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廢帝本紀

白話新五代史 作者:宋·歐陽修


  廢帝,鎮(zhèn)州平山人。本姓王,家世貧賤,母親魏氏,年輕守寡,明宗當騎將時路過平山縣搶到她。魏氏子阿三已十多歲,明宗收為養(yǎng)子取名從珂。長大后狀貌雄偉,謹慎老實,說話少,驍勇善戰(zhàn),明宗很喜歡他。自從晉與梁在河上交戰(zhàn),從珂常立戰(zhàn)功,莊宗喊著他的小名說:“阿三不枉與我同年,勇敢善戰(zhàn)也很像我。”

  同光二年(924),當衛(wèi)州刺史突騎指揮使,在石門戍守。明宗討伐趙在禮,從魏返回向南進軍,從珂率領(lǐng)戍兵從曲陽、盂縣馳過常山追趕上明宗。明宗南下,兵少,得到從珂軍,使軍威大振。明宗入京稱帝,升從珂為河中節(jié)度使,封潞王。那時,明宗年齡已大,王比其他幾個兒子年長,樞密使安從誨覺得他是個禍根,就假傳詔命叫河中裨將楊彥溫把他除掉。王到黃龍莊檢閱馬匹,彥溫關(guān)閉城門不準潞王回來,王到虞鄉(xiāng)把此事上報明宗,明宗召王回京住在清化里家里。重誨多次要求按軍法處理,明宗不聽,后來重誨被殺,才起用王為左衛(wèi)大將軍、西京留守。

  長興三年(932),當鳳翔節(jié)度使。王子重吉在明宗時掌管禁軍,當控鶴指揮使,愍帝即位,朱弘昭、馮斌貝專權(quán),罷免重吉兵職,出任亳州團練使。又把王移任北京留守,不降制書而宣布任命李從璋代替他。以前,安重誨得罪罷職到河中,用從璋代,而重誨被殺,所以王更加疑慮,就據(jù)城造反。愍帝派王思同會合各族兵馬討伐他,思同戰(zhàn)敗退走,各兵馬潰散。

  清泰元年(934)三月十七日,王率兵東進。二十日,到達長安,西京留守劉遂雍叛唐來歸降。二十四日,到華州,捉住藥彥稠。二十六日,到靈寶,河中安彥威、陜州康思立叛唐來歸降。二十九日,到陜州??盗x誠叛唐來歸降。殺宣徽使孟漢瓊。愍帝逃到衛(wèi)州。四月三日,入京,馮道率百官到蔣橋迎接,王推辭不見。入西宮大哭后,接見群臣,馮道拜見,王答拜。入居至德宮。四日,以皇太后的命令降天子為鄂王,命潞王監(jiān)國。六日,即皇帝位。七日,搜刮河南民財全部用來賞賜軍隊。八日,借五個月的民房租稅來賞賜軍隊。九日,弒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詢死。十六日,大赦,改元清泰。十九日,殺康義誠及藥彥稠。五月十三日,任端明殿學士、左諫議大夫韓昭胤為樞密使,莊宅使劉彥朗為樞密副使。十七日,馮道罷相。天雄軍節(jié)度使范延光為樞密使。二十一日,賜勸進選人、主祭祀之官。六月十一日,到范延光及索自通家。七月十三日,升太常卿盧文紀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九日,立沛國夫人劉氏為皇后。八月三日,任尚書左丞姚豈頁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許御署官選。九月,契丹侵犯邊境。十月十一日,李愚、劉日旬罷相。十二月九日,任雄武軍節(jié)度使張延朗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契丹進犯云州。二十四日,到龍門。旱災。

  清泰二年(935)二月九日,范延光罷相。十四日,追尊魯國太夫人魏氏為皇太后。三月七日,任忠武軍節(jié)度使趙延壽為樞密使。五月八日,任宣徽南院使劉延皓為樞密使。契丹侵犯邊境。六月二十日,群臣獻添都馬。七月五日,回鶻可汗王仁美派其都督陳福海來。劉延皓罷官。九月十七日,任刑部尚書房詗為樞密使。二十三日,渤海派使者來。

  清泰三年(936)正月五日,百濟派使者來。十七日,封子重美為雍王。三月十七日,任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胤孫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反叛。五月七日,任命建雄軍節(jié)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義武軍節(jié)度使楊光遠為副。二十日,先鋒指揮使安審信叛變投降石敬瑭。二十一日,振武戍將安重榮叛降石敬瑭。二十四日,天雄軍屯駐捧圣都虞候張令昭驅(qū)逐節(jié)度使劉延皓。六月六日,以令昭為右千牛衛(wèi)將軍,權(quán)知天雄軍事。十七日,任宣武軍節(jié)度使范延光為天雄軍四面招討使。七月二十二日,攻克魏州。二十六日,張令昭被處死。二十七日,彰圣指揮使張萬迪率軍叛變投降石敬瑭。八月二日,契丹使者梅里來。九月十八日,張敬達與契丹在太原交戰(zhàn)失敗。契丹在晉安包圍敬達。二十二日,往河陽。十月七日,搜刮馬匹,按戶籍征兵。十一月三日,任盧龍軍節(jié)度使趙德鈞為行營都統(tǒng)。十二日,契丹立晉。閏十一月九日,楊光遠殺張敬達,叛變投降契丹。十九日,契丹和晉軍到達潞州。二十二日,從河陽回到京城。二十六日,皇帝自焚死。

  唉!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是很難處理的??!聰明的人對于未發(fā)生的事情有預見性,所以預先提出忠言,但得不到信任和采納,等到事情發(fā)生了后悔時,又哪里還來得及呢?重誨早已獨自預見到潞王之禍,但處理得不恰當,以至于被殺和滅族,他的矛盾就是從這件事上產(chǎn)生的。說到愍帝的滅亡,墓穴在徽陵,只有一堆土,路人看見,都感到悲哀。假設明宗地下有知,他是有愧于重誨的,可悲?。?/div>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