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道周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黃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改選庶吉士后,授職編修,擔任經筵展書官。按照慣例,展書官一定要跪行到皇上面前,道周卻不跪行,魏忠賢狠狠地瞪了他幾眼,以示恐嚇。不久,道周為母親守喪回家去了。

  崇禎二年(1629),道周以原職起用后,升任右中允。因為他多次上書營救原輔臣錢龍錫,被降職調用,龍錫得以減免了死刑。五年正月,道周在候補期間生了病,請求離朝還鄉(xiāng),臨行之前上書說:

  “我從小學習《易經》,用天道作為準繩,史書所記載的二千四百年歷史,用天道來考察其治亂興衰,百無一失。陛下登基后第一年,正碰上《師》卦的上九爻,其爻辭說:‘天子有命令說:封建諸侯和任命卿大夫,小人都不可用?!哉f陛下思念賢人不能馬上得到,懲處小人不容易清除干凈,這是因為陛下雖然有天子的英明,但是小人們總是懷著抵觸命令的心態(tài)。我入京以來所看到的大臣們都沒有什么遠大策略,動輒找別人的小毛病。治理朝廷中政務的大臣把察處別人當成要事,治理邊疆軍事的大臣把茍且偷安看作上策。有人講論仁義道德,就認為是迂腐、幼稚;那起草簿書的小官吏,倒被看成通達、識時務。一經勘察官員政績,就弄得終年糾纏不休;下屬的一點意見不合胃口,就株連四起。陛下想整頓朝廷紀綱,驅除外患,那幫大臣就用嚴刑峻法,打擊百官,陛下想革弊防奸,以一警百,那幫大臣就以此借題發(fā)揮,制造矛盾,招攬權力。進一步說吧,朝堂里的大臣們敢欺騙陛下的,一定不是那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照章辦事的士人,而是那些把持權力,百般乖巧的人;宮廷里的大臣們敢欺騙陛下的,一定不是那些推磨、切菜、管錢管賬的下人,而是那些權傾宗社的顯貴。請陛下明智地思索一番,參看古今的史書想一想,自古至今,絕對沒有斤斤計較于俸祿多少的人可以提出遠大策略來的;也沒有吹毛求疵的人可以取得三皇五帝那樣的政治成就的?!?br />
  莊烈帝閱后很不高興,摘出“糾纏”、“株連”等字眼,責令他做出具體解釋。道周上書說:

  “近年來朝臣們所看到、想到的,沒有一件事是真心為了朝廷好。他們選用人才,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尋求報復。從前年春天開始,朝臣們大談邊疆的事務,事實上并不是為陛下守邊疆,而是為謀逆的閹黨翻邊疆的案;從去年春天開始,朝臣們大談科場的事務,事實上并不是替陛下整頓科場,而是為了報復仇怨翻科場的案。這難道還不是我說的‘糾纏’、‘株連’嗎?”

  這些話都是影射大學士周延儒、溫體仁的,莊烈帝更加不高興,把他給罷官為民了。

  崇禎九年(1636),因為有人推薦,朝廷召回道周,恢復了原先的官職。第二年閏月里,朝廷因長期干旱不雨,詔令百官反省,道周上書說:“最近朝廷內外都在齋戒,為百姓請命,可是朝廷里五天逮系了兩位尚書,沒聽說有一個人上書請救,怎么能指望老天消除兇災,幫陛下實現公正、光明的政治局面呢?”又上書說:“陛下寬宏大度,肯于饒人,所以有身寄重任達七八年沒什么功效,還依然把持大權的。發(fā)展到現在,國家沒有是非之分,朝廷沒有什么枉直之辨,里里外外的群臣百官大都得過且過地辦事,這實在令人痛心疾首。不過下邊群臣百官的所作所為全都決定于上邊。上邊急于征收租稅,下邊就急于收賄行賄;上邊喜歡苛刻地考核,下邊就喜歡夸大其事;上邊喜歡揭人隱私,下邊就喜歡誣陷。在這南北交訌的時候,朝廷干什么要和市井里的小百姓計較那些家庭不和的傳聞,結那本來不必理睬的仇怨呢?”當時體仁正引用一些壞人制造東林、復社的案子,所以道周談到這些。

  不久道周升任右諭德,掌管司經局,他上書辭讓時,說自己有三罪、四恥、七不如。三罪、四恥,用來自我批評,七不如是說“在品行峻潔,超出常人方面,不如劉宗周;在性情涵養(yǎng),無愧純孝方面,不如倪元路;宏觀思維,遠見深計方面,不如魏呈潤;犯言直諫,裁決平允方面,不如詹爾選、吳執(zhí)御;志尚高雅,博學多通方面,不如華亭的平民陳繼儒、龍溪的舉人張燮;說到監(jiān)獄中因事累及被逮的大臣,那么在心性樸實,行為純正方面,不如李汝璨、傅朝佑;在文章意氣風發(fā),仕途坎坷,光明磊落方面,不如錢謙益、鄭曼阝”。鄭曼阝當時正因為所謂的棍打母親事受人唾罵,所以莊烈帝接到章奏大吃一驚,批評他顛倒是非。道周又上書辯解,言辭之中又有營護鄭曼阝的意思。莊烈帝惱了,下一道措辭嚴厲的詔書訓斥了他一番。

  道周因為文章、氣節(jié)名高于天下,為人嚴肅、剛正,不與世俗相妥協,公卿大多害怕并且忌恨他,于是借用了不如鄭曼阝這句話作為口實。這年冬天,朝廷要選用東宮講官。體仁已經去職,張至發(fā)擔任了執(zhí)政,把道周排除在外,不讓他參與。道周的同事項煜、楊廷麟認為不公正,上書推薦道周。至發(fā)說:“鄭曼阝棍打自己的母親,詔書中已講得明明白白,道周自稱不如鄭曼阝,還怎么可以做太子的老師呢?”道周于是稱病求去,莊烈帝不答應。

  十一年(1638)二月,莊烈帝一次來經筵前講讀。當時刑部尚書鄭三俊剛剛入獄,講官黃景窻營救他,莊烈帝不同意。這時莊烈帝正好追論以前講官姚希孟曾經奏請把漕運儲藏全都改為折征銀兩的錯誤,道周沒聽仔細,認為莊烈帝將寬釋三俊并且追念希孟,于是講道:“原任輔臣文震孟一生直而不順,未曾得到過贈恤。天下的士大夫活著的如三俊,死了的如震孟、希孟,即使求其仿佛,也不可多得。”莊烈帝認為他的回答不真實,責令他再做回奏。道周再奏,莊烈帝再做質問,一直到三次進奏才算完。道周前前后后所提出過的建議,未曾得到過一次同意的批復,但道周還是不停地進言。

  六月,朝廷中推舉閣臣。道周當時已經擔任日講官,升為少詹事,得到了提名。莊烈帝沒有任用他,而選用了楊嗣昌等五個人。道周于是起草了三篇奏疏,一篇彈劾嗣昌,一篇彈劾陳新甲,一篇彈劾遼東巡撫方一藻,在同一天里交了上去。他彈劾嗣昌說:

  “天底下不會有無父之子,也沒有不臣之子。衛(wèi)國的開方不回家省親,管仲竟把他比作豬狗。李定不為繼母守喪,宋朝人都把他指為人梟?,F在就敢有不為父母穿孝服,端坐在政府中,像嗣昌這樣的人。宣、大總督盧象升因為父親剛入殯而自己在仕途上,所以椎心泣血,請求就近任職,后來竟忽然間冒出一道在官位上守喪的圣旨來。守喪如果可以推脫,那么聞喪就可以不奔喪了;聞喪可以不奔喪,那么為人子者就可以不認自己的父親,為人臣者就可以不認君父。國家即使人才很缺,也不能讓這種不忠不孝的人呼朋喚友,招徠同類,播下不祥的種子來玷污國家呀!嗣昌在朝理事兩年了,從他提出的十面張網、超占田土加租的辦法和通貢、互市的樂觀主張來看,他的才智到底怎樣也該可以看出來了?,F在他又要再起用一個不祥之人和他互為表里。陛下用孝道治理天下,縉紳家庭一些小小的婆婆媽媽的糾紛還要依法處治,而對于居喪期間滅絕倫常的行為卻認為不必禁止,我認為這樣不行?!?br />
  他評論新甲,說他:“沒有守完喪,就走邪道,尋求關系踏上仕途。天底下即使很缺乏人才,也不應該把他派上用場。”他評論一藻時,極力批評了和議的錯誤。莊烈帝懷疑道周是因為自己沒被選用而抱怨,“縉紳”、“糾紛”的提法是想為鄭曼阝開脫罪責,所以交由吏部對他進行貶官處分。嗣昌于是上書說:“鄭曼阝棍打自己的母親,禽獸不如。如今道周又自稱比不上鄭曼阝,況且他的意思只不過是想包庇鄭曼阝那樣的惡人,掩飾以前言語的差錯罷了,居心可知?!边M而自請罷免。莊烈帝頒發(fā)一道語氣婉轉的詔書對嗣昌表示安慰。

  七月五日,莊烈帝在平臺召見內閣及各部的大臣,并且包括道周在內。在與大臣們談論各部門事務談了很久以后,問道周說:“凡是個人無所圖而做出來的,稱為天理,有所圖而做出來的,稱為人欲。你的三篇奏疏正在廷臣推薦你后未被選用的時候遞交上來,真的是無所圖嗎?”道周回答說:“我的三篇奏疏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綱常,自信無所圖?!鼻f烈帝問道:“以前怎么不說?”道周回答說:“以前還可以不說,到他們被選用后不說,往后就更加沒有說的日子了?!鼻f烈帝說:“清白本來是一種美德,但不能用來炫耀自己,滿足不正當的目的,況且也只有一個伯夷是圣人中清白的人,像他那樣才叫作清白。如果僅僅對于無關緊要的事情小心謹慎,只能說是廉節(jié),不能叫作清白?!碑敃r道周的回答不能讓莊烈帝滿意,莊烈帝幾次駁斥他,道周又進言道:“只有孝悌的人才能治理國家,生養(yǎng)萬物。不孝不悌的人,根本都沒了,哪里還能有枝葉長出來?”嗣昌這時站出來說:“我又不是從桑樹窟窿里鉆出來的,怎么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是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君臣的關系本當擺在父子之前。況且古時候是各國都有君臣,大臣可以去此而適彼;現在是一統(tǒng)天下一處君臣,大臣對自己君父的義務不可能逃出天地之間。再說仁人不能拋棄父母,義士不能先己后君,這兩者不能偏重其一。我四次上書極力推辭,還想著詞臣中能有劉定之、羅倫那樣的人替我抗言上書申請,讓我能滿足自己的心愿呢。后來等我來到京師時,聽說道周的人品、學術都是一代宗師呢,竟然自稱不如鄭曼阝?!鼻f烈帝說:“不錯,我正打算問他呢?!苯又鴨柕乐苷f:“古人心里無所圖,現在的人卻各有私慮,所以孟子想糾正人心,消滅邪說。古時候的邪說是另外自成一派的,現在的邪說卻干脆依附在圣賢的經傳中,對世道人心的危害更大了。我且問你,你自稱不如鄭曼阝,是什么歪道理?”道周回答說:“匡章受到舉國上下的遺棄,但孟子對他不失禮貌,因為他自有長處。我說不如鄭曼阝,也只是說我在文章上不如鄭曼阝?!鼻f烈帝說:“章子得不到父親的歡心,這跟鄭曼阝棍打母親怎么相比。你自稱比不上他,難道不是和他勾結又是什么?”道周說:“大家都討厭一個人時,皇上務必要自己明察,不要隨便附和。”莊烈帝又問:“新甲是怎么走邪道,尋求關系踏上仕途的?另外你所說的柔媚取悅,點頭哈腰的又是哪一個?”道周回答不上來,只是說:“一個人思想不端正,那么他的一切行為都不會正確的?!鼻f烈帝又問:“喪當然是兇禮,難道碰上兇喪的人就是兇人,都是不祥之人?”道周說:“古時候大夫守喪三年,君王的命令根本就不會傳到他家門口。他自稱兇與不祥,所以舉行軍禮時鑿開兇門走出來??酥菩⑿某鰜碜龉?,在疆外還是可以的,在朝中就不行?!鼻f烈帝問道:“人既然可用,為什么要區(qū)分內外?”道周說:“我們明朝自從羅倫議論克制孝心以來,前后有五十多人出來做官,多在邊疆。所以嗣昌在邊疆是可以的,在中央就不行了;在中央還算可以,在政府就不行了;只嗣昌一個人還可以,他又呼朋引類,簡直要把朝廷搞成一個有喪不守的奪情世界了,這就更加不行了?!鼻f烈帝又把他盤問了好久,最后說:“少正卯當時也被稱為名人,思想反動而且邪惡,行為不正而且固執(zhí),言論錯誤卻說得頭頭是道,贊同錯誤還要予以潤色,記誦一些烏七八糟的知識但是十分廣博,所以難以逃脫圣人的誅戮?,F在很多名人也差不多是這樣了。”道周說:“少正卯心術不正,我心正,沒有絲毫的私欲。”莊烈帝惱了,過了片刻,命令他出去聽候圣旨。道周說:“我今天話不講完,是我對不起陛下;陛下如果今天殺我,就是陛下對不起我了?!鼻f烈帝說:“你一生的學問,就只學會了油嘴滑舌?!焙攘钏顺鋈?,道周叩頭后后退幾步,又跪著說道:“我敢把忠誠直言和油嘴滑舌剖析一下看。一個人在君父面前獨立不阿、大膽說話如果叫作油嘴滑舌,難道在君父面前讒諂面諛叫作忠誠?忠誠直言與油嘴滑舌不能分辨,正直與邪妄混亂不清,怎么能實現太平?”莊烈帝說:“是呀,但也不是朕隨便用油嘴滑舌來批評你。我提的是這個問題,你回答的是另外的事情,這還不是油嘴滑舌是什么?”又一次喝令他退出去,然后回頭看著嗣昌,感嘆道:“現在人心輕薄是多么嚴重??!道周肆無忌憚,他能不自認為正直嗎?”于是把文武群臣都召來聆聽了一番教導,然后退朝了。

  這個時候,莊烈帝憂心軍事,認為可以托大事的只有嗣昌這么一個人,所以破格選用了他。道周泥守經典,違背了莊烈帝的意思,等召見他問話時,他又不退讓,莊烈帝十分惱火,想對他實行嚴懲,害怕他名聲太大,影響不好,所以沒敢決定下來。這個時候劉同升、趙士春也因為彈劾嗣昌,朝廷決定給予嚴懲,但吏部給予道周的貶處卻很輕。嗣昌擔心給道周的處分輕了,彈劾自己的人就會沒完沒了,所以緊急收買人彈劾道周。刑部主事張若麒打算調入兵部,就迎合嗣昌的意思上書說:“我聽說人主的尊貴,尊貴到獨一無二的地步;人臣不應自居尊大,自居尊大就該殺頭。現在黃道周和他的同伙捏造謠言,貶損皇上的德行,把古往今來不曾有過的好話都加在道周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就都可以歸過于君父了。朝廷如果不頒布前些時召大臣問話的整個經過,讓天下人知道,那么背公死黨的家伙們就會亂傳出去,迷惑各地吏民,私自寫出來讓后代人犯疑,掩沒圣天子糾正人心,消滅異端邪說的真實意圖。這樣影響就很不好。”莊烈帝于是就給廷臣們傳了一篇指示,要大家不要接受道周的挾持,與他相互勾結,共有幾百字。把道周貶官六級,讓他去當江西按察司的照磨。若麒果然如愿,調到了兵部。

  很長時間以后,江西巡撫解學龍推薦自己手下的官吏,對道周稱頌備至。按慣例,這種奏疏只交有關部門看取,莊烈帝也不再批閱??墒谴髮W士魏照乘極其討厭道周,就起草詔令批評學龍胡亂推薦。莊烈帝于是發(fā)了火,立即把他倆剝奪官籍,逮進刑部的監(jiān)獄里,批評他們勾結成奸,破壞政治,都打了八十大杖,追究他們的黨羽。獄詞中牽連到編修黃文煥、吏部主事陳天定、工部司務董養(yǎng)河、中書舍人文震亨,這四個人也被關進監(jiān)獄。戶部主事葉廷秀、監(jiān)生涂仲吉營救他們,也被關進了監(jiān)獄。尚書李覺斯量刑很輕,莊烈帝嚴厲批評了他,又改判為到煙瘴地面充軍,莊烈帝還是認為量刑太寬,把覺斯給除了名,把道周移交鎮(zhèn)撫司加以拷問,然后才送回刑部獄。過了年后,尚書劉澤深等說:“學龍、道周兩個人的罪判他們永久充軍也就夠了,再往上只有處死刑。處死刑的大臣不是因為丟失領土就是貪婪、兇狠,沒有哪個人因為提意見被處死的。道周沒有丟失領土或貪婪、兇狠的罪名,而有提意見被殺掉的名譽,如果死刑讓道周碰上就不是我們的圣主所有的載天覆地的肚量了。陛下所懷疑的只不過是幫派。但拉幫結派,表現在行動上。道周抗言上書,只借文字講空話,有那么一兩個要好的朋友也都跟著罷免了,所謂的幫派在哪里,用得著動用朝廷的刑法?況且陛下怎么會積恨于道周呢?萬一日后您回心轉意了,可是我的死刑判決已成事實,那時后悔也沒用了?!彼匀耘f請照原判結案。道周于是被判為永久充軍廣西。

  十五年(1642)八月,道周充軍已有一個年頭了。一天,莊烈帝召五位輔臣進入文華后殿,手拿一冊書隨便問道:“張溥、張采是怎么樣的人?”大家都回答說:“是讀書好學的人?!鼻f烈帝說:“張溥已經死了,張采只是一個小官,科道官為什么熱心稱贊他?”大家回答說:“他胸中裝有不少書,科道官因為對他的使用不到頭,所以惋惜他?!鼻f烈帝說:“他為人也不免有些偏激?!碑敃r延儒在嗣昌死后又一次進了內閣,要參考大家的意見為道周活動,就回答說:“張溥、黃道周都不免有些偏激,只是因為他們擅長學問,所以人人都惋惜他們?!鼻f烈帝沒有做聲。蔣德瞡說:“道周過去被判充軍,皇上的恩德已很寬大了,只是他家里窮,孩子還小,實際情況讓人憐憫。”莊烈帝再露微笑。陳演說:“道周這個人對父母也極孝順?!眳巧f:“道周學無不通,并且為人很清苦?!鼻f烈帝不答話,只是微笑而已。第二天就傳出圣旨恢復道周原來的官職。道周在路途上上書謝恩,稱贊了學龍、廷秀的賢德?;氐骄熀?,莊烈帝召見了他,道周見到莊烈帝就流下了淚,說:“我想不到現在還能再見到陛下,只是我本來就在生病?!毕蚯f烈帝請假,得到了批準。

  過了很久,福王監(jiān)國,用道周為吏部左侍郎。道周不想出任,馬士英勸說道:“人望在你身上,你不出來,想跟著史可法擁立潞王嗎?”道周于是迫不得已進入朝中,交上了九篇進取北方的策論,朝廷冊封他為禮部尚書,讓他協理詹事府的事務。只是當時朝政一天天壞了下去,大臣相繼離開南都,有見識的人都知道福王即將滅亡了。第二年三月,福王派道周去祭告大禹陵,出發(fā)前,道周又遞上一篇進取策,當時沒有被采納。道周剛辦完事,南都亡失了,他到衢州去拜見唐王朱聿鍵,上表勸進,唐王讓道周當武英殿大學士。道周的學問、品行都很高,唐王特別尊敬他,曾經賜宴給他。鄭芝龍封為侯爵,位置在道周之上,大家主張壓一壓芝龍,文武大臣由此不和睦了。有個學生上書攻擊道周迂腐,不能擔任輔臣,唐王知道是出自芝龍的意思,故意把這個學生交督學御史打了一頓。

  在這個時候,國勢已衰,朝廷大權掌握在鄭氏手中,這位大帥仗著唐王的恩賜,觀望不前,不愿意出關召募士兵。道周于是自請到江西去謀劃收復失地。當年七月他出發(fā),所到之處得到周圍地區(qū)的響應,募到義旅九千多人,從廣信開出衢州。十二月進抵婺源,遇到大清部隊,戰(zhàn)敗后被俘,被帶到江寧,單獨關在一個房間里,穿著囚服寫書。將要處死他時,道周行經東華門,坐在地上不起來,說:“這里離高皇帝的陵墓比較近,可死在這里。”監(jiān)刑的同意了他。道周幕下的謀士中書賴雍、蔡紹謹,兵部主事趙士超等都死了。

  道周學通古今,所到之處跟他鉆研的人云集而來。銅山在一個孤島上,山上有一座石室,道周從小坐臥其中,所以學者稱他為石齋先生。道周精通天文、歷法、數學、皇極等方面的書籍。他所著的《易象正》、《三易洞璣》及《大函經》,學者整年學習也弄不懂他的學說,而道周自己用它來推演、驗證國家的治亂。他死后,他的家人得到他寫的一本小冊子,上邊自己說自己死在丙戌年(1646),終年六十二歲,大家才相信他真能預測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