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當字伯尚,吳澄之孫。幼年時繼承祖宗遺訓,以聰明、誠實為人們稱道。長大后,精通經(jīng)史百家之言,跟隨其祖父到京師,補國子生。過了較長一段時間,吳澄去世,曾跟隨他游歷的四方學生,都以吳當為師,完成其學業(yè)。
至正五年(1345),承襲其父吳文的官爵,而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任,改任國子助教。他能勤講解、嚴教學,學生都樂意跟他求學。適逢下詔修遼、金、宋三史,吳當參預編纂。書成之后,授翰林修撰。七年調(diào)任國子博士。第二年升監(jiān)丞,以后逐年升任司業(yè)、翰林待制、禮部員外郎。十三年,升監(jiān)察御史,不久,再次任國子司業(yè),以后相繼任禮部郎中、翰林直學士。
當時在江南戰(zhàn)爭已進行五年,大臣中有人介紹說,吳當因世代居住江西,熟知江西風俗民情,并且他的才能也可以擔任政事。于是朝廷下詔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協(xié)同江西省參政火你赤、兵部尚書黃昭,招降江西各郡,且有自主之權(quán)。吳當因朝廷兵力不足,受命至江南召募民兵,由浙入閩,至江西境建昌界,招安了新城孫塔,擒殺了李三。接著進攻南豐。反元義軍首領鄭天瑞逃走,鄭原自刎而死。十六年,調(diào)檢校章迪率本部兵,與黃昭夾攻撫州,剿殺反元義軍首領胡志學,進兵收復了崇仁、宜黃。于是平定了建、撫兩郡。
當時,參知政事朵歹在撫、建總領兵,多年未建立功勛。因忌妒吳當屢打勝仗,功勞在己之上,又認為南人不應該統(tǒng)領兵馬,于是制造流言蜚語,說吳當與黃昭皆通寇。帝降旨解除二人兵權(quán),吳當改任撫州路總管,黃昭任臨江路總管,并負責供應平章火你赤軍的軍餉?;鹉愠鄽⑺绤钱?shù)膹氖鹿俜洞炯罢碌希瑢⑹總兌紭O端憤怒,吳當告訴他們說:“皇帝的命令不可違抗?!被鹉愠嘤稚献嗾抡f:“吳當和黃昭二人不能勝任官職?!辈痪?,皇帝降旨罷了吳當和黃昭的總管職務,削官為民。
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回龍興,吳當和黃昭皆隨軍不敢去龍興。以前當與昭平叛立功報告,從廣東經(jīng)海道尚未到達京師,而朵歹、火你赤等的公文先到,所以朝廷責罰當和昭,都降職。待接到吳當、黃昭的立功報告后,才知道是誣告,下詔拜吳當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黃昭任湖廣參知政事。命令尚未下達,而陳友諒已攻陷江西諸郡?;鹉愠鄺壋翘优埽瑓钱斁痛魃狭它S色道士帽,穿道士服,閉門不出,整日寫書。友諒派人征召他,他臥床絕食,誓死不從。于是將他連著他的床一塊抬到船上,送到江州,拘留一年,始終不屈。后來就隱居廬陵吉水的谷坪。一年后病逝,終年六十五歲。他著的書有《周禮纂言》及《學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