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若,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人。他的父親王仲華,陪著祖父王郁在鄂州作官,逢長江水暴漲,遷家居黃鶴樓,漢陽人望見黃鶴樓上好像有光彩之景,這晚,王欽若出生,王欽若早年喪父,王郁疼愛他。宋太宗征伐太原時,王欽若只有十八歲,作《平晉賦論》進獻到太宗的行營處。王郁任濠州判官,將死時告訴家人說“:我當官超過五十年,對用刑很慎重,使許多人能活命,以后必定有大興刑獄的人,大概出在我的孫兒呵!”
王欽若被選拔為進士甲科,任亳州防御推官,升任秘書省秘書郎、監(jiān)廬州稅。改任太常丞、判三司理欠憑由司。當時毋賓古任度支判官,曾談論說:“天下百姓拖欠賦稅,從五代至現(xiàn)在,執(zhí)法官不停地責罰,百姓精疲力盡不能承受了。我要啟奏皇上蠲免它。”王欽若命官吏一晚校理出數(shù)目,第二天上奏皇帝,真宗大吃一驚,說:“先帝竟然不知道嗎?”王欽若緩緩說:“先帝當然知道這些,大概是留給皇上收攬民心呵?!碑斕煜铝铑妹獍傩账芬磺Ф嗳f,釋放囚徒三千多人。真宗愈加器重王欽若,詔他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知制誥,召他任翰林院學士。蜀地寇盜王均剛被平定,王欽若出任西川安撫使。他所到之處詢問囚犯,自死罪以下的減罪不等,凡列舉對國家有利的事,大多均實行,王欽若回朝,被授給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因郊祀之恩,又兼任給事中。
河陰人常德方上告臨津縣尉任懿賄賂王欽若得以中第,真宗把案事下達御史臺處理。當初,王欽若于咸平年間(998~1003)曾知貢舉,任懿舉試諸科,寓居僧仁雅的房舍,僧仁雅所認識的僧惠秦與王欽若交好,任懿與僧惠秦約定,用三百五十兩銀子賄賂王欽若,把銀子數(shù)量寫在紙上,令僧惠秦拿去給王欽若。正好王欽若已入貢院,僧惠秦托王欽若的門客拿所寫的銀數(shù)給王欽若的妻子李氏,僧惠秦把任懿所寫的銀數(shù)減去一百兩,想自個私吞。李氏命奴仆祁睿在手臂上寫下任懿的名字,并把所約定的賄銀數(shù)告訴王欽若。任懿再入試第五場,祁睿又持湯飲到貢院,王欽若命奴仆索取賄銀,任懿沒有立即給賄銀就登科第離去,僧仁雅急送信到河陰,才討回賄銀。常德方獲得這封索賄信,把它告訴御史中丞趙昌言,趙昌言把它奏告真宗。逮捕祁睿等人后,又請求逮捕王欽若的屬吏。
祁睿本是亳州的小吏,雖然跟隨王欽若很久,而其名字仍隸屬亳州。王欽若于是說:“過去我家沒有祁睿,僧惠秦也不在我的門下?!闭孀谡翊鯕J若,命令邢籨、閻承翰等人在太常寺另外審訊。任懿改口說他妻子的哥哥張駕認識知舉官洪湛,曾一起造訪洪湛的家。當初只把銀子托付二僧,不知他們所送達的主考官員是誰。邢籨等人于是誣告洪湛接受任懿的賄銀,洪湛剛好出使陜西回朝,而官司已經(jīng)辦好。這時張駕又死了,祁睿又逃得不知去向,王欽若因而得以堅持說祁睿是科舉之事結束后才雇到家里的,其他奴仆多為剛召募的,不認識僧惠秦,所以該案都沒有證據(jù)。洪湛坐罪削籍,流入儋州,而王欽若于是免罪。正好洪湛代理王旦入知貢院,任懿已試第三場,等到官府查收洪湛的贓物,家里沒有,就把洪湛借梁顥的銀器繳納官府,洪湛遂死在貶所。人們知道洪湛受冤,而王欽若依仗權勢,沒有人敢說。
景德初年(1004),契丹入侵,真宗將親征澶淵。王欽若親自請求北行,他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判天雄軍,提舉河北轉運司,真宗親自設宴送他前往任職。王欽若平素與寇準不和,等到回朝,他累次上表愿解去參知政事,罷為刑部侍郎、資政殿學士。不久又判尚書都省,修纂《冊府元龜》,有褒獎贊揚的地方,王欽若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首位向皇帝謝恩,在出現(xiàn)差錯有所責問時,王欽若告誡屬吏要他只說是楊億下面的人做的,他所作所為大都是如此。年中,他改任兵部侍郎,升為大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起初,王欽若罷職,真宗為他設置資政殿學士以寵愛他,寇準把他的等級定在翰林學士下面。王欽若向真宗訴說,真宗又為他增加“大”字為大學士,其等級承圣旨定為上等。王欽若又以尚書左丞知樞密院事,修纂國史。
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王欽若任封禪經(jīng)度制置使兼兗州通判,任天書儀衛(wèi)副使。此前,真宗曾夢見神人說:“賜天書于泰山?!本颓那母嬖V了王欽若。王欽若于是說,六月甲午日,木匠董祚在醴泉亭北邊看見黃色的絹書在草地上,上面有字不認識?;食枪倮敉蹙诱匆娚厦嬗杏?,報告了這事。王欽若得到天書后,備辦著威嚴的儀式捧著它走到社首,跪著授給宦官,宦官捧著它飛馳進獻真宗。真宗來到含芳園恭迎天書,真宗拿出所獻上的《天書再降祥瑞圖》給百官看。王欽若又說到大山下兩次夢見神人,希望增建廟庭;等到至威雄將軍廟,其神像像夢中所見到的一樣,于是請求在廟中建亭。封禪之禮完成,王欽若升任禮部尚書,受命作《社首頌》,升任戶部尚書。他隨真宗祭祀汾陰,又任天書儀衛(wèi)副使,升任吏部尚書。次年,王欽若任樞密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初,學士晁迥草擬詔書,因錯誤削去官職,皇帝下詔仍令他帶吏部尚書職。圣祖降,加任檢校太尉。王欽若的住宅在太廟后面的空地,他說出入時開路喝斥影響太廟自己心中不安,于是真宗在定安坊改賜給他宅第。大中祥符七年(1014),他任同天書刻玉使。
馬知節(jié)同王欽若在樞密院,一向厭惡王欽若,議論政事意見不同。恰逢瀘州都巡檢王懷信等人上奏平蠻之功,王欽若很久還沒批決,馬知節(jié)于是當面詆毀王欽若的短處,兩人在真宗面前爭辯。及催促論功行賞,王欽若遂擅自授王懷信等人以官職,因此獲罪,王欽若被罷免樞密使,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改任刻玉副使、知通進銀臺司。后又升任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欽若向皇上進獻玉皇尊號,升任尚書右仆射、判禮儀院,為會靈觀使。有龜蛇出現(xiàn)在拱圣營,在此地建祥源觀,命王欽若總領管理。不久升任左仆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次年,任景靈觀使,檢閱《道藏》,得到趙氏神仙事跡四十人,把他們畫在走廊上。大中祥符九年(1016),商州捉得道士譙文易,他積聚有禁書,能以法術驅(qū)使六丁六甲神,親自說曾出入王欽若的家,得到王欽若所贈送的詩。真宗以該事問王欽若,王欽若辭謝不知此事,于是王欽若以太子太保銜外任判杭州。
宋仁宗趙楨為皇太子,親自以王欽若為東宮老師的名義保請他歸朝,又任資政殿大學士。真宗詔令王欽若每天去資善堂為皇太子侍講。正好輔臣兼任三少,王欽若以自己官品高請求調(diào)換他職,被授職司空,不久授任山南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王欽若與宰相丁謂不和,以疾病請求到京城就醫(yī)治療,朝廷沒答復。王欽若叫兒子王從益?zhèn)魑暮幽细瑤Р』氐骄┏?。丁謂說王欽若擅離職守,命御史中丞薛映到他住宅追究。王欽若惶恐認罪,被降職為司農(nóng)卿,分管南京,削奪王從益一級官職。
宋仁宗登帝位,王欽若改任秘書監(jiān),被起用為太常卿、濠州知州,以刑部尚書銜知江寧府。仁宗曾作書法飛白體,恰巧王欽若有奏折到,仁宗就大書“王欽若”三字。此時,馮拯生病,皇太后有再次拜王欽若為宰相之意,就拿著仁宗所書三字的紙放在盛湯藥的盒子里,派宦官攜帶著賜給王欽若,且口頭宣示召見他。至國都門卻沒有人知道。朝見后,再授王欽若為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應宮使、昭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
仁宗皇帝當初親臨朝政,王欽若說平常百官升遷,都有固定的制度,作《遷敘圖》獻上?!墩孀趯嶄洝肪幊桑鯕J若進升司徒,因郊祭之恩,被封冀國公。知邵武軍吳植生病,請求外調(diào),通過殿中丞余諤用黃金送給王欽若,尚未送到,而吳植又派小吏到王欽若家里詢問此事。王欽若執(zhí)拿他們送官府。吳植、余諤都坐罪貶官。起初,王欽若安撫西川,吳植任新繁縣尉,王欽若曾薦舉他。至此,王欽若也應當按失察判罪,仁宗下詔不予追究。王欽若兼任譯經(jīng)使,剛去傳法院,感染疾病急忙回家。仁宗親臨慰問,賞賜銀五千兩。王欽若死后,朝廷贈他太師、中書令,謚號文穆,且錄用他的親屬以及他所親信的人二十多個。宋開國以來,宰相蒙受恤恩,沒有能與王欽若相比的。
王欽若曾說:“我小時候經(jīng)過圃田,晚上起來看天空,紅色的花紋變成‘紫微’兩字。后來出使蜀地,到褒城道中,遇見異人,他告訴我將來位至宰相。他離去后,看他刺的字,就是唐朝宰相裴度?!蓖鯕J若富貴后,于是喜好神仙之事,常常按道家科儀建壇場用以敬神,用紅筆寫“紫微”二字陳放在壇上。向皇帝上表修建裴度祠于圃田,授官給裴度后裔子孫,親自撰文以記錄裴度的事跡。
宋真宗封禪泰山,祭祀汾陰,天下爭談符..吉兆,這都是王欽若與丁謂首倡的。王欽若曾建議皇帝親自拜見元德皇太后別廟,為莊穆皇后服喪一年。有人議論認為天子應當斷絕一周年的服喪限制,王欽若所說的不符合禮制。王欽若又請求設置先蠶和壽星祠,升天皇北極帝坐星為郊祭壇上第一龕,增加執(zhí)法、孫星的位子,另外制作王公以下的車輅、鼓吹,以準備授官、婚喜喪葬時使用。王欽若所著的書有《鹵簿記》、《彤管懿范》、《天書儀制》、《圣祖事跡》、《翊圣真君傳》、《五岳廣聞記》、《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王欽若自認為很通曉道教,多有所建議闡明,領頭校對道書,總計增加六百多卷。
王欽若體形矮小,脖子上長有贅瘤,當時人稱之為“頸瘤宰相”。然而他智力權術超過其他人,每當朝廷有所建造,他能委屈遷就,以便符合皇帝的心意。他的性情好傾軋偽詐,敢做假傳命令欺騙人的事。馬知節(jié)曾斥責他狡詐的情況,皇帝也沒有治他的罪。其后宋仁宗曾對輔佐大臣說:“王欽若長久擔任朝廷官職,觀察他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奸邪呵?!蓖踉卮鹫f“:王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王圭,當時稱他們?yōu)椤骞怼?。奸滑、邪惡、陰險詐偽,的確像皇上所諭示的。”
王欽若的兒子王從益,死前任贊善大夫,被追贈進士及第。后沒有兒子,以叔叔的兒子作為后代。
王欽若被選拔為進士甲科,任亳州防御推官,升任秘書省秘書郎、監(jiān)廬州稅。改任太常丞、判三司理欠憑由司。當時毋賓古任度支判官,曾談論說:“天下百姓拖欠賦稅,從五代至現(xiàn)在,執(zhí)法官不停地責罰,百姓精疲力盡不能承受了。我要啟奏皇上蠲免它。”王欽若命官吏一晚校理出數(shù)目,第二天上奏皇帝,真宗大吃一驚,說:“先帝竟然不知道嗎?”王欽若緩緩說:“先帝當然知道這些,大概是留給皇上收攬民心呵?!碑斕煜铝铑妹獍傩账芬磺Ф嗳f,釋放囚徒三千多人。真宗愈加器重王欽若,詔他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知制誥,召他任翰林院學士。蜀地寇盜王均剛被平定,王欽若出任西川安撫使。他所到之處詢問囚犯,自死罪以下的減罪不等,凡列舉對國家有利的事,大多均實行,王欽若回朝,被授給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因郊祀之恩,又兼任給事中。
河陰人常德方上告臨津縣尉任懿賄賂王欽若得以中第,真宗把案事下達御史臺處理。當初,王欽若于咸平年間(998~1003)曾知貢舉,任懿舉試諸科,寓居僧仁雅的房舍,僧仁雅所認識的僧惠秦與王欽若交好,任懿與僧惠秦約定,用三百五十兩銀子賄賂王欽若,把銀子數(shù)量寫在紙上,令僧惠秦拿去給王欽若。正好王欽若已入貢院,僧惠秦托王欽若的門客拿所寫的銀數(shù)給王欽若的妻子李氏,僧惠秦把任懿所寫的銀數(shù)減去一百兩,想自個私吞。李氏命奴仆祁睿在手臂上寫下任懿的名字,并把所約定的賄銀數(shù)告訴王欽若。任懿再入試第五場,祁睿又持湯飲到貢院,王欽若命奴仆索取賄銀,任懿沒有立即給賄銀就登科第離去,僧仁雅急送信到河陰,才討回賄銀。常德方獲得這封索賄信,把它告訴御史中丞趙昌言,趙昌言把它奏告真宗。逮捕祁睿等人后,又請求逮捕王欽若的屬吏。
祁睿本是亳州的小吏,雖然跟隨王欽若很久,而其名字仍隸屬亳州。王欽若于是說:“過去我家沒有祁睿,僧惠秦也不在我的門下?!闭孀谡翊鯕J若,命令邢籨、閻承翰等人在太常寺另外審訊。任懿改口說他妻子的哥哥張駕認識知舉官洪湛,曾一起造訪洪湛的家。當初只把銀子托付二僧,不知他們所送達的主考官員是誰。邢籨等人于是誣告洪湛接受任懿的賄銀,洪湛剛好出使陜西回朝,而官司已經(jīng)辦好。這時張駕又死了,祁睿又逃得不知去向,王欽若因而得以堅持說祁睿是科舉之事結束后才雇到家里的,其他奴仆多為剛召募的,不認識僧惠秦,所以該案都沒有證據(jù)。洪湛坐罪削籍,流入儋州,而王欽若于是免罪。正好洪湛代理王旦入知貢院,任懿已試第三場,等到官府查收洪湛的贓物,家里沒有,就把洪湛借梁顥的銀器繳納官府,洪湛遂死在貶所。人們知道洪湛受冤,而王欽若依仗權勢,沒有人敢說。
景德初年(1004),契丹入侵,真宗將親征澶淵。王欽若親自請求北行,他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判天雄軍,提舉河北轉運司,真宗親自設宴送他前往任職。王欽若平素與寇準不和,等到回朝,他累次上表愿解去參知政事,罷為刑部侍郎、資政殿學士。不久又判尚書都省,修纂《冊府元龜》,有褒獎贊揚的地方,王欽若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首位向皇帝謝恩,在出現(xiàn)差錯有所責問時,王欽若告誡屬吏要他只說是楊億下面的人做的,他所作所為大都是如此。年中,他改任兵部侍郎,升為大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起初,王欽若罷職,真宗為他設置資政殿學士以寵愛他,寇準把他的等級定在翰林學士下面。王欽若向真宗訴說,真宗又為他增加“大”字為大學士,其等級承圣旨定為上等。王欽若又以尚書左丞知樞密院事,修纂國史。
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王欽若任封禪經(jīng)度制置使兼兗州通判,任天書儀衛(wèi)副使。此前,真宗曾夢見神人說:“賜天書于泰山?!本颓那母嬖V了王欽若。王欽若于是說,六月甲午日,木匠董祚在醴泉亭北邊看見黃色的絹書在草地上,上面有字不認識?;食枪倮敉蹙诱匆娚厦嬗杏?,報告了這事。王欽若得到天書后,備辦著威嚴的儀式捧著它走到社首,跪著授給宦官,宦官捧著它飛馳進獻真宗。真宗來到含芳園恭迎天書,真宗拿出所獻上的《天書再降祥瑞圖》給百官看。王欽若又說到大山下兩次夢見神人,希望增建廟庭;等到至威雄將軍廟,其神像像夢中所見到的一樣,于是請求在廟中建亭。封禪之禮完成,王欽若升任禮部尚書,受命作《社首頌》,升任戶部尚書。他隨真宗祭祀汾陰,又任天書儀衛(wèi)副使,升任吏部尚書。次年,王欽若任樞密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初,學士晁迥草擬詔書,因錯誤削去官職,皇帝下詔仍令他帶吏部尚書職。圣祖降,加任檢校太尉。王欽若的住宅在太廟后面的空地,他說出入時開路喝斥影響太廟自己心中不安,于是真宗在定安坊改賜給他宅第。大中祥符七年(1014),他任同天書刻玉使。
馬知節(jié)同王欽若在樞密院,一向厭惡王欽若,議論政事意見不同。恰逢瀘州都巡檢王懷信等人上奏平蠻之功,王欽若很久還沒批決,馬知節(jié)于是當面詆毀王欽若的短處,兩人在真宗面前爭辯。及催促論功行賞,王欽若遂擅自授王懷信等人以官職,因此獲罪,王欽若被罷免樞密使,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改任刻玉副使、知通進銀臺司。后又升任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欽若向皇上進獻玉皇尊號,升任尚書右仆射、判禮儀院,為會靈觀使。有龜蛇出現(xiàn)在拱圣營,在此地建祥源觀,命王欽若總領管理。不久升任左仆射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次年,任景靈觀使,檢閱《道藏》,得到趙氏神仙事跡四十人,把他們畫在走廊上。大中祥符九年(1016),商州捉得道士譙文易,他積聚有禁書,能以法術驅(qū)使六丁六甲神,親自說曾出入王欽若的家,得到王欽若所贈送的詩。真宗以該事問王欽若,王欽若辭謝不知此事,于是王欽若以太子太保銜外任判杭州。
宋仁宗趙楨為皇太子,親自以王欽若為東宮老師的名義保請他歸朝,又任資政殿大學士。真宗詔令王欽若每天去資善堂為皇太子侍講。正好輔臣兼任三少,王欽若以自己官品高請求調(diào)換他職,被授職司空,不久授任山南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王欽若與宰相丁謂不和,以疾病請求到京城就醫(yī)治療,朝廷沒答復。王欽若叫兒子王從益?zhèn)魑暮幽细瑤Р』氐骄┏?。丁謂說王欽若擅離職守,命御史中丞薛映到他住宅追究。王欽若惶恐認罪,被降職為司農(nóng)卿,分管南京,削奪王從益一級官職。
宋仁宗登帝位,王欽若改任秘書監(jiān),被起用為太常卿、濠州知州,以刑部尚書銜知江寧府。仁宗曾作書法飛白體,恰巧王欽若有奏折到,仁宗就大書“王欽若”三字。此時,馮拯生病,皇太后有再次拜王欽若為宰相之意,就拿著仁宗所書三字的紙放在盛湯藥的盒子里,派宦官攜帶著賜給王欽若,且口頭宣示召見他。至國都門卻沒有人知道。朝見后,再授王欽若為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應宮使、昭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
仁宗皇帝當初親臨朝政,王欽若說平常百官升遷,都有固定的制度,作《遷敘圖》獻上?!墩孀趯嶄洝肪幊桑鯕J若進升司徒,因郊祭之恩,被封冀國公。知邵武軍吳植生病,請求外調(diào),通過殿中丞余諤用黃金送給王欽若,尚未送到,而吳植又派小吏到王欽若家里詢問此事。王欽若執(zhí)拿他們送官府。吳植、余諤都坐罪貶官。起初,王欽若安撫西川,吳植任新繁縣尉,王欽若曾薦舉他。至此,王欽若也應當按失察判罪,仁宗下詔不予追究。王欽若兼任譯經(jīng)使,剛去傳法院,感染疾病急忙回家。仁宗親臨慰問,賞賜銀五千兩。王欽若死后,朝廷贈他太師、中書令,謚號文穆,且錄用他的親屬以及他所親信的人二十多個。宋開國以來,宰相蒙受恤恩,沒有能與王欽若相比的。
王欽若曾說:“我小時候經(jīng)過圃田,晚上起來看天空,紅色的花紋變成‘紫微’兩字。后來出使蜀地,到褒城道中,遇見異人,他告訴我將來位至宰相。他離去后,看他刺的字,就是唐朝宰相裴度?!蓖鯕J若富貴后,于是喜好神仙之事,常常按道家科儀建壇場用以敬神,用紅筆寫“紫微”二字陳放在壇上。向皇帝上表修建裴度祠于圃田,授官給裴度后裔子孫,親自撰文以記錄裴度的事跡。
宋真宗封禪泰山,祭祀汾陰,天下爭談符..吉兆,這都是王欽若與丁謂首倡的。王欽若曾建議皇帝親自拜見元德皇太后別廟,為莊穆皇后服喪一年。有人議論認為天子應當斷絕一周年的服喪限制,王欽若所說的不符合禮制。王欽若又請求設置先蠶和壽星祠,升天皇北極帝坐星為郊祭壇上第一龕,增加執(zhí)法、孫星的位子,另外制作王公以下的車輅、鼓吹,以準備授官、婚喜喪葬時使用。王欽若所著的書有《鹵簿記》、《彤管懿范》、《天書儀制》、《圣祖事跡》、《翊圣真君傳》、《五岳廣聞記》、《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王欽若自認為很通曉道教,多有所建議闡明,領頭校對道書,總計增加六百多卷。
王欽若體形矮小,脖子上長有贅瘤,當時人稱之為“頸瘤宰相”。然而他智力權術超過其他人,每當朝廷有所建造,他能委屈遷就,以便符合皇帝的心意。他的性情好傾軋偽詐,敢做假傳命令欺騙人的事。馬知節(jié)曾斥責他狡詐的情況,皇帝也沒有治他的罪。其后宋仁宗曾對輔佐大臣說:“王欽若長久擔任朝廷官職,觀察他的所作所為,確實是奸邪呵?!蓖踉卮鹫f“:王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王圭,當時稱他們?yōu)椤骞怼?。奸滑、邪惡、陰險詐偽,的確像皇上所諭示的。”
王欽若的兒子王從益,死前任贊善大夫,被追贈進士及第。后沒有兒子,以叔叔的兒子作為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