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成宗‘守成’時代的蹉跌

帝國如風(fēng) 作者:梅毅


  公元1294年,春正月,二十二日。

  再過很多年,假如,假如愛因斯坦“相對論”能從理論付諸實踐,那時的人們乘“時光穿梭船”進行“歷史漫游”,我想他們肯定在“回視”元朝時,會把飛船的時間設(shè)置在1294年春天的那一刻。設(shè)定地點:元朝上都。彼時,“歷史游客”們躺在飛船舒適的按摩椅上,透過超廣角大屏幕,可以觀看神奇影像攝錄機拍下的歷史鏡頭:

  紫檀殿內(nèi),香煙燎燒,三名金紫貴臣跪于病榻之前,分別是平章政事不忽木、御史大夫月魯那顏,以及太傅伯顏。而躺在床上的,是個三百多斤的巨胖男人,他身前股后被厚實的錦被毛氈擁裹,很像一個巨大漢堡包夾著的一顆碩粗無比的香腸。

  “歷史游客”們見此情景,可能會笑出聲來。但是,在場的三個重臣以及宮內(nèi)角落屏息侍跪的太監(jiān)、宮女們卻愁容滿面,彼時彼地,老胖皇帝那漸行漸遠的微弱呼吸,幾乎使在場所有人喘不過氣來。

  蒼鷹,終于消融于藍天之中。忽必烈,死了。

  并不順利的繼位——元成宗之立

  忽必烈死時,其太子真金九年前已經(jīng)病死。依理,皇位應(yīng)由真金的兒子來坐。真金有三子,分別是甘麻剌、答剌麻八剌以及鐵穆耳??梢韵扰懦粋€答剌麻八剌,這個人在圣元二十九年已經(jīng)病死。當然,蒙古人喜幼子,忽必烈嫡子中最幼者那木罕本來很有機會,但這個王子倒霉,先前他擁兵北去與北邊諸宗王打仗時,被手下人捆起當成俘虜禮物“賣了”,地位自然陡落。真金太子死后,他的“進取心”又太盛,引起父皇猜忌,自然完全喪失了做皇儲的機會。

  元世祖后(察必)像由此,真金太子的長子甘麻剌作為嫡長孫,自然是皇位最佳的繼承人——這種觀點只是漢儒的觀點。甘麻剌與鐵穆耳皆由真金太子妃伯藍也怯赤(又名闊闊真)所生,自小由忽必烈皇后察必撫養(yǎng)長大,封晉王,長期在漠北任方面主帥。忽必烈在真金太子死后,并沒有特意立“皇太孫”,可他專門為甘麻剌專立設(shè)置“內(nèi)史府”,似乎是傾向把這位孫子當接班人來培養(yǎng)。但是,真金太子妃闊闊真對長子并沒多少感情,她更喜歡幼子鐵穆耳。鐵穆耳文才武略都不錯,曾統(tǒng)軍平滅北部諸王乞丹的叛亂。忽必烈死前一年,他“受皇太子寶,撫軍于北邊”。史書上這種記載,非??梢伞:霰亓疑安]有刻意講明要立哪個孫子為帝,總體上講更可能傾向于嫡長孫甘麻剌。所以,他似乎不大可能把“皇太子寶”這樣有象征性的印璽交給鐵穆耳。

  元朝皇位繼承如此周折,確實與蒙古人立儲制度的不完善有關(guān)。蒙古“黃金家族”個個如龍似虎,每位大汗(皇帝)死,即使真有遺旨,也不完全以之為憑,還往往要經(jīng)過“忽里勒臺”這種奴隸制“民主”過程才能生效。由于缺乏“制度”,皇族以及關(guān)鍵大臣在新君推立的過程中就尤顯重要。此外,忽必烈正后南必的態(tài)度,也很關(guān)鍵。忽必烈原來的皇后察必死后,又以南必為皇后。特別是老皇帝晚年,南必頗預(yù)政事。但這個女人似乎政治手腕并不高明,人也不是多么有心計,整本《元史》中,她的傳記只有短短五十九個字:

  南必皇后,弘吉剌氏,納陳孫仙童之女也。至元二十年,納為皇后,繼守正宮。時世祖春秋高,頗預(yù)政,相臣常不得見帝,輒因后奏事焉。有子一人,名鐵蔑赤。

  忽必烈病危時,只有不忽木、伯顏與月魯那顏三個人侍疾,這樣一來,南必在老皇帝死后攝政的可能性就降低到零,因為她無法捏造忽必烈的臨終遺旨。丞相完澤也對自己無法受顧命很不高興,他曾對伯顏和月魯那顏報怨:“我年紀職位均在不忽木之上,國家面臨如此大事而不得預(yù)聞,真讓人郁悶!”伯顏一句話把完澤噎回去:“假如丞相您識慮與不忽木相當,又何至于把我輩勞累成這個樣子!”完澤向“準太后”闊闊真告狀,這位姑奶奶大怒,召三人前來質(zhì)問,因為她本人同婆婆南必一樣,心里根本不清楚不知道要死的老公公立自己哪個兒子當皇帝。御史大夫月魯那顏理直氣壯:“臣受顧命,太后但觀臣等為之。臣若誤國,即日伏誅。宗社大事,非宮中所當預(yù)知也。”話說得有理有據(jù),闊闊真“然其言,遂定大策”。這一大策,當然就是立鐵穆耳為帝。為此,不忽木、伯顏、月魯那顏實際上與闊闊真不謀而合。丞相完澤雖因不受顧命而氣惱,但他本人是真金太子的老部下,只要真金的兒子為帝,無論立哪個,他肯定百分百支持。所以,立儲之事,完全是幾個大臣和準太后闊闊真導(dǎo)演,“太皇太后”南必反倒沒什么事兒了。

  說起這位闊闊真,她所以能成為真金太子妃,還有一出類似傳奇戲曲的故事。忽必烈壯年時代外出打獵,途中口渴,發(fā)現(xiàn)路旁有一個蒙古包,便與從人下馬,進去討馬奶酒喝。帳房內(nèi),只有一妙曼女子在整理駝茸。見忽必烈等人入帳,這姑娘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表示說:“我家有馬奶酒,但我父母兄弟卻不在家,我一女子不能擅自把東西給你們?!焙霰亓衣牬苏f深覺有理,轉(zhuǎn)身欲去。姑娘又道:“我一人在家,你們自來自去,好像不太妥當,不如稍等一會兒,我父母就回來。”果然,話音甫落,姑娘父母回家,看見貴人到來,馬上端上馬奶酒招待忽必烈一行人。豪飲狂吃一頓,一行人離開。忽必烈在馬上嘆道:“如果能娶這樣的女子為媳婦,該多好呀!”日后,太子真金到了結(jié)婚年齡,不少貴臣薦女,忽必烈皆搖頭不允。一位老臣當日與忽必烈打獵,知道皇上意中所屬,私下一番“調(diào)查”后,上報說那姑娘仍未嫁人?!笆雷妫ê霰亓遥┐笙玻{為太子妃?!边@位姑娘,正是闊闊真。入宮后,闊闊真深得忽必烈夫婦歡心,孝順盡心,連察必皇后上廁所用的大便紙,闊闊真都會事先每張以面揉搓,“令柔軟以進”,小事積成山,老皇帝夫婦不停稱道她是“賢德媳婦”。相比之下,南朝皇帝蕭衍與李后主親自削制廁籌及以面揉便紙,他倆的“孝敬”對象是寺廟的大和尚們,難免顯得“形而下”了。此外,真金太子病重時,忽必烈來太子宮探視,見床上有用金絲密織的臥褥床具。忽必烈惱怒,斥責(zé)太子說:“我一直以為你本性儉素,怎能用這種奢侈之物!”真金太子重病加惶恐,一時不能辯白。闊闊真忙跪下,大包大攬:“平時太子從不敢用如此貴重之物?,F(xiàn)在他病重,怕濕氣侵體,才用上這種東西?!睘槭构麣?,闊闊真命宮人立即撤換掉那床大金褥子。凡此種種,皆說明“這個女人不尋?!?。

  忽必烈崩逝消息發(fā)布后,蒙古諸王皆集上都,就等著開大會確立新皇帝人選了。萬事俱備,“宣傳”方面還有一點不到位:沒有傳國玉璽。于是,闊闊真又導(dǎo)演關(guān)鍵一幕:她指派御史中丞崔彧獻玉璽。據(jù)崔彧自己講,這塊玉璽得自“太師國王”木華黎的一個曾孫世德的老婆處。拿到玉璽后,崔彧自己還假裝不識字,遍示群臣,大伙傳看,漢臣們立刻大叫:“受命于天,既壽永合,這是傳國玉璽??!”于是,崔彧立刻上交闊闊真。闊闊真又當著眾大臣們的面,親自授與鐵穆耳,以示天意人望所歸。史書記載中虛透這樣一種消息:木華黎的曾孫之一世德是個放蕩公子,死時家徒四壁,其妻賣家里東西時,正好把這塊寶璽賣給了崔彧。世上哪有如此巧事,思忖一下,凡是稍有點智商的人都會想到,這不過是崔御史在闊闊真指揮下與世德老婆演的一出雙簧:崔彧得官,世德老婆得錢,鐵穆耳得帝位,皆大歡喜。

  鐵穆耳高興了,他大哥甘麻剌甘心嗎?對此,《元史》中記載矛盾:玉昔帖木兒傳中,記載甘麻剌聽從玉昔帖木兒勸告,表示說自己愿意對弟弟“北面事之”;但是,伯顏傳中,卻講“諸王有違言,伯顏握劍立殿陛,陳祖宗寶訓(xùn),宣揚顧命,述所以立皇太子(鐵穆耳)意,辭色俱厲”,可見“諸王”中最敢最有資格表示異議的,肯定是甘麻剌莫屬。上有母后,下有重臣,弟弟已經(jīng)坐在寶座上,甘麻剌也只改叫“干瞪眼”了。那位手握寶劍嚇唬諸王的伯顏不是別人,正是忽必烈時代滅宋的主帥伯顏。

  此外,據(jù)《多桑蒙古史》記載,諸王大會時,闊闊真見大兒子甘麻剌與小兒子鐵穆耳爭位,就當即表示:“先可汗(忽必烈)遺命,后人能熟知成吉思汗遺訓(xùn)者,即以大位與之。你二人可各言所知,然后由與會諸王定奪?!辫F穆耳善詞令,“歷數(shù)其曾祖遺訓(xùn),語言詳晰。”甘麻剌是個結(jié)巴,自然在這種“大專辯論會”上露拙,于是與會諸王一致推戴鐵穆耳為帝。這種說法,雖有“參考”價值,但可信性不高,因為闊闊真并未攝政過,她不可能在諸王大會上當“主持”。如果主持,也應(yīng)該由忽必烈正后南必牽頭。

  “(元)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謂善于守成者矣?!睆氖烦嫉脑u價看,元成宗鐵穆耳,確是一個無大過失又無大功德的守成之主。他統(tǒng)治期間,最大的“壞事”是對“八百媳婦”用兵,最大的“好事”是因海都死亡而導(dǎo)致北部諸王的亂平。二者相抵,功過相當。

  “八百媳婦”——南方又一個陷阱

  元成宗坐穩(wěn)帝位后,幾年無大事。大德四年底(公元1301年),身在云南的行省左丞劉深好利生事,上奏道:“世祖以神武混壹海內(nèi),功蓋萬世?;实劾^位以來,未有武功以彰顯神武天資,西南夷有八百媳婦國未奉大元正朔,請允許為臣我為陛下征之?!?br />
  鐵穆耳(元成宗)像雖然御史中丞董士選等人認為劉深出兵是“以有用之民而取無用之地”,可丞相完澤支持這一建議,元成宗本也想“開邊”弄出件大功青史留名,因而“用兵意甚堅”,誰勸也沒有用。于是,大德五年正月,元廷發(fā)鈔近十萬錠,作為軍費支持用兵。

  這“八百媳婦”國,位于今天的泰國清邁與緬甸撣邦一帶地區(qū),其土王有妻八百多,各統(tǒng)一寨,所以號稱“八百媳婦”。聽上去挺美的,八百個妃子比元帝還多,實際上是深山老林蠻荒之地上小土皇上的自娛自樂,想必那些“媳婦”們個個手腳粗大,絕非貌美如花。

  劉深率大兵自云南出發(fā),“取道順元,遠冒煙瘴,未戰(zhàn),士卒死者已十七八?!表樤唇裉斓馁F州貴陽,元軍數(shù)萬,連“八百媳婦”黑牙都沒見著一個,已經(jīng)因疾疫和行軍危路摔死等原因死掉百分之七八十。同時,劉深又驅(qū)民夫負糧食輜重輾轉(zhuǎn)于西南熱帶叢林,“死者亦數(shù)十萬人”,一時間中外騷然。不僅如此,劉深又威令水西(今黔西)土司之妻蛇節(jié)出馬三千、銀三千助軍。蛇節(jié)惜錢,就與云南當?shù)亓硗庖粋€土司宋隆濟聯(lián)手,起兵反抗元朝。

  這幾拔土蠻聯(lián)合一起后,熟門熟路,攻克元軍據(jù)點楊黃寨,接著猛攻貴州,殺掉了元朝貴州知州,并把劉深所率元軍包圍于深山窮谷之間。幸虧元朝的宗王闊闊相救,劉深才沒有被土人殺掉喂螞蟻。

  大亂之前,元軍在大德四年征緬甸的遠征軍回軍途中,被金齒部(今鎮(zhèn)西)土著遮殺,戰(zhàn)死數(shù)千人?!敖瘕X地連八百媳婦(國),諸蠻相效,不輸稅賦,賊殺官吏”,西南一片動蕩。

  志大才疏的劉深率數(shù)千殘兵往后撤退,被宋隆濟所率的土蠻軍一路邀擊,毒箭陷井一起上,“(元軍)士卒傷殆盡?!毕髦链蠖迹吓_御史中丞陳天祥上書,痛陳對“八百媳婦”的用兵之失:

  八百媳婦(國)乃荒裔小夷,取之不足以為利,不取不足以為害。而劉深欺上罔下,率兵伐之,經(jīng)過八番,縱橫自恣,中途變生,所在皆叛。既不能制亂,反為亂眾所制,食盡計窮,倉皇退去,喪師十八九,棄地千余里。朝廷再發(fā)四省之兵,使劉二巴圖總督以圖收復(fù),湖南、湖北大發(fā)運糧丁夫,眾至二十余萬。正當農(nóng)時,驅(qū)此愁苦之人,往回數(shù)千里中,何事不有!比聞從征敗卒言,西南諸夷皆重山復(fù)嶺,陡澗深林,其窄隘處僅容一人一騎,上如登高,下如入井,賊若乘險邀擊,我軍雖眾,亦難施為?;蛑T蠻遠遁,阻隘以老我?guī)煟M不得前,旁無所掠,將不戰(zhàn)自困矣!且自征伐倭國、占城、交、緬諸夷以來,近三十年,未嘗有尺土一民之益,計其所費,可勝言哉!去歲西征,及今此舉,何以異之!請早正深罪,乃下明詔詔諭,彼必自相歸順,不須遠勞王師,與小丑(指西南夷土著)爭一旦之勝負也。為今之計,宜駐兵近境,多市軍糧,內(nèi)安外固,漸次服之,此王者之師,萬全之利也。茍謂業(yè)已如此,欲罷不能,亦當詳審成敗,算定而行。彼諸蠻皆烏合之眾,必?zé)o久能同心捍我之理。但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疑,以計使之互相仇怨,待彼有可乘之隙,我有可動之時,徐命諸軍數(shù)道俱進,服從者懷之以仁,抗敵者威之以武,恩威兼濟,功乃易成。若復(fù)舍恩任威,深蹈覆轍,恐他日之患,有甚于今日者也。

  書上,元廷不報。雖如此,元成宗深恨劉深無能敗軍,下旨罷免劉深等人官職,收繳符印。同時,派出能將劉國杰率軍征討宋隆濟和蛇節(jié)等人。劉國杰百戰(zhàn)良將,在先戰(zhàn)失利的情況下,誘敵深入,大敗土蠻軍,蛇節(jié)被迫投降。元軍恨這位女蠻酋首先生亂,立即剮殺。宋隆濟本來逃免,不久卻被他侄子誘執(zhí)獻與元軍,也被凌遲。至此,“西南夷”們總算消停下來。

  元朝損兵折將加上民夫數(shù)十萬條性命,也沒干掉幾個“媳婦”,得不償失。悔怒之下,元成宗下詔殺掉帶頭生事的劉深。

  其實,元朝對云南、貴州等地區(qū)一直傾力經(jīng)營。至元十三年,即1276年,元朝就在云南行省設(shè)置大理、金齒等諸處宣慰司,特別是日后還開辟了從中慶(昆明)到車里(景洪)的驛道,目的在于加強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統(tǒng)治。忽必烈時代,元朝在西南所使用的“土司”制度饒有成效,招降了不少當?shù)赝林?,并允許世襲。土司職務(wù)也很齊全,設(shè)有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招討使等職位,當然,元廷一般都會派“達魯花赤”數(shù)員到任,監(jiān)督這些土司向中央政府朝貢和交賦。劉深多事,興軍惹禍,死人耗物,很讓元朝受了一把傷。觀前顧后,遠遠不如用“加官晉爵”給大印的手段效益高。

  南方雖敗,北方卻傳來好消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