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懋檜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李懋檜,字克蒼,安溪人。萬歷八年(1580)進士,授職六安知州,進入京城擔任刑部員外郎。

  萬歷十四年(1586)三月,皇帝擔心旱災,命令有關部門陳奏有關方略。李懋檜和部郎劉復初等人競相說出皇貴妃和恭妃冊封的事情,奏章在同一天上交。皇帝發(fā)怒了,想重重地處罰他們,但說這事的人還有增無減。閣臣請求皇帝下詔各官衙的建議只限于自己職掌范圍內的事情,并且不能夠直接上交皇上,以此來安慰勸解皇帝。過了幾天,皇帝也息怒了,各疏都被扣留在宮中。而李懋檜的奏疏中又有保養(yǎng)圣體、節(jié)制內供、控制近侍、廣開言路、放糧賑災、慎用刑罰、加強檢舉、限制田制等七件事,也都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實行。

  第二年,給事中邵庶在議論誠意伯劉世延時,指責提建議的各大臣。李懋檜上書說:“邵庶因為劉世延的條奏,就波及建議的人,想把他們全都趕盡殺絕?!廊酥冢跤诜来ā?,邵庶難道沒有聽說這句話嗎?當今天下百姓窮困,財源枯竭,到處都在發(fā)生饑荒,山西、陜西、河南,母子離別,滿路上都是因饑荒而倒斃的人,疾苦危急的情形,是鄭俠所不能描繪的,陛下既聽不到也看不見。近來雷擊中日壇,星星墜落的有如斗大,上天已發(fā)生變異以示警告,京城皇宮之間,兒子殺父親,奴仆殺主人,世態(tài)人情竟如此乖張。邵庶以為四海之內已經無事可說了么?在朝廷的臣子,擔任言官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言官不必都是智者,不擔任言官的不必都是愚人。且不說過去的事情,就像近年馮保、張居正勾結擾亂朝政,那些接連上疏挽留,歌功頌德,像陳三謨、曾士楚等人,都出自臺諫之官,而請拿劍割衣袍、以廷杖貶斥而離職的,不是眾位臣僚就是新提拔的書生。如果真如邵庶所說,天子幸而無事還好,假若發(fā)生意想不到的變故,陛下如何能夠得知。邵庶還以為在朝廷禁止各部建議是好辦法,臣恭讀《大明律》,上面說百工技藝之人,如果有可以說的事,可以直到皇帝面前報告,如有阻攔的,斬無赦?!洞竺鲿洹泛突首妗杜P碑》也多次說到此事。百工技藝之人,有建議尚且不敢阻攔,況且各司百官呢?邵庶的建言一旦得以確立,志士就會消失,建議就會逐漸被阻塞,皇上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臣子不能夠表達忠誠,國家的禍害一定會從邵庶開始。陛下一定要加強百官越權的禁令,不如嚴格言官失職的處罰。當說不說,判他負君誤國的罪行。輕則記大過,重則剝奪官職??频拦俚纳w,全看奏章的多少得失為準,那么言官無不直言,庶官無事可言,用不著禁止官員超越職權,天下太平自然會到來?!?br />
  皇帝斥責他沽名釣譽,下令貶官一級。科道聯(lián)合挽救,皇帝不答應。邵庶聯(lián)合同好胡時麟、梅國樓、郭顯忠又輪流上疏彈劾他,于是又降了李懋檜一級官,降為湖廣按察司經歷。擔任禮部主事,因父母喪禮回家,多次被推薦得不到起用,在家里過了二十年,才由原官職被起用。提升為南京兵部郎中。天啟初年,死在太仆少卿任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