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洪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楊洪,字宗道,六合人。祖父楊政,明初因功成為漢中百戶。父親楊王景,戰(zhàn)死于靈璧。楊洪承襲職位,調(diào)往開平。他善于騎射,遇敵時總是身先突陣。當初,楊洪隨成祖北征,到達斡難河,俘獲人馬而還?;噬险f道“:真是將才啊!”便下令記住他的名字,進升為千戶。宣德四年(1429),楊洪奉命率精騎二百,專門巡察塞上。緊接著又奉命在西貓兒峪筑城,留兵戍守。并在紅山擊敗敵寇。

  英宗即位,尚書王驥說邊軍怯弱,是因為缺乏訓練,并趁機推薦楊洪的才能?;噬嫌谑窍略t加封楊洪為游擊將軍。楊洪所部才五百人,皇上下詔挑選開平、獨石的騎兵增補,楊洪再進升為都指揮僉事。當時先朝宿將已盡,楊洪是后起之將,以敢戰(zhàn)聞名,為人機警敏捷,善于出奇搗虛,從未受過小挫。楊洪雖為偏校,但朝中大臣都知道他的才能,如果有人誹謗,總有人保護著他,楊洪因此得以施展其才。

  尚書魏源督察邊事時,指揮杜衡、部卒李全都上奏揭發(fā)楊洪之罪?;噬下爮奈涸此?,將杜衡貶至廣西,將李全逮捕交給楊洪自己處置。隨即命楊洪協(xié)助都督僉事李謙守赤城、獨石。李謙年老膽怯,因而與楊洪意見相左。楊洪每次調(diào)軍,李謙總是暗中阻止。楊洪曾激勵將士殺敵,李謙卻笑道:“敵人能殺盡嗎?只會白白送死而已?!庇窂堸i彈劾罷免了李謙,因此命楊洪代替他,楊洪自己更加發(fā)奮。朝廷也厚待他,每次上奏捷報,功勞雖小,朝廷也一定給予他獎勵。

  楊洪當初擊敗兀良哈兵,俘獲其部長朵欒帖木兒。他代替李謙之職后,又在西涼亭擊敗其兵?;噬腺n詔嘉獎。又下詔對宣大總兵官譚廣等說“:這就是以前騷擾延綏,為指揮王禎所敗者,他們離你軍很近,你們卻不能將其消滅,與楊洪相比,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三年(1438)春,楊洪在伯顏山襲擊賊寇。他因馬倒而傷了腳,但卻更拼力戰(zhàn)斗,擒獲其部長也陵臺等四人。并追擊至寶昌州,又擒獲阿臺答剌花等五人。賊寇大敗而逃?;噬腺n璽書慰勞,并派遣醫(yī)生前去看望楊洪,進升他為都指揮同知,還賜給他銀幣。隨即又以譚廣年老為由,命楊洪充任右參將輔助他。楊洪建議加筑開平城,拓廣龍門所,從獨石至潮河川,增設六十個土堡。楊洪隨即進升為都指揮使。他與兀良哈軍戰(zhàn)于三岔口,又曾追擊賊寇至亦把禿河。再升為都督同知。九年,兀良哈侵犯延綏,楊洪與內(nèi)臣韓政等出大同,至黑山迤北,在克列蘇攔擊并打敗了兀良哈。楊洪進升為左都督,受賞的將士達九千九百余人。楊洪曾請求發(fā)給他旗牌,未被允許,便自制小羽箭、木牌,號令軍中。有關(guān)官員告他不經(jīng)請命而擅自行事,皇上卻不予追究。

  十二年(1447),楊洪充任總兵官,代替郭王玄鎮(zhèn)守宣府。自宣德以來,迤北軍隊未曾大舉入侵,唯有朵顏三衛(wèi)部眾尋找機會騷擾明朝邊境,來者最多也不過百名騎兵,或數(shù)十名騎兵。其他將領(lǐng)一般都很怯懦,唯獨楊洪以敢戰(zhàn)升為大將。諸部也十分害怕他,稱他為“楊王”。瓦剌可汗脫脫不花、太師也先都曾致信給楊洪,并贈送馬匹。楊洪上報朝廷,皇上命他接受而以禮相報。隨報屢有贈物,皇上當時正倚重楊洪,所以對此不予指責。英宗被俘后,途經(jīng)宣府,也先矯傳皇上命令,催促開門。城上守兵回答說:“我們所守的是主上的城池?,F(xiàn)在天色已晚,我們不敢開門。而且總兵官已經(jīng)去別處了?!币蚕戎坏脫碇噬想x去。

  景帝監(jiān)國后,論前后之功,封楊洪為昌平伯。也先又讓皇上致信給楊洪,楊洪將信封好,上奏朝廷。當時景帝已經(jīng)即位,速派使者告知楊洪:“英宗的信是假的。從今以后即使是真信,你也不要接受?!庇谑菞詈橐灰鈭允?。也先逼近京城,皇上急命楊洪率兵二萬入京保衛(wèi)。當楊洪趕到時,賊寇已退。楊洪與孫鏜、范廣等奉命追擊余寇,在霸州擊敗也先兵,俘獲阿歸等四十八人,奪還賊寇所掠人畜數(shù)以萬計。到達關(guān)口時,賊寇返回再戰(zhàn),殺死官軍數(shù)百人,楊洪之子楊俊差一點被殺。賊寇離去后,楊洪因功進升為侯,奉命率所部留在京城,監(jiān)督京營訓練,兼管左府事務。朝廷因楊洪是宿將,對他所提的建議大多予以采納。楊洪曾陳述抵御賊寇的三條計策,又奏請裁汰三千諸營將校,不能讓羸弱之人充斥軍中,朝廷都聽從了他的意見。

  景泰元年(1450),于謙認為邊境緊急情況還未平息,應當命令楊洪等上奏方略。楊洪提出四個建議,皇上命兵部商議執(zhí)行。都督宮聚、王喜、張斌事先因罪下獄,楊洪與石亨推薦說他們?nèi)耸煜?zhàn)事,請求放了他們,命他們立功贖罪?;噬弦呀?jīng)下詔同意,但言官卻彈劾他們結(jié)黨擾政?;噬弦驀艺幱诙嗍轮铮毙栌萌?,而擱置不問。英宗返回后,楊洪與石亨都被授為奉天翊衛(wèi)宣力武臣,并給予世襲憑證。

  第二年夏,楊洪佩帶鎮(zhèn)朔大將軍印,仍鎮(zhèn)守宣府。其堂侄楊能、楊信充任左右參將,其子楊俊為右都督,掌管三千營。楊洪自己感到一門父子官級太高,又手握重兵,擔心勢頭太盛,難以任職辦事,便請求退休,并請求將楊俊等調(diào)往他處?;噬喜辉S。八月,楊洪因病應詔返京,一個月后去世。被贈為潁國公,謚號武襄。其妾葛氏上吊殉夫,皇上下詔追贈她為淑人。

  楊洪久居宣府,治軍嚴厲,兵精馬強,為當時邊將之首,但他從未擅殺無辜。楊洪又十分愛好文學,曾經(jīng)請求在宣府設立學校,教育諸將子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