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僧垣字法衛(wèi),吳興武康人,是吳國太常姚信的八世孫。父親姚菩提,梁朝高平縣令。幼嬰患病一年多,于是留心醫(yī)術(shù)。梁武帝召見與他討論醫(yī)卜星相之術(shù),言語多有領(lǐng)悟,由此比較禮遇他。
姚僧垣自幼博識,服喪期間曲盡禮義,年二十四歲,便繼承家業(yè)。仕宦梁朝時是太醫(yī)正,加授文德主帥。梁武帝曾因發(fā)熱,服用大黃。姚僧垣說:“大黃是利藥,天子年事已高,不應輕易服用?!被实鄄宦爠褡?,于是導致病情加重。太清元年(547),遷職鎮(zhèn)西湘東王府中記室參軍。姚僧垣年輕時喜好文史,為學者稱道。梁簡文帝繼位后,姚僧垣任中書舍人。梁元帝平定侯景后,召請姚僧垣到荊州,改授晉安王府諮議。梁元帝曾患有心腹疼痛,許多醫(yī)生都請求皇上服用普通藥物。姚僧垣說:“脈搏有力充實,適宜服用大黃。”梁元帝聽從他的話,藥汁喝完,果然能吃下平素飯食,因而病疾得以痊愈。當時剛鑄造的錢,一頂十,于是賞賜錢十萬貫。實際上是百萬貫。
魏軍攻破荊州時,姚僧垣仍然侍奉梁元帝,被士兵所阻止,才哭著離開。不久周文派使臣馳馬急速征召姚僧垣,燕公于謹堅決挽留不放行,對使臣說:“我年已衰老遲暮,疾病很重,現(xiàn)在得到這人,希望能與他相處到老?!敝芪囊蛴谥敼Φ侣≈兀悴辉僬髡?。明年,隨于謹?shù)介L安。
武成元年(559),授官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婁穆因病回京,請姚僧垣去看病,說從腰間到肚臍,好像有三根繩索捆綁,兩腳痿痹,不能把持,姚僧垣就給他開三劑湯藥。伊婁穆剛服第一劑藥,上面繩索就解開了;再服第二劑藥,中間繩索又解開了;又服一劑藥,三根繩索全部解除,而兩腳痿痹,仍然..曲孱弱,又配一劑散藥,兩腳稍能伸展。姚僧垣說:“必須等到下霜,這種病才會好。”等到九月,伊婁穆能夠起來行走。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開始患有胸氣堵塞病,又加上水腫,喘息急促,坐臥不安。有勸他服用決命大散藥的,他的家人猶豫不能決定。于是請教姚僧垣。姚僧垣說:“我想這種病,不與大散藥相適應?!北憬o他開一藥方,讓他快速服下。隨即胸氣暢通,又服一劑藥,各種病都好了。大將軍、樂平公竇集突然受風得病,精神錯亂,沒有知覺。最初給他看病的醫(yī)生,都說已經(jīng)不可救治。姚僧垣到后,說:“疲憊了,終不會死。”配制一盒湯散藥。所得病很快好了。大將軍、永世公叱伏列椿被痢病所苦有很久時間,但不影響他進朝中拜謁。燕公于謹曾對姚僧垣說:“樂平公、永世公都患有經(jīng)久難愈的疾病,我覺得永世公的病情稍輕。”回答說:“病有深淺,時有危殺,樂平公雖然困窘,最終能夠保全;永世公雖然較輕,一定免不了死?!毖喙谥斦f:“應該在什么時候?!被卮鹫f“:不出四月份?!苯Y(jié)果正像他說的那樣,燕公謹很是嘆愕驚異。
天和六年(570),升職為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574),文宣太后臥病,醫(yī)生巫師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互有異同。武帝召請姚僧垣同坐,問他。回答說:“我以普通人衡量,私下很擔心憂慮?!被实劭拗f:“您既然決定下來了,還能再說什么呢?”不久太后死去。這之后又因被召見,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詔令他不再入朝拜謁,如果不是其他詔書,不煩勞入朝相見。建德四年(575),皇帝親自帶兵東征,到河陰時得病,口不能說話,眼下垂蓋住眼睛,不得看東西,一只腳縮短,又不能行走。姚僧垣認為各內(nèi)臟器官同時得病,不能同時治療,而軍中要務,莫過于語言,于是開處方逐次用藥?;实勰軌蛘f話;又治療眼睛,眼病很快痊愈;未治療到腳,腳病也好了。等到華州,皇帝已經(jīng)完全康復。當即授職華州刺史。仍令他隨宮駕回京,不讓他在鎮(zhèn)府。宣政元年(578),上奏章請求辭官歸居,特別優(yōu)待下詔準許。這一年,皇帝到云陽去,臥病,便召請姚僧垣到行宮所在地。內(nèi)史柳昂偷偷地問道“:天子脈象怎么樣?”回答說:“天子應和上天之心,恐怕不是我能做到的。如果一般人患病到這個樣子,萬人中無一保全?!辈痪没实巯率?。
宣帝最初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常為心痛所苦,就讓姚僧垣治療,病很快好了。即位后,對姚僧垣的恩惠禮遇更加豐厚。對他說“:曾經(jīng)聽到先帝喊您為姚公,有這回事嗎?”回答說:“臣下如彎荷特受偏愛,確實如圣主所言?!被实壅f:“這是尊崇老人的話,不是顯貴爵位的稱號。我應為您建立封地開創(chuàng)家業(yè),成為子孫的長久基業(yè)。”于是封為長壽縣公,冊封那天,又賞金帶以及衣服等物。大象二年(580),授職太醫(yī)下大夫?;实鄄痪玫貌。髞砑又?,姚僧垣便在殿堂住宿,侍奉皇上。皇帝對隋公說:“今天我的性命,只有交付給這個人。”姚僧垣知道皇帝一定不會痊愈,就回答說:“臣子只擔心醫(yī)道平庸不及,豈敢不竭盡心力!”皇帝點頭稱是。靜帝即位后,升遷上開府儀同大將軍。
隋朝開皇初年,增封爵位為北絳郡公。開皇三年(583),下世,時年八十五歲。遺囑中告誡衣帽放入棺,朝服不要入殮,靈柩上只放香匣,每天擺放清水罷了。追贈本官,加授荊、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醫(yī)術(shù)高妙,為當時人所推重,前后驗證,不可一一記載。聲譽隆盛,遠聞邊境,以至于各蕃疆外域,都請求委托他。姚僧垣便參詳校正有征驗的,編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寫《行記》三卷,流傳于世。
姚僧垣自幼博識,服喪期間曲盡禮義,年二十四歲,便繼承家業(yè)。仕宦梁朝時是太醫(yī)正,加授文德主帥。梁武帝曾因發(fā)熱,服用大黃。姚僧垣說:“大黃是利藥,天子年事已高,不應輕易服用?!被实鄄宦爠褡?,于是導致病情加重。太清元年(547),遷職鎮(zhèn)西湘東王府中記室參軍。姚僧垣年輕時喜好文史,為學者稱道。梁簡文帝繼位后,姚僧垣任中書舍人。梁元帝平定侯景后,召請姚僧垣到荊州,改授晉安王府諮議。梁元帝曾患有心腹疼痛,許多醫(yī)生都請求皇上服用普通藥物。姚僧垣說:“脈搏有力充實,適宜服用大黃。”梁元帝聽從他的話,藥汁喝完,果然能吃下平素飯食,因而病疾得以痊愈。當時剛鑄造的錢,一頂十,于是賞賜錢十萬貫。實際上是百萬貫。
魏軍攻破荊州時,姚僧垣仍然侍奉梁元帝,被士兵所阻止,才哭著離開。不久周文派使臣馳馬急速征召姚僧垣,燕公于謹堅決挽留不放行,對使臣說:“我年已衰老遲暮,疾病很重,現(xiàn)在得到這人,希望能與他相處到老?!敝芪囊蛴谥敼Φ侣≈兀悴辉僬髡?。明年,隨于謹?shù)介L安。
武成元年(559),授官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婁穆因病回京,請姚僧垣去看病,說從腰間到肚臍,好像有三根繩索捆綁,兩腳痿痹,不能把持,姚僧垣就給他開三劑湯藥。伊婁穆剛服第一劑藥,上面繩索就解開了;再服第二劑藥,中間繩索又解開了;又服一劑藥,三根繩索全部解除,而兩腳痿痹,仍然..曲孱弱,又配一劑散藥,兩腳稍能伸展。姚僧垣說:“必須等到下霜,這種病才會好。”等到九月,伊婁穆能夠起來行走。大將軍、襄樂公賀蘭隆開始患有胸氣堵塞病,又加上水腫,喘息急促,坐臥不安。有勸他服用決命大散藥的,他的家人猶豫不能決定。于是請教姚僧垣。姚僧垣說:“我想這種病,不與大散藥相適應?!北憬o他開一藥方,讓他快速服下。隨即胸氣暢通,又服一劑藥,各種病都好了。大將軍、樂平公竇集突然受風得病,精神錯亂,沒有知覺。最初給他看病的醫(yī)生,都說已經(jīng)不可救治。姚僧垣到后,說:“疲憊了,終不會死。”配制一盒湯散藥。所得病很快好了。大將軍、永世公叱伏列椿被痢病所苦有很久時間,但不影響他進朝中拜謁。燕公于謹曾對姚僧垣說:“樂平公、永世公都患有經(jīng)久難愈的疾病,我覺得永世公的病情稍輕。”回答說:“病有深淺,時有危殺,樂平公雖然困窘,最終能夠保全;永世公雖然較輕,一定免不了死?!毖喙谥斦f:“應該在什么時候?!被卮鹫f“:不出四月份?!苯Y(jié)果正像他說的那樣,燕公謹很是嘆愕驚異。
天和六年(570),升職為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574),文宣太后臥病,醫(yī)生巫師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互有異同。武帝召請姚僧垣同坐,問他。回答說:“我以普通人衡量,私下很擔心憂慮?!被实劭拗f:“您既然決定下來了,還能再說什么呢?”不久太后死去。這之后又因被召見,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詔令他不再入朝拜謁,如果不是其他詔書,不煩勞入朝相見。建德四年(575),皇帝親自帶兵東征,到河陰時得病,口不能說話,眼下垂蓋住眼睛,不得看東西,一只腳縮短,又不能行走。姚僧垣認為各內(nèi)臟器官同時得病,不能同時治療,而軍中要務,莫過于語言,于是開處方逐次用藥?;实勰軌蛘f話;又治療眼睛,眼病很快痊愈;未治療到腳,腳病也好了。等到華州,皇帝已經(jīng)完全康復。當即授職華州刺史。仍令他隨宮駕回京,不讓他在鎮(zhèn)府。宣政元年(578),上奏章請求辭官歸居,特別優(yōu)待下詔準許。這一年,皇帝到云陽去,臥病,便召請姚僧垣到行宮所在地。內(nèi)史柳昂偷偷地問道“:天子脈象怎么樣?”回答說:“天子應和上天之心,恐怕不是我能做到的。如果一般人患病到這個樣子,萬人中無一保全?!辈痪没实巯率?。
宣帝最初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常為心痛所苦,就讓姚僧垣治療,病很快好了。即位后,對姚僧垣的恩惠禮遇更加豐厚。對他說“:曾經(jīng)聽到先帝喊您為姚公,有這回事嗎?”回答說:“臣下如彎荷特受偏愛,確實如圣主所言?!被实壅f:“這是尊崇老人的話,不是顯貴爵位的稱號。我應為您建立封地開創(chuàng)家業(yè),成為子孫的長久基業(yè)。”于是封為長壽縣公,冊封那天,又賞金帶以及衣服等物。大象二年(580),授職太醫(yī)下大夫?;实鄄痪玫貌。髞砑又?,姚僧垣便在殿堂住宿,侍奉皇上。皇帝對隋公說:“今天我的性命,只有交付給這個人。”姚僧垣知道皇帝一定不會痊愈,就回答說:“臣子只擔心醫(yī)道平庸不及,豈敢不竭盡心力!”皇帝點頭稱是。靜帝即位后,升遷上開府儀同大將軍。
隋朝開皇初年,增封爵位為北絳郡公。開皇三年(583),下世,時年八十五歲。遺囑中告誡衣帽放入棺,朝服不要入殮,靈柩上只放香匣,每天擺放清水罷了。追贈本官,加授荊、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醫(yī)術(shù)高妙,為當時人所推重,前后驗證,不可一一記載。聲譽隆盛,遠聞邊境,以至于各蕃疆外域,都請求委托他。姚僧垣便參詳校正有征驗的,編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寫《行記》三卷,流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