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宗和睿宗(705—712年)

劍橋中國隋唐史 作者:


  從各方面的觀點看,唐代中興的第一個十年是令人沮喪的。武周末年因貪污和行政普遍廢弛而號召的徹底改革干脆沒有進行。相反,這幾年出現(xiàn)的只是在日益惡化的財政和行政局勢下展開的激烈的權(quán)力斗爭。除了那些想在暴政中尋找客觀教訓(xùn)的人外,傳統(tǒng)的歷史學(xué)家普遍不注意這一時期。

  但是,近來已有人企圖論證這一時期具有更重要的歷史意義。有一篇這樣的文章,它確定了三個與皇帝爭權(quán)的集團。[1] 它們是受寵的大臣、皇室和外戚。從中宗登基起,后兩個集團特別活躍,它們的自我擴張和結(jié)黨的企圖與前一世紀(jì)的行政傳統(tǒng)是如此背道而馳,以致它們的活動把行政搞得一團糟。在它們爭奪權(quán)力的過程中,它們的成員各自建署開府,出售員外官和書吏的委任令,同時大大地增加它們控制的“封邑戶”和收入。它們的行動損害了迄今受到尊敬的文人階級的利益,他們被迫搞裙帶關(guān)系和靠謅媚求得提升;并為庶民階級的興起提供了動力,他們這時可以通過捐納進入官場,而不用再熬過漫長的科舉考試過程。商人和地主是最大的受益者。

  史料的性質(zhì)顯示這類分析具有很大的暫時性,但這一時期的簡短的年表至少能顯示為什么會作出這些推斷。

  在中興時期,兩個主要人物是中宗的韋后和她的面首,即被廢黜的武后的小侄子武三思。韋后是一個淫蕩和有野心的女人,據(jù)一種史籍記載,她之所以能完全駕御丈夫,是因為他要感謝在流放期間她給予的支持;據(jù)說他曾答應(yīng),萬一他復(fù)位,就把全部權(quán)力給她。[2] 通過成為她的面首,無恥的武三思在他姑母倒臺后仍能幸存下來,并且施展與中宗朝的心腹謀士上官婉兒同樣的才能,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他在新秩序中的地位。上官婉兒是詩人兼官員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在664年參與了廢黜武后的陰謀,結(jié)果不但自己被殺,而且使全家淪為奴隸。上官婉兒就這樣開始了在宮中當(dāng)奴婢的生活,但她憑借真正的本事,升到了類似武后私人秘書的地位,約從698年起,起草了許多武后的官方文件。由于她的經(jīng)驗和才智,她被推薦給新主子,名義上被封為昭容,不過她的作用是顧問和秘書性質(zhì)的。此黨的最后一個成員是21歲的安樂公主。由于她生于去房州的途中,又是韋后的唯一活下來的子女,所以中宗對她非常溺愛。705年,她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xùn)。

  這是一個重要的聯(lián)盟,它鞏固了帝國最大的兩個家族的關(guān)系;更重要的是它助長了武三思的得意的詭計。在為自己取得最高權(quán)力的野心的推動下,他已設(shè)想出一個大膽的計劃,即在開始時通過他兒媳進行統(tǒng)治;所以在完婚后他就立刻開始促進任命她為皇儲的活動!以前從沒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朝廷為之愕然。盡管不久前已有婦女統(tǒng)治的傳統(tǒng),但被任性的公主稱之為“山東木強田舍漢”[3] 的魏元忠糾集大批支持者阻止了這個計劃,所以暫時保住了中宗與一妃子所生的次子(原文如此?!g者)、當(dāng)時的繼任者李重俊的地位。計劃的這一挫折沒有嚇倒武三思,但它使他知道,強有力的大臣們?nèi)钥赡苁且粋€危險。為了阻止任何進一步的對抗,他決定對整個官僚集團進行恫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狠狠地打擊了最有威望的官員,即復(fù)辟政變中的五個帶頭人。他們之所以成為自然目標(biāo),不但因為他們是宰相和全國的英雄,而且還由于他們曾經(jīng)企圖抑制武氏家族的腐化和濫施封賞。通過韋后,武三思在705年先把五人提升為顯赫但無實權(quán)的王,到同年年底,把他們貶謫到遠離京師之地的借口也被找到了。年邁的武后看到她侄子如此迅速地占了絕對上風(fēng)并且準(zhǔn)備重新實施她以前的某些措施,她一定會面露笑容的吧。她寬厚地原諒了她的敵人并放棄了皇帝的頭銜,在705年陰歷十一月死去。她的謚號為則天。

  武三思繼續(xù)推行他的陰謀。朝廷中剩下的在威望上可與自己相比的人物是前帝睿宗和睿宗的同胞太平公主。兩人都似乎滿足于不過問政治;為了保證他們繼續(xù)不干政,武三思給每人十萬戶的巨大收入。[4] 唐制規(guī)定,接受這種實封的人,本人收取歲入的三分之二,中央政府只收三分之一。[5] 在整個這一時期,武三思及其朋友和繼承者們?yōu)樽约簱频昧舜罅康姆赓p,因此到玄宗登基時,國家的大部分歲入,特別是富饒的河南河北地區(qū)的歲入,都落入了私人手中。[6] 封賞的大部分是非法的,因為它們都超過了唐令規(guī)定的限額,而在這種情況下,賞賜給公主的法定限額僅為300戶。[7] 但沒有人提出異議。兩個月后,太平公主和其他六個公主獲準(zhǔn)自己開府,規(guī)模與“親王”的府同。[8] 通過把這些職位售給出價較高的人,她們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財富,而且培植了幾批主要忠于她們的官員。武三思使用了同樣的方法,在706年初任命了兩千多名員外官;據(jù)一份史料記載,另外有一千名宦官被任命為七品以上的官員。[9] 這些員外官的性質(zhì)模糊不清,但在正統(tǒng)官員看來,他們的任命是很不得人心的。當(dāng)時一個道的同僚致函魏元忠,列舉“十失”,并警告說,今之政府快走向災(zāi)難,因為它在科舉制中受賄和貪污,因為它存在宦官和無能的官員,因為它不能阻止公主們自己開府,因為它沒有抑制貴族的驕奢淫逸。[10] 魏元忠非常清醒而且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沒有向任何人提供此信。

  朝廷在706年冬返回長安,武三思和韋后在那里加強了擁立安樂公主為皇儲的活動。處境不幸的人是中宗與另一個妃子所生的第三子李重俊。韋后及其支持者恨他,對他很不尊重。不用說,他變得越來越不安,于是在707年秋他決定行動。他在有經(jīng)驗的將領(lǐng)李多祚和300名御林軍的支持下進入武三思的府第,把他和他的一個兒子,即安樂公主之夫殺死。他然后轉(zhuǎn)向皇宮,但在那里就不那么得手。中宗帶著妻子和女兒,已設(shè)法設(shè)置路障并躲在玄武門城樓中;當(dāng)這批密謀者來臨時,他表現(xiàn)了難得出現(xiàn)的勇氣。他戲劇性地向士兵們發(fā)出呼吁,說服他們把予頭轉(zhuǎn)向其首領(lǐng)。李多祚當(dāng)即被殺;前皇太子在到達突厥邊境時才被殺。

  政變的失敗和武三思之死沒有使政治空氣發(fā)生什么變化,不過在他那個宗派的陰謀中已沒有他那種精心安排的特點了。當(dāng)新寡的安樂公主幾乎立刻開始與剛回國的武延秀發(fā)生不體面的亂倫之事時,整個朝廷為之震驚。事情似乎是,他在默啜和北突厥人那里逗留期間習(xí)染的“夷狄”外貌和習(xí)慣使她著了迷。他們在708年的婚禮是如此浪費,以致大部分官員推測安樂公主已被內(nèi)定繼位,于是有的人退居幕后搞反對活動,有的人則競相向她獻媚。政府一片混亂,由于安樂公主愚蠢地企圖誹謗睿宗和太平公主,隱藏著的緊張根源已經(jīng)露頭。707年,他們輕易地洗清了自己,但安樂公主卻愚蠢地破壞了武三思政策的精髓,即不疏遠太平公主。

  707到710年的時期主要處于令人不安的休戰(zhàn)狀態(tài)。韋后和她的女兒分享攫取的權(quán)力;前者的面首連續(xù)不斷,后者在一個與她志趣相投的婦女小集團的參與下,通過出售委任狀和所謂的斜封官來增加自己的財富。[11] 任何社會地位的人付三千錢就能度為僧尼,付此數(shù)的十倍就能成為一個公主府第的官員。需要的人很多,因為這兩種職位的特權(quán)包括勞役和主要稅賦的豁免,從而為富商和地主提供晉升的絕好機會。幾位公主和她們的朋友因為攫取京師周圍的土地和競相建造豪華的別墅,所以很不得人心。她們使河流改道,破壞農(nóng)業(yè),還取窮人的子女為奴隸。上官婉兒是引人注目的,她是主持選拔應(yīng)試士子的第一個婦女??梢灶A(yù)料,她所喜愛的是像崔湜那樣文才優(yōu)于行政能力的人。她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新的文學(xué)學(xué)院,還主持了一個鋪張的社交性集會,文章比賽的優(yōu)勝者在那里可以得到金、帛的獎賞;[12] 她與朝廷的其他人一起,在佛教的建筑上浪費了大量錢財。一名正直的官員韋嗣立告誡說,雖然民力耗盡,糧倉空虛,但新寺廟卻不斷出現(xiàn),小廟花三五萬錢,大廟則高達數(shù)百萬錢。[13] 他的抗議連同其他同樣的意見都被置之不理。即使沒有賣官鬻爵的事,官僚集團的擴大也是突出的。各種史料沒有作出真正的估計,只說兩京通過科舉的人達“數(shù)萬人”。一名官員對任命的大批員外官深為厭惡,他上疏抱怨說,“金銀不供其印,束帛不充于錫”。[14] 官場中的貪污如此盛行,以致當(dāng)一個大膽的官員免除1400名持有非法委任狀的人之職務(wù)時,他竟受到同僚的排斥。正規(guī)的政府官署不得不與許多與之競爭的政治集團分享權(quán)力,而擁有正式的和非常任命的官員的人數(shù)之多達到了令人反感的程度。[15] 但還有一些人等待了多年,才靠行賄、公開購買或偶爾靠自己本事謀求到了職位。

  政治生活似乎已到了極度消沉的時刻,但事態(tài)還在發(fā)展。太平公主永遠不會寬恕韋黨想消滅她的背叛行徑,已穩(wěn)步地在培植支持她的力量,在此同時她還擴大了對她同胞睿宗的影響。約從709年年中起,她還開始引起她的另一個同胞兄弟中宗對他妻、女的不正當(dāng)行為的懷疑;到710年初期,中宗公開流露了他的不滿。韋后開始為自己的地位擔(dān)憂了。陰歷六月,皇帝突然死去;據(jù)一些歷史學(xué)家說,他是被他妻子或女兒在他喜受的糕點中下毒所害。[16] 這一指控并無實據(jù),但韋后確實隱瞞了他的死亡。直到她命自己的親戚擔(dān)任關(guān)鍵的軍職和把中宗僅存的15歲的兒子李重茂扶上皇位時為止。他即將統(tǒng)治兩個星期。

  廢黜他的政變的成功通常歸功于未來的玄宗李隆基,原因與唐之建立歸功于太宗相似。[17] 與他祖父一樣,玄宗也親自插手干預(yù)了他這一時期的歷史,以確保任何史料都不能與這種官方解釋有矛盾。但種種事實卻暗示了不同的解釋。陰歷六月十二日晚,李隆基及其少數(shù)追隨者(包括太平公主之子)再次把玄武門的禁軍爭取過來,殺死了韋黨首領(lǐng),強行闖入宮內(nèi)。倉皇出逃的韋后、正在打扮的安樂公主和想改投主子的易變的上官婉兒被殺。這是一次順利的行動,但它需要錢和權(quán)力。25歲的李隆基則都沒有;他當(dāng)時任衛(wèi)尉少卿,作為睿宗與一個妃子所生的第三子,他是沒有前程。政變顯然是太平公主策劃的;如果還有任何懷疑的話,兩天以后,這類懷疑就煙消云散了。她傲慢地打斷了一次朝覲,把年輕的皇帝拉下皇位,并把睿宗召來。睿宗也許是在真正勉強心情下再次進行統(tǒng)治的,而實權(quán)卻轉(zhuǎn)到了武后女兒的手中。沒有人敢抗議。

  有一個時期,太平公主似乎將步她母親篡位的后塵。她的寵臣被安插在國家最高級的崗位;未得她首先批準(zhǔn),睿宗甚至拒絕考慮任何措施?!肮魉?,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趨附者門庭如市?!保?8]

  只有一件事太平公主沒有成功。她預(yù)期體弱的同胞會長期統(tǒng)治,所以沒有插手立嗣之事。人選為睿宗的有合法權(quán)力的長子李成器和李隆基二人,后者因領(lǐng)導(dǎo)政變有功而成為侯選人。睿宗猶豫不定,但已在敦促李隆基登位的某些大臣的呼吁,再加上其長子的無私,使他不必作出困難的決定。710年陰歷六月,未來的玄宗成了皇太子。沒有關(guān)于太平公主反對這一立儲的記載,但不出幾個月,她發(fā)起了一場詆毀他的陰險的運動。她抱敵對態(tài)度的原因不詳,也許是因為他表現(xiàn)得過于能干了。幾乎從他任皇太子時起,有獨立精神的高級官員似乎有了信心。諸公主府的官屬被取消;唐休璟和張仁愿等忠于唐朝的有威望官員又控制了關(guān)鍵的軍職;當(dāng)時最受人稱道的宋璟和姚元之正在處理科舉制中的積弊,取得的成就使“當(dāng)時翕然以為復(fù)有貞觀永徽之風(fēng)”。[19] 當(dāng)他們罷了數(shù)千名斜封官的官職和削減中試的名額80%時,睿宗支持他們的努力?;侍颖救艘恢蔽幢蝗俗⒁?,但他的聲望日隆,同時太平公主的攻擊也隨之與日俱增。他的日益擴大的支持者隊伍力促他采取反對她的行動;雖然他非常了解她權(quán)勢的范圍,不能魯莽行事,但他幾個朋友的熱情幾乎毀了他。宋璟和姚元之擅自行動,說服睿宗把太平公主派出京師,以結(jié)束家庭的爭端。他勉強同意暫時將她流放,于是她就居住在濮州的附近。但她的勢力幾乎沒有縮小;皇太子知道她把自己的放逐歸咎于他,所以經(jīng)常擔(dān)心報復(fù)。在一次企圖使她息怒的行動中,他要求將自己的盟友宋、姚二人分別貶逐到外地。她立刻抓住這一機會,以自己的人去取代他們,《資治通鑒》對此后的種種事件作了簡明的敘述。斜封的官職被恢復(fù),“自是綱紀(jì)紊亂,復(fù)如景龍之世矣”。[20] 711年晚秋,已經(jīng)打算放棄皇太子之位的李隆基完全投降,請求將她姑母召回京師。她同意回京,在幾個月中,七個宰相中的五個是她的人了。

  睿宗對事態(tài)的這些發(fā)展不是視而不見的,并且日益有所醒悟。在712年,他因自己不能控制局勢而精神受著折磨,到了仲夏,蒼天以一顆明亮的彗星來示警。皇帝覺得這一跡象有其用意,當(dāng)宮廷的占星術(shù)士證實了他的解釋時,他宣布了讓位于兒子的決心。這時太平公主強烈反對,但無濟于事。她設(shè)法強行達成一個妥協(xié),即睿宗成為“太上皇”,保持任命高級官員和決定死刑的控制權(quán);但在同年陰歷八月,玄宗登上皇位。

  這時,輪到太平公主焦慮不安了。她的權(quán)力仍極大,控制著大部分的文武官員。[21] 但她在新帝統(tǒng)治下,很難期望無限期地保持有利于她的平衡。她的支持者經(jīng)常敦促她對他采取行動。最后,她拋棄了以往行之有效的忍耐和謹慎,求助于毒藥,但玄宗防衛(wèi)嚴密,逃脫了毒手,但他非常清楚,太平公主一人應(yīng)對此負責(zé)。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和解這時是不可能取得了。

  713年夏季,她被迫企圖發(fā)動一次武裝政變。她以一貫的謹慎擬定了計劃;如果她是男子,能夠親自執(zhí)行計劃,她很可能成功。相反,她必須依賴別人,而玄宗則通過其中一人得到了警報。陰歷七月初,正好在實行密謀的前一天,他冷靜地逮捕了幾個首犯,在武德殿把他們斬首。三天后,公主本人在她的府第被賜死。她的死亡可以被恰當(dāng)?shù)匾暈橐粋€時代的結(jié)束。以后再也沒有這樣多的婦女如此長期地影響中國的政治生活了。

 ?。?] 見谷川道雄:《從武后末年到玄宗初年的政爭——對貴族制研究的一個看法》,載《東洋史研究》,14.4(1956年),第54—60頁。

 ?。?] 《舊唐書》,卷51第2171—2172頁;《資治通鑒》,卷208第6584—6585頁。

 ?。?] 《資治通鑒》,卷208第6608頁,《考異》。

 ?。?] 《新唐書》,卷83第3651頁;《唐會要》,卷90第1638頁。

 ?。?] 見仁井田升:《唐代的封爵及食封制》,載《東方學(xué)報》(東京),10.1(1939年),第1—64頁。

  [6] 見《新唐書》,卷118第4262頁;《文苑英華》,卷609第8—9頁。這一問題以及它與當(dāng)時其他弊?。ㄈ绻陀么罅繂T外)的關(guān)系,在礪波護的《隋之貌閱及唐初之食實封》(第165—178頁)中有簡明的論述。

 ?。?] 《唐會要》,卷5第51頁;《新唐書》,卷83第3650頁。

 ?。?] 一個公主只有資格設(shè)立一個管理其實封收入的機構(gòu)。王公不但有大得多的實封管理機構(gòu),而且有一批老師、一個大的王府管理機構(gòu)和一大批個人護衛(wèi)及宮廷禁衛(wèi)。見戴何都:《百官志、兵志譯注》,第629—645頁。

 ?。?] 《資治通鑒》,卷208第6601頁。關(guān)于員外官,任命的確切性質(zhì)現(xiàn)在仍是一個問題。礪波護在《隋之貌閱及唐初之食實封》第172頁以后已對不同的論點進行了討論。

 ?。?0] 《資治通鑒》,卷208第6601頁。此信為其他情況不詳?shù)墓賳T袁楚客所寫。

 ?。?1] 這些弊端及文中隨即談到的弊病,在《資治通鑒》(卷209第6623—6625頁)中有詳細的描述??磥?,任命斜封官的證書沒有通過門下省和中書??;見《資治通鑒》,卷209第6625頁。關(guān)于對佛教建筑的贊助,見雅克·熱內(nèi):《5—10世紀(jì)中國社會中佛教的經(jīng)濟面貌》(西貢,1956年),第281頁。

  [12] 《資治通鑒》,卷209第6622頁。

 ?。?3] 《舊唐書》,卷88第2870頁。這份在709年春遞呈的奏疏全文載于《全唐文》,卷236第6—8頁。

 ?。?4] 《資治通鑒》,卷209第6624頁;《舊唐書》,卷101第3155頁。

 ?。?5] 《資治通鑒》,卷209第6633頁。

 ?。?6] 《資治通鑒》,卷209第6641—6642頁;《舊唐書》,卷51第2174頁。

  [17] 見第三章H.J.韋克斯勒的論述。

  [18] 《資治通鑒》,卷209第6651頁。

 ?。?9] 《資治通鑒》,卷209第6652頁。

  [20] 《資治通鑒》,卷210第6664頁。

 ?。?1] 《資治通鑒》,卷210第6682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