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朝的覆滅

帝國如風 作者:梅毅


  元末士人葉子奇在其筆記《草木子》中,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幅元末社會的圖景:

  “元朝末年,官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恥之為何物。其問人討錢,各有名目,新屬始參曰拜見錢,無事白要曰撒花錢,逢節(jié)曰追節(jié)錢,生辰曰生日錢,管事而索曰常例錢,送迎曰人情錢,勾追曰赍發(fā)錢,論訴曰公事錢。覓得錢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補得職近曰好窠窟,漫不知忠君愛民為何事也?!?br />
  當然,這種景象并非元末才有,實際上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元代,只不過“發(fā)展”到末期,“名目”得到更細的劃分。

  政治上自不必講,元朝“四種人”的劃分,是毫無遮掩的民族壓迫。經(jīng)濟方面,蒙元的破壞可謂“馨竹難書”。北方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民最為悲慘,幾個世紀以來,契丹、女真、蒙古,一次又一次浩劫,人口銳減不說,大部分良田變成荒地,昔日衣冠之邦,長久淪為豺狼異域。蒙古人成為中原大地的主人以后,不僅“繼承”了宋、金留下來的大片“官田”和“公田”,把戰(zhàn)爭中死亡人戶的有主土地劃為“官田”,還強行侵奪當?shù)貪h人正在耕種的良田,沒為“公田”。然后,慷慨至極的蒙古大汗和皇帝們很快把這些田地分賜給宗王、貴族以及寺廟。這些奴隸主領主,各擁賜地,儼然是獨立王國的土皇帝,大的“分地”(蒙古貴族在“賜田”以外還有“分地管轄權”),可廣達方圓三千里,戶數(shù)可達二十萬之多。由于“分地”有免役特權,寺廟又免納租賦,最后一切沉重的負擔,均轉嫁到所謂的自由民身上。特別在初期,蒙元貴族不喜歡定居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上萬頃的土地被故意拋荒,使之成為他們思慕夢想中故鄉(xiāng)的“草原”,以供放牧之用。而在其間,供他們殘酷役使的“驅丁”,則完全是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隸。在中國南方,除大量人口被擄掠賣到北方做奴隸以外,當?shù)貪h族人民要忍受與蒙元上層相勾結的漢族“功臣”或投附地主的壓迫。這些人并不因為自己一直身處南方而在剝削方面稍顯溫情,他們甚至仿效北方那種壓榨“驅丁”的方式盤剝佃戶。元朝的佃戶與前后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整家整家地可以被田主任意典賣,他們所生的后代仍是男為奴仆女為婢,完全是農(nóng)奴制的一種另類表現(xiàn)形式。即使在大羅網(wǎng)中星星點點分散些少量的自耕農(nóng),仍舊被蒙元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無奈之下,他們常常又跌入另一種萬劫不復的深淵——向官府以及與官府勾結的色目人借高利貸,即駭人聽聞的“翰脫錢”,這種高利貸的利息有個聽上去好聽的名字:羊羔兒息——一錠銀本,十年后即飛翻至一千零二十四錠。元朝最早發(fā)行的紙幣在此情況下,自耕農(nóng)的破產(chǎn)與逃亡,成為元代社會的常態(tài)。

  對蒙元帝國大唱贊歌的人們,總是炫耀地聲稱元代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商品貨幣關系:紙幣交鈔是大元帝國惟一合法的通貨,在歐亞大陸諸多地區(qū)暢行無阻。但是,這種“暢行無阻”,是基于鐵火強權和刀鋒下的強制。除元初忽必烈時代交鈔尚有基本信用外,這種基本上沒有準備金的紙幣政策只能說明一個事實:蒙元政權貪淫暴政下肆無忌憚的掠奪。老皇帝忽必烈死后,元朝的通貨膨脹一天比一天加劇。紅巾亂起后,軍費支出增劇,元廷只能天天拼命趕印紙幣,最終使得這些“通貨”形同廢紙。即使是在所謂的“和平年代”,蒙元憑這種紙幣形式不斷地掠奪人民的資產(chǎn),除支付軍費、征服開支以及維持官僚機構運行外,都是套取現(xiàn)貨輸往海外,換來一船又一船、一車又一車價值連城的寶石、美酒、金銀器、地毯等奢侈品。所以,一部分東西方蒙元史家夸夸其談的橫跨歐亞的帝國交通線,最初的本來目的就是便于運輸這些帝王貴族的“必需”之物以及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把帝國軍隊派往每一處角落鎮(zhèn)壓任何可能的反抗。至于后世所謂的“加強了世界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并非蒙元統(tǒng)治者的原意,他們至死(甚至元朝滅亡),也沒什么人會想到這樣的“積極意義”。而且,設驛站、鋪道路、開漕運的所有這些“方便”,無不是建立在漢族人民的血汗之上。報應分早晚,元朝的崩潰,最后很大程度上也源自這小小的片紙鈔幣,財政崩垮后,再想維持統(tǒng)治,難比登天。

  工商業(yè)方面,一反宋代普及化、平民化的高度精細,元代分成極端的兩極:宮廷、貴族所使用之物精益求精,一般人民所使用的器皿粗濫不堪。我們現(xiàn)在如果進入博物館參觀,看那些分朝代陳列的器具,人們會立刻發(fā)現(xiàn)元代時期工藝方面出現(xiàn)驚人的倒退。當然,蒙元統(tǒng)治者在一開始就對工匠無比“重視”,每到一個地方屠城,只有工匠和具有“特異功能”的巫祝等類人“幸免”,他們需要這些“工奴”為自己生產(chǎn)制作高端消費品。統(tǒng)一全國后,元廷把幾乎幾十萬戶工匠全部聚集在大都,建立工匠“集中營”,日以繼夜地為宮廷和貴族生產(chǎn)精細用品,而“工奴”們得到只是僅夠活命的口糧和食水。在這種條件下,工匠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主動性幾乎無從談起。所以,相比宋代那種獨立手工業(yè)和工匠雇傭制度,元代的手工業(yè)也仍然倒退為奴隸制水平。如此,手工業(yè)的嚴重退化,商業(yè)肯定也隨之倒退(色目人放高利貸以及那種巧取豪奪的“商業(yè)”活動不包括在內(nèi))。

  施行如此殘暴而無人性的統(tǒng)治,在冷兵器時代,元朝的滅亡就成為必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