,陸豐人。康熙庚子舉人,乾隆元年署安海通判。除奸暴,惠孤孱,剖決如流,案無留牘。斥贖鍰以避嫌疑,表貞女以維風化。自正賦養(yǎng)廉外,一絲一粒,未嘗有所取于民?;2?,安靜無擾,征糧米,雞犬不驚。季試生童,遠近云集,評隲鼓勵,士心競奮。臨發(fā)奏樂焚香,送者擁擠。至都城,紳士云集,爭欲睹其一面為快。各贈以詩,曰“鰲海謳思”。
宋
推官
林希逸字肅翁,號霱齋,福清人。淳熙五年為泉州推官,以清白稱。著有《三子口義》。歷司農(nóng)少卿,終中書舍人?!堕}書》。
鄭厚字景韋,興化故縣人。舉禮部奏賦第一,紹興中任泉州觀察推官。先以趙鼎薦,召對陳御將、固本攬權之方,高宗嘉納。及至泉,適鼎為太守,大小政務盡委決焉。尋以郡吏決死獄,誤以甲為乙,與守佐皆連坐,解去。歷知湘鄉(xiāng)縣,卒于官。《閩書》。
李方子字公晦,光澤人,朱文公高弟。嘉定七年廷對擢第三,調(diào)泉州觀察推官,適真德秀守泉,以師友禮之。郡政大小,每以咨決,暇則與辨論經(jīng)訓,至夜分不倦。秩滿遷園子錄,祀名宦。舊志。
龔茂良字實之,莆田人。紹興八年進士,為南安簿,有政聲,遷邵武司法,調(diào)泉州察推。以廉勤著,擢右正言,論列侃侃。歷官禮部侍郎參知政事。高宗欲召用史浩,茂良疏諍,稱疾求去。陳恢復六事,被劾落職,安置英州。卒謚莊敏。舊志,參南安志。
元
推官
烏古孫良楨字干卿。至治中任泉州推官,多所平反。前為漳州推官時,嘗上言律徒者不杖,今杖而又徒,非恤刑意,宜加徒減杖,遂著為令。及移泉州,益以能稱。歷福建廉訪,終中書右丞。其自左曹登政府,多建白。罷福建、山東食鹽,瀕海被災園田稅,民皆德之?!堕}書》。
明
推官
董敬字主一,常州人。由進士正統(tǒng)間任泉州府推官。鋤暴抑強,革弊剔蠹。凡軍國庶政之雜,沓呻錢谷獄訟之繁冗,民情之愉悴,郎佐之淑慝,靡不雍容坐理,窾卻無遺。吏畏其威,民懷其惠,豪猾斂跡,良善獲安。秩滿入京,都憲朱監(jiān)兩為序送之。節(jié)《愿學稿》。
吳鏜上高貢生,由法司歷事成化間任泉州府推官。虛心聽斷,上無廢事,下無寃民??な匦煸达渚珜?,凡有疑獄,必牒之。鏜益必欽必慎,靡怠靡荒,所平反皆準情度理,人比之蘇子容云。值瑞州饑饉、疾疫,妻卒于家,遂辭歸。都憲朱監(jiān)為文送之。節(jié)《愿學稿》。
柯漢潮陽人。由進士成化間任泉州府推官。不為智取力制,惟務以德感人。秩滿,將士民慮不得久沾其惠,相率詣當事者乞留。既格于例,則請諸縉紳為詩歌頌言以美之。蔡文莊清為之序。節(jié)《蔡文莊文集》。
萬瓚字廷錫,籍貫未詳。由舉人弘治十五年任泉州府推官。宅心仁慈,持躬廉潔,熟悉世故,精徹物理。明足以察,威足以斷,雖窮鄉(xiāng)婦人孺子皆得以達其情。旦坐堂皇,聽理者霧滃云集,越數(shù)刻消釋過半,且無后言?;蚬侨庀嘣A,故緩其考訊,曰:“爾曹曲直悉在我心,亦悉在爾心,其亟自省改,使好于而家也?!彼A牘務釋其怨,未嘗以刑罰佐私怒,未嘗聽諛詞為私喜。屢攝守丞,及委辦他郡事,政聲益著。直指旌為異等,滿考,遷擢去。節(jié)《蔡文莊文集》。
熊一中豐城人。由舉人正德九年任泉州府推官。讞獄精明,克殫其職。值山海交警,同安缺令,一中借視縣篆,力圖掃清,帶卒窮征,一月三捷,上官獎勸稠疊,繪彩交映。晉江李源為作獎勸序。節(jié)《再征堂集》。
張心號鳳溪,余姚人。嘉靖三年任泉州府推官。公明勤慎,訟牘盡清??つ献园死锿v土岸東山、棘巷、新亭、洋坂、涵江、陳埭,海岸龜湖、塘頭,曲折四十里,非官府往來之沖,蓁塞泥滑,岸傾石墜,遇潦而舟無可渡,陰雨則馬不敢行,人甚苦之,而難于修整,而海岸之整為尤難??と岁愯∫栽姲滋馗咴?,適越將之京,而貳守李緝攝政興化,心時掌府事,慨然以為已責。爰選召好義能事之民,喻之以善事好為,戒之以公事勿怠,趨事者必賞,梗事者有懲。隨地起工,勸人助材,費材少而費工多,而海岸之費獨繁。閱八月余竣功。崎嶇泥濘之地,頓成康莊,行人欣便。貳守李公羨曰:“役民而民忘勞,且不自有其勞,而歸勞于我,盛德君子也,不可無頌?!庇谑顷愯∽鞲柙唬骸鞍倮锲閸缋яR蹄,擔夫未暮問雞棲。春江一笑路如砥,多少鷓鴣不敢啼?!庇指柙唬骸笆短鎏鋈牒5?,東山棘巷草萋迷。砂平石穩(wěn)江如練,應有行人說鳳溪?!笔裙藕脤W,手?!吨芏Y》全書,刊以行世。后擢御史去。民勒碑紀之。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再征堂集》。
譚鎧字崇德,號石川,桐鄉(xiāng)人。嘉靖九年任泉州府推官。屏絕嗜欲,平易近民。坐訟堂,崖岸不峻,請謁不私,大研疑獄,若出神授。視晉江篆,簡文寡費,浚須不益。公暇則理焦桐,漢史唐詩,落筆煙云,有名士風流之致。嘗構亭于南臺之南,未題匾而去。及為興化同知,移書于顧珀,額曰“思樂”,為文記之。節(jié)《再征堂集》,參《顧新山文集》。
葉遇春太倉州人。嘉靖九年以進士司理泉州。性介持,尚意氣。所延接惟孝廉諸生,每持藝文質(zhì)正者,至則欵洽。屏勢家干謁,即上官授之意,無阿狥也。閱三載,升知州去。舊志。
郭嘉賀號恥齋。潮陽舉人。先授漳州推官,律己愛民,刑清訟理,以憂去。嘉靖二十四年,起補泉州府推官。謂主刑者民之司命,一成而不可變。當夫兩造具備,操之以敬慎,察之以差辭,孚之以有眾,加之以審克,愛憎不行,威富必訖,職業(yè)日修,自是聲望焯起。凡他郡難決之獄,悉以委之,無不信服者。擢黃州通判去。節(jié)《顧新山文集》。
李燾號斗野,河源人。由進士隆慶三年任泉州府推官。方嚴持重,臨事善斷,而操之以廉平。兩造至前,片言剖之。吏胥抱牒受成,不敢攝一眥,掉一吻,為舞文計。即單辭摭說,為得情者,咸自謂不枉。而哀矜勿喜,仍恐于民有傷,義聞仁聲溢于七邑。屢攝邑篆,凡閩中有大讞議,必檄燾主之。所至有于公張尉之頌。秩滿,報最,入覲??と它S鳳翔序以送之。節(jié)《三陵稿》,參《田亭草》。
羅文靖南昌人。隆慶六年為泉州司理。廉謹平恕,恂恂儒者矩度。郡有大姓為不逞者以人命誣訟,文靖廉其枉,立剖白之。及遷秩行,大姓感其德,懷金饋贐,文靖峻卻之。復隨至境外,文靖曰:“理枉,吾職也,本不任受德,矧受饋耶?爾愛我厚,何待我薄也?”聞者嘆服。舊志。
支大綸嘉善人。萬歷甲戌進士,任泉州推官。同安人刑部侍郎洪朝選者,平生錚錚為氣節(jié),當張居正誣遼王反時,朝選被命往勘,稍保全之。朝選已家居久矣,居正銜未已,坐朝選淫色盜賕,囑閩撫使飲章誣抵之。時來撫閩者為龐尚鵬,即以屬大綸。大綸上尚鵬書曰:“蒙發(fā)洪某不道欵目,命職廉之。當職諏故老,質(zhì)闬閭,無影響,而怨家姓氏,皆烏有子虛。過承重委,展轉(zhuǎn)思維,彌日亙夜,請借箸前籌。彼獻計者類云:分宜之貴也,竟以反坐,迄無后詞,奚有于貳卿。夫分宜柄國亂政,中外側(cè)目,仆御充多,資產(chǎn)狼籍,故喑死無詞。今洪家不過中人,門可羅雀,性不近聲色,左右圖史,口談性命,固世之矯矯著聲者也。比淫于色,附盜以賕,爰書則然。乃倚政府,結臺司,诪張變幻,爐錘所煉,摧方為窳,抵金為礫,坐反脣以大逆,目筦笑為謗訕,人命至重,鬼神難欺。昔武安侯以酒過殺灌夫,詞連魏其,俄而武安病,呼服謝罪以死。車呂希時宰旨,誣其帥胡舜陟,死不數(shù)日,胡白晝報呂,殺之。羅汝楫附秦檜,誣武穆,未幾楫遄死,其子愿亦擊死于岳祠。王士驪希蔡京旨,殺一無辜婦,士驪陡死,而京及攸、修皆伏誅。載在汗竹,讀之凜凜矣。即邇來路楷、趙文華阿黨分宜,以白蓮教殺沉鏈,以失律殺張經(jīng),以謗訕殺李默,時遷事改,身伏殺人之法,而分宜亦以叛誅,此耳目睹記,安可誣也?彼蚩蚩者又妄謂分宜事敗乃爾,今茲且有無涯之望,不次之榮,奚呫呫于陳跡為?夫王如之隙于王敦也,敦欲殺之無名,以意陰授王稜;即稜酒中舞劍擊如反命。其希榮匄遇,謂交手可得。敦乃陽驚曰:“如,吾懿戚也,而稜殺之?!币驓⒍犚灾x。奸雄欺人,背面矛盾,彼二心者出死力為奸雄資,徒召禍敗名耳。故守貞蹈義,志遂命立,即有不偶,天日可明。若前數(shù)子者,當其得志,含穢資噱,奄奄茍全,論定禍叢,百丑群湊,唁妻孥而拙詞,對僮役而赧汗矣。彼其之子,面承風旨,力為從臾,蓋其心不附仁義,目不知古今,逐金帛而魂迷,競朱紫而神炫,且不識禍福,又安問名義?此宣尼所為嘆鄙夫也。浮云易散,駒隙易馳。膏粱文繡,終饜螻蟻,肌骨毛爪,卒歸糞壤。獨三寸簡冊,皎皎耳目,千古不磨,奈何污之?又聞諸司忿職倔強,議且移牒外郡,以竟斯獄,則又舛矣。祖宗設推官非若近日之巡承委黹也。念黎庶非法用文,故設法司以平刑天下,設臬司以平刑一省,設推官以平刑一郡。今之推官,溺其職矣。臺司既視推官為私役而奔走之,推官亦以身為臺司私人快其喜怒,罔敢牴牾,然非設官意也。身對大廷,啣皇命,持平一郡,辟之宥之,三尺是繩,即主上有令,義且以死爭之,豈臺司所能他委,外郡所敢擅行哉。天下方廣,萬世方遠,天命民彝,終當顯露。事系紀綱,不敢依違附和,以傷雅化。唯卒全之,勿致紛紛?!背醮缶]為郡,骯臟倔強,若遠于人情然。大綸死,人得大綸書,乃知方正君子也。其時繼尚鵬撫閩者為勞堪,不用察訪,直上疏論朝選,逮系按察司獄。朝選不勝辱,自縊死二三日矣,尚不出其尸,曰:“洪嘗宦蜀中,有回生藥。”尸出,腐不可斂。于是閩人人惡堪,益思尚鵬,不知大綸實持之也。然大綸以不能俯仰,竟亦浮沉于下位。《閩書》。
習孔教廬陵人。隆慶戊辰進士,官翰林院檢討。沉毅方正,為時相所擠。萬歷六年,謫泉州推官。孳孳民事不懈。歲饑有賑,蠲分有請。加意作人,興賢勸孝旌烈,用表宅里,廣厲世風。暇則考古問俗,搜跡征文,具摭閩乘。時郡中王恭質(zhì)用汲以建言忤時相,削籍家居,相與往返,講道論學,尤精藻鑒。所賞拔諸生史繼偕,劉宏寶、潘洙、李開藻,常督課業(yè),皆為名人。后時相敗,召還,歷官南京禮部侍郎。舊志,參《三陵稿》。
劉純?nèi)首衷?,武進人。萬歷壬辰進士,二十一年授泉州推官。純?nèi)视趨鞘恐匈碛形拿吧W郡,諸生多從問業(yè),純?nèi)侍摻笳d引不倦。其治獄小大以情,恥為深刻。當?shù)郎跗髦匮伞R约沧溆诠?。疾劇時,屬邑致饋問,猶手答峻卻,其勵操如此。祀名宦祠。舊志。
卜履吉江寧人。由進士萬歷二十六年任泉州府推官。天性廉約,糲飯藜羹以為常。每奉檄之旁郡,減騶從,裁廩食,兢兢惟恐擾民。治獄不以鉤距為明,不以棰撲為威,霽顏悅色導之使言,而傾耳受之。人感其矜惻,靡弗輸情吐窾。奏牘上官,悉出手裁,舞文者擺指,干謁者屏跡。一署郡,一攝邑,俱以廉平仁恕稱。建州獄起,當事者坐以大逆,所株連重辟甚多。履吉陰亹亹為之申雪,主者心動,卒差次輕比,多所全活。秩滿,署上考,七邑口碑載道。節(jié)《田亭草》。
顧大章常熟人。萬歷丁未進士,三十五年任泉州府推官。溫厚明恕,好善如不及。居官直道為懷,剛方不撓,有異績。擢臺省去。天啟中,為魏珰所坑,下獄死。人皆寃之。竟得贈祀,泉人祀之名宦?!堕}書》,參雍正志稿。
伍維新字自新,安莊人。萬歷甲午舉人,三十七年任泉州府推官。至則署晉南二邑。簿領雜沓,條而精出之,二邑咸治。已復署南篆,最后署郡,士民戴之。居恒約己,勞民御物溫而介。猝投之不動,能以閑析其竅系,卒底于衷。嘗議一寃獄,已得情,臬司駁之。吏徬徨請更,維新曰:“吾懼之生而致死,豈其之死而不求生?!北┌讓w狀,卒如所讞??す视锌捅?,一日以餉噪郡庭。維新諭之曰:“府君素撫若有恩,餉給有期矣。蟻聚不散,按法誅毋赦。”眾縮頸散。而郡守憤士卒驕橫,投檄欲去,維新追傳符藏之。更二日,語曰:“守郡,君命也。以卒行,毋乃不可乎?”徐出傳符上之。守感悟曰,“微君幾為■〈垂夬〉■〈垂夬〉小丈夫?!彼鞛槟娼?。為政務實,而行之以恕。杖笞之罪,決罰不過十五。擢西安府同知,郡民勒碑東門紀焉。節(jié)《云臺藏稿》。
丁明登字劍虹,號蓮侶,江浦人。萬歷丙辰進士,任泉州府推官。仁心義質(zhì),聽決惟允,未嘗稍枉一法,輕狥一人。巨猾大奸,立核摧之,不少貸。吏惴惴奉法,豪右亦各斂跡。接縉紳溫和可掬,而望之儼然不可于以私。忍嗜好生,憐惜物命。兩署縣篆,訓誠殷勤,窮谷服化。暇課諸生,賑其貧乏,嘉與作興。戊午分校棘闈,得士皆英俊。初下車時,刻其祖醫(yī)方集,宜以廣傳士民,用以愈病者極多。泉俗久停喪,乃諭以至情,計葬三萬一千一百八十三柩。升戶部主事,出為衢州守。入覲,恥為珰屈,作珰焰歌致仕,著述頗多。《江浦縣志》,參《霞棲藏稿》。
區(qū)聯(lián)芳號長澤,廣東新會人。隆慶辛未進士,萬歷間任泉州府推官。持重寡言,嚬笑不假。治獄準情度理,多所平反,政簡刑清。林孕昌謂其不輕入一錢,不輕做一事,不輕發(fā)一言,不輕擬一罪。分校閩闈,豫章得士多知名。倡募郡工,修葺紫云寺。去后,士民為建祠塑像于寺西生祀焉?!豆S堤集》。
姜應龍?zhí)柷嚅T,浙江余姚籍,直隸鹽山人。萬歷丁丑進士,任泉州府推官。風規(guī)屹立,器體淵洪。治獄不厭詳鞫,不務鉤距。奉檄按旁郡稽比,皆平允。殫心四事,歷署郡篆,攝邑事,勵素絲之節(jié),懸魚在梁,饋謝影絕。遇童子試,則鏡別臚分,單寒盡拔。己卯校閩闈,壬午應楚聘,精心簡閱,入彀皆英俊。去之后,士民立祠塑像于紫云寺西生祀焉,與區(qū)聯(lián)芳祠同時創(chuàng)建,穹然并列。
簡欽文號劬思。江西進士,天啟間任泉州府推官。平反輕重,惟適所稱。仁風遠扇,惠露普沾。兩署郡邑篆,冰蘗自持。拊澤雁,弭亂民,民陰受福。為臺使耳目,不以鉤距駑擊博名,而豺狼虺蛇惴惴惕息。暇則訓迪多士而品隲之,培植者眾。甲子分校,冰鏡朗徹,名賢入彀。三載,擢禮部主事,去薪槱之化,祝網(wǎng)之仁,久而口碑不衰云。節(jié)《霞棲藏稿》。
唐一澄寧國人。由進士天啟間任泉州府推官。平明廉恕。時民生日瘠,士習漸囂,豪強吞并,奸猾掊克,亡賴少年,且相聚為盜。一澄嚼然冰凝,屹然山立。讞決精敏,剖析詳慎,燃犀照膽,不爽秋毫。以刑期無刑之心,為辟以止辟之法,民風肅然丕變??逃凶棤┧牟?,林孕昌為序其端。尤以振起斯文為己任,申明禮教,造就殷勤。攝南安篆,見宮墻頹壞,圣像未易,亟捐俸命訓導張仕達于衣冠之座前施坐幛,示不敢毀易主祀之。仍庀腐飭窳,綴以丹朱。自闕門以至齋廚,簠簋無不犁然更新。復即書籍庫舊地為文昌祠祀焉。士子鼓舞奮興,勒石以紀其事。節(jié)《克薪堂文集》,參《筍堤集》。
國朝
推官
金懷玉江都人。由進士康熙元年任泉州府推官。時海氛未靖,方事招徠,歸附者接踵,借民屋以處之。所部卒多狠戾未化,懷玉躬自巡行,遇生事擾民者懲治不稍貸。后卒有修舊怨者,懷玉語之曰:“爾輩荷洪恩,不追既往幸矣,尚不忘舊事乎?”皆愧謝。民乃獲安。為政不事苛刻,以正風俗為先。公余與諸生講課文章而品第之,士論咸歸。尋以裁缺調(diào)補江右。
宋
參軍
陳仁璧莆田人。仕陳洪進為泉州通判,勸洪進納土。太祖嘉之,授檢校膳部員外郎,泉州錄事參軍。子靖,知泉州?!堕}書》。
陳簡能字知柔,閩縣人。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及第,為泉州錄事參軍。淵懿有士操,深古文辭,改建州參軍?!堕}書》。
葉任字仲堪,仙游人。由父蔭,天圣間任泉州司戶參軍。性介直孤行,蒞眾必先繩其尤強猾者,治民必先憐其尤貧弱者。上官以勢奪弗為動,卒以見忤投牒歸去,而民思之。節(jié)《蔡忠惠文集》。
李亢字君超,南昌人。皇祐中為泉州司戶參軍??⒇澞艑俳郧暮瘾I,亢與州帥曹某獨無所私奉。將怒且憾。憲使羅承按部至郡,曰:“椽不從眾,為人可知?!奔窗菟]之?!堕}書》。
陳可大字齊賢,仙游人。政和二年進士,調(diào)泉州工曹兼右推。時龍巖解死罪盜七人,可大明其無辜,得不死。時稱神明。舊志。
杜純字孝錫,甄城人。元祐中任泉州司法參軍。泉有番舶之饒,雜貨山積。時官于州者私與為市,價十不償一。惟知州關詠與純無私買。后事敗,獄治多牽系,惟關、杜無與。關猶以不察免,且檄參對。杜憤懣,陳書部使者為訟寃,關得不坐。舊志。
元
經(jīng)歷
林泉生永福人。天歷中進士,任泉州經(jīng)歷。民逋酒稅,械系累年,至有死者。泉生以法諭舶商,使代償之。歷官翰林直學士,卒謚文敏。舊志。
明
經(jīng)歷
徐鈺字仲器,九江德化人。天順間任泉州府經(jīng)歷。剛直廉恕,勤于其職。七邑士民喜其平易不苛,凡有休戚利病,必走告焉。節(jié)《愿學稿》。
宋
提舉市舶司
趙崇度嘉定間提舉市舶。先是,海商貨至,官競刮取,命曰和買,實不給一錢。于是商舶滋少,供貢缺絕。崇度與郡守真德秀同心刬洗前弊,罷和買,禁重征。逾年,舶至三倍。故事,歲以土物送諸貴人不洎,曹吏皆饜滿。崇度曰:“吾不能脧脂膏以市寵榮。”悉罷之。舊志。
林逵莆田人。居官清白,司泉州市舶。嘗受鲊十甕,他日發(fā)之,金也。遽還之,嘆曰:“昔畏四知,予畏一心。”《閩書》。
元
稅課司副使
陳陽盈字子謙,福寧人。至正間為泉州稅課副使。十二年,寇攻州城,知州王伯顏檄陽盈率民兵拒敵。奮身陷陣,賊脅之降,陽盈執(zhí)大義罵賊,遂與義士湯成順同遇害。事聞,贈敦武校尉。《閩書》。
提舉市舶司
項棣孫字子華,麗水人。天歷中進士,提舉泉州市舶司。值歲荒,道殣相望,防御卒出掠鄉(xiāng)落,或至殺人。棣孫亟白郡守偰玉立,捐俸倡大商入金易粟賑之,民以安堵。癸巳,上游福安、羅源、古田諸縣奸民林君祥等嘯眾為變,招江西妖人數(shù)萬,圍福州。廉訪使郭興祖檄棣孫集泉州、興化二郡義兵為援。棣孫部署有法,盜皆遁去。為政簡易,一以愛民為本。至忠義大節(jié),持之益力。節(jié)《閩書》。
明
知事
錢周字濟世,籍貫未詳。由監(jiān)生嘉靖間任泉州府知事。豐儀精爽,好接賢士大夫。凡上官所委任諸事無不治。臺察令榷鹽,奉法周旋貴家不屈,賂聲不入于耳,人服其廉。三載考績稱最,李竹坡源序以送之。節(jié)《再征堂文集》。
司獄
顏賢高安人。洪武初以秀才舉授泉州府司獄。性溫良果毅,郡人翁彥立系獄,通判胡釗以私憾授意囊沙壓之。賢正色曰:“彼罪不至死,不敢聞命?!睆┝@免。有興化卓六秀者,與其黨八人皆有罪,而獄未成。一夕獄舍鄰火,郡守欲坐以因火反獄而盡殺之。賢力拒,曰:“囚非反獄,豈可厚誣?況獄猶未戍,奈何殺之?”守慚而止。囚獄貧餓者輒給以食,每重囚引決,必詣賢謝而后去。祀名宦。舊志。
提舉市舶司
羅倫字彝正,永豐人。成化丙戌進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以疏阻大學士李賢奪情忤旨,謫提舉泉州市舶司。與張凈峰岳友善。倫自幼勵志圣賢之學,及抗疏落職,直聲震天下。至泉,有司率諸生從之。講明正學。時時逃寂巖壑間,于南安片瓦巖特所心賞,徘徊賦詠,有“仙家白晝應無夜,玉樹長春未覺秋”之句,人傳誦焉。未幾召還南京。尋乞歸里,居數(shù)年卒。嘉靖中御史聶豹于城北建一峰先生書院以祀之。舊志。
舒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丁丑進士第一人。以翰撰直諫,謫福建市舶副提舉,閩士一時向風。未幾召還,復抗疏忤旨,廷杖放歸,尋卒。芬有盛名,以直節(jié)自樹,與羅倫等埒。隆慶間贈諭德,謚文節(jié)。閩人于一峰祠并祀,稱兩賢云。《閩大紀》
國朝
司獄司
熊有能江西金溪人。康熙五十三年任泉州府司獄數(shù)年,秉心慈祥,捐湯水草薦以恤囚。囚有病死及貧民不能殮者,輒施給棺木,并為埋瘞。尤憐恤惸獨,嘗空囊賑之。二鬴不繼,敝衣徒步,晏如也。以老病辭歸,郡人至今追思之。
宋
泉州教授
劉康夫字公南,閩縣人。熙寧中嘗舉孝廉,坐后時罷。元豐間主泉州教授。規(guī)矩端恪,其訓養(yǎng)豪雋,成就才哲,發(fā)于誠心,施于政事。為文下筆千百言,若不由思慮,而羽翼詩書,根柢仁義,雖夙構無以過之。泉人蔡彰嘗錄其溫陵教授之功以傳諸人。元祐間,以特奏名舉,未唱名前二日卒。鄭俠表其墓,謂其事親、事長,恤窮、撫稚,教育人才,無一不可以勒金石,感鬼神云?!堕}書》。
鄭俠字介夫,福清人。治平中選士。元豐間監(jiān)安上門,以發(fā)遞上流民圖忤王安石、呂惠卿,編管英州。元祐初,蘇軾、孫覺薦之,起為泉州教授。泉士為所造就,多以節(jié)義相尚。丁艱,起補泉州錄事參軍。元符間再送英州編管?;兆诩次?,廣州守朱師表薦,復起泉州教授。士沐舊雨,益切奮勵。后罷歸,篋惟一拂,世稱為一拂先生。祀名宦。舊志,參《閩書》。
蔣雝字元肅,仙游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乾道間教授泉州。守王十朋見其文,大加賞識。雝因作《夢仙賦》以獻十朋,曰:“長卿大人,太白大鵬之比也。”又撰《時政十議》。十朋嘆曰:“此經(jīng)世之文矣。”后知江陰軍,再知通州。節(jié)《閩書》。
陳讜字正仲,仙游人。隆興元年進士,淳熙中任泉州教授。該貫群集,賦詩屬文,雅有典則。尤工書法,逎勁不減蔡襄。自少至老,士林推重。歷殿中侍御史,兵部侍郎,知寧國府,封清源郡侯。年八十二卒?!堕}書》。
陳覺伯字宗尹,長樂人。咸淳七年進士,教授泉州,以古道迪士。幼主航海次泉州港,覺伯率同列表起居。尋命攝州倅,扈從入廣。拜福建提刑,數(shù)日罷歸。聞厓山師潰,憤惋不食,且卒,命其子曰:“吾宋臣也,題吾墓則系于宋。《閩書》。
林德陽字景熙,平陽人。以上舍釋褐,歷泉州教授,禮部架閣。宋亡,諸陵被發(fā),德陽痛憤不已,與同舍生鄭樸翁等行拾而收之。又聞理宗顱骨被投湖水,出錢購漁人求之,一網(wǎng)遂得,盛以二函,葬于越山,植冬青樹識之。為詩凄愴,聞者悲焉。《閩書》。
元
泉州教授
聞人夢吉金華人。泰定中鄉(xiāng)貢,任泉州教授。究心經(jīng)傳,悉通奧旨,學者爭趨之?!堕}書》。
陳天錫字載之,福寧人,至正間任泉州教授。造大成樂,鑄禮器,率以法度。遷知建陽,歷福清。所著有《鳴琴集》?!堕}書》。
明
泉州教授
歐陽初字遂初,潮陽人。洪武中泉州教授。其教先德行而后文藝,大振頹風,一時仕而出其門者多矜名節(jié)。嘗葺禮殿朱文公祠。學之廢墜,次第修舉。滿考,改柳州。卒,祀名宦。舊志。
黃結字資友,東莞人。由舉人景泰間教授泉州。雅意作人,科條整肅。泉士舊不習《春秋》,結至,始以是經(jīng)授徒,多得雋。兩預考官,權貴以厚資為子弟關節(jié),且許薦為御史,結斥絕之。九載赴銓曹考,天下教授學行第一,擢遼府右長史,丁內(nèi)艱,復除岷府。卒,祀名宦。舊志。
林珪字耀昆,莆田人。正統(tǒng)甲子舉人,天順四年任泉州訓導,旋升教授。淹貫經(jīng)史,規(guī)行步矩,有古君子風。教士重廉讓,而黜浮華。政事惟勤,講學不倦,八庠均沐化雨。家本素封,捐資二百金修葺文廟及兩廡。凡在學肄業(yè),貧乏者助其膏火。諸生有艱于鄉(xiāng)試者,出俸贈之。嘗作對聯(lián)懸于庠云:“道統(tǒng)歷千年,一脈傳心,堯舜禹湯文孔孟;英才來七邑,四門升俊,晉南惠溪德同春。”成化元年卒于學署。紳士呈請祀入名宦。所著有《圣學指歸》、《五經(jīng)要典》二集行世。子子全入泉庠,遂家于泉。
潘援字匡善,號東厓,景寧人。由舉人正德五年教授泉州。性潔而介,有文譽,教諸生隨材成就,濯新振發(fā),直欲趨乎道而后巳。歷升國子監(jiān)丞,為祭酒所重。升中書舍人,以老致仕。祀名宦。舊志,參《王一臞文集》。
胡崇易字道明,號時軒,墊江人,以易學有名蜀中。由舉人正德間任泉州府學教授。學政修明峻整,為多士敷講易義,與虛齋互相發(fā)明,聽者充然有得。文廟圮毀,奉檄葺治。崇易精心研核,集材鳩工,不數(shù)月,廟貌倚空,金輝耀日,上官交獎其能。陳琛稱其“有政事之才,用之以司風憲,或錢谷甲兵,必更有作為可觀”。所著有《時軒文集》。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再征堂集》。
黎獻號心泉,順德人。由進士嘉靖間任泉州府教授。布袍嬴然,辭贄甘貧,若將終身。待士文而有禮,寬而能肅。教行道尊,蔚然師表。沐甄陶者,迭解聯(lián)魁,蛟騰鳳起,為天下先。復捐俸廩以撫棄孩,公賑濟以活溝瘠,不特士荷造就,民亦賴其帡幪。上官屢檄旌獎,交章薦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紀曰舉號瑤山,永豐人。由選貢升太學。嘉靖間選授滿城令,辭焉,改授泉州府教授。日與諸生講論經(jīng)典,剖析義利。以躬行心得之懿,開導亹亹,士沐其化者自以為得師。太守俞咨伯、程秀民咸器異之,巡按何古林、趙和庵俱稱為學職第一人。會安溪缺令,委曰舉署篆。辭曰:“學,吾官也,教,吾事也,他非所知。”諸生亦不忍暫違講席,相率陳請于程太守。太守曰:“以子之才,安溪可臥治也。且理民行政,庸非儒者事乎?”乃不得已而行。蒞縣五閱月,推其善教,施于有政,待物以誠,制事以簡,節(jié)用愛人,士民交慶。先時有殺越人于懸崖間而掠其財者,久莫能辨,曰舉一訊即得真情。又有奪遺孤之產(chǎn)于數(shù)年前者,立折其奸,而歸之田。豪家巨族,搖手相戒無犯。而曰舉志在泉士,辭益力,上官諒之,獲還命。安溪士民,去后益思之不置。上官薦剡無虛歲,遷靖江王府教授,告休歸。曰舉工詩,所著有《觀光初稿》、《溫陵義聚篇》、《愧靜軒集》、《三逸會集》,泉人丁自申為之序。節(jié)《顧新山文集》,參《三陵稿》。
唐堯賓華亭人。嘉靖間教授泉州。博學好禮,善與諸生講論。周視禮器及廟堂門途以次修治。高泮水之梁,表門外之屏,設幾案以資課試,碣王文忠夫子泉詩以存先跡,諸費不資,皆出已俸。督學朱衡命主一峰書院教事。所著有《浩然堂問答》,郡人王參政慎中為序而行之。秩滿,擢上猶知縣。舊志,參《閩書》。
吳以謙號泗橋,惠來人。隆慶間由郁林學正遷泉州府教授。郡守朱炳如前為御史時嘗按粵,稔其學行,偕以一意風厲人材,以謙亦殫懋職業(yè),以報知己。其精神鼓舞乎多士,而意氣軼追于前哲。一時政教,焯乎改觀,士心喁喁。未幾,以前職注老謝歸。上官及紳士咸駭異,謂氣方壯于今,而年遽老于昔,何先后舛謬也。丁自申作序以別之。節(jié)《三陵稿》。
甘繼賓巴縣人。萬歷七年任泉州教授。重其道不辱其身,共其職不卑其位。課諸生,進其良,糾共弗良者。簡其修,率其不修者。于贄饋無所問,而時出俸錢以勸肄業(yè)。教成行尊,群然顧化,上官異之。檄署安溪、永春令,約束胥吏,拊摩黎民,邑以大治。上官益心異之,以最薦,擢陜西成邑令。士喜而思之。節(jié)《梅谷集》。
王仕龍字友夔,東莞人。由電白訓導萬歷十七年擢泉州府教授。雋爽介特,學無不窺,文詞精贍,政術旁通。訓誨多士,翕然顧化。歷署安溪、同安邑篆,所至治辦,士民宜之。遷松潘衛(wèi)教授,去。節(jié)《梅谷集》。
林子勉字行甫,號石溪,福清人。由恩貢授長泰訓導,萬歷間升泉州府教授。卻贄茹淡,教士以實行為先。更端,請益者無虛日。廉其貧者,隨力周之。相國李廷機常稱之曰:“金玉君子也。”以年老乞休,主者屢慰留。會遷益王府紀善,歸至家,遂杜門不出。年七十八卒。子應典,亦以貢授云和訓導。
國朝
泉州府教授
蔣垣字用崇,侯官人。由舉人康熙二十五年任泉州府教授。訓士以躬行實踐為先,垣嘗刺血為母寫像,廬墓三年,群鳥飛集。當甲寅之變,耿逆迫以偽職,不受,逃至江西橘園洲,舌耕糊口。督課之暇,搜討宋、元以來理學諸儒,纂輯成篇,名曰《八閩理學源流》。及教授于泉,抄呈督學。趙公暨泉諸縉紳咸相獎許,梓而行之。遷鹽亭知縣,乞休,卒雍正二年,祀福州忠孝祠。
楊振綱字明憲,閩縣人。康熙壬午舉人,雍正間任泉州府教授。以敦品修行勵諸生。先為詔安教諭,時曾葺文廟崇圣祠明倫堂。邑庠有兄弟爭產(chǎn)者呼噪于縣庭,令延振綱至欲責之。為從容曉譬,各感泣讓產(chǎn)。詔人為豎德教碑。著有《半圃詩文集》、《芥庵筆記》、《讀史管窺》。
李鎬字卜京,號坦齋,汀州歸化人。雍正癸卯舉人,干隆丁巳進士,十六年任泉州府教授。革除陋例,淡泊自甘。按月備盤飱,集士會課,當堂甲乙,仍諄諄勉以踐履篤實工夫。懸掛學舍諸對聯(lián),言言箴砭。凡上憲頒行學政,遵奉維謹。簿書手自經(jīng)理,不假胥吏。二丁屆期,堂廡器物逐加點檢,以示恪恭。越二年,卒于官。蕭然敝篋,紳士爭賻焉。鎬博學多識,廉隅自砥。寧化雷鋐屢保送國子監(jiān)學錄、學正,未用歸,邑令延為峨嵋書院山長。論文外日錄格言一條以教士,名《日勗記》冢宰孫嘉淦序之,稱其有關世道人心。秉鐸于泉,士心歸附。卒后,沐化雨者久彌思之。所著有《四書訂補》,《五經(jīng)易解》、《史韻便讀》、《古文存腋》、《詩柄匯記》、《藥性歌》、《心會錄》、《莊子解蒙》、《分類增廣賢文》,及自作《四書文稿》、《南歸里言》。
唐山號樂壺,莆田人。乾隆壬戌進士,十八年任泉州府教授。慨然有振學興文之志,刻蔡虛齋密箴以示學者。虛齋特祠在黌宮,頹圮數(shù)十年,閭里屠販,多雜據(jù)其中。山請于府,一為廓清,仍率蔡族及諸紳士重興。凡木石工役,皆手自經(jīng)理,廟貌煥然。常與諸生論文,多所往復,不執(zhí)己見。至于忠孝節(jié)義之事,尤樂為獎勸。事上官亦能持大體,不肯過屈。調(diào)臺灣教授,出郭送者數(shù)百人。
明
泉州府訓導
徐黼號恕軒,錢塘人。弘治間任泉州府訓導。能詩而不專工,能文而不刻琢。淳謹和易,淵靜簡默。怯于近利而廉于取名。器宇威儀,儼然近古君子。諸生倚為儀式,多有化者。擢從化教諭,陳琛序以贈之。節(jié)《紫峰文集》。
章源籍貫無考。正德間任泉州府訓導。性敦孝友,博學洽聞,為多士??l朊??!堕}書》。
裴應祥號質(zhì)齋,保昌人。嘉靖間任泉州府訓導。天性孝友,問學淵源,已足為士表率,復申以敘倫崇質(zhì)之訓。日與同僚諸公雍容議論,志追古人。及門多彬彬雅飭之士。在任幾六載,擢平和教諭去。節(jié)《顧新山文集》。
胡兆號北邱,安福人。嘉靖二十二年任泉州訓導。得其先世諸父之傳,以《易》學名家。至官,與諸生講論,粹然與蔡清之《易》相表里。諸生獲聞其說,退然知不足。得其一義一訓,懷以相寶。蓋合并通徹,不徒深領舊傳,而特有以發(fā)其新知,一時翕然宗之。升德化教諭,王慎中為文送其行。節(jié)《王遵巖文集》。
陳希中號員溪,揭陽人。嘉靖二十六年任泉州府訓導。向意陽明之學,精神存注,未嘗舍斯須。至官,與諸生言,其信者則與之諄諄講切,其不信者亦不強聒也。諸生慕其行誼篤而恩禮洽,即不信其言者,退而無敢有間也。升永定學教諭,王慎中為文送之。節(jié)《王遵巖文集》。
梁秦字據(jù)中,高要人。嘉靖間以歲貢任泉州府訓導。士之貧者周之。教諭永春,辭常例米,置樂器,建欞星門。遷郴州學正,道卒?!堕}書》。
陳龍翔漳平人。萬歷八年任泉州府訓導。言坊行表,淵博老成,士子奉為準繩。祀名宦。雍正志稿。
王璣字欽在,龍溪人。由歲貢萬歷二十六年任泉州府訓導。誘掖生徒,循循靡倦。束修贄饋,不問有無。常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吾自任衣冠,便知刻厲,晚遂簿宦,豈可毀改平生,致入回邪?”凡遇忠臣、孝子、義士、貞女,昌言上官,竭力表揚,不稍閎晦。門墻被教,縉紳蒙誠,六年如一日。秩滿,遷泰興教諭。諸生為文勒石名宦祠壁中,志久遠焉。節(jié)《何鏡山集》。
國朝
泉州府訓導
陳任賢福寧人。由歲貢康熙間任泉州府訓導。釋鍛修之陋,解文字之飲。數(shù)年間,春秋兩闈,登薦者接踵。歲辛卯,郡邑饑,奏請截漕賑濟。時同安缺令,郡守劉公檄任賢往賑。至則飭諸郡役察民真貧,無則補之,不以數(shù)計,不以籍限,扃僻窮戶,得沾實惠。凡胥吏虛詭之弊,一概削除。明倫堂自門至寢,陊剝將盡,召工計材。以公至省揭,買大木浮海而至?;蛐奁涔?,或易其新,以千金不啻之費嗇而敷百,稱完構焉。戊戌大水,文廟被淹,壝墻皆圮,郡守倡捐,檄任賢謀于紳士,聚財約版,百堵堅筑,閱六月而竣工。上官胥器重焉。節(jié)《皋軒文集》。
元
學正
王吉才字伯謙,號益齋,龍溪人。至正間任安溪教諭。醇謹方質(zhì),篤志古道,尤明典禮。邑陋學廢,至則廣宮宇,嚴奠祀,揖讓跪起,士悅民向。升廬峰山長。丁內(nèi)艱,服除,以父老注鄰郡。再任泉州學正。未幾復丁外艱歸。節(jié)《林登州集》。
唐
知縣
趙頤正乾元元年為晉江縣令。開晉江,鑿溝引水,通舟楫至城下,民德之。舊志,參《閩書》。
宋
知縣
危雍邵武人。皇祐中進士,熙寧間為晉江令。嘗筑湮浦埭以捍海潮,蓄灌溉。又筑清洋陂,自南安九溪至于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而下,所灌田四千八百頃。民德之,為立祠。舊志。
方次彭字公述,興化故縣人?;视釉赀M士,元豐中知晉江縣。時邑有為盜所殺者,尉竟坐罪其鄰人。次彭疑而釋之,果獲真盜。后歷知海寧、梅州二縣事,均有惠政及人。《閩書》。
黃彥輝字如晦,莆田人。宣和三年進士,以奉議郎為永春丞。知縣洪旦德勝于才,泉守趙鼎以旦與彥輝易任。旦喜彥輝能代其煩,彥輝待旦益恭。紹興間,權知晉江縣。會朝命濱海諸縣造船,彥輝令主吏曰:“民賦有定,不可加斂?!笨h帑有所謂本錢者,盡刷出以充其用。縣例造九船,其成獨先。差知同安縣,里山表海,寇盜陸梁,申安撫司創(chuàng)筑城壁,周環(huán)六里。安撫司奏保與減磨勘,尋以使牒監(jiān)納軍倉苗米,鏟除諸弊,奸人不得逞。乃摭拾專斗詿誤,欲以污彥輝,監(jiān)司按核無毫發(fā)瑕疵可指,遷潮州通判。卒,累贈大中大夫。舊志,參莆田志。
洪元英紹興六年知晉江縣。與邑人李密、李國表修郡南六里陂水利,三年竣功。事聞,錫章服,邑民焉立祠?!端Φ落洝?。
傅佇字凝遠,仙游人。重和元年進士,授無埭主簿,調(diào)南安縣丞。歲大饑,民棄妻子者相屬,佇請出常平錢米,設安養(yǎng)院食之,民不失所。明年歲豐,悉訪所親歸之。紹興中,遷知晉江縣。會治戰(zhàn)船,佇躬督其役,勞費半他邑,而事獨先辦。張浚聞于朝,時減磨勘三年。除茶司干辦公事,轉(zhuǎn)南劍州通判。舊志,參南安志。
林湜字正甫,其先長溪人,徙平陽。紹興中登第,為富陽尉,淳熙中以功治晉江縣。時大造戰(zhàn)艦,當科民,湜不忍,欲投檄去,諸番寓居者義之,咸助其役。艦就,而民不知。秩滿,民空城留之?!堕}書》。
鄭鼎新字中實,仙游人。嘉定十六年進士,紹定中知晉江縣。建問政堂,輯《論語》“系于政者”二十四章書于壁,以便省覽。又建縣學、文宣王廟,辟尊道堂。邑民立生祠于紫澤官。舊志。
元
知縣
陳■〈馬玄〉字玄甫。至正中以學行薦補書院山長,改潯渼場司丞。時鹽法廢壞,私販盛行,頑民相挺,易于為亂。駭招捕有方,海瀕安堵,辟行中書省職官椽。西域那兀納等據(jù)泉州行省,奉辭討之。以■〈馬玄〉嘗為鹽官,素得吏民心,辟護軍參謀軍事。■〈馬玄〉請曰:“泉郡民皆良善,特為賊所脅耳,請以檄招撫,必獲其助?!睍r那兀納已肆掠興化,道路梗塞,駭以檄付從者,間道以授縣尉龔名安等。那兀納征兵,名安等佯許之,帥舟師次東山渡以俟。翼日,■〈馬玄〉等官軍至,遂豎行省旗幟,入城秋毫無犯。那兀納就縛,檻送行省。因調(diào)■〈馬玄〉為晉江縣尹,兼分督鹽課,戢兵息民,境內(nèi)寧謐。升廣東鹽課提舉,兼參潮、惠、循、梅諸州軍事。既而參政陳復代領課州事,遂翩然歸田。道由泉州,父老懷其舊德,固挽留之,因家焉。晚筑南湖墅,杜門謝事,黃冠野服,種蒔自給,妻妾如其心。年七十卒??っ駷殪綮胫?。所著有《方山堂集集》。舊志,參《閩書》。
明
知縣
徐瑛杭州人。正統(tǒng)末知晉江縣。廉慎寬平。汀寇作亂,寧陽侯統(tǒng)軍駐延平,檄調(diào)晉江民兵。瑛恐民心騷動,躬詣軍門陳其利害,得免。及保定伯統(tǒng)軍至泉,瑛從容酬應,民無所擾,邑人賴之。舊志。
蔣濬字希舜,新會人。成化初知晉江縣。蒞官勤慎,興賢禮士,重農(nóng)勸耕,聽訟公明。獄非重犯,悉遣之,囹圄一清。常祿外毫無所取。均徭役、平賦稅、修堤防、蓄水利、積倉廩、備器械,凡輿梁廢墜,莫不修治??h堂公館賢祠,煥然更新。秩滿,升漳州府同知。民懷其惠,為立去思碑,祀名宦。舊志,參《愿學稿》。
吳云字民望,華亭人。成化十五年以監(jiān)生知晉江縣。居心寬厚,行政平易,有實惠及民,不為督責之治以邀名希世,邑人戴德。在任三年,卒于官。無遠近老少,咸咨嗟痛悼,謂天不相吾民也。其子縉扶櫬歸,預請蔡清為之志。節(jié)《蔡文莊舊集》。
鄭瓘番禺人。景泰丙子舉人,先授豐城縣,成化弘治間知晉江縣。邑多健訟,前令罕滿秩者。瓘平易廉恕,推誠待物,民風丕變。賊溫文進來寇,府寮閉門震恐,瓘帥師討平之。邑有六陡門,障捍大江,旋興旋毀,瓘繕治有方,民蒙其利,勒石紀功。九載秩滿,民詣闕再留三年。升杭州府通判?!堕}書》,參《廣東通志》。
鄧怡字光德,清江人。由舉人弘治三年任晉江知縣。才識并優(yōu),冰蘗自守。其蒞政規(guī)模先定,節(jié)目詳明,而信以一之。有善必嘉,有不善必懲。令出而民趨之,刑舉而民畏之??こ菤q前值災,傾圮者十八九,上官謀修之,委怡督理其事。境內(nèi)有永豐莊,立陡門蓄水,所灌溉六里之田數(shù)千頃,頹壞,歲久莫能修復。怡毅然興舉,不數(shù)月竣功。二載,以覲行,蔡清為文贈之。節(jié)《蔡文莊文集》。
梁景行嘉靖間知晉江縣。大著循聲,以艱去。服除,應天巡撫吳廷舉薦其究心理學,篤行古道,居官馳良吏之譽,處鄉(xiāng)有儒者之風,乞不次顯擢,以勸賢者。朝旨命吏部召用之。《閩書》。
錢楩字世材,號立齋,山陰人。嘉靖中以解元進士知晉江縣。精練敏決。用恩而不為姑息,用法而不為刻深。抑豪強而人無侵奪,懲盜賊而人得安眠。明而不以聰察為訐,潔而不以矯激拒人。大造黃冊,善搜積弊,造謁賢士,談經(jīng)論文。秋闈集士廨舍具餐。三試作興之。復延名師,分詩、書、禮、春秋四館以教士,咸充然有得。嘗因公至安平,孝子黃裳偕諸生舉其母陳氏節(jié)孝,梗曰:“勵風俗,令職也。”即出公帑建祠,命里老督治。既成,迎陳氏主及安平之節(jié)烈顯著者祀焉,名曰“九節(jié)祠”。后升刑部主事。《閩書》,參《紫峰文集》、《再征堂集》、《安平志》。
韓岳字魯淙,余姚人。由進士嘉靖十一年知晉江縣。進退有章,容止可法。為政揭綱剔要,窮冊弊均,里輸皆可按而行之。郡南六陡門被水沖壞,親往課督重修,民蒙其利。時汀廣寇發(fā),岳條機宜數(shù)十策上之,當路多見采行。未期年,上官迭加旌獎。秩滿,擢御史去。士民思之。節(jié)《再征堂集》。
汪宗之號雙竹,貴溪人。由舉人嘉靖二十年知晉江縣。明敏慎勤,公平仁恕。輕徭而省費,訟簡而刑清。弦歌之聲作于學校,冰雪之操詠于閭閻。直指南湖徐公旌獎之,顧新山珀為之序。節(jié)《顧新山文集》。
宋太勺號仲石,余姚人。由進士嘉靖二十四年知晉江縣。下車,祈雨雨應,祈榖榖熟。愛身潔己,不以非禮自污。與民接,瀝腹披腎,語盡而情忠。不飾邊幅,不狥文具。無勾稽之擾而獄咸理,嚴奢華之禁而用以舒。懸蒲而民不忍欺,圄空而民不敢犯。殊鄉(xiāng)異域,至越所部而求質(zhì)成。其為政栗而溫,寬厚而果確。攬持風裁,雖要津不避,開導聽納,則窮崖獲伸。剸治盤錯,斯迎刃立解。至于輕徭薄賦,剔蠹窮源,黠猾無不斂跡。若其戴星出入,退食夜分,雖甚勤勞而不倦。是以情偽畢照,事體洞達,司徒顧珀為序其德政?!堕}書》,參《顧新山文集》。
朱綱字振甫,曹縣人。由進士嘉靖二十七年知晉江縣。正身潔己,推誠盡下,小民疾苦皆得單詞詳達。日與諸生講道論文,士知其正直,莫敢以私干者。入覲,不持一物。秩滿,擢監(jiān)察御史,累遷本省布政使。舊志。
錢之選字舜臣,常熟人。嘉靖庚戌進士,知晉江縣。性聰敏,善摘伏,兩造片言而決。尤強毅有執(zhí),不為權勢所撓。監(jiān)司駐郡公費,舊倚辦晉邑,里甲稱累,為請七邑均之。海寇有警,捐俸募死士,躬自操練,寇聞遁去。自奉修約。嘗公出兩月余,計日蓄薪米,衙戶封閉。時進蔬肉,則戶罅間一僮子尸之。竟為怨家所中,調(diào)去。士民留其衣冠,祠之城東門外。舊志。
盧仲佃字汝田,東陽人。嘉靖丙辰進士,授晉江知縣。為政務恤民隱,建白興除,可垂永久。安平舊無城,與鄉(xiāng)紳柯實卿經(jīng)營。新筑深滬、烏潯二巡司,城垣剝壞,悉為繕完。時倭寇猖獗,軍興乏餉,上司議弓兵加征,洛橋置官榷稅,再三申豁,民甚德之。以拾遺調(diào)福安令去,陳牒挽留者數(shù)千人。立祠二:一在郡東郭,一在安平城。又祀名宦。舊志。
譚啟字繼之,號敬所,大寧人。嘉靖壬戌進士,四十二年知晉江縣。節(jié)用愛民,聽斷公平。定催征為十限,使民得寬其力??と撕樗究艹x曾督四川學,啟試平等,及至,修弟子禮甚恭。后朝選為巡撫,勞堪誣害,執(zhí)送按察司獄。啟為副使,詣獄中謁之,嘆曰:“吾師被構,吾不能救,而尚仕哉?”遂解綬歸,士論益重之。舊志,參《閩書》。
羅名士號春谷,光州人。嘉靖乙丑進士,隆慶中任晉江知縣。愷悌廉明,銳意拊循小民。議革夫保之編,征銀給驛官。雇其各鋪各村之夫,悉編籍簿。除縣印票外,凡佐貳首領府縣房科不得擅役一人。其省事便民,類皆如此。任九月,以憂去。民伐石刊頌記之。舊志。
曾士楚號覺堂,從化人。由進士隆慶五年任晉江知縣。潔己守官,愛養(yǎng)黎民,尤加意造士。凡待奮黌宮與拔自鄉(xiāng)校者,多為所賞識,彬彬然盛于往時。擢監(jiān)察御史去,邑人追思之。節(jié)《三陵稿》。
彭國光江西九江府德化人。由萬歷庚辰進士知晉江縣。清修敏練,事無巨細,剖決如流。舞文之吏,怙資之豪,咸縮步捧心。征賦,為吉法鈞校之,革除余羨,民以樂輸。聽訟片言立折,兩造咸服。行學宮,修古文,拔士之秀者,廣厲督教,文學彬彬。時有分巡僉事恣睢酷虐,國光輿郡守鄒墀以凝靜持之,士民賴以帖席。奉檄丈田,止舍郊垌,徒步阡陌,稚叟咸得陳牒吐詞。腴桷低昂,犁然各當。丈畢,計溢額一千四百八十頃,人或以為苛。瑕不掩瑜,蓋廉能吏也。擢戶科給事中,歷官巡撫宣府僉都御史。舊志,參《田亭草》、《梅谷集》。
鍾允復字大亨,南宮人。萬歷十四年知晉江縣。古心古行,無赫赫稱而潔守淳政,不以歲月程功。暇進諸生,論文課藝,偲偲訓誨。掩惡揚善,惟恐或傷。士競自奮,杰雋彬彬。丁艱歸,歷南京禮部郎?!堕}書》。
沉天啟昆山進士。萬歷十七年由奉新令調(diào)知晉江縣。瑰偉精敏,削牘若馳,灼幽隱若照。解棼應變,不啻刃游而矢決之。春夏之交,歲札谷沒,民皇皇靡所乞糴,亟上請當事發(fā)庾儲貸濟之。時雨再沛,歲以豐稔。政務寬惠,引大體,被劾降調(diào),士民惜之。節(jié)《梅谷集》。
應朝卿字行叔,號蘭皋,臨海人。萬歷己丑進士,初授建安縣,十八年以賢能調(diào)知晉江。愷悌明敏,小民得盡其情。清節(jié)自勵,不矜詞色。征賦寧任拙不取贏。治盜誅其魁,悉屏跡。歲饑,發(fā)廩捐鍰,多方賑恤,災而不害。積牘盈案,剖決無滯,猾胥不得夤緣。暇則引諸生誦說經(jīng)學時務,士烝烝然奮。未浹朞,輿人歌曰:“我有蟊賊,侯則息之,我有井邱,侯則殖之?!庇指柙唬骸盀鯇㈦r,吏畢逋。懸冰壺,樂華胥。”擢御史,蘇濬為文送之。歷官按察使。舊志,參《三馀集》、《田亭草》。
徐兆鼎號羽蒼,清遠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晉江知縣。下車,首延薦紳文學及黨正游宗相與申命讀法,衡其輕重。值歲祲,示民以相赒相恤之義。有粟者爭出其余以佐賑,挽輸相屬。執(zhí)經(jīng)之士倒屣迎之。民輸牒者,丙夜削牘,務求其當。麗于法者,反復推訊,不憚再三,至求其生而不得,猶愁然不懌。以最薦,升大理寺評事。節(jié)《三馀稿》。顧士琦字二韓,太倉人。萬歷戊戌進士,二十九年由崇安令調(diào)知晉江縣。不為伉強開敏喜事好功,一以愷悌為政。值旱蝗相繼,極意拊循。催科不事鞭撲,與為期會,民無逋者。兩造之訟,徐出片言,輕者立遣,重者量懲,無株連,亦無久系。校士嚴加防范,邑無留良,即在彀外者亦帖息無嘩。興一事必惟其終,革一事必思其后。居已于瘠而予民以肥,居己于拙而予民以靜。門無暮金,吏皆奉法。造請賢士大夫咨詢利弊,不厭諄復。秩滿,念歲祲,民艱于食,報績獨遲。升禮部主事。去,士民建祠祀之。節(jié)《云臺藏稿》,參《田亭草》。
王繼賢長興進士。萬歷三十三年知晉江縣。延見紳士三老,詢閭閻利病,色溫氣和。兩造至庭,稽貌聽詞,務得其情。曲者據(jù)法懲之,無劇笞盛怒,人稱平恕。夏旱,徒步行烈日中,往還郊外,靡神弗舉,輟催科,停獄訟,迄澍雨應禱,始洗沐而休。其剖析重案,摘發(fā)巨奸,務期詳慎,不以揮霍炫長。甫及朞,頌聲載道。三載,以覲行。尚書鳳翔序以送之。節(jié)《田亭草》。
李待問字葵儒,南海人。萬歷甲辰進士。時年甫二十,歷知連城、沙縣,著能聲。三十五年調(diào)知晉江縣。初至,延訪縉紳,請益諏詢。諸獄訟催科,一切停寢,閱月而后即事。及披案牘,臨兩造,數(shù)行俱下,剖決如流。村無吠犬,圈無宿系。吏曹作奸獵賄,里正負固逋輸者按法治之。請免雜餉一千五百余兩。議以先儒羅從彥、李侗二賢崇祀,從之。除火耗,均里役,給賑惸獨遍沾。禁假銀,懲亡賴,申約束以訓愚民,立保甲以稽鼠竊。修葺城垣,繕造橋梁。勸墾而地日辟,課士則餼必豐。惠政種種。復捐俸買甘舍頭、后龜亭崎二處山場以為義冢,邑人數(shù)百年無髑髏之欺,實受其德。升禮部主事,歷吏部郎中、應天巡撫、戶部侍郎、尚書。卒贈宮保,謚忠定,賜祭葬。當去邑時,人琢石塑像于彌勒亭旁,邑人史繼偕為文以記。乾隆十二年邑令李元瑞新之。乾隆二十年間,邑令于從濂推毀彌勒佛像,移祀待問于亭正中。所著有史涉及詩文集、典銓、總漕諸疏草。子象蒙,國子監(jiān)博士;象家,內(nèi)閣中書;象頤,蔭生,兵部司務。孫錫瓚,康熙甲子舉人。曾孫紹祖,康熙丙子經(jīng)魁,任永新令。節(jié)《廣東通志》。參《云臺藏稿》。
陳之清字澹夫,號宜蘇,江夏人。由進士萬歷三十九年知晉江縣。明察本于忠信,廉潔加以精勤。邑賦多逋,為易知單以便民,里胥蠹絕,民皆樂輸。訟者授符令自勾攝,嚴其期會,省其株連。理枉伸寃,扶弱蘇困。久淹繁難之案,判決無遺。市魁惡少藉援貴介,捍網(wǎng)羅,雄行為,引繩批根,三窟必窮,一嚬不假,善類全,探丸伏莽者屏跡。尤愛賢禮士,孚迪卵翼備至,陽■〈魚喬〉不得列于席。邑故有榷稅,自稅珰出而稅始重,為請蠲,得減十之八。佐修文廟,陂川澤,繕津梁,百廢犂舉。旱澇為災,軫恤無遺力。單戶蒙惠,而影冒者莫售其奸。兼攝南安,治一如晉,剨然以解。性恬淡,無媒褻之御,聲色之娛。日坐堂皇,陬澨村鄙,咸得輸其情。民服其才,感其德,勒碑紀之。節(jié)《何鏡山文集》,參《河干集》,《云臺藏稿》。
張履端號元思,直隸進士。萬歷間任晉江知縣。綜核嚴明,吏事精悉。時海氛不靖,訛言煩興。躬歷海澳,嚴保甲之約,厲接濟之禁。勾引諸奸,立逮而置之法。豪干者繩以威,雖通顯不避。寓撫字于催科,總歲額而均通之。權緩急先后,吉為令。舊逋則量其戶賦而輕重征焉。城鄉(xiāng)稱便,雞犬不驚。嘗言:“若骩法以狥人,如小民何?”人以為仁人之言。節(jié)《霞棲藏稿》。
杜獻墦號云樓,華亭人。萬歷乙酉順天舉人,以漳郡同知署晉江令。視事僅六月,遇邑有水旱之災,釋訟寬征,恤民疾苦。試士數(shù)千,甲乙其文,士論翕然。廉平精明,剖判如流。爰書立奏手中,兩情輸服。愿質(zhì)成者聽之,贖金不問。去之日,吏白有贏錢,揮不顧,貯庫中為修治洛陽橋之費。眾紳士為詩送之,何喬遠、李光縉各有碑序焉?!剁R山集》,參《景璧集》。
嚴自完號心篷,浙江進士。萬歷間任惠安知縣,以才能調(diào)晉江。寬厚慈仁,清凈不擾。值邊事孔亟,加派之令興,自完立限,征賦毋厭煩,致期毋取辦,視盈先后多寡任其輸。追呼不聞,敲撲全弛,而賦亦集。聽訟兩造詳訊,決法平亭,未嘗快行一意。束濕吹毛,良善得白,奸宄意消。辛酉分校棘闈,所取士盡知名。秩滿,遷擢,兩邑士民思之不置。節(jié)《霞棲藏稿》。
薛邦瑞亳州人。由進士天啟初任晉江知縣。潔志銳治,剔弊除奸。復虛心俯從民便,曰:“吾求無負于朝廷,無愧于閭閻而已?!庇茸⒁馀d教化,厲文學。六諭之頒,申以約講,勖諸生,而分期課之。精心殿最,不失姘媸。士民翕然化之。節(jié)《霞棲藏稿》。
姚孫榘號石嶺,桐城進士。天啟間由龍游縣令調(diào)知晉江。下車即有校文之役,藜照一燃,滄珠無遺。所首拔,旋獲雋。邑當荒旱頻仍之后,民困催科。孫矩征追不迫,為惠法中,賦集而民不擾。沿海迫饑寒者,嘯聚剽掠,鄉(xiāng)間不遑寧居,夙夜鞅掌,為固圉計,編設保甲,以防內(nèi)間,環(huán)衛(wèi)雉堞,以壯外捍,閭閻恃以無恐。農(nóng)安耕,商安肆,士民頌之。節(jié)《霞棲藏稿》。
戈簡廣德人。由進士天啟間任晉江知縣。飲冰茹蘗,兩袖清風。謂有用之學在于足民、練兵、得人、造士。縛嶺寇,殲海鯨,奸宄屏跡。日與諸生談經(jīng)論文,多士感奮,桃李成行,循良之聲播于四境。節(jié)《筍堤集》。
國朝
知縣
王承祖陜西人。順治間由進士知晉江縣。廉能方正,耿耿自立。安平海濱埭田崩壞,民苦肆累,承祖寬典清丈,俾得修筑有資。時寇方熾,貝子率大師征剿。牧馬民間,龜湖二十四鄉(xiāng)人有夜盜戰(zhàn)馬者,貝子怒,令道府以下各簽花押,以亂民奏剿之。承祖獨毅然曰:“頑抗征輸,是謂亂民。此地征輸不失,豈可妄剿?且戰(zhàn)馬被盜,誰司牧圉?而欲殺此無罪之民。職雖死,不忍簽號也?!币蛱槠陶?,得免。又??芨`踞安平,及賊遁,議者欲追民間通賊之罪屠殺之,承祖亦力爭不可。二事全活無數(shù)。后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歷都御史,工部侍郎。
叢蔭坤號邃衷,山東人。順治十五年由舉人知晉江縣。舊時軍旅頻仍,賦重民貧,征賦者日進糧長而抶之。糧長弗能堪,則傭貧民代佚。持佚與受佚者皆計數(shù)取償。費益多而糧益逋。又故事,止征比糧長,不問花戶,黠者既貽累糧長,而愚者不知應輸之數(shù),任糧長飛移作弊,莫從稽查。簽拘押追,胥役漁利,閭井騷然。蔭坤下車甫浹旬,問民疾苦,鑒前失而反之。進糧長于庭,悉心開諭,令臚列花戶姓名及應納糧額,造具細冊,榜而示之。令各照數(shù)赴柜投納。其完不及數(shù)者,復令自為限期。于是輸將恐后,里無追呼,庭絕敲撲,歲省佚省費以萬計。值大師征剿,軍需孔亟,庚癸不呼而民無煩擾。以勞瘁卒于官,貧不能歸櫬,士民捐賻之,并為勒碑畫像,祀名宦祠。雍正舊稿,參《恥躬堂文集》。
沉朝聘奉天人。鑲藍旗筆帖式,康熙十六年知晉江縣。性淡泊,署內(nèi)粗糲自甘。時海氛竊發(fā),朝聘筑靈水、前埔、曰湖、東石、圍頭五寨,日練鄉(xiāng)兵以為犄角。戊午賊至,圍城,發(fā)大炮射入城,雉堞幾為之壞。朝聘以篷筱絡土石堵之,炮不得入。賊又為地道穿入城,朝聘以火藥從石隙燒之。如是累日,援師至,賊乃遁。圍解,賊斷新橋、浮橋以去,朝聘克日修就。勤勞赴事,軍需無誤。又大師至,供億浩繁,民不堪命。朝聘從容調(diào)理,事得就而民亦安。后以才能改調(diào)臺灣,旋升霸州知州,累官巡撫,祀名宦。
張召華字實君,號復齋。湖南華容人,康熙甲子乙丑聯(lián)捷進士。三十一年知晉江縣。實心愛民,而聽斷明敏。民有鬻子輸逋者,捐俸贖還之。有嫌婿貧而悔婚者,代出聘幣,且資其生計。有父訴子不養(yǎng)者,其子行賄求解,庭鞫時出資畀其父,曰:“可以養(yǎng)爾余年矣。”撲其子,邑人稱快。有桀黠賈人,其父以不孝訟。鞫時天方寒,其父襲新衣入,而賈人故敝衣露肘,陳寒苦狀。佯呼其父詈之,曰:“吾不忍睹而子之寒,乃以不孝妄揑,不重撲何以教慈乎?”胥持大杖,觀者方駭愕,召華微睨賈人顏色揚揚,忽叱之曰:“而見父將受大杖而猶可忍耶?不孝奚辭!”以大杖重懲之。觀者歡躍稱神。有守瓜圃而斃者,昏夜莫知誰為。集鄉(xiāng)民于社廟,袒裼驗之,一人膚體傷敗,詰之立屈服。他讞事多類此。晉人文素盛,賓禮其俊秀,加以訓誨,自此童子試盈萬人。癸酉分校,得人為盛,如蘇塤、戴錸皆知名士。革除重耗,禱雨捕蝗,無不立應。以母老請終養(yǎng)。士民攀留不獲,則為供其食用,伐石紀德。去之日,送至洛陽橋者數(shù)萬人。
劉宏基字恒齋,廣西臨桂人。由舉人康熙四十六年知晉江縣。寬厚居心,慈祥字人。憫晉邑貧窮,催征常寬限期,不事敲撲。聽訟得情,應杖者量減其數(shù),惻然哀矜。以計典不及,解任。百姓迎于通衢,爭舁之。旅不行,賈不市,呼聲動地,擁集萬余人。舁至道府各衙門叩首乞留,如是三日。既不得請,則有百余人跋涉赴省,至督撫各衙門懇留如前,俱慰之而歸。老幼男婦絡繹至公館輸給薪米,五匝月不替。紳士刊刻德政詩紀焉。起程回籍,爭送出郭數(shù)十里,涕泗而別。
王夢說山東滕縣人??滴跷迨暧韶暽獣x江縣。愛民造士,一以至誠。每見士子,必教以衣冠禮讓,先器識而后文藝??h大堂傾圮年久,夢說倡議鼎新。士民感其德化,樂助成功。后以病卒于署。民哀慕之不衰。
葉祖烈江南華亭縣人。雍正二年由監(jiān)生知晉江縣。留心民瘼,凡有害于民者,執(zhí)法誅鋤,奸宄斂跡。聽斷明敏,庭無冤民。其父覺庵來署就養(yǎng)。歿,士民建祠祀之賜恩巖左,陳萬策為記。
蘇本潔常熟舉人。雍正五年知晉江縣。哀矜民命,讞獄反復詳盡,惟恐稍有失入。憫貧民乏地營葬,捐俸于東岳山買地一區(qū)以為義塋,計產(chǎn)七畝,立石為界。又為勒誡語于石,以杜爭端,民至今賴之。
王時翔鎮(zhèn)洋人。由生員保舉,雍正七年知晉江縣。下車,集士于明倫堂,諄諄戒諭,勉以砥躬礪行。聽訟準情度理,凡稍可原者,訓誨之使之自新,不輕施敲撲。邑人德之。
曹鑾全州人。雍正丁未進士,十二年知晉江縣。明達果決,聽斷不待煩言,兩造輸服。邑有先賢裔孫女貧苦不能自存,典與富家為婢。及長佃贖,勒背不與。訟到官,鑾訊實,欲治富家以壓良為婢之條。搶地求寬,請免其典價以贖罪,乃為出妝資擇士人配之,人誦其德。十三年署惠安縣,繼知南安縣,均有惠政。丁父艱,去,民謳思之。
胡格江夏人。由舉人雍正十一年知同安縣。有能聲,十三年調(diào)知晉江縣。催科不擾,治事維勤。每聽訟,稔知桀黠者多強詞奪理,而謹愿者肅于威,吶吶不能出諸口,獨喚至案前,霽顏溫詞以叩之,俾得從容達情,然后徐理其曲直,片言而決,民稱不寃。有巨惡柯疇,膂力絕人,淫掠鄉(xiāng)村,告案累累,兵役往捕,屢被兔脫,莫可如何。格偵知其藏處,密約營員兵役屯于十里外,而自同守備郝琮并親丁二人,直入虎穴擒之。兵役繼至,環(huán)繞捆縛,赴縣監(jiān)斃。數(shù)十年大憝獲除,民頌其功。乾隆六年再任,賢聲益著。十一年升本府海防同知,鋤強扶弱,決獄明允,治一如晉。歷延平穎州知府。
王?,灤笸疥幦恕S杀O(jiān)生先知惠安、南安縣,有惠政,乾隆十三年知晉江縣。剛正精明,人莫敢干以私。嚴禁吏役藉端需索,皆戢戢奉法。遇事卓然有主,不為浮議所移。案牘皆出手裁,無所假手。每讞獄,曲直立分,一切虛誑之詞不敢妄瀆,訟牒以減。調(diào)知閩縣。乾隆十八年保舉知府,未入覲,卒于官。晉邑民追思之。
黃昌遇江南江寧縣舉人,乾隆十四年由古田再任晉江。振興學校,郡北一峰書院廢墜百余年,沒為淫祀,毅然廓清而興舉之,改名梅石。復倡新晉邑學宮,重建縣城隍廟及崇陽、肅清二門樓。方議并建泉山門樓,以成全功,值疾作告休而去。士民惜之。
徐之寬浙江湘瀘縣拔貢生,乾隆三十六年署晉江縣知縣。邑先賢蔡文莊公祖山名大桃花山,與田姓赤石山毗連,中隔古坑為界。田越坑混占,并冒文莊公祖一樸公墳為其族無嗣叔母墳。蔡裔孫累控十三官不能決。之寬訪知其實,授意貢生林玉麟欲為清理,而本邑孝廉張源德合紳士百四十余人具呈。之寬先自勘驗。躬履山壤,披荊棘,審形勢,細按閩書甚悉,后集紳士共勘,分別二山水溝古坑,盡遷混占墳山及園歸蔡,為細書勘語七八百言,付蔡姓收掌。會一樸公墳塌,紳士議重修。之寬復委晉江縣教諭,當眾啟窆,得瓦棺二,蓋上朱書遷葬年月,真文莊公祖父母骸也。人心益快。蔡裔奉位于文莊公廟左尸祝焉。其他修舉廢墜,俱不憚勤勞云。
史必大山西太原府榆次縣人。乾隆庚辰舉人,大挑一等分發(fā)安徽,試用知縣,補授靈壁縣知縣。因事降調(diào),引見,仍發(fā)安徽補授巢縣知縣。卓異候升,丁外艱,服闋,揀發(fā)福建署政和縣,委署泉州府馬家巷通判。五十三年十二月,委署晉江縣知縣。廉仁勤敏,治盜愛民,務絕苛政。居恒惟一布袍,不御華飾。糲飯蔬菜,署中仆從無過數(shù)人。每市物于民,恐衙中人倚勢扣克,必親檢點。民曾姓富甲一邑,婢投井死,其親誣訟,立雪其寃。典商粘姓有以死尸誣之者,亦為昭雪。時民偶染疫氣,或卒于途,地保請驗,必大立驗無損。杖之,后地保無敢擾者。命盜牽累,隨時開釋。兩造備,即開誠聽審。禁衙蠹設差館班房。役之出于鄉(xiāng)者,每里批給路費七十文。出門惟喝手二人,簥一把。遇爭競數(shù)語判之,狀中虛詞,無敢出口者。一時夜門不閉,路罕拾遺。制軍李侍堯至境,衙門索擾,必大曰:“吾視民如子,多費于上司,必侵漁于百姓,吾免官去耳。且制軍表率一方,豈以口腹累民?綢緞哖嗶供鋪墊,若等又安所得豐衣美食哉!”侍堯飭其屬毋苛求,民賴以安。五十四年三月兼署蚶江通判,十二月卸晉江縣事,調(diào)臺灣鳳山縣。內(nèi)升,路過晉江,寓郡中清源書院,遠近紳士賦詩志遺愛者,爭粘于院壁,壁為之滿。民爭獻柴米酒脯,鳩金為贐,固卻之。啟行之日,香花酒果迎于各鋪。百姓扶老攜幼,攀轅痛哭,擁擠以數(shù)萬計。自城中至洛陽汛,必大下車步行,揮涕諭父老毋過苦。遇筵,滿引一杯。過晉邑,始得升輿去。迄今四十余年,興思勿替?,F(xiàn)紳士耆民呈請崇祀名宦祠,以志遺愛。
趙同岐號幽亭。江蘇常熟副榜,嘉慶十三年由安溪縣調(diào)補晉江縣知縣。下車首勤考課。邑梅石書院自乾隆間前邑令黃昌遇修后,年久廢墜,堂廡廊舍,鞠為茂草,僅存羅一峰先生栗主于頹楹壞桷之中,捐俸倡紳士鳩眾重新修建。復迎□魁像祀于第四進,其外仍祀一峰先生。又外為講堂,又外為大門,兩旁學舍堂宇,煥然更新。出資充山長修金,生徒膏火。寧化伊秉綬為書“講堂”二字。將竣事,卒于官。紳士為位于書院中,額曰“德化留思”。
宋
縣丞
詹體仁字元善,崇安人。始冠,登隆興元年進士,乾道間為晉江縣丞。居官以利民為心,梁克家薦之朝,入為太學錄,歷龍圖閣,知靜江府,移鄂州卒??と苏娴滦阍閺闹?,問以居官蒞民之法,曰:“盡心平心而已,盡則無愧,平則不偏。”《閩書》。
明
縣丞
陳敘字伯敦,籍貫未詳。正德間任晉江縣丞。十一年丙子,寇發(fā),延及廣浙二邊,檄文武守臣御之。敘首先率士卒擊楫任戈,賊平,敘功獨偉。學博王篪等暨紳士各贈以詩,李源為之序。節(jié)《再征堂集》。
林才杰字士英,吳川人。由監(jiān)生嘉靖間任晉江縣丞??|北留公陂歲久傾圮,太守屠倬相地度功于陂東,復建一陂,與舊陂準,命才杰董其役。至則循行阡陌,詢民疾苦,獎勸警惰,匪緩匪亟,不十月而告成功。民立石建祠以祀太守,并祀才杰。采汪頻復碑記。
羅汝燦號訥齋,歸善人。嘉靖間任晉江縣丞。嚴以律己,敬以奉上。勞心撫字,恪守憲典,士民懷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鄧繼芳字思誠,南豐人。萬歷三十八年以恩貢生授晉江縣丞。值??軟_突,訓練征輸,樓櫓器械,皆取辦于芳。事輯而人弗擾。卒于官。晉人哀之,為立甘棠碑,邑紳何燮為之傳。摘錄《建昌府志》。
王德明蒙城人,萬歷末任晉江縣丞。禮賢下士,終日無倦?yún)?。去,官民閉城門攀留之?!堕}書》。
國朝
縣丞
張鴻洲江西南昌府人。乾隆五十八年由監(jiān)生任晉江縣丞。勤于政治。安海地接南、同,竊劫頻聞,設立柵欄,防御夜巡,擊柝達旦,與百姓相親共守。大更三任,始終無異。安海之有木柵門自鴻洲創(chuàng)始也,至今賴之。采柯希九《安平紀略》。
宋
主簿
葉文炳字晦叔,建安人。淳熙十一年進士,任晉江主簿。致書請益于朱文公。及至官,文公告以居官臨民之法。時顏師魯為守,事多咨之決。汀州豪民相讎敵,帥張忠定選官撫諭,皆憚行,文炳獨請往。既至,折之以理,諸豪皆伏。攝獄攝舶,拒絕苞苴,不狥貴人請。師魯薦之于朝,秩滿,遷劍浦令。節(jié)《閩書》。
元
主簿
葉謹金華人。元貞間任晉江主簿。明達,恬進取,卓然有立,知交皆四方名士,所至以教養(yǎng)為務?!堕}書》。
明
主簿
史孟常正統(tǒng)中任晉江縣主簿。從知府熊尚初御賊,死難。今從祀熊尚初于衛(wèi)民祠,及五陵熊太守廟?!堕}書》。
謝濟字惟霖,高安人。天順間任晉江縣主簿。仁以存心,公以蒞事。經(jīng)管稅糧,禁胥役刁蹬留難,稅足糧供。贊襄邑令,政興務舉,民心悅服,上官亦器重之。節(jié)《愿學稿》。
鄧季綬南昌人。正德中任晉江主簿。前簿何瀼大肆虐民,季綬至,一以慈易為治。歲饑,承檄閱視。季綬報云:“當免全征?!睂ひ允嵶铩M?,悒悒不樂,語其子曰:“二月賣絲,自忍心頭之痛;宮中飛雪,誰知外邊之寒。吾為民役受其直,而不得事其事,事之不如人意如此,始信高士不肯為是官也。姑黽勉數(shù)月,俟來歲秩滿,決去就?!标愯槲馁浿?。《閩書》,參《陳紫峯文集》。
宋
縣尉
史居方雍熙中為晉江尉。朞月,政成。轉(zhuǎn)運使以聞,朝命即知縣事?!堕}書》。
黃愿龍溪人,南安令彥臣子,靖國間任晉江縣尉。補葺六里陂各處殘缺,仍增開諸淮以通水利。民祠祀之?!端Φ落洝贰?br />
林天書名詔,以字行,福寧州人。咸淳四年進士,授晉江尉。勵行安貧,克勤其職。思孔圣危邦不入之訓,以疾乞歸。后八年宋亡,元初屢薦不起。《閩書》。
石井鎮(zhèn)監(jiān)
朱松字喬年,婺源人。監(jiān)石井鎮(zhèn)。抱負經(jīng)濟,恥于自售。后胡世將撫諭東南,見松奇之,薦于朝,調(diào)試館職。舊志。
元
縣尉
劉益字有諒,晉江人。由良家子弟率義兵從帥府討山寇,以軍功補官。至正二十一年,授晉江尉會。大饑,幽薊尤甚。益首率仗義饋餉,至于大都。時西域那兀納等據(jù)泉州,炮烙邦民,以取貨財。益設法贖之,所活甚眾。后所活者相率于西峰院為益祝壽,年八十四無病而逝。舊志。
明
巡檢
汪芳山成都人。嘉靖間任深滬巡檢。戊午年,倭賊由海登岸,度勢難敵,密令民從小路逸走,以身由大路逆之,故為遲緩,使民得以盡脫。遂死之。所全活萬余命。時五月二十六日也。民為葬于本都,勒石紀事,即上帝殿旁為位,以其死難之日祀之,至今不衰。采本鄉(xiāng)碑記。
明
教諭
王敬襄陽人。洪武初為晉江教諭。有學行,厘正學宮,作新士習?!堕}書》。
朱文簡字元可,號墨溪,樂清人。為諸生時,郡太守稱為當世人物。正德六年,由舉人授晉江教諭。學行醇美,克稱師道。待士子有恩,當?shù)兰叭蠓驘o不愛且敬者。紫峰陳琛贈之序曰:“廉潔可以激貪,仁厚可以敦薄,真素可以入誠,恬退可以止競。而又躭書若炙,好賢若渴。達有深識,灑無俗韻?!蔽礉M秩升增城知縣。名廉吏,以不能狥時好,致仕去。舊志,參《閩書》。
李衡吉水人。萬歷中以舉人任晉江教諭。溫雅有文,式誨多士,士翕然從之。終大理寺評事?!堕}書》。
林騰鵠永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晉江教諭。諸生贄饋,一概峻卻,曰:“官以教為名,豈以貨???”集俊秀講業(yè),循循不倦,言動具有矩矱。升王官去,諸生思之,立碑學宮,祀名宦。舊志。
國朝
教諭
林潤芝延平人。由舉人初授德化教諭,有善教聲。丁艱,服闋,補晉江教諭。時當兵火,文廟明倫堂悉為堆草收糧之處。潤芝至,即通詳各憲,力請移于別地,廟學乃得肅清。又捐俸于堂后起蓋衙署及捐置棹燈家私,留交來者。鐫石記于廟側(cè),秉鐸體統(tǒng),規(guī)畫有緒。秩滿升河津知縣。
明
訓導
黃袞字德章,番禺人。正德四年任晉江訓導。與教諭朱文簡寅恭共濟,接諸生以禮,課文甲乙之,靡不帖服。補廩推貢,按次報上,靡所沾染。李竹坡源稱其刮垢人才,不落俗格。節(jié)《再征堂集》。
霍球字廷獻,號覺山,南海人。正德六年由舉人署晉江訓導。性度夷坦,行如其學。每月按期課諸生,以身率之,經(jīng)年不倦。學美而文充,道修而教成,與士大夫相過從,講學之外無他及。嘗謂天下之士學博者不欠也,識精者不欠也,才敏者不欠也,惟夫器量宏遠,千百中不一二焉。人以為自道其實云。代巡督學,屢核旌之。未滿秩,升湖廣武陵知縣。舊志,參《筍江集》。
李一檝程鄉(xiāng)人。萬歷末以貢士任晉江訓導??犊呙?,學問淹貫,卓然有志于圣賢之道。《閩書》。
〔校注〕
〔一〕原文作“櫩廓”
通判
林孝淵韓習
陳大亨孫叔謹
方蒙仲吳棫
戴溪朱在
游酢傅知柔
黃公度方阜鳴
胡大正張闡
黃彥臣
元
監(jiān)軍
偰玉立
明
同知
董儀孔惠
高祐羅憶
麥瑩李緝
尹嵩胡文宗
丁一中陸一鳳
程有守王一言
楊一桂萬廷謙
何舜齡
通判
洪葆郭■〈車堂〉
李仁陳堯典
吳岳陳嘉謨
蔡悉何克讚
歸大賓陸南至
殷光彥陳賓
聞人宗望
國朝
同知
來承祉王國泰
黃焜
通判
徐之霖康兆元
冀靖遠陳疇九
宋
推官
林希逸鄭厚
李方子龔茂良
元
推官
鳥古孫良楨
明
推官
董敬吳鏜
柯漢葛瓚
熊一中張心
譚鎧葉遇春
郭嘉賀李燾
羅文靖支大綸
習孔教劉純?nèi)?br />
卜履吉顧大章
伍維新丁明登
區(qū)聯(lián)芳姜應龍
簡欽文唐一澄
國朝
推官
金懷玉
宋
參軍
陳仁璧陳簡能
葉任李亢
陳可大杜純
元
經(jīng)歷
林泉生
明
經(jīng)歷
徐鈺
宋
提舉市舶司
趙崇度林逵
元
稅課司副使
陳陽盈
提舉市舶司
項棣孫
明
知事
錢周
司獄
顏賢
提舉市舶司
羅倫舒芬
國朝
司獄司
熊有能
宋
泉州教授
劉康夫鄭俠
蔣雝陳讜
陳覺伯林德陽
元
泉州教授
聞人夢吉陳天錫
明
泉州教授
歐陽初黃結
林珪潘援
胡崇易黎獻
紀曰舉唐堯賓
吳以謙甘繼賓
王仕龍林子勉
國朝
泉州府教授
蔣垣楊振綱
李鎬唐山
明
泉州府訓導
徐黼章源
裴應祥胡兆
陳希中梁秦
陳龍翔王璣
國朝
泉州府訓導
陳任賢
元
學正
王吉才
唐
知縣
趙頤正
宋
知縣
危雍方次彭
黃彥輝洪元英
傅佇林湜
鄭鼎新
元
知縣
陳■〈馬玄〉
明
知縣
徐瑛蔣濬
吳云鄭瓘
鄧怡梁景行
錢楩韓岳
汪宗之宋太勺
朱綱錢之選
盧仲佃譚啟
羅名士曾士楚
彭國光鍾允復
沈天啟應朝卿
徐兆鼎顏士琦
王繼賢李待問
陳之淯張履端
杜獻墦嚴自完
薛邦瑞姚孫榘
戈簡
國朝
知縣
王承祖叢蔭坤
沈朝聘張召華
劉宏基王夢說
葉祖烈蘇本潔
王時翔曹鑾
胡格王裕璸
黃昌遇徐之寬
史必大趙同岐
宋
縣丞
詹體仁
明
縣丞
陳敘林才杰
羅汝燦鄧繼芳
王德明
國朝
縣丞
張鴻洲
宋
主簿
葉文炳
元
主簿
葉謹
明
主簿
史孟常謝濟
鄧季綬
宋
縣尉
史居方黃愿
林天書
石井鎮(zhèn)監(jiān)
朱松
元
縣尉
劉益
明
巡檢
汪芳山
明
教諭
王敬朱文簡
李衡林騰鵠
國朝
教諭
林潤芝
明
訓導
黃袞霍球
李一檝
宋
通判
林孝淵字全一,莆田人。崇寧五年進士,歷建州通判,改泉州。時亂卒肆橫,孝淵至,遂為帖息。提舉市舶按收舶貨,吏循例取腦一匣以納。孝淵厲聲曰:“公則官物,私則商貨,何例之有?”斥反。舶□邵邦建薦于朝曰:“材術疏通,吏事詳練,恊贊郡治,綏靖兵民,千里帖然,內(nèi)外安堵?!比艘詾閷嶄?。舊志,參《閩書》。
韓習字勝非,潁昌人,億之玄孫也。紹興間,通判泉州,攝郡事。會密院調(diào)禁卒他戍,卒憚遠涉,既出城,欲倒戈為亂。時劉寶提偏師赴臨漳捕荼寇,習知其謀,密以告寶。假劉兵百余,設伏以俟其變。亂卒甫入譙門,伏兵四起,卒就擒,戮其渠魁,復遣往戍,一郡以寧。秩滿,寓居于泉。舊志。
陳大亨字文通,仙游人。紹興三十年進士,隆興中通判泉州。居家清勁,歷五任,貧無居屋,寄寓僧舍?!堕}書》。
孫叔謹字信之,龍溪人。嘉定十一年進士,為泉州通判。訟牘剖決如流,去重征,恤民困。丁艱歸?!堕}書》。
方蒙仲字澄孫,莆田人。淳祐七年進士,由國子監(jiān)出為泉州通判,攝郡守篆,兼司舶。剔除蠹弊,黥籍舞文之吏不得逞。終秘書丞。所著有《通監(jiān)表微》、《洞齋集》?!堕}書》。
吳棫字才老,建安人。舉進士,紹興間任泉州通判。剛直有謀,明恕能斷。悍卒謀亂,一郡洶洶,棫命戮數(shù)人,談笑定之。所著有《書裨傳》、《詩補音》、《論語指掌考異續(xù)解》、《楚辭釋音》、《韻補》。又作《字學補韻》。朱文公據(jù)以葉三百篇。節(jié)《閩書》。
戴溪字肖望,永嘉人。慶元中判泉州,有能聲。與太守信安劉穎撰《清源志》七卷。歷官太子詹事。立朝雖乏骨鯁,而為人純明平易?!堕}書》。
朱在字叔敬,建陽人,文公第三子。以蔭補官。嘉定間,通判泉州。為政一以父為法。歷南康軍奉祠,起知信州。入對,以進學問、振紀綱、求放心為言。累遷工部侍郎。奏請曾子參并封公爵,揚雄、王雩應去其像,程顥、程頤、張載從祀廟廷。歷煥章閣待制?!堕}書》。
游酢字定夫,建陽人。元豐進士,慶元中由博士僉書泉州判官。以道學淑士心,以公勤治吏事。時方修祠館,編民困于征調(diào),所至騷然。酢處之裕如,民不勞而事集。擢監(jiān)察御史。舊志。
傅知柔仙游人。宣和進士,知龍巖縣。素有威名,調(diào)泉州僉判。帥臣檄捕海寇,知柔出幟以示,寇即降。終朝請郎。舊志。
黃公度字師憲,莆田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任平海軍節(jié)度判官,兼南外宗正簿。有流民數(shù)百輩,自汀虔下,至泉,守將疑而系之。公度力為辨解,得縱去。代還,除秘書省正字?!堕}書》。
方阜鳴字子默,莆田人。嘉定初任泉州僉判。時真德秀為守,阜鳴嘗謂:“滅門刺史,破家縣令,此衰世事,古人惟曰,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而已?!钡滦銚艄?jié)嘆賞。在官清儉,秋毫不茍取。每以其任晚用小為恨。舊志。
胡大正字伯誠,崇安人。以季父寅補官,開禧中僉判泉州。會劇賊號過海龍羅動天者逼清漳,勢甚急。泉與為鄰,城門晝閉。忽近郊有荷斧者數(shù)十人,兵捕以聞。同幕請肆諸城下,大正不肯。書牘訊之,果采樵者,皆釋之??榉讨畷?,每舶至,檢視者得利不貲,大正秋毫無所取。舊志。
張闡字大猷,永嘉人。紹興中通判泉州軍州事,靖康中知泉州,有治聲。累官工部尚書,贈端明殿學士,謚忠簡?!堕}書》。
黃彥臣字叔燦,龍溪人。治平中進士。元豐間知南安縣,以清惠聞。后卒泉州,歷官朝散大夫。子愿尉晉江,造轎以遺,彥臣惡其侈,焚之,仍移書切責。舊志,參南安志。
元
監(jiān)軍
偰玉立字世玉,畏吾人。至正中監(jiān)泉州。時諸路兵亂,玉立筑城浚河,為捍御計。興學校,修橋梁,賑貧乏,舉廢墜,考求圖志,搜訪舊聞,聘三山吳鑒成《清源續(xù)志》二十卷。郡人蔡元年十四,有神童稱,玉立優(yōu)禮之,驛置京師,朝授編修??と私詣裼谖膶W,士民立祠祀之。舊志,參《閩書》。
明
同知
董儀字尚質(zhì),滁州人。洪武中任泉州同知。蒞官愛民,禮賢下士,郡稱賢佐。卒于官,貧不能歸櫬。士民共葬于岳祠之東。舊志。
孔惠字廷順,奉新人。天順間任泉州府同知。律己以廉,存心以公,蒞政以勤,撫民以恕,莫敢以私干者。尤具肆應之才,使節(jié)絡繹,庶務叢集,區(qū)畫整然,有條不紊。成化丙戌,循例入覲,舟車道里之費,毫不取民。臨行,送者千數(shù)百人。節(jié)《愿學稿》。
高祐字天錫,上海人。成化間以鄉(xiāng)貢士授泉州同知。用德義訓誨梗化之民,兇歲貸民粟,山鄉(xiāng)遠者,召良善人總授而分給之。嘗道漳州,宿山間,有負豪家債而憤其逼者,聚千人,期旦日殺豪,豪亦號召為敵。祐知之,俾館人往諭,片言而散。一日,令所部市茶,其人密置銀二錠以進,祐笑卻之。丁艱歸,部民爭攜金錢餽贐,皆不受。歷廣平、東昌二府。上海人論其鄉(xiāng)士大夫有三婦之喻,獨目祐為節(jié)婦云。《閩書》。
羅憓桐廬人。弘治三年以舉人任泉州同知,與守李哲同時。事無巨細,協(xié)謀可否,惟恐公家之需或缺,閭閻之情有所不堪。張襄惠論泉貳守稱:“五六十年間,耳目所聞見,僅得兩人,憾與李緝也。”《閩書》。
麥瑩順德人。由舉人正德九年任泉州府同知,兼署府事。中正公明,寬嚴互濟。初蒞政,若素習,棼者就理,弛者悉張,政聲大著。當事常檄以攝鄰郡,俱有惠政。素工詩,為嶺南之冠云。節(jié)《筍江集》。
李緝字繼明,號春江,余干人。弘治辛酉舉人。正德十二年自濮州知州任泉州同知。仁恕果決,以伸釋枉滯與民省事為先。詳練世故,人不能欺。民抱牘赴大司,輒號云:必下吾李二府,非李二府不如還民牘也。屬邑同安多豪猾,健斗喜訟,前后令莫制。會令缺,檄緝往署。豪動色相戒,竟任無犯。興化守貳皆缺,檄視篆,三閱月,士民交頌。尚書林見素為《不素食詩》以美之。嘗嘆戎伍勾補之弊,曰:“古者罪人不孥,今法非古也。獨子畸戶,至令數(shù)千里遠征,有司茍逭罪責耳矣,如吾民何?況今天下兵弛民困,養(yǎng)兵之費,既竭民膏血贍之,復驅(qū)雕瘁之民,充無益之數(shù)。吾勢與位不能及遠,泉吾赤子也,敢慢視哉?”佐郡及一年,四方戎衛(wèi)之符至。辨真?zhèn)?,量遠近,審夫家眾寡蘇瘁之數(shù),以權其當行與否。茍可不行,悉留不遣。民賴以全室家者甚眾。升魯府長史。泉人請張岳為四言詩一章紀其政績,盤石立萬安橋側(cè)?!堕}書》,參《小山類稿》。
尹嵩號艮齋,東莞舉人。嘉靖十四年由余杭令升泉州府同知。貌古而蒼,禮恭而愨,言約而訒,士民鮮見其疾言遽色。其為政直而不阿,清而不激,勤而不怨。冰蘗自持,三載如一。委署漳州郡守,數(shù)月政成,民用安樂,上官特疏薦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胡文宗字在魯,廬陵人。嘉靖二十四年以鄉(xiāng)薦同知泉州。博學工文,為政明敏,逈越時流。凡郡務艱遽與疑獄不決者,屬之立剖。性恬淡,不競勢利,操履古樸。攝同安縣事,人有甘棠之思。先判廬州,喪偶,不置媵。侍止一仆,與俱奉身之物,雖寒士不能堪,而處之裕如。嘗瑪詩曰:“一力自隨官舍足,獨衾無愧夢魂清。”泉人士有“三不要”之謠,謂財、色、官也。秩滿歸里,不復出。項喬稱其寵辱不驚,篤學自信,非俗吏所能伍。舊志,參《閩書》、同安志。
丁一中丹陽人。以戶部郎謫延平卒。隆慶元年,升泉州府同知。一中少受學于唐順之,有文名,來郡以文學飾治,時引諸生講業(yè)。性耿直,不阿上官。時朱炳如為守,一中佐之,政簡年豐。公暇,相與登眺吟詠。境內(nèi)名山,一中題鐫幾遍焉。字畫遒樸有法,人多藏之。舊志。
陸一鳳字子韶,常熟人。由進士萬歷二年任泉州府同知。有文學,無俗吏氣。嘗奉檄偕諸將討海酋林鳳于惠潮,大破之,覆其巢。諸將椎羊酒相賀。一鳳曰:“禍本猶在,是且走定海南諸國而伺我解?!闭欀邊嗡螄?。于是以重兵蹙之。呂宋迫逐林鳳,有所俘獲,上獻,因請得入貢,比于暹臘諸國。臺下議,一鳳曰:“不聞職方氏有呂宋也,奈何以小夷効小順,穢我大鴻臚?”典臺曰:“當如何?”曰:“疆埸之利,專之可也。以臺勞取羈縻而已?!敝T與議者咸服。而一鳳以功薄當上格,詔賜白金一鎰。孫崇禮進士,為令龍溪。《閩書》。
程有守歙縣人。由進士萬歷九年任泉州府同知。蒞官著績,甚得民心,祀名宦。雍正志。
王一言南城進士。先為吳江令,以憫災民,緩催科被謫。起補懷寧令。萬歷十三年升泉州府同知。士民交慶曰:是嘗捐一官為黔黎請命者。既至,則沉毅敏達,臨事善斷,而主之以慈祥惻怛。視惸獨疲癃,煦煦惟恐傷之。獨不為貴勢骩法。常奉檄,屢出行縣,又再攝邑篆。其要束嚴飭,科指不繁,吏畏而民安之。蒞郡甫及期,賢聲冠八閩,擢南京郎中。去,士大夫各賦詩歌贈行。黃鳳翔為之序。節(jié)《田亭草》。
楊一桂號丹崖,清江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五年任泉州府同知。澡躬勵職,佐郡長而時調(diào)劑之。以法喻其胥吏,圉卒莫不洗手奉公。延接縉紳,折節(jié)共謹,平亭禮度。春秋躬按行海上,拊循戈船,下瀨諸軍,輒與其帥鈞禮優(yōu)假之。將士饋送,一無所受。人咸吐氣,爭為捐力。一攝令,三攝守,益矢清慎,肺石之鍰,時寬諸下,供輸之羨,輒歸諸下。禔躬甚嚴,而治務仁恕,職當詰盜,而不為鉤距之行,多所寬減?;蛞詾檠裕瑒t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二三子患欲不祛,無患竊矣?!痹谌尉泡d,未嘗枉罪一人。擢潯州知府。去,郡人伐石于東門,紀其政焉。舊志,參《云臺藏稿》、《田亭草》。
萬廷謙字以牧,號百谷,南昌人。由舉人萬歷四十一年任泉州府同知。至則為要束,嚴干掫,盜不得發(fā),戶皆安堵。躬歷海上,詰戎兵,庀艅艎,飭器械,謹烽堠,方略甚備。兵糧先期給發(fā),或儲胥不時,必曲貸轉(zhuǎn)賑,不致于乏。乙卯春,米貴如珠,清官帑,遣材官,泛舟市粵米濟之。香山番舶飄入內(nèi)地,加意安撫,上狀兩臺,津遣護歸,夷人誦義無窮。議留澎湖戍兵,量減其額。議省浙營募兵,練其見額,皆郡百世利。署郡事,德惠旋流,治教霶潤,兵民交戴。以前令龍邱事左遷,泉民構祠尸祝之,勒石紀焉。《何鏡山文集》。參《云臺藏稿》。
何舜齡號蘭池。浙江舉人。天啟間任泉州府同知。職司海防,籌兵足餉,修器械,造樓船,庶務畢舉。紅夷構難,焚舟墮城,卒還我內(nèi)地,舜齡之功為多。渡彭之役,凌風濤,往來若履平地。凡置將設防,扼險措餉,諸善后籌畫,皆所部署。上功為諸防海冠。署同安縣篆,卻苞苴,除陋例,不施鞭撲,課額自最。虛心聽斷,訟牒自清。民或悔禍,解紛者聽。一質(zhì)公庭,則情形如覩,曲直立分。意所不可,雖情干勢格不能奪。尤加意興學作人,士類感之。節(jié)《清白堂稿》。
通判
洪葆字子厚,杭州人。洪武三十年通判泉州。居官廉勤,性尤謙退。善歸長官,過則自引其咎。遇名儒賢士,必折節(jié)請益,講論修己治人之道,終日忘倦。扶弱恤下,如恐不及。疾卒于官,父老為祠祀之。舊志。
郭■〈車堂〉號裕庵,長洲人。由舉人正德十二年任泉州府通判。利必要其所終,害必原其所始。革舊創(chuàng)新,憂深慮遠,而未嘗有茍且欲速之意。于署東構小軒數(shù)楹,為公退游息之所,名曰“一寄”。陳琛為文記之,李源為作《寄軒行》。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李竹坡《再征堂集》。
李仁字一元,歙縣人。領鄉(xiāng)薦,除道州同知,正德間遷泉州府通判。閹瑾用事,賦役繁興。仁曰:“殘民奉上,不忍為也。”坐逋貸罰,泉民聞,爭輦輸焉。遷知州?!堕}書》。
陳堯典號少華,番禺人。由舉人嘉靖二十年任泉州通判。用一緩二,征輸斂散無后期。議祛賦弊,處分鹽課,除盜息災,平徭興學。所至觀風問俗,山海野澤間,與士民親若子姓。賢聲丕著,直指徐南湖公移檄旌獎之。時與太守俞咨伯改建資壽寺為城隍廟。相度經(jīng)理,訪知寺左舊有亭額曰“小山叢竹”,為朱夫子親筆。歷久亭廢,字亡,杳不可追,亟謀興復之。集材鳩工,重建斯亭,更名“過化”。又購朱子遺像鏤于亭祀焉。廣求朱子墨跡,年余集得“小山叢竹”四字,鐫石揭諸亭前,以志不朽,自為文記之。嘉靖二十二年夏五月,盜犯深滬,其鄉(xiāng)民相率糾義以御寇。堯典督捕至海上,檄而許之。民得命,益堅且奮,獲其魁,殲其黨,奪其舟,皆島外諸蠻也。我民斗死者二人,傷者若干人。堯典親為撫循勞定,振護赒給,民皆洗瘢刮瘃,迅踴而起,忘其創(chuàng)也。又哀死者之不幸,為賦“招魂”二章祭之,莫不感誦嗟嘆。諸生陳邦奇摹賦刻石,請王慎中記其事。采《小山叢竹亭碑記》,參顧新山、王遵巖文集。
吳岳號岱麓,武進人。嘉靖甲辰進士,由南京國子監(jiān)丞,二十七年任泉州通判,越年署同安篆。詣學宮,引諸生考問得失,流觀堂宇,展省器備,亟思振興。值丁祭將屆,乃命工造祭器,鑄熏爐,易堂序之甓瓴,新塞門之欞檻。幾席鮮明,櫩廡〔一〕斧藻。外而城垣側(cè)陷,溪水紆流,亦皆繕治改正,頓改舊觀。署任甫六月,而善政宜民不可枚舉。邑人劉汝楠為作《修學記》。節(jié)《同安藝文志》。
陳嘉謨號赤沙,湘鄉(xiāng)人。嘉靖四十五年由舉人任泉州府通判。職司糧稅,明勾稽,慎出納,克舉其職。雅尚儒術,崇獎后進有加。嘗一署郡事。三攝邑篆,校士者再,多所獎掖開發(fā),人比之文翁。又以陳紫峰琛得虛齋嫡傳,宜一體并祀,特創(chuàng)祠宇以洽仰止之。公奏記督學,部使者如其議。擢河東運副,丁自申為文送之。節(jié)《三陵稿》。
蔡悉合肥人。由進士萬歷三年任泉州府通判。皦然清節(jié),歷官少卿,屢薦不起?!堕}書》。
何克讚龍游人。萬歷八年以恩貢卒泉州。歷官四年,謙恭勤慎,不欲以功名才谞顯。嘗出行,遇中膳不備,忍饑而過。斷獄多主平恕,不求深文。攝諸邑篆,皆以廉平稱。政成事理,遷益藩審理以去,郡人惜之。舊志,參《梅谷集》。
歸大賓號臺麓,長洲人。萬歷十五年以貢士通判泉州。嚴于御下,精于集事。居官秋毫無染。公羨贖鍰,分給貧生。尤善進士子,談文無俗吏態(tài)。讀萬善同歸集,遂刻于郡邸,人謂其恬寂似之。歷署晉江、南安、同安三劇縣,均以廉慎著聲。巡撫周公察舉郡邑所屬卒,獨大賓一人署??荚唬骸岸劫x纖塵不染,署篆一文無私。冰蘗絕倫,才器出眾。”蓋實錄云。秩滿擢濟寧知州。舊志,參《梅谷集》。
陸南至字陽復,仁和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泉州府通判。沿潔革穢,右公左私。其馭胥吏,聽兩造,不事淵察,而炯若燭照。所司廩廥,慎出納、稽乾沒,倉儲充裕。值歲浸,給賑鰥寡,民得不凋。太守程朝京每事必咨焉。上官交器重之。歷署本郡,守僚縣令皆準繩自律,絲毫不侵。所至臨民如見肺腸,民仰之如承冰蘗。以攝太守上計京師,更奏累考,宦聲大震?;乜の磶?,擢正定同知。去,民勒石紀之。節(jié)《何鏡山文集》,參《田亭草》。
殷光彥號元楷,歙縣人。由蔭生官南京刑部郎中,萬歷三十五年左遷為泉州府通判。值安平新設鎮(zhèn),移駐于斯。是時疆理方殷,庶務草創(chuàng),光彥至,未數(shù)月,顧盼咄嗟,百務具舉。鎮(zhèn)去郡稍遠,邪俠惡少博塞呼盧,探丸擊劍,恣睢莫何。光彥摘其尤桀黠者重懲之,諸風漸息。鎮(zhèn)素負殷富名,奸人虎視。始而雞狗竊關,繼且萑苻思逞。為慎管鑰,嚴街鼓,明保伍,飭游徼。于是夜尨不吠,閭閻安堵。鎮(zhèn)城數(shù)圮,外隍曾無衣帶之限。創(chuàng)謀繕陴,塞港以壯金湯,我阿我池,言言仡仡。俗囂訟難詰,光彥干局精敏,才谞練明,片言立折,兩造輸誠。鉤金既省,桁楊罕用,惠同之民咸來質(zhì)成。其他善政,難以枚舉??と烁桧?,萬口一詞云。節(jié)《河干集》。
陳賓云南人。萬歷四十一年通判泉州。居官清慎,卒于任,囊橐蕭然。《閩書》。
聞人宗望字貳宗,余姚人。由舉人萬歷四十八年任泉州府通判。有剸繁定傾之才??ち哦嚓I,兼攝數(shù)篆。值直指督學輶車相踵,百凡蝟毛,周麾環(huán)應,若無事然。奸民狂謀相煽,幾弄潢池。而紅夷巨艘,跨據(jù)澎湖,郡邑戒嚴。時太守新任,宗望為決策曰:“夷患在外,民憂在內(nèi),外患緩而內(nèi)憂急,急者解,則緩者自消?!庇谑秋啽<?,謹城守,繕器械,緝奸宄,嚴海禁,豐積貯,皆不辭勞瘁,身任之。卒之狂謀解散,紅夷揚帆而去,地方以寧。節(jié)《樗全集》。
國朝
同知
來承祉號駢茀,高陵人。順治辛卯恩拔貢生,十八年任泉州府同知。值海疆多故,飛鴻遍野。承祉沿海奔馳,極意軫恤,出橐金,給民牛種,墾荒田六千余頃。又輸重資為筑堡蓋屋,捐米施粥,全活萬計。素絲自儉,一蔬一薪,毫不累民。課士聽獄,刑清政簡。除里弊,減夫役,善政種種。康熙元年,攝理安溪縣篆。學宮當兵燹后,欞宇傾圮,捐俸率諸學長鳩工庀材,凡殿堂門廡甍垣次第繕葺,不動公帑,不傷民力。踰年,新令關宏異復理其未竟之緒,力贊厥成。邑人士請給諫粘本盛為文記之。節(jié)《安溪藝文志》。
王國泰奉天蓋平人。初為福州同知。逆藩蓄異謀,國泰每偵之以告總督范承謨。后佐郡泉州,康熙十六年遷福建鹽驛道。會耿逆初平,海氛尚熾,國泰辦應夫船,予直不以擾民。泉州告警,請破賊,募壯勇數(shù)千人,授衣糧甲仗,率先士卒,奮呼擊賊。泉人素啣其恩,效命恐后。賊大潰,圍解。敘功增秩。擢安徽按察使?!陡=ㄍㄖ尽?。
黃焜號旭庵,奉天人。鑲黃旗貢生,康熙五十一年知泉州府海防同知,善政宜民,鷺島頌之。鷺民婦劉黃氏偕孀女林劉氏養(yǎng)其夫侄林萬之妹愛娘于家,既而劉黃氏立族人之子劉全為孫,議以此女為全婦。后以母女有閑言,林劉氏遽送愛娘還其兄林萬,使別配。劉黃氏及全訟于官,焜訊明,庭斷歸劉。愛娘以六禮未備,執(zhí)不從。焜親諭以孝慈,節(jié)義至性,即捐俸為備禮、擇吉,愛娘感動心服,當堂成禮,拜謝導迎以出。觀者嘖嘖感嘆,紳庶好義者亦間斂財帛贈焉。論者謂此舉全黃氏母子之恩,成劉全夫婦之好,維婚姻之禮,起好義之思,大有裨于風化,爭刊其讞牘以傳。邑人林鵬揚為之序。節(jié)《同安藝文志》。
通判
徐之霖鑲藍旗官學生,康熙三十三年任泉州府通判??け迸f有“小山叢竹叢亭,明通判陳堯典重建,鏤朱子像于亭祀之。兵燹之后,寸椽片礫,蕩然無存。其地侵作民居,石額為營兵轉(zhuǎn)售諸清溪湖中,像亦碎而為三,委置五賢祠壁隙。之霖銳志興復,清其舊址,捐俸重建。亭既成,則移刻像,命匠補綴,仍祀于亭中。復輾轉(zhuǎn)窮詰石額所■〈辶生〉,藏者知不能匿,乃歸還故物,為循舊址而楹豎之。是秋己卯,泉士雋于鄉(xiāng)者數(shù)倍往昔,咸謂其振興文教之功。踰年,復于亭左營造講堂,標曰“誠正堂”。亭之后構書舍,前后六間,為士子肄業(yè)之所,額曰“瞻紫堂”。右筑六角小亭,檢焚殘簡,額曰“敬字亭”。前后植竹,滴翠盈階。祠門之外,仍建坊表于通衢,標曰“朱子講院”,俾人知所瞻仰??滴跛氖荒旮婵ⅲ詾槲挠浿?。晉邑令陳炎有跋,都人士復請侍講陳遷鶴為文勒石紀功,今祀于瞻紫堂。
康兆元奉天人??滴跛氖耆稳荻郊Z通判。自奉儉約。嘗自言佐貳末職,無能展報國恩,惟隨分自盡,以求無愧而已。征收倉糧,贏余不入,買米而炊。署邑事,革除耗羨,纖毫無染。讞鞫命盜大案,平情推訊,咸得真情。遇士不得已或至公庭者,不令屈膝,曰:“吾重士,士寧不自重耶?”屬邑缺員,上官稔其廉能,往往借才署篆。卒以運解本色賠累,不能稱償,郁抑無聊,卒于邸舍。人咸惜之。
冀靖遠曲周進士,康熙五十三年由朔州牧降調(diào)泉州府通判。潔修操行,有古廉吏風。臨事當機不炫,而揮霍綽有余刃。馭胥吏,聽兩造,不事鉤索,洞若灼照。上官稔其賢,每僚令缺,多委署焉。所至治辦有聲。其攝海防同知廈門,兵民尤尸祝之。節(jié)《不自棄亭集》。
陳疇九字汝雍,號禹圖,陸豐人。康熙庚子舉人,乾隆元年署安海通判。除奸暴,惠孤孱,剖決如流,案無留牘。斥贖鍰以避嫌疑,表貞女以維風化。自正賦養(yǎng)廉外,一絲一粒,未嘗有所取于民?;2?,安靜無擾,征糧米,雞犬不驚。季試生童,遠近云集,評隲鼓勵,士心競奮。臨發(fā)奏樂焚香,送者擁擠。至都城,紳士云集,爭欲睹其一面為快。各贈以詩,曰“鰲海謳思”。
宋
推官
林希逸字肅翁,號霱齋,福清人。淳熙五年為泉州推官,以清白稱。著有《三子口義》。歷司農(nóng)少卿,終中書舍人?!堕}書》。
鄭厚字景韋,興化故縣人。舉禮部奏賦第一,紹興中任泉州觀察推官。先以趙鼎薦,召對陳御將、固本攬權之方,高宗嘉納。及至泉,適鼎為太守,大小政務盡委決焉。尋以郡吏決死獄,誤以甲為乙,與守佐皆連坐,解去。歷知湘鄉(xiāng)縣,卒于官。《閩書》。
李方子字公晦,光澤人,朱文公高弟。嘉定七年廷對擢第三,調(diào)泉州觀察推官,適真德秀守泉,以師友禮之。郡政大小,每以咨決,暇則與辨論經(jīng)訓,至夜分不倦。秩滿遷園子錄,祀名宦。舊志。
龔茂良字實之,莆田人。紹興八年進士,為南安簿,有政聲,遷邵武司法,調(diào)泉州察推。以廉勤著,擢右正言,論列侃侃。歷官禮部侍郎參知政事。高宗欲召用史浩,茂良疏諍,稱疾求去。陳恢復六事,被劾落職,安置英州。卒謚莊敏。舊志,參南安志。
元
推官
烏古孫良楨字干卿。至治中任泉州推官,多所平反。前為漳州推官時,嘗上言律徒者不杖,今杖而又徒,非恤刑意,宜加徒減杖,遂著為令。及移泉州,益以能稱。歷福建廉訪,終中書右丞。其自左曹登政府,多建白。罷福建、山東食鹽,瀕海被災園田稅,民皆德之?!堕}書》。
明
推官
董敬字主一,常州人。由進士正統(tǒng)間任泉州府推官。鋤暴抑強,革弊剔蠹。凡軍國庶政之雜,沓呻錢谷獄訟之繁冗,民情之愉悴,郎佐之淑慝,靡不雍容坐理,窾卻無遺。吏畏其威,民懷其惠,豪猾斂跡,良善獲安。秩滿入京,都憲朱監(jiān)兩為序送之。節(jié)《愿學稿》。
吳鏜上高貢生,由法司歷事成化間任泉州府推官。虛心聽斷,上無廢事,下無寃民??な匦煸达渚珜?,凡有疑獄,必牒之。鏜益必欽必慎,靡怠靡荒,所平反皆準情度理,人比之蘇子容云。值瑞州饑饉、疾疫,妻卒于家,遂辭歸。都憲朱監(jiān)為文送之。節(jié)《愿學稿》。
柯漢潮陽人。由進士成化間任泉州府推官。不為智取力制,惟務以德感人。秩滿,將士民慮不得久沾其惠,相率詣當事者乞留。既格于例,則請諸縉紳為詩歌頌言以美之。蔡文莊清為之序。節(jié)《蔡文莊文集》。
萬瓚字廷錫,籍貫未詳。由舉人弘治十五年任泉州府推官。宅心仁慈,持躬廉潔,熟悉世故,精徹物理。明足以察,威足以斷,雖窮鄉(xiāng)婦人孺子皆得以達其情。旦坐堂皇,聽理者霧滃云集,越數(shù)刻消釋過半,且無后言?;蚬侨庀嘣A,故緩其考訊,曰:“爾曹曲直悉在我心,亦悉在爾心,其亟自省改,使好于而家也?!彼A牘務釋其怨,未嘗以刑罰佐私怒,未嘗聽諛詞為私喜。屢攝守丞,及委辦他郡事,政聲益著。直指旌為異等,滿考,遷擢去。節(jié)《蔡文莊文集》。
熊一中豐城人。由舉人正德九年任泉州府推官。讞獄精明,克殫其職。值山海交警,同安缺令,一中借視縣篆,力圖掃清,帶卒窮征,一月三捷,上官獎勸稠疊,繪彩交映。晉江李源為作獎勸序。節(jié)《再征堂集》。
張心號鳳溪,余姚人。嘉靖三年任泉州府推官。公明勤慎,訟牘盡清??つ献园死锿v土岸東山、棘巷、新亭、洋坂、涵江、陳埭,海岸龜湖、塘頭,曲折四十里,非官府往來之沖,蓁塞泥滑,岸傾石墜,遇潦而舟無可渡,陰雨則馬不敢行,人甚苦之,而難于修整,而海岸之整為尤難??と岁愯∫栽姲滋馗咴?,適越將之京,而貳守李緝攝政興化,心時掌府事,慨然以為已責。爰選召好義能事之民,喻之以善事好為,戒之以公事勿怠,趨事者必賞,梗事者有懲。隨地起工,勸人助材,費材少而費工多,而海岸之費獨繁。閱八月余竣功。崎嶇泥濘之地,頓成康莊,行人欣便。貳守李公羨曰:“役民而民忘勞,且不自有其勞,而歸勞于我,盛德君子也,不可無頌?!庇谑顷愯∽鞲柙唬骸鞍倮锲閸缋яR蹄,擔夫未暮問雞棲。春江一笑路如砥,多少鷓鴣不敢啼?!庇指柙唬骸笆短鎏鋈牒5?,東山棘巷草萋迷。砂平石穩(wěn)江如練,應有行人說鳳溪?!笔裙藕脤W,手?!吨芏Y》全書,刊以行世。后擢御史去。民勒碑紀之。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再征堂集》。
譚鎧字崇德,號石川,桐鄉(xiāng)人。嘉靖九年任泉州府推官。屏絕嗜欲,平易近民。坐訟堂,崖岸不峻,請謁不私,大研疑獄,若出神授。視晉江篆,簡文寡費,浚須不益。公暇則理焦桐,漢史唐詩,落筆煙云,有名士風流之致。嘗構亭于南臺之南,未題匾而去。及為興化同知,移書于顧珀,額曰“思樂”,為文記之。節(jié)《再征堂集》,參《顧新山文集》。
葉遇春太倉州人。嘉靖九年以進士司理泉州。性介持,尚意氣。所延接惟孝廉諸生,每持藝文質(zhì)正者,至則欵洽。屏勢家干謁,即上官授之意,無阿狥也。閱三載,升知州去。舊志。
郭嘉賀號恥齋。潮陽舉人。先授漳州推官,律己愛民,刑清訟理,以憂去。嘉靖二十四年,起補泉州府推官。謂主刑者民之司命,一成而不可變。當夫兩造具備,操之以敬慎,察之以差辭,孚之以有眾,加之以審克,愛憎不行,威富必訖,職業(yè)日修,自是聲望焯起。凡他郡難決之獄,悉以委之,無不信服者。擢黃州通判去。節(jié)《顧新山文集》。
李燾號斗野,河源人。由進士隆慶三年任泉州府推官。方嚴持重,臨事善斷,而操之以廉平。兩造至前,片言剖之。吏胥抱牒受成,不敢攝一眥,掉一吻,為舞文計。即單辭摭說,為得情者,咸自謂不枉。而哀矜勿喜,仍恐于民有傷,義聞仁聲溢于七邑。屢攝邑篆,凡閩中有大讞議,必檄燾主之。所至有于公張尉之頌。秩滿,報最,入覲??と它S鳳翔序以送之。節(jié)《三陵稿》,參《田亭草》。
羅文靖南昌人。隆慶六年為泉州司理。廉謹平恕,恂恂儒者矩度。郡有大姓為不逞者以人命誣訟,文靖廉其枉,立剖白之。及遷秩行,大姓感其德,懷金饋贐,文靖峻卻之。復隨至境外,文靖曰:“理枉,吾職也,本不任受德,矧受饋耶?爾愛我厚,何待我薄也?”聞者嘆服。舊志。
支大綸嘉善人。萬歷甲戌進士,任泉州推官。同安人刑部侍郎洪朝選者,平生錚錚為氣節(jié),當張居正誣遼王反時,朝選被命往勘,稍保全之。朝選已家居久矣,居正銜未已,坐朝選淫色盜賕,囑閩撫使飲章誣抵之。時來撫閩者為龐尚鵬,即以屬大綸。大綸上尚鵬書曰:“蒙發(fā)洪某不道欵目,命職廉之。當職諏故老,質(zhì)闬閭,無影響,而怨家姓氏,皆烏有子虛。過承重委,展轉(zhuǎn)思維,彌日亙夜,請借箸前籌。彼獻計者類云:分宜之貴也,竟以反坐,迄無后詞,奚有于貳卿。夫分宜柄國亂政,中外側(cè)目,仆御充多,資產(chǎn)狼籍,故喑死無詞。今洪家不過中人,門可羅雀,性不近聲色,左右圖史,口談性命,固世之矯矯著聲者也。比淫于色,附盜以賕,爰書則然。乃倚政府,結臺司,诪張變幻,爐錘所煉,摧方為窳,抵金為礫,坐反脣以大逆,目筦笑為謗訕,人命至重,鬼神難欺。昔武安侯以酒過殺灌夫,詞連魏其,俄而武安病,呼服謝罪以死。車呂希時宰旨,誣其帥胡舜陟,死不數(shù)日,胡白晝報呂,殺之。羅汝楫附秦檜,誣武穆,未幾楫遄死,其子愿亦擊死于岳祠。王士驪希蔡京旨,殺一無辜婦,士驪陡死,而京及攸、修皆伏誅。載在汗竹,讀之凜凜矣。即邇來路楷、趙文華阿黨分宜,以白蓮教殺沉鏈,以失律殺張經(jīng),以謗訕殺李默,時遷事改,身伏殺人之法,而分宜亦以叛誅,此耳目睹記,安可誣也?彼蚩蚩者又妄謂分宜事敗乃爾,今茲且有無涯之望,不次之榮,奚呫呫于陳跡為?夫王如之隙于王敦也,敦欲殺之無名,以意陰授王稜;即稜酒中舞劍擊如反命。其希榮匄遇,謂交手可得。敦乃陽驚曰:“如,吾懿戚也,而稜殺之?!币驓⒍犚灾x。奸雄欺人,背面矛盾,彼二心者出死力為奸雄資,徒召禍敗名耳。故守貞蹈義,志遂命立,即有不偶,天日可明。若前數(shù)子者,當其得志,含穢資噱,奄奄茍全,論定禍叢,百丑群湊,唁妻孥而拙詞,對僮役而赧汗矣。彼其之子,面承風旨,力為從臾,蓋其心不附仁義,目不知古今,逐金帛而魂迷,競朱紫而神炫,且不識禍福,又安問名義?此宣尼所為嘆鄙夫也。浮云易散,駒隙易馳。膏粱文繡,終饜螻蟻,肌骨毛爪,卒歸糞壤。獨三寸簡冊,皎皎耳目,千古不磨,奈何污之?又聞諸司忿職倔強,議且移牒外郡,以竟斯獄,則又舛矣。祖宗設推官非若近日之巡承委黹也。念黎庶非法用文,故設法司以平刑天下,設臬司以平刑一省,設推官以平刑一郡。今之推官,溺其職矣。臺司既視推官為私役而奔走之,推官亦以身為臺司私人快其喜怒,罔敢牴牾,然非設官意也。身對大廷,啣皇命,持平一郡,辟之宥之,三尺是繩,即主上有令,義且以死爭之,豈臺司所能他委,外郡所敢擅行哉。天下方廣,萬世方遠,天命民彝,終當顯露。事系紀綱,不敢依違附和,以傷雅化。唯卒全之,勿致紛紛?!背醮缶]為郡,骯臟倔強,若遠于人情然。大綸死,人得大綸書,乃知方正君子也。其時繼尚鵬撫閩者為勞堪,不用察訪,直上疏論朝選,逮系按察司獄。朝選不勝辱,自縊死二三日矣,尚不出其尸,曰:“洪嘗宦蜀中,有回生藥。”尸出,腐不可斂。于是閩人人惡堪,益思尚鵬,不知大綸實持之也。然大綸以不能俯仰,竟亦浮沉于下位。《閩書》。
習孔教廬陵人。隆慶戊辰進士,官翰林院檢討。沉毅方正,為時相所擠。萬歷六年,謫泉州推官。孳孳民事不懈。歲饑有賑,蠲分有請。加意作人,興賢勸孝旌烈,用表宅里,廣厲世風。暇則考古問俗,搜跡征文,具摭閩乘。時郡中王恭質(zhì)用汲以建言忤時相,削籍家居,相與往返,講道論學,尤精藻鑒。所賞拔諸生史繼偕,劉宏寶、潘洙、李開藻,常督課業(yè),皆為名人。后時相敗,召還,歷官南京禮部侍郎。舊志,參《三陵稿》。
劉純?nèi)首衷?,武進人。萬歷壬辰進士,二十一年授泉州推官。純?nèi)视趨鞘恐匈碛形拿吧W郡,諸生多從問業(yè),純?nèi)侍摻笳d引不倦。其治獄小大以情,恥為深刻。當?shù)郎跗髦匮伞R约沧溆诠?。疾劇時,屬邑致饋問,猶手答峻卻,其勵操如此。祀名宦祠。舊志。
卜履吉江寧人。由進士萬歷二十六年任泉州府推官。天性廉約,糲飯藜羹以為常。每奉檄之旁郡,減騶從,裁廩食,兢兢惟恐擾民。治獄不以鉤距為明,不以棰撲為威,霽顏悅色導之使言,而傾耳受之。人感其矜惻,靡弗輸情吐窾。奏牘上官,悉出手裁,舞文者擺指,干謁者屏跡。一署郡,一攝邑,俱以廉平仁恕稱。建州獄起,當事者坐以大逆,所株連重辟甚多。履吉陰亹亹為之申雪,主者心動,卒差次輕比,多所全活。秩滿,署上考,七邑口碑載道。節(jié)《田亭草》。
顧大章常熟人。萬歷丁未進士,三十五年任泉州府推官。溫厚明恕,好善如不及。居官直道為懷,剛方不撓,有異績。擢臺省去。天啟中,為魏珰所坑,下獄死。人皆寃之。竟得贈祀,泉人祀之名宦?!堕}書》,參雍正志稿。
伍維新字自新,安莊人。萬歷甲午舉人,三十七年任泉州府推官。至則署晉南二邑。簿領雜沓,條而精出之,二邑咸治。已復署南篆,最后署郡,士民戴之。居恒約己,勞民御物溫而介。猝投之不動,能以閑析其竅系,卒底于衷。嘗議一寃獄,已得情,臬司駁之。吏徬徨請更,維新曰:“吾懼之生而致死,豈其之死而不求生?!北┌讓w狀,卒如所讞??す视锌捅?,一日以餉噪郡庭。維新諭之曰:“府君素撫若有恩,餉給有期矣。蟻聚不散,按法誅毋赦。”眾縮頸散。而郡守憤士卒驕橫,投檄欲去,維新追傳符藏之。更二日,語曰:“守郡,君命也。以卒行,毋乃不可乎?”徐出傳符上之。守感悟曰,“微君幾為■〈垂夬〉■〈垂夬〉小丈夫?!彼鞛槟娼?。為政務實,而行之以恕。杖笞之罪,決罰不過十五。擢西安府同知,郡民勒碑東門紀焉。節(jié)《云臺藏稿》。
丁明登字劍虹,號蓮侶,江浦人。萬歷丙辰進士,任泉州府推官。仁心義質(zhì),聽決惟允,未嘗稍枉一法,輕狥一人。巨猾大奸,立核摧之,不少貸。吏惴惴奉法,豪右亦各斂跡。接縉紳溫和可掬,而望之儼然不可于以私。忍嗜好生,憐惜物命。兩署縣篆,訓誠殷勤,窮谷服化。暇課諸生,賑其貧乏,嘉與作興。戊午分校棘闈,得士皆英俊。初下車時,刻其祖醫(yī)方集,宜以廣傳士民,用以愈病者極多。泉俗久停喪,乃諭以至情,計葬三萬一千一百八十三柩。升戶部主事,出為衢州守。入覲,恥為珰屈,作珰焰歌致仕,著述頗多。《江浦縣志》,參《霞棲藏稿》。
區(qū)聯(lián)芳號長澤,廣東新會人。隆慶辛未進士,萬歷間任泉州府推官。持重寡言,嚬笑不假。治獄準情度理,多所平反,政簡刑清。林孕昌謂其不輕入一錢,不輕做一事,不輕發(fā)一言,不輕擬一罪。分校閩闈,豫章得士多知名。倡募郡工,修葺紫云寺。去后,士民為建祠塑像于寺西生祀焉?!豆S堤集》。
姜應龍?zhí)柷嚅T,浙江余姚籍,直隸鹽山人。萬歷丁丑進士,任泉州府推官。風規(guī)屹立,器體淵洪。治獄不厭詳鞫,不務鉤距。奉檄按旁郡稽比,皆平允。殫心四事,歷署郡篆,攝邑事,勵素絲之節(jié),懸魚在梁,饋謝影絕。遇童子試,則鏡別臚分,單寒盡拔。己卯校閩闈,壬午應楚聘,精心簡閱,入彀皆英俊。去之后,士民立祠塑像于紫云寺西生祀焉,與區(qū)聯(lián)芳祠同時創(chuàng)建,穹然并列。
簡欽文號劬思。江西進士,天啟間任泉州府推官。平反輕重,惟適所稱。仁風遠扇,惠露普沾。兩署郡邑篆,冰蘗自持。拊澤雁,弭亂民,民陰受福。為臺使耳目,不以鉤距駑擊博名,而豺狼虺蛇惴惴惕息。暇則訓迪多士而品隲之,培植者眾。甲子分校,冰鏡朗徹,名賢入彀。三載,擢禮部主事,去薪槱之化,祝網(wǎng)之仁,久而口碑不衰云。節(jié)《霞棲藏稿》。
唐一澄寧國人。由進士天啟間任泉州府推官。平明廉恕。時民生日瘠,士習漸囂,豪強吞并,奸猾掊克,亡賴少年,且相聚為盜。一澄嚼然冰凝,屹然山立。讞決精敏,剖析詳慎,燃犀照膽,不爽秋毫。以刑期無刑之心,為辟以止辟之法,民風肅然丕變??逃凶棤┧牟?,林孕昌為序其端。尤以振起斯文為己任,申明禮教,造就殷勤。攝南安篆,見宮墻頹壞,圣像未易,亟捐俸命訓導張仕達于衣冠之座前施坐幛,示不敢毀易主祀之。仍庀腐飭窳,綴以丹朱。自闕門以至齋廚,簠簋無不犁然更新。復即書籍庫舊地為文昌祠祀焉。士子鼓舞奮興,勒石以紀其事。節(jié)《克薪堂文集》,參《筍堤集》。
國朝
推官
金懷玉江都人。由進士康熙元年任泉州府推官。時海氛未靖,方事招徠,歸附者接踵,借民屋以處之。所部卒多狠戾未化,懷玉躬自巡行,遇生事擾民者懲治不稍貸。后卒有修舊怨者,懷玉語之曰:“爾輩荷洪恩,不追既往幸矣,尚不忘舊事乎?”皆愧謝。民乃獲安。為政不事苛刻,以正風俗為先。公余與諸生講課文章而品第之,士論咸歸。尋以裁缺調(diào)補江右。
宋
參軍
陳仁璧莆田人。仕陳洪進為泉州通判,勸洪進納土。太祖嘉之,授檢校膳部員外郎,泉州錄事參軍。子靖,知泉州?!堕}書》。
陳簡能字知柔,閩縣人。大中祥符五年進士及第,為泉州錄事參軍。淵懿有士操,深古文辭,改建州參軍?!堕}書》。
葉任字仲堪,仙游人。由父蔭,天圣間任泉州司戶參軍。性介直孤行,蒞眾必先繩其尤強猾者,治民必先憐其尤貧弱者。上官以勢奪弗為動,卒以見忤投牒歸去,而民思之。節(jié)《蔡忠惠文集》。
李亢字君超,南昌人。皇祐中為泉州司戶參軍??⒇澞艑俳郧暮瘾I,亢與州帥曹某獨無所私奉。將怒且憾。憲使羅承按部至郡,曰:“椽不從眾,為人可知?!奔窗菟]之?!堕}書》。
陳可大字齊賢,仙游人。政和二年進士,調(diào)泉州工曹兼右推。時龍巖解死罪盜七人,可大明其無辜,得不死。時稱神明。舊志。
杜純字孝錫,甄城人。元祐中任泉州司法參軍。泉有番舶之饒,雜貨山積。時官于州者私與為市,價十不償一。惟知州關詠與純無私買。后事敗,獄治多牽系,惟關、杜無與。關猶以不察免,且檄參對。杜憤懣,陳書部使者為訟寃,關得不坐。舊志。
元
經(jīng)歷
林泉生永福人。天歷中進士,任泉州經(jīng)歷。民逋酒稅,械系累年,至有死者。泉生以法諭舶商,使代償之。歷官翰林直學士,卒謚文敏。舊志。
明
經(jīng)歷
徐鈺字仲器,九江德化人。天順間任泉州府經(jīng)歷。剛直廉恕,勤于其職。七邑士民喜其平易不苛,凡有休戚利病,必走告焉。節(jié)《愿學稿》。
宋
提舉市舶司
趙崇度嘉定間提舉市舶。先是,海商貨至,官競刮取,命曰和買,實不給一錢。于是商舶滋少,供貢缺絕。崇度與郡守真德秀同心刬洗前弊,罷和買,禁重征。逾年,舶至三倍。故事,歲以土物送諸貴人不洎,曹吏皆饜滿。崇度曰:“吾不能脧脂膏以市寵榮。”悉罷之。舊志。
林逵莆田人。居官清白,司泉州市舶。嘗受鲊十甕,他日發(fā)之,金也。遽還之,嘆曰:“昔畏四知,予畏一心。”《閩書》。
元
稅課司副使
陳陽盈字子謙,福寧人。至正間為泉州稅課副使。十二年,寇攻州城,知州王伯顏檄陽盈率民兵拒敵。奮身陷陣,賊脅之降,陽盈執(zhí)大義罵賊,遂與義士湯成順同遇害。事聞,贈敦武校尉。《閩書》。
提舉市舶司
項棣孫字子華,麗水人。天歷中進士,提舉泉州市舶司。值歲荒,道殣相望,防御卒出掠鄉(xiāng)落,或至殺人。棣孫亟白郡守偰玉立,捐俸倡大商入金易粟賑之,民以安堵。癸巳,上游福安、羅源、古田諸縣奸民林君祥等嘯眾為變,招江西妖人數(shù)萬,圍福州。廉訪使郭興祖檄棣孫集泉州、興化二郡義兵為援。棣孫部署有法,盜皆遁去。為政簡易,一以愛民為本。至忠義大節(jié),持之益力。節(jié)《閩書》。
明
知事
錢周字濟世,籍貫未詳。由監(jiān)生嘉靖間任泉州府知事。豐儀精爽,好接賢士大夫。凡上官所委任諸事無不治。臺察令榷鹽,奉法周旋貴家不屈,賂聲不入于耳,人服其廉。三載考績稱最,李竹坡源序以送之。節(jié)《再征堂文集》。
司獄
顏賢高安人。洪武初以秀才舉授泉州府司獄。性溫良果毅,郡人翁彥立系獄,通判胡釗以私憾授意囊沙壓之。賢正色曰:“彼罪不至死,不敢聞命?!睆┝@免。有興化卓六秀者,與其黨八人皆有罪,而獄未成。一夕獄舍鄰火,郡守欲坐以因火反獄而盡殺之。賢力拒,曰:“囚非反獄,豈可厚誣?況獄猶未戍,奈何殺之?”守慚而止。囚獄貧餓者輒給以食,每重囚引決,必詣賢謝而后去。祀名宦。舊志。
提舉市舶司
羅倫字彝正,永豐人。成化丙戌進士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以疏阻大學士李賢奪情忤旨,謫提舉泉州市舶司。與張凈峰岳友善。倫自幼勵志圣賢之學,及抗疏落職,直聲震天下。至泉,有司率諸生從之。講明正學。時時逃寂巖壑間,于南安片瓦巖特所心賞,徘徊賦詠,有“仙家白晝應無夜,玉樹長春未覺秋”之句,人傳誦焉。未幾召還南京。尋乞歸里,居數(shù)年卒。嘉靖中御史聶豹于城北建一峰先生書院以祀之。舊志。
舒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丁丑進士第一人。以翰撰直諫,謫福建市舶副提舉,閩士一時向風。未幾召還,復抗疏忤旨,廷杖放歸,尋卒。芬有盛名,以直節(jié)自樹,與羅倫等埒。隆慶間贈諭德,謚文節(jié)。閩人于一峰祠并祀,稱兩賢云。《閩大紀》
國朝
司獄司
熊有能江西金溪人。康熙五十三年任泉州府司獄數(shù)年,秉心慈祥,捐湯水草薦以恤囚。囚有病死及貧民不能殮者,輒施給棺木,并為埋瘞。尤憐恤惸獨,嘗空囊賑之。二鬴不繼,敝衣徒步,晏如也。以老病辭歸,郡人至今追思之。
宋
泉州教授
劉康夫字公南,閩縣人。熙寧中嘗舉孝廉,坐后時罷。元豐間主泉州教授。規(guī)矩端恪,其訓養(yǎng)豪雋,成就才哲,發(fā)于誠心,施于政事。為文下筆千百言,若不由思慮,而羽翼詩書,根柢仁義,雖夙構無以過之。泉人蔡彰嘗錄其溫陵教授之功以傳諸人。元祐間,以特奏名舉,未唱名前二日卒。鄭俠表其墓,謂其事親、事長,恤窮、撫稚,教育人才,無一不可以勒金石,感鬼神云?!堕}書》。
鄭俠字介夫,福清人。治平中選士。元豐間監(jiān)安上門,以發(fā)遞上流民圖忤王安石、呂惠卿,編管英州。元祐初,蘇軾、孫覺薦之,起為泉州教授。泉士為所造就,多以節(jié)義相尚。丁艱,起補泉州錄事參軍。元符間再送英州編管?;兆诩次?,廣州守朱師表薦,復起泉州教授。士沐舊雨,益切奮勵。后罷歸,篋惟一拂,世稱為一拂先生。祀名宦。舊志,參《閩書》。
蔣雝字元肅,仙游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乾道間教授泉州。守王十朋見其文,大加賞識。雝因作《夢仙賦》以獻十朋,曰:“長卿大人,太白大鵬之比也。”又撰《時政十議》。十朋嘆曰:“此經(jīng)世之文矣。”后知江陰軍,再知通州。節(jié)《閩書》。
陳讜字正仲,仙游人。隆興元年進士,淳熙中任泉州教授。該貫群集,賦詩屬文,雅有典則。尤工書法,逎勁不減蔡襄。自少至老,士林推重。歷殿中侍御史,兵部侍郎,知寧國府,封清源郡侯。年八十二卒?!堕}書》。
陳覺伯字宗尹,長樂人。咸淳七年進士,教授泉州,以古道迪士。幼主航海次泉州港,覺伯率同列表起居。尋命攝州倅,扈從入廣。拜福建提刑,數(shù)日罷歸。聞厓山師潰,憤惋不食,且卒,命其子曰:“吾宋臣也,題吾墓則系于宋。《閩書》。
林德陽字景熙,平陽人。以上舍釋褐,歷泉州教授,禮部架閣。宋亡,諸陵被發(fā),德陽痛憤不已,與同舍生鄭樸翁等行拾而收之。又聞理宗顱骨被投湖水,出錢購漁人求之,一網(wǎng)遂得,盛以二函,葬于越山,植冬青樹識之。為詩凄愴,聞者悲焉。《閩書》。
元
泉州教授
聞人夢吉金華人。泰定中鄉(xiāng)貢,任泉州教授。究心經(jīng)傳,悉通奧旨,學者爭趨之?!堕}書》。
陳天錫字載之,福寧人,至正間任泉州教授。造大成樂,鑄禮器,率以法度。遷知建陽,歷福清。所著有《鳴琴集》?!堕}書》。
明
泉州教授
歐陽初字遂初,潮陽人。洪武中泉州教授。其教先德行而后文藝,大振頹風,一時仕而出其門者多矜名節(jié)。嘗葺禮殿朱文公祠。學之廢墜,次第修舉。滿考,改柳州。卒,祀名宦。舊志。
黃結字資友,東莞人。由舉人景泰間教授泉州。雅意作人,科條整肅。泉士舊不習《春秋》,結至,始以是經(jīng)授徒,多得雋。兩預考官,權貴以厚資為子弟關節(jié),且許薦為御史,結斥絕之。九載赴銓曹考,天下教授學行第一,擢遼府右長史,丁內(nèi)艱,復除岷府。卒,祀名宦。舊志。
林珪字耀昆,莆田人。正統(tǒng)甲子舉人,天順四年任泉州訓導,旋升教授。淹貫經(jīng)史,規(guī)行步矩,有古君子風。教士重廉讓,而黜浮華。政事惟勤,講學不倦,八庠均沐化雨。家本素封,捐資二百金修葺文廟及兩廡。凡在學肄業(yè),貧乏者助其膏火。諸生有艱于鄉(xiāng)試者,出俸贈之。嘗作對聯(lián)懸于庠云:“道統(tǒng)歷千年,一脈傳心,堯舜禹湯文孔孟;英才來七邑,四門升俊,晉南惠溪德同春。”成化元年卒于學署。紳士呈請祀入名宦。所著有《圣學指歸》、《五經(jīng)要典》二集行世。子子全入泉庠,遂家于泉。
潘援字匡善,號東厓,景寧人。由舉人正德五年教授泉州。性潔而介,有文譽,教諸生隨材成就,濯新振發(fā),直欲趨乎道而后巳。歷升國子監(jiān)丞,為祭酒所重。升中書舍人,以老致仕。祀名宦。舊志,參《王一臞文集》。
胡崇易字道明,號時軒,墊江人,以易學有名蜀中。由舉人正德間任泉州府學教授。學政修明峻整,為多士敷講易義,與虛齋互相發(fā)明,聽者充然有得。文廟圮毀,奉檄葺治。崇易精心研核,集材鳩工,不數(shù)月,廟貌倚空,金輝耀日,上官交獎其能。陳琛稱其“有政事之才,用之以司風憲,或錢谷甲兵,必更有作為可觀”。所著有《時軒文集》。節(jié)《陳紫峰文集》,參《再征堂集》。
黎獻號心泉,順德人。由進士嘉靖間任泉州府教授。布袍嬴然,辭贄甘貧,若將終身。待士文而有禮,寬而能肅。教行道尊,蔚然師表。沐甄陶者,迭解聯(lián)魁,蛟騰鳳起,為天下先。復捐俸廩以撫棄孩,公賑濟以活溝瘠,不特士荷造就,民亦賴其帡幪。上官屢檄旌獎,交章薦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紀曰舉號瑤山,永豐人。由選貢升太學。嘉靖間選授滿城令,辭焉,改授泉州府教授。日與諸生講論經(jīng)典,剖析義利。以躬行心得之懿,開導亹亹,士沐其化者自以為得師。太守俞咨伯、程秀民咸器異之,巡按何古林、趙和庵俱稱為學職第一人。會安溪缺令,委曰舉署篆。辭曰:“學,吾官也,教,吾事也,他非所知。”諸生亦不忍暫違講席,相率陳請于程太守。太守曰:“以子之才,安溪可臥治也。且理民行政,庸非儒者事乎?”乃不得已而行。蒞縣五閱月,推其善教,施于有政,待物以誠,制事以簡,節(jié)用愛人,士民交慶。先時有殺越人于懸崖間而掠其財者,久莫能辨,曰舉一訊即得真情。又有奪遺孤之產(chǎn)于數(shù)年前者,立折其奸,而歸之田。豪家巨族,搖手相戒無犯。而曰舉志在泉士,辭益力,上官諒之,獲還命。安溪士民,去后益思之不置。上官薦剡無虛歲,遷靖江王府教授,告休歸。曰舉工詩,所著有《觀光初稿》、《溫陵義聚篇》、《愧靜軒集》、《三逸會集》,泉人丁自申為之序。節(jié)《顧新山文集》,參《三陵稿》。
唐堯賓華亭人。嘉靖間教授泉州。博學好禮,善與諸生講論。周視禮器及廟堂門途以次修治。高泮水之梁,表門外之屏,設幾案以資課試,碣王文忠夫子泉詩以存先跡,諸費不資,皆出已俸。督學朱衡命主一峰書院教事。所著有《浩然堂問答》,郡人王參政慎中為序而行之。秩滿,擢上猶知縣。舊志,參《閩書》。
吳以謙號泗橋,惠來人。隆慶間由郁林學正遷泉州府教授。郡守朱炳如前為御史時嘗按粵,稔其學行,偕以一意風厲人材,以謙亦殫懋職業(yè),以報知己。其精神鼓舞乎多士,而意氣軼追于前哲。一時政教,焯乎改觀,士心喁喁。未幾,以前職注老謝歸。上官及紳士咸駭異,謂氣方壯于今,而年遽老于昔,何先后舛謬也。丁自申作序以別之。節(jié)《三陵稿》。
甘繼賓巴縣人。萬歷七年任泉州教授。重其道不辱其身,共其職不卑其位。課諸生,進其良,糾共弗良者。簡其修,率其不修者。于贄饋無所問,而時出俸錢以勸肄業(yè)。教成行尊,群然顧化,上官異之。檄署安溪、永春令,約束胥吏,拊摩黎民,邑以大治。上官益心異之,以最薦,擢陜西成邑令。士喜而思之。節(jié)《梅谷集》。
王仕龍字友夔,東莞人。由電白訓導萬歷十七年擢泉州府教授。雋爽介特,學無不窺,文詞精贍,政術旁通。訓誨多士,翕然顧化。歷署安溪、同安邑篆,所至治辦,士民宜之。遷松潘衛(wèi)教授,去。節(jié)《梅谷集》。
林子勉字行甫,號石溪,福清人。由恩貢授長泰訓導,萬歷間升泉州府教授。卻贄茹淡,教士以實行為先。更端,請益者無虛日。廉其貧者,隨力周之。相國李廷機常稱之曰:“金玉君子也。”以年老乞休,主者屢慰留。會遷益王府紀善,歸至家,遂杜門不出。年七十八卒。子應典,亦以貢授云和訓導。
國朝
泉州府教授
蔣垣字用崇,侯官人。由舉人康熙二十五年任泉州府教授。訓士以躬行實踐為先,垣嘗刺血為母寫像,廬墓三年,群鳥飛集。當甲寅之變,耿逆迫以偽職,不受,逃至江西橘園洲,舌耕糊口。督課之暇,搜討宋、元以來理學諸儒,纂輯成篇,名曰《八閩理學源流》。及教授于泉,抄呈督學。趙公暨泉諸縉紳咸相獎許,梓而行之。遷鹽亭知縣,乞休,卒雍正二年,祀福州忠孝祠。
楊振綱字明憲,閩縣人。康熙壬午舉人,雍正間任泉州府教授。以敦品修行勵諸生。先為詔安教諭,時曾葺文廟崇圣祠明倫堂。邑庠有兄弟爭產(chǎn)者呼噪于縣庭,令延振綱至欲責之。為從容曉譬,各感泣讓產(chǎn)。詔人為豎德教碑。著有《半圃詩文集》、《芥庵筆記》、《讀史管窺》。
李鎬字卜京,號坦齋,汀州歸化人。雍正癸卯舉人,干隆丁巳進士,十六年任泉州府教授。革除陋例,淡泊自甘。按月備盤飱,集士會課,當堂甲乙,仍諄諄勉以踐履篤實工夫。懸掛學舍諸對聯(lián),言言箴砭。凡上憲頒行學政,遵奉維謹。簿書手自經(jīng)理,不假胥吏。二丁屆期,堂廡器物逐加點檢,以示恪恭。越二年,卒于官。蕭然敝篋,紳士爭賻焉。鎬博學多識,廉隅自砥。寧化雷鋐屢保送國子監(jiān)學錄、學正,未用歸,邑令延為峨嵋書院山長。論文外日錄格言一條以教士,名《日勗記》冢宰孫嘉淦序之,稱其有關世道人心。秉鐸于泉,士心歸附。卒后,沐化雨者久彌思之。所著有《四書訂補》,《五經(jīng)易解》、《史韻便讀》、《古文存腋》、《詩柄匯記》、《藥性歌》、《心會錄》、《莊子解蒙》、《分類增廣賢文》,及自作《四書文稿》、《南歸里言》。
唐山號樂壺,莆田人。乾隆壬戌進士,十八年任泉州府教授。慨然有振學興文之志,刻蔡虛齋密箴以示學者。虛齋特祠在黌宮,頹圮數(shù)十年,閭里屠販,多雜據(jù)其中。山請于府,一為廓清,仍率蔡族及諸紳士重興。凡木石工役,皆手自經(jīng)理,廟貌煥然。常與諸生論文,多所往復,不執(zhí)己見。至于忠孝節(jié)義之事,尤樂為獎勸。事上官亦能持大體,不肯過屈。調(diào)臺灣教授,出郭送者數(shù)百人。
明
泉州府訓導
徐黼號恕軒,錢塘人。弘治間任泉州府訓導。能詩而不專工,能文而不刻琢。淳謹和易,淵靜簡默。怯于近利而廉于取名。器宇威儀,儼然近古君子。諸生倚為儀式,多有化者。擢從化教諭,陳琛序以贈之。節(jié)《紫峰文集》。
章源籍貫無考。正德間任泉州府訓導。性敦孝友,博學洽聞,為多士??l朊??!堕}書》。
裴應祥號質(zhì)齋,保昌人。嘉靖間任泉州府訓導。天性孝友,問學淵源,已足為士表率,復申以敘倫崇質(zhì)之訓。日與同僚諸公雍容議論,志追古人。及門多彬彬雅飭之士。在任幾六載,擢平和教諭去。節(jié)《顧新山文集》。
胡兆號北邱,安福人。嘉靖二十二年任泉州訓導。得其先世諸父之傳,以《易》學名家。至官,與諸生講論,粹然與蔡清之《易》相表里。諸生獲聞其說,退然知不足。得其一義一訓,懷以相寶。蓋合并通徹,不徒深領舊傳,而特有以發(fā)其新知,一時翕然宗之。升德化教諭,王慎中為文送其行。節(jié)《王遵巖文集》。
陳希中號員溪,揭陽人。嘉靖二十六年任泉州府訓導。向意陽明之學,精神存注,未嘗舍斯須。至官,與諸生言,其信者則與之諄諄講切,其不信者亦不強聒也。諸生慕其行誼篤而恩禮洽,即不信其言者,退而無敢有間也。升永定學教諭,王慎中為文送之。節(jié)《王遵巖文集》。
梁秦字據(jù)中,高要人。嘉靖間以歲貢任泉州府訓導。士之貧者周之。教諭永春,辭常例米,置樂器,建欞星門。遷郴州學正,道卒?!堕}書》。
陳龍翔漳平人。萬歷八年任泉州府訓導。言坊行表,淵博老成,士子奉為準繩。祀名宦。雍正志稿。
王璣字欽在,龍溪人。由歲貢萬歷二十六年任泉州府訓導。誘掖生徒,循循靡倦。束修贄饋,不問有無。常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吾自任衣冠,便知刻厲,晚遂簿宦,豈可毀改平生,致入回邪?”凡遇忠臣、孝子、義士、貞女,昌言上官,竭力表揚,不稍閎晦。門墻被教,縉紳蒙誠,六年如一日。秩滿,遷泰興教諭。諸生為文勒石名宦祠壁中,志久遠焉。節(jié)《何鏡山集》。
國朝
泉州府訓導
陳任賢福寧人。由歲貢康熙間任泉州府訓導。釋鍛修之陋,解文字之飲。數(shù)年間,春秋兩闈,登薦者接踵。歲辛卯,郡邑饑,奏請截漕賑濟。時同安缺令,郡守劉公檄任賢往賑。至則飭諸郡役察民真貧,無則補之,不以數(shù)計,不以籍限,扃僻窮戶,得沾實惠。凡胥吏虛詭之弊,一概削除。明倫堂自門至寢,陊剝將盡,召工計材。以公至省揭,買大木浮海而至?;蛐奁涔?,或易其新,以千金不啻之費嗇而敷百,稱完構焉。戊戌大水,文廟被淹,壝墻皆圮,郡守倡捐,檄任賢謀于紳士,聚財約版,百堵堅筑,閱六月而竣工。上官胥器重焉。節(jié)《皋軒文集》。
元
學正
王吉才字伯謙,號益齋,龍溪人。至正間任安溪教諭。醇謹方質(zhì),篤志古道,尤明典禮。邑陋學廢,至則廣宮宇,嚴奠祀,揖讓跪起,士悅民向。升廬峰山長。丁內(nèi)艱,服除,以父老注鄰郡。再任泉州學正。未幾復丁外艱歸。節(jié)《林登州集》。
唐
知縣
趙頤正乾元元年為晉江縣令。開晉江,鑿溝引水,通舟楫至城下,民德之。舊志,參《閩書》。
宋
知縣
危雍邵武人。皇祐中進士,熙寧間為晉江令。嘗筑湮浦埭以捍海潮,蓄灌溉。又筑清洋陂,自南安九溪至于高溪,凡三十六水,合流而下,所灌田四千八百頃。民德之,為立祠。舊志。
方次彭字公述,興化故縣人?;视釉赀M士,元豐中知晉江縣。時邑有為盜所殺者,尉竟坐罪其鄰人。次彭疑而釋之,果獲真盜。后歷知海寧、梅州二縣事,均有惠政及人。《閩書》。
黃彥輝字如晦,莆田人。宣和三年進士,以奉議郎為永春丞。知縣洪旦德勝于才,泉守趙鼎以旦與彥輝易任。旦喜彥輝能代其煩,彥輝待旦益恭。紹興間,權知晉江縣。會朝命濱海諸縣造船,彥輝令主吏曰:“民賦有定,不可加斂?!笨h帑有所謂本錢者,盡刷出以充其用。縣例造九船,其成獨先。差知同安縣,里山表海,寇盜陸梁,申安撫司創(chuàng)筑城壁,周環(huán)六里。安撫司奏保與減磨勘,尋以使牒監(jiān)納軍倉苗米,鏟除諸弊,奸人不得逞。乃摭拾專斗詿誤,欲以污彥輝,監(jiān)司按核無毫發(fā)瑕疵可指,遷潮州通判。卒,累贈大中大夫。舊志,參莆田志。
洪元英紹興六年知晉江縣。與邑人李密、李國表修郡南六里陂水利,三年竣功。事聞,錫章服,邑民焉立祠?!端Φ落洝?。
傅佇字凝遠,仙游人。重和元年進士,授無埭主簿,調(diào)南安縣丞。歲大饑,民棄妻子者相屬,佇請出常平錢米,設安養(yǎng)院食之,民不失所。明年歲豐,悉訪所親歸之。紹興中,遷知晉江縣。會治戰(zhàn)船,佇躬督其役,勞費半他邑,而事獨先辦。張浚聞于朝,時減磨勘三年。除茶司干辦公事,轉(zhuǎn)南劍州通判。舊志,參南安志。
林湜字正甫,其先長溪人,徙平陽。紹興中登第,為富陽尉,淳熙中以功治晉江縣。時大造戰(zhàn)艦,當科民,湜不忍,欲投檄去,諸番寓居者義之,咸助其役。艦就,而民不知。秩滿,民空城留之?!堕}書》。
鄭鼎新字中實,仙游人。嘉定十六年進士,紹定中知晉江縣。建問政堂,輯《論語》“系于政者”二十四章書于壁,以便省覽。又建縣學、文宣王廟,辟尊道堂。邑民立生祠于紫澤官。舊志。
元
知縣
陳■〈馬玄〉字玄甫。至正中以學行薦補書院山長,改潯渼場司丞。時鹽法廢壞,私販盛行,頑民相挺,易于為亂。駭招捕有方,海瀕安堵,辟行中書省職官椽。西域那兀納等據(jù)泉州行省,奉辭討之。以■〈馬玄〉嘗為鹽官,素得吏民心,辟護軍參謀軍事。■〈馬玄〉請曰:“泉郡民皆良善,特為賊所脅耳,請以檄招撫,必獲其助?!睍r那兀納已肆掠興化,道路梗塞,駭以檄付從者,間道以授縣尉龔名安等。那兀納征兵,名安等佯許之,帥舟師次東山渡以俟。翼日,■〈馬玄〉等官軍至,遂豎行省旗幟,入城秋毫無犯。那兀納就縛,檻送行省。因調(diào)■〈馬玄〉為晉江縣尹,兼分督鹽課,戢兵息民,境內(nèi)寧謐。升廣東鹽課提舉,兼參潮、惠、循、梅諸州軍事。既而參政陳復代領課州事,遂翩然歸田。道由泉州,父老懷其舊德,固挽留之,因家焉。晚筑南湖墅,杜門謝事,黃冠野服,種蒔自給,妻妾如其心。年七十卒??っ駷殪綮胫?。所著有《方山堂集集》。舊志,參《閩書》。
明
知縣
徐瑛杭州人。正統(tǒng)末知晉江縣。廉慎寬平。汀寇作亂,寧陽侯統(tǒng)軍駐延平,檄調(diào)晉江民兵。瑛恐民心騷動,躬詣軍門陳其利害,得免。及保定伯統(tǒng)軍至泉,瑛從容酬應,民無所擾,邑人賴之。舊志。
蔣濬字希舜,新會人。成化初知晉江縣。蒞官勤慎,興賢禮士,重農(nóng)勸耕,聽訟公明。獄非重犯,悉遣之,囹圄一清。常祿外毫無所取。均徭役、平賦稅、修堤防、蓄水利、積倉廩、備器械,凡輿梁廢墜,莫不修治??h堂公館賢祠,煥然更新。秩滿,升漳州府同知。民懷其惠,為立去思碑,祀名宦。舊志,參《愿學稿》。
吳云字民望,華亭人。成化十五年以監(jiān)生知晉江縣。居心寬厚,行政平易,有實惠及民,不為督責之治以邀名希世,邑人戴德。在任三年,卒于官。無遠近老少,咸咨嗟痛悼,謂天不相吾民也。其子縉扶櫬歸,預請蔡清為之志。節(jié)《蔡文莊舊集》。
鄭瓘番禺人。景泰丙子舉人,先授豐城縣,成化弘治間知晉江縣。邑多健訟,前令罕滿秩者。瓘平易廉恕,推誠待物,民風丕變。賊溫文進來寇,府寮閉門震恐,瓘帥師討平之。邑有六陡門,障捍大江,旋興旋毀,瓘繕治有方,民蒙其利,勒石紀功。九載秩滿,民詣闕再留三年。升杭州府通判?!堕}書》,參《廣東通志》。
鄧怡字光德,清江人。由舉人弘治三年任晉江知縣。才識并優(yōu),冰蘗自守。其蒞政規(guī)模先定,節(jié)目詳明,而信以一之。有善必嘉,有不善必懲。令出而民趨之,刑舉而民畏之??こ菤q前值災,傾圮者十八九,上官謀修之,委怡督理其事。境內(nèi)有永豐莊,立陡門蓄水,所灌溉六里之田數(shù)千頃,頹壞,歲久莫能修復。怡毅然興舉,不數(shù)月竣功。二載,以覲行,蔡清為文贈之。節(jié)《蔡文莊文集》。
梁景行嘉靖間知晉江縣。大著循聲,以艱去。服除,應天巡撫吳廷舉薦其究心理學,篤行古道,居官馳良吏之譽,處鄉(xiāng)有儒者之風,乞不次顯擢,以勸賢者。朝旨命吏部召用之。《閩書》。
錢楩字世材,號立齋,山陰人。嘉靖中以解元進士知晉江縣。精練敏決。用恩而不為姑息,用法而不為刻深。抑豪強而人無侵奪,懲盜賊而人得安眠。明而不以聰察為訐,潔而不以矯激拒人。大造黃冊,善搜積弊,造謁賢士,談經(jīng)論文。秋闈集士廨舍具餐。三試作興之。復延名師,分詩、書、禮、春秋四館以教士,咸充然有得。嘗因公至安平,孝子黃裳偕諸生舉其母陳氏節(jié)孝,梗曰:“勵風俗,令職也。”即出公帑建祠,命里老督治。既成,迎陳氏主及安平之節(jié)烈顯著者祀焉,名曰“九節(jié)祠”。后升刑部主事。《閩書》,參《紫峰文集》、《再征堂集》、《安平志》。
韓岳字魯淙,余姚人。由進士嘉靖十一年知晉江縣。進退有章,容止可法。為政揭綱剔要,窮冊弊均,里輸皆可按而行之。郡南六陡門被水沖壞,親往課督重修,民蒙其利。時汀廣寇發(fā),岳條機宜數(shù)十策上之,當路多見采行。未期年,上官迭加旌獎。秩滿,擢御史去。士民思之。節(jié)《再征堂集》。
汪宗之號雙竹,貴溪人。由舉人嘉靖二十年知晉江縣。明敏慎勤,公平仁恕。輕徭而省費,訟簡而刑清。弦歌之聲作于學校,冰雪之操詠于閭閻。直指南湖徐公旌獎之,顧新山珀為之序。節(jié)《顧新山文集》。
宋太勺號仲石,余姚人。由進士嘉靖二十四年知晉江縣。下車,祈雨雨應,祈榖榖熟。愛身潔己,不以非禮自污。與民接,瀝腹披腎,語盡而情忠。不飾邊幅,不狥文具。無勾稽之擾而獄咸理,嚴奢華之禁而用以舒。懸蒲而民不忍欺,圄空而民不敢犯。殊鄉(xiāng)異域,至越所部而求質(zhì)成。其為政栗而溫,寬厚而果確。攬持風裁,雖要津不避,開導聽納,則窮崖獲伸。剸治盤錯,斯迎刃立解。至于輕徭薄賦,剔蠹窮源,黠猾無不斂跡。若其戴星出入,退食夜分,雖甚勤勞而不倦。是以情偽畢照,事體洞達,司徒顧珀為序其德政?!堕}書》,參《顧新山文集》。
朱綱字振甫,曹縣人。由進士嘉靖二十七年知晉江縣。正身潔己,推誠盡下,小民疾苦皆得單詞詳達。日與諸生講道論文,士知其正直,莫敢以私干者。入覲,不持一物。秩滿,擢監(jiān)察御史,累遷本省布政使。舊志。
錢之選字舜臣,常熟人。嘉靖庚戌進士,知晉江縣。性聰敏,善摘伏,兩造片言而決。尤強毅有執(zhí),不為權勢所撓。監(jiān)司駐郡公費,舊倚辦晉邑,里甲稱累,為請七邑均之。海寇有警,捐俸募死士,躬自操練,寇聞遁去。自奉修約。嘗公出兩月余,計日蓄薪米,衙戶封閉。時進蔬肉,則戶罅間一僮子尸之。竟為怨家所中,調(diào)去。士民留其衣冠,祠之城東門外。舊志。
盧仲佃字汝田,東陽人。嘉靖丙辰進士,授晉江知縣。為政務恤民隱,建白興除,可垂永久。安平舊無城,與鄉(xiāng)紳柯實卿經(jīng)營。新筑深滬、烏潯二巡司,城垣剝壞,悉為繕完。時倭寇猖獗,軍興乏餉,上司議弓兵加征,洛橋置官榷稅,再三申豁,民甚德之。以拾遺調(diào)福安令去,陳牒挽留者數(shù)千人。立祠二:一在郡東郭,一在安平城。又祀名宦。舊志。
譚啟字繼之,號敬所,大寧人。嘉靖壬戌進士,四十二年知晉江縣。節(jié)用愛民,聽斷公平。定催征為十限,使民得寬其力??と撕樗究艹x曾督四川學,啟試平等,及至,修弟子禮甚恭。后朝選為巡撫,勞堪誣害,執(zhí)送按察司獄。啟為副使,詣獄中謁之,嘆曰:“吾師被構,吾不能救,而尚仕哉?”遂解綬歸,士論益重之。舊志,參《閩書》。
羅名士號春谷,光州人。嘉靖乙丑進士,隆慶中任晉江知縣。愷悌廉明,銳意拊循小民。議革夫保之編,征銀給驛官。雇其各鋪各村之夫,悉編籍簿。除縣印票外,凡佐貳首領府縣房科不得擅役一人。其省事便民,類皆如此。任九月,以憂去。民伐石刊頌記之。舊志。
曾士楚號覺堂,從化人。由進士隆慶五年任晉江知縣。潔己守官,愛養(yǎng)黎民,尤加意造士。凡待奮黌宮與拔自鄉(xiāng)校者,多為所賞識,彬彬然盛于往時。擢監(jiān)察御史去,邑人追思之。節(jié)《三陵稿》。
彭國光江西九江府德化人。由萬歷庚辰進士知晉江縣。清修敏練,事無巨細,剖決如流。舞文之吏,怙資之豪,咸縮步捧心。征賦,為吉法鈞校之,革除余羨,民以樂輸。聽訟片言立折,兩造咸服。行學宮,修古文,拔士之秀者,廣厲督教,文學彬彬。時有分巡僉事恣睢酷虐,國光輿郡守鄒墀以凝靜持之,士民賴以帖席。奉檄丈田,止舍郊垌,徒步阡陌,稚叟咸得陳牒吐詞。腴桷低昂,犁然各當。丈畢,計溢額一千四百八十頃,人或以為苛。瑕不掩瑜,蓋廉能吏也。擢戶科給事中,歷官巡撫宣府僉都御史。舊志,參《田亭草》、《梅谷集》。
鍾允復字大亨,南宮人。萬歷十四年知晉江縣。古心古行,無赫赫稱而潔守淳政,不以歲月程功。暇進諸生,論文課藝,偲偲訓誨。掩惡揚善,惟恐或傷。士競自奮,杰雋彬彬。丁艱歸,歷南京禮部郎?!堕}書》。
沉天啟昆山進士。萬歷十七年由奉新令調(diào)知晉江縣。瑰偉精敏,削牘若馳,灼幽隱若照。解棼應變,不啻刃游而矢決之。春夏之交,歲札谷沒,民皇皇靡所乞糴,亟上請當事發(fā)庾儲貸濟之。時雨再沛,歲以豐稔。政務寬惠,引大體,被劾降調(diào),士民惜之。節(jié)《梅谷集》。
應朝卿字行叔,號蘭皋,臨海人。萬歷己丑進士,初授建安縣,十八年以賢能調(diào)知晉江。愷悌明敏,小民得盡其情。清節(jié)自勵,不矜詞色。征賦寧任拙不取贏。治盜誅其魁,悉屏跡。歲饑,發(fā)廩捐鍰,多方賑恤,災而不害。積牘盈案,剖決無滯,猾胥不得夤緣。暇則引諸生誦說經(jīng)學時務,士烝烝然奮。未浹朞,輿人歌曰:“我有蟊賊,侯則息之,我有井邱,侯則殖之?!庇指柙唬骸盀鯇㈦r,吏畢逋。懸冰壺,樂華胥。”擢御史,蘇濬為文送之。歷官按察使。舊志,參《三馀集》、《田亭草》。
徐兆鼎號羽蒼,清遠人。由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晉江知縣。下車,首延薦紳文學及黨正游宗相與申命讀法,衡其輕重。值歲祲,示民以相赒相恤之義。有粟者爭出其余以佐賑,挽輸相屬。執(zhí)經(jīng)之士倒屣迎之。民輸牒者,丙夜削牘,務求其當。麗于法者,反復推訊,不憚再三,至求其生而不得,猶愁然不懌。以最薦,升大理寺評事。節(jié)《三馀稿》。顧士琦字二韓,太倉人。萬歷戊戌進士,二十九年由崇安令調(diào)知晉江縣。不為伉強開敏喜事好功,一以愷悌為政。值旱蝗相繼,極意拊循。催科不事鞭撲,與為期會,民無逋者。兩造之訟,徐出片言,輕者立遣,重者量懲,無株連,亦無久系。校士嚴加防范,邑無留良,即在彀外者亦帖息無嘩。興一事必惟其終,革一事必思其后。居已于瘠而予民以肥,居己于拙而予民以靜。門無暮金,吏皆奉法。造請賢士大夫咨詢利弊,不厭諄復。秩滿,念歲祲,民艱于食,報績獨遲。升禮部主事。去,士民建祠祀之。節(jié)《云臺藏稿》,參《田亭草》。
王繼賢長興進士。萬歷三十三年知晉江縣。延見紳士三老,詢閭閻利病,色溫氣和。兩造至庭,稽貌聽詞,務得其情。曲者據(jù)法懲之,無劇笞盛怒,人稱平恕。夏旱,徒步行烈日中,往還郊外,靡神弗舉,輟催科,停獄訟,迄澍雨應禱,始洗沐而休。其剖析重案,摘發(fā)巨奸,務期詳慎,不以揮霍炫長。甫及朞,頌聲載道。三載,以覲行。尚書鳳翔序以送之。節(jié)《田亭草》。
李待問字葵儒,南海人。萬歷甲辰進士。時年甫二十,歷知連城、沙縣,著能聲。三十五年調(diào)知晉江縣。初至,延訪縉紳,請益諏詢。諸獄訟催科,一切停寢,閱月而后即事。及披案牘,臨兩造,數(shù)行俱下,剖決如流。村無吠犬,圈無宿系。吏曹作奸獵賄,里正負固逋輸者按法治之。請免雜餉一千五百余兩。議以先儒羅從彥、李侗二賢崇祀,從之。除火耗,均里役,給賑惸獨遍沾。禁假銀,懲亡賴,申約束以訓愚民,立保甲以稽鼠竊。修葺城垣,繕造橋梁。勸墾而地日辟,課士則餼必豐。惠政種種。復捐俸買甘舍頭、后龜亭崎二處山場以為義冢,邑人數(shù)百年無髑髏之欺,實受其德。升禮部主事,歷吏部郎中、應天巡撫、戶部侍郎、尚書。卒贈宮保,謚忠定,賜祭葬。當去邑時,人琢石塑像于彌勒亭旁,邑人史繼偕為文以記。乾隆十二年邑令李元瑞新之。乾隆二十年間,邑令于從濂推毀彌勒佛像,移祀待問于亭正中。所著有史涉及詩文集、典銓、總漕諸疏草。子象蒙,國子監(jiān)博士;象家,內(nèi)閣中書;象頤,蔭生,兵部司務。孫錫瓚,康熙甲子舉人。曾孫紹祖,康熙丙子經(jīng)魁,任永新令。節(jié)《廣東通志》。參《云臺藏稿》。
陳之清字澹夫,號宜蘇,江夏人。由進士萬歷三十九年知晉江縣。明察本于忠信,廉潔加以精勤。邑賦多逋,為易知單以便民,里胥蠹絕,民皆樂輸。訟者授符令自勾攝,嚴其期會,省其株連。理枉伸寃,扶弱蘇困。久淹繁難之案,判決無遺。市魁惡少藉援貴介,捍網(wǎng)羅,雄行為,引繩批根,三窟必窮,一嚬不假,善類全,探丸伏莽者屏跡。尤愛賢禮士,孚迪卵翼備至,陽■〈魚喬〉不得列于席。邑故有榷稅,自稅珰出而稅始重,為請蠲,得減十之八。佐修文廟,陂川澤,繕津梁,百廢犂舉。旱澇為災,軫恤無遺力。單戶蒙惠,而影冒者莫售其奸。兼攝南安,治一如晉,剨然以解。性恬淡,無媒褻之御,聲色之娛。日坐堂皇,陬澨村鄙,咸得輸其情。民服其才,感其德,勒碑紀之。節(jié)《何鏡山文集》,參《河干集》,《云臺藏稿》。
張履端號元思,直隸進士。萬歷間任晉江知縣。綜核嚴明,吏事精悉。時海氛不靖,訛言煩興。躬歷海澳,嚴保甲之約,厲接濟之禁。勾引諸奸,立逮而置之法。豪干者繩以威,雖通顯不避。寓撫字于催科,總歲額而均通之。權緩急先后,吉為令。舊逋則量其戶賦而輕重征焉。城鄉(xiāng)稱便,雞犬不驚。嘗言:“若骩法以狥人,如小民何?”人以為仁人之言。節(jié)《霞棲藏稿》。
杜獻墦號云樓,華亭人。萬歷乙酉順天舉人,以漳郡同知署晉江令。視事僅六月,遇邑有水旱之災,釋訟寬征,恤民疾苦。試士數(shù)千,甲乙其文,士論翕然。廉平精明,剖判如流。爰書立奏手中,兩情輸服。愿質(zhì)成者聽之,贖金不問。去之日,吏白有贏錢,揮不顧,貯庫中為修治洛陽橋之費。眾紳士為詩送之,何喬遠、李光縉各有碑序焉?!剁R山集》,參《景璧集》。
嚴自完號心篷,浙江進士。萬歷間任惠安知縣,以才能調(diào)晉江。寬厚慈仁,清凈不擾。值邊事孔亟,加派之令興,自完立限,征賦毋厭煩,致期毋取辦,視盈先后多寡任其輸。追呼不聞,敲撲全弛,而賦亦集。聽訟兩造詳訊,決法平亭,未嘗快行一意。束濕吹毛,良善得白,奸宄意消。辛酉分校棘闈,所取士盡知名。秩滿,遷擢,兩邑士民思之不置。節(jié)《霞棲藏稿》。
薛邦瑞亳州人。由進士天啟初任晉江知縣。潔志銳治,剔弊除奸。復虛心俯從民便,曰:“吾求無負于朝廷,無愧于閭閻而已?!庇茸⒁馀d教化,厲文學。六諭之頒,申以約講,勖諸生,而分期課之。精心殿最,不失姘媸。士民翕然化之。節(jié)《霞棲藏稿》。
姚孫榘號石嶺,桐城進士。天啟間由龍游縣令調(diào)知晉江。下車即有校文之役,藜照一燃,滄珠無遺。所首拔,旋獲雋。邑當荒旱頻仍之后,民困催科。孫矩征追不迫,為惠法中,賦集而民不擾。沿海迫饑寒者,嘯聚剽掠,鄉(xiāng)間不遑寧居,夙夜鞅掌,為固圉計,編設保甲,以防內(nèi)間,環(huán)衛(wèi)雉堞,以壯外捍,閭閻恃以無恐。農(nóng)安耕,商安肆,士民頌之。節(jié)《霞棲藏稿》。
戈簡廣德人。由進士天啟間任晉江知縣。飲冰茹蘗,兩袖清風。謂有用之學在于足民、練兵、得人、造士。縛嶺寇,殲海鯨,奸宄屏跡。日與諸生談經(jīng)論文,多士感奮,桃李成行,循良之聲播于四境。節(jié)《筍堤集》。
國朝
知縣
王承祖陜西人。順治間由進士知晉江縣。廉能方正,耿耿自立。安平海濱埭田崩壞,民苦肆累,承祖寬典清丈,俾得修筑有資。時寇方熾,貝子率大師征剿。牧馬民間,龜湖二十四鄉(xiāng)人有夜盜戰(zhàn)馬者,貝子怒,令道府以下各簽花押,以亂民奏剿之。承祖獨毅然曰:“頑抗征輸,是謂亂民。此地征輸不失,豈可妄剿?且戰(zhàn)馬被盜,誰司牧圉?而欲殺此無罪之民。職雖死,不忍簽號也?!币蛱槠陶?,得免。又??芨`踞安平,及賊遁,議者欲追民間通賊之罪屠殺之,承祖亦力爭不可。二事全活無數(shù)。后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歷都御史,工部侍郎。
叢蔭坤號邃衷,山東人。順治十五年由舉人知晉江縣。舊時軍旅頻仍,賦重民貧,征賦者日進糧長而抶之。糧長弗能堪,則傭貧民代佚。持佚與受佚者皆計數(shù)取償。費益多而糧益逋。又故事,止征比糧長,不問花戶,黠者既貽累糧長,而愚者不知應輸之數(shù),任糧長飛移作弊,莫從稽查。簽拘押追,胥役漁利,閭井騷然。蔭坤下車甫浹旬,問民疾苦,鑒前失而反之。進糧長于庭,悉心開諭,令臚列花戶姓名及應納糧額,造具細冊,榜而示之。令各照數(shù)赴柜投納。其完不及數(shù)者,復令自為限期。于是輸將恐后,里無追呼,庭絕敲撲,歲省佚省費以萬計。值大師征剿,軍需孔亟,庚癸不呼而民無煩擾。以勞瘁卒于官,貧不能歸櫬,士民捐賻之,并為勒碑畫像,祀名宦祠。雍正舊稿,參《恥躬堂文集》。
沉朝聘奉天人。鑲藍旗筆帖式,康熙十六年知晉江縣。性淡泊,署內(nèi)粗糲自甘。時海氛竊發(fā),朝聘筑靈水、前埔、曰湖、東石、圍頭五寨,日練鄉(xiāng)兵以為犄角。戊午賊至,圍城,發(fā)大炮射入城,雉堞幾為之壞。朝聘以篷筱絡土石堵之,炮不得入。賊又為地道穿入城,朝聘以火藥從石隙燒之。如是累日,援師至,賊乃遁。圍解,賊斷新橋、浮橋以去,朝聘克日修就。勤勞赴事,軍需無誤。又大師至,供億浩繁,民不堪命。朝聘從容調(diào)理,事得就而民亦安。后以才能改調(diào)臺灣,旋升霸州知州,累官巡撫,祀名宦。
張召華字實君,號復齋。湖南華容人,康熙甲子乙丑聯(lián)捷進士。三十一年知晉江縣。實心愛民,而聽斷明敏。民有鬻子輸逋者,捐俸贖還之。有嫌婿貧而悔婚者,代出聘幣,且資其生計。有父訴子不養(yǎng)者,其子行賄求解,庭鞫時出資畀其父,曰:“可以養(yǎng)爾余年矣。”撲其子,邑人稱快。有桀黠賈人,其父以不孝訟。鞫時天方寒,其父襲新衣入,而賈人故敝衣露肘,陳寒苦狀。佯呼其父詈之,曰:“吾不忍睹而子之寒,乃以不孝妄揑,不重撲何以教慈乎?”胥持大杖,觀者方駭愕,召華微睨賈人顏色揚揚,忽叱之曰:“而見父將受大杖而猶可忍耶?不孝奚辭!”以大杖重懲之。觀者歡躍稱神。有守瓜圃而斃者,昏夜莫知誰為。集鄉(xiāng)民于社廟,袒裼驗之,一人膚體傷敗,詰之立屈服。他讞事多類此。晉人文素盛,賓禮其俊秀,加以訓誨,自此童子試盈萬人。癸酉分校,得人為盛,如蘇塤、戴錸皆知名士。革除重耗,禱雨捕蝗,無不立應。以母老請終養(yǎng)。士民攀留不獲,則為供其食用,伐石紀德。去之日,送至洛陽橋者數(shù)萬人。
劉宏基字恒齋,廣西臨桂人。由舉人康熙四十六年知晉江縣。寬厚居心,慈祥字人。憫晉邑貧窮,催征常寬限期,不事敲撲。聽訟得情,應杖者量減其數(shù),惻然哀矜。以計典不及,解任。百姓迎于通衢,爭舁之。旅不行,賈不市,呼聲動地,擁集萬余人。舁至道府各衙門叩首乞留,如是三日。既不得請,則有百余人跋涉赴省,至督撫各衙門懇留如前,俱慰之而歸。老幼男婦絡繹至公館輸給薪米,五匝月不替。紳士刊刻德政詩紀焉。起程回籍,爭送出郭數(shù)十里,涕泗而別。
王夢說山東滕縣人??滴跷迨暧韶暽獣x江縣。愛民造士,一以至誠。每見士子,必教以衣冠禮讓,先器識而后文藝??h大堂傾圮年久,夢說倡議鼎新。士民感其德化,樂助成功。后以病卒于署。民哀慕之不衰。
葉祖烈江南華亭縣人。雍正二年由監(jiān)生知晉江縣。留心民瘼,凡有害于民者,執(zhí)法誅鋤,奸宄斂跡。聽斷明敏,庭無冤民。其父覺庵來署就養(yǎng)。歿,士民建祠祀之賜恩巖左,陳萬策為記。
蘇本潔常熟舉人。雍正五年知晉江縣。哀矜民命,讞獄反復詳盡,惟恐稍有失入。憫貧民乏地營葬,捐俸于東岳山買地一區(qū)以為義塋,計產(chǎn)七畝,立石為界。又為勒誡語于石,以杜爭端,民至今賴之。
王時翔鎮(zhèn)洋人。由生員保舉,雍正七年知晉江縣。下車,集士于明倫堂,諄諄戒諭,勉以砥躬礪行。聽訟準情度理,凡稍可原者,訓誨之使之自新,不輕施敲撲。邑人德之。
曹鑾全州人。雍正丁未進士,十二年知晉江縣。明達果決,聽斷不待煩言,兩造輸服。邑有先賢裔孫女貧苦不能自存,典與富家為婢。及長佃贖,勒背不與。訟到官,鑾訊實,欲治富家以壓良為婢之條。搶地求寬,請免其典價以贖罪,乃為出妝資擇士人配之,人誦其德。十三年署惠安縣,繼知南安縣,均有惠政。丁父艱,去,民謳思之。
胡格江夏人。由舉人雍正十一年知同安縣。有能聲,十三年調(diào)知晉江縣。催科不擾,治事維勤。每聽訟,稔知桀黠者多強詞奪理,而謹愿者肅于威,吶吶不能出諸口,獨喚至案前,霽顏溫詞以叩之,俾得從容達情,然后徐理其曲直,片言而決,民稱不寃。有巨惡柯疇,膂力絕人,淫掠鄉(xiāng)村,告案累累,兵役往捕,屢被兔脫,莫可如何。格偵知其藏處,密約營員兵役屯于十里外,而自同守備郝琮并親丁二人,直入虎穴擒之。兵役繼至,環(huán)繞捆縛,赴縣監(jiān)斃。數(shù)十年大憝獲除,民頌其功。乾隆六年再任,賢聲益著。十一年升本府海防同知,鋤強扶弱,決獄明允,治一如晉。歷延平穎州知府。
王?,灤笸疥幦恕S杀O(jiān)生先知惠安、南安縣,有惠政,乾隆十三年知晉江縣。剛正精明,人莫敢干以私。嚴禁吏役藉端需索,皆戢戢奉法。遇事卓然有主,不為浮議所移。案牘皆出手裁,無所假手。每讞獄,曲直立分,一切虛誑之詞不敢妄瀆,訟牒以減。調(diào)知閩縣。乾隆十八年保舉知府,未入覲,卒于官。晉邑民追思之。
黃昌遇江南江寧縣舉人,乾隆十四年由古田再任晉江。振興學校,郡北一峰書院廢墜百余年,沒為淫祀,毅然廓清而興舉之,改名梅石。復倡新晉邑學宮,重建縣城隍廟及崇陽、肅清二門樓。方議并建泉山門樓,以成全功,值疾作告休而去。士民惜之。
徐之寬浙江湘瀘縣拔貢生,乾隆三十六年署晉江縣知縣。邑先賢蔡文莊公祖山名大桃花山,與田姓赤石山毗連,中隔古坑為界。田越坑混占,并冒文莊公祖一樸公墳為其族無嗣叔母墳。蔡裔孫累控十三官不能決。之寬訪知其實,授意貢生林玉麟欲為清理,而本邑孝廉張源德合紳士百四十余人具呈。之寬先自勘驗。躬履山壤,披荊棘,審形勢,細按閩書甚悉,后集紳士共勘,分別二山水溝古坑,盡遷混占墳山及園歸蔡,為細書勘語七八百言,付蔡姓收掌。會一樸公墳塌,紳士議重修。之寬復委晉江縣教諭,當眾啟窆,得瓦棺二,蓋上朱書遷葬年月,真文莊公祖父母骸也。人心益快。蔡裔奉位于文莊公廟左尸祝焉。其他修舉廢墜,俱不憚勤勞云。
史必大山西太原府榆次縣人。乾隆庚辰舉人,大挑一等分發(fā)安徽,試用知縣,補授靈壁縣知縣。因事降調(diào),引見,仍發(fā)安徽補授巢縣知縣。卓異候升,丁外艱,服闋,揀發(fā)福建署政和縣,委署泉州府馬家巷通判。五十三年十二月,委署晉江縣知縣。廉仁勤敏,治盜愛民,務絕苛政。居恒惟一布袍,不御華飾。糲飯蔬菜,署中仆從無過數(shù)人。每市物于民,恐衙中人倚勢扣克,必親檢點。民曾姓富甲一邑,婢投井死,其親誣訟,立雪其寃。典商粘姓有以死尸誣之者,亦為昭雪。時民偶染疫氣,或卒于途,地保請驗,必大立驗無損。杖之,后地保無敢擾者。命盜牽累,隨時開釋。兩造備,即開誠聽審。禁衙蠹設差館班房。役之出于鄉(xiāng)者,每里批給路費七十文。出門惟喝手二人,簥一把。遇爭競數(shù)語判之,狀中虛詞,無敢出口者。一時夜門不閉,路罕拾遺。制軍李侍堯至境,衙門索擾,必大曰:“吾視民如子,多費于上司,必侵漁于百姓,吾免官去耳。且制軍表率一方,豈以口腹累民?綢緞哖嗶供鋪墊,若等又安所得豐衣美食哉!”侍堯飭其屬毋苛求,民賴以安。五十四年三月兼署蚶江通判,十二月卸晉江縣事,調(diào)臺灣鳳山縣。內(nèi)升,路過晉江,寓郡中清源書院,遠近紳士賦詩志遺愛者,爭粘于院壁,壁為之滿。民爭獻柴米酒脯,鳩金為贐,固卻之。啟行之日,香花酒果迎于各鋪。百姓扶老攜幼,攀轅痛哭,擁擠以數(shù)萬計。自城中至洛陽汛,必大下車步行,揮涕諭父老毋過苦。遇筵,滿引一杯。過晉邑,始得升輿去。迄今四十余年,興思勿替?,F(xiàn)紳士耆民呈請崇祀名宦祠,以志遺愛。
趙同岐號幽亭。江蘇常熟副榜,嘉慶十三年由安溪縣調(diào)補晉江縣知縣。下車首勤考課。邑梅石書院自乾隆間前邑令黃昌遇修后,年久廢墜,堂廡廊舍,鞠為茂草,僅存羅一峰先生栗主于頹楹壞桷之中,捐俸倡紳士鳩眾重新修建。復迎□魁像祀于第四進,其外仍祀一峰先生。又外為講堂,又外為大門,兩旁學舍堂宇,煥然更新。出資充山長修金,生徒膏火。寧化伊秉綬為書“講堂”二字。將竣事,卒于官。紳士為位于書院中,額曰“德化留思”。
宋
縣丞
詹體仁字元善,崇安人。始冠,登隆興元年進士,乾道間為晉江縣丞。居官以利民為心,梁克家薦之朝,入為太學錄,歷龍圖閣,知靜江府,移鄂州卒??と苏娴滦阍閺闹?,問以居官蒞民之法,曰:“盡心平心而已,盡則無愧,平則不偏。”《閩書》。
明
縣丞
陳敘字伯敦,籍貫未詳。正德間任晉江縣丞。十一年丙子,寇發(fā),延及廣浙二邊,檄文武守臣御之。敘首先率士卒擊楫任戈,賊平,敘功獨偉。學博王篪等暨紳士各贈以詩,李源為之序。節(jié)《再征堂集》。
林才杰字士英,吳川人。由監(jiān)生嘉靖間任晉江縣丞??|北留公陂歲久傾圮,太守屠倬相地度功于陂東,復建一陂,與舊陂準,命才杰董其役。至則循行阡陌,詢民疾苦,獎勸警惰,匪緩匪亟,不十月而告成功。民立石建祠以祀太守,并祀才杰。采汪頻復碑記。
羅汝燦號訥齋,歸善人。嘉靖間任晉江縣丞。嚴以律己,敬以奉上。勞心撫字,恪守憲典,士民懷之。節(jié)《顧新山文集》。
鄧繼芳字思誠,南豐人。萬歷三十八年以恩貢生授晉江縣丞。值??軟_突,訓練征輸,樓櫓器械,皆取辦于芳。事輯而人弗擾。卒于官。晉人哀之,為立甘棠碑,邑紳何燮為之傳。摘錄《建昌府志》。
王德明蒙城人,萬歷末任晉江縣丞。禮賢下士,終日無倦?yún)?。去,官民閉城門攀留之?!堕}書》。
國朝
縣丞
張鴻洲江西南昌府人。乾隆五十八年由監(jiān)生任晉江縣丞。勤于政治。安海地接南、同,竊劫頻聞,設立柵欄,防御夜巡,擊柝達旦,與百姓相親共守。大更三任,始終無異。安海之有木柵門自鴻洲創(chuàng)始也,至今賴之。采柯希九《安平紀略》。
宋
主簿
葉文炳字晦叔,建安人。淳熙十一年進士,任晉江主簿。致書請益于朱文公。及至官,文公告以居官臨民之法。時顏師魯為守,事多咨之決。汀州豪民相讎敵,帥張忠定選官撫諭,皆憚行,文炳獨請往。既至,折之以理,諸豪皆伏。攝獄攝舶,拒絕苞苴,不狥貴人請。師魯薦之于朝,秩滿,遷劍浦令。節(jié)《閩書》。
元
主簿
葉謹金華人。元貞間任晉江主簿。明達,恬進取,卓然有立,知交皆四方名士,所至以教養(yǎng)為務?!堕}書》。
明
主簿
史孟常正統(tǒng)中任晉江縣主簿。從知府熊尚初御賊,死難。今從祀熊尚初于衛(wèi)民祠,及五陵熊太守廟?!堕}書》。
謝濟字惟霖,高安人。天順間任晉江縣主簿。仁以存心,公以蒞事。經(jīng)管稅糧,禁胥役刁蹬留難,稅足糧供。贊襄邑令,政興務舉,民心悅服,上官亦器重之。節(jié)《愿學稿》。
鄧季綬南昌人。正德中任晉江主簿。前簿何瀼大肆虐民,季綬至,一以慈易為治。歲饑,承檄閱視。季綬報云:“當免全征?!睂ひ允嵶铩M?,悒悒不樂,語其子曰:“二月賣絲,自忍心頭之痛;宮中飛雪,誰知外邊之寒。吾為民役受其直,而不得事其事,事之不如人意如此,始信高士不肯為是官也。姑黽勉數(shù)月,俟來歲秩滿,決去就?!标愯槲馁浿?。《閩書》,參《陳紫峯文集》。
宋
縣尉
史居方雍熙中為晉江尉。朞月,政成。轉(zhuǎn)運使以聞,朝命即知縣事?!堕}書》。
黃愿龍溪人,南安令彥臣子,靖國間任晉江縣尉。補葺六里陂各處殘缺,仍增開諸淮以通水利。民祠祀之?!端Φ落洝贰?br />
林天書名詔,以字行,福寧州人。咸淳四年進士,授晉江尉。勵行安貧,克勤其職。思孔圣危邦不入之訓,以疾乞歸。后八年宋亡,元初屢薦不起。《閩書》。
石井鎮(zhèn)監(jiān)
朱松字喬年,婺源人。監(jiān)石井鎮(zhèn)。抱負經(jīng)濟,恥于自售。后胡世將撫諭東南,見松奇之,薦于朝,調(diào)試館職。舊志。
元
縣尉
劉益字有諒,晉江人。由良家子弟率義兵從帥府討山寇,以軍功補官。至正二十一年,授晉江尉會。大饑,幽薊尤甚。益首率仗義饋餉,至于大都。時西域那兀納等據(jù)泉州,炮烙邦民,以取貨財。益設法贖之,所活甚眾。后所活者相率于西峰院為益祝壽,年八十四無病而逝。舊志。
明
巡檢
汪芳山成都人。嘉靖間任深滬巡檢。戊午年,倭賊由海登岸,度勢難敵,密令民從小路逸走,以身由大路逆之,故為遲緩,使民得以盡脫。遂死之。所全活萬余命。時五月二十六日也。民為葬于本都,勒石紀事,即上帝殿旁為位,以其死難之日祀之,至今不衰。采本鄉(xiāng)碑記。
明
教諭
王敬襄陽人。洪武初為晉江教諭。有學行,厘正學宮,作新士習?!堕}書》。
朱文簡字元可,號墨溪,樂清人。為諸生時,郡太守稱為當世人物。正德六年,由舉人授晉江教諭。學行醇美,克稱師道。待士子有恩,當?shù)兰叭蠓驘o不愛且敬者。紫峰陳琛贈之序曰:“廉潔可以激貪,仁厚可以敦薄,真素可以入誠,恬退可以止競。而又躭書若炙,好賢若渴。達有深識,灑無俗韻?!蔽礉M秩升增城知縣。名廉吏,以不能狥時好,致仕去。舊志,參《閩書》。
李衡吉水人。萬歷中以舉人任晉江教諭。溫雅有文,式誨多士,士翕然從之。終大理寺評事?!堕}書》。
林騰鵠永安人。萬歷二十二年任晉江教諭。諸生贄饋,一概峻卻,曰:“官以教為名,豈以貨???”集俊秀講業(yè),循循不倦,言動具有矩矱。升王官去,諸生思之,立碑學宮,祀名宦。舊志。
國朝
教諭
林潤芝延平人。由舉人初授德化教諭,有善教聲。丁艱,服闋,補晉江教諭。時當兵火,文廟明倫堂悉為堆草收糧之處。潤芝至,即通詳各憲,力請移于別地,廟學乃得肅清。又捐俸于堂后起蓋衙署及捐置棹燈家私,留交來者。鐫石記于廟側(cè),秉鐸體統(tǒng),規(guī)畫有緒。秩滿升河津知縣。
明
訓導
黃袞字德章,番禺人。正德四年任晉江訓導。與教諭朱文簡寅恭共濟,接諸生以禮,課文甲乙之,靡不帖服。補廩推貢,按次報上,靡所沾染。李竹坡源稱其刮垢人才,不落俗格。節(jié)《再征堂集》。
霍球字廷獻,號覺山,南海人。正德六年由舉人署晉江訓導。性度夷坦,行如其學。每月按期課諸生,以身率之,經(jīng)年不倦。學美而文充,道修而教成,與士大夫相過從,講學之外無他及。嘗謂天下之士學博者不欠也,識精者不欠也,才敏者不欠也,惟夫器量宏遠,千百中不一二焉。人以為自道其實云。代巡督學,屢核旌之。未滿秩,升湖廣武陵知縣。舊志,參《筍江集》。
李一檝程鄉(xiāng)人。萬歷末以貢士任晉江訓導??犊呙?,學問淹貫,卓然有志于圣賢之道。《閩書》。
〔校注〕
〔一〕原文作“櫩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