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郡王元干,字思直,太和九年(485),被封為河南王,任大將軍。孝文帝很親愛幾位弟弟,任命元干總管別道軍隊(duì),并告誡他說:“司空穆亮以年齡器度而言,都可以當(dāng)你的老師,散騎常侍盧陽(yáng)烏有才識(shí),你可以時(shí)時(shí)向他詢問請(qǐng)教,你就拜他們?yōu)槔蠋??!边w都洛陽(yáng)以后,改封他為趙郡王。被任命為都督、冀州刺史時(shí),皇帝親自到郊外為他餞行,告誡他說“:用刑折獄的學(xué)問,是先代賢哲們都覺得難以處置的問題,雖然這樣,如今有了邦國(guó)了,就必須自我激勵(lì)了!”下詔任命李憑為長(zhǎng)史,唐茂為司馬,盧尚之為諮議參軍,以輔佐他??墒牵顟{等人的勸諫,元干并不聽從。州里表奏朝廷,說元干斬了盜馬人,用刑過重。而尚書因?yàn)樵蓜倓偟街堇硎?,就放在一旁不加彈劾。皇帝下詔說:“尚書曲意維護(hù),取媚于我,有傷法度。元干不明政理,律外亂用重刑,可加審查?!焙筠D(zhuǎn)為特進(jìn)、司州牧。皇帝南征時(shí),命令元干都督中外諸軍事,給予鼓吹一部,兵士三百人,自由出于殿門。
元干貪圖淫逸,不遵法典,御史中尉李彪準(zhǔn)備彈劾他。正好遇見元干來到尚書下舍,李彪便摒去身邊人告誡他,可是元干悠然自得,毫不在意。李彪便上表彈劾他。皇帝下詔,令元干和北海王元詳都隨同皇太子一起前往皇帝的住所。當(dāng)他們到達(dá)時(shí),皇帝吩咐左右人觀察元干的神色,只見他無憂無慮,絲毫沒有后悔的表情,皇帝便親自指出他的過錯(cuò),令人打了他一百杖,免去他的官職,以王爵回家。死后,謚為“靈王”,陪葬在長(zhǎng)陵。
元干貪圖淫逸,不遵法典,御史中尉李彪準(zhǔn)備彈劾他。正好遇見元干來到尚書下舍,李彪便摒去身邊人告誡他,可是元干悠然自得,毫不在意。李彪便上表彈劾他。皇帝下詔,令元干和北海王元詳都隨同皇太子一起前往皇帝的住所。當(dāng)他們到達(dá)時(shí),皇帝吩咐左右人觀察元干的神色,只見他無憂無慮,絲毫沒有后悔的表情,皇帝便親自指出他的過錯(cuò),令人打了他一百杖,免去他的官職,以王爵回家。死后,謚為“靈王”,陪葬在長(zhǎng)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