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鄭偉傳

白話周書 作者:唐·令狐德棻 等


  鄭偉字子直,滎陽開封人,小名..提,是魏朝將作大匠鄭渾的十一世孫。

  祖父鄭思明,自小勇猛強悍,在魏國官至直閣將軍,追贈濟州刺史。

  父親鄭先護,也以勇武出名。

  最初擔任員外散騎侍郎。

  魏孝莊帝尚在藩國時,與鄭先護就已結(jié)交。

  魏孝莊帝即位后,歷任通直散騎常侍、平南將軍、廣州刺史,賜爵平昌縣侯。

  元顥入據(jù)洛陽時,由于抵抗有功,升任都督二豫、郢、雍四州諸軍事、征東將軍、豫州刺史,兼任尚書右仆射,晉封郡公。

  隨即入朝,任車騎將軍、左衛(wèi)將軍。

  爾朱榮死后,徐州刺史爾朱仲遠率兵打算入據(jù)洛陽,詔命鄭先護以原任官職,加驃騎將軍、大都督銜,率領(lǐng)部下與行臺楊昱、都督賀拔勝共同討伐爾朱仲遠。

  賀拔勝在戰(zhàn)場上向爾朱仲遠投降,又聽說京城失守,眾軍于是潰散。

  鄭先護投奔梁國。

  隨即從梁國返回,被爾朱仲遠殺害。

  魏孝武帝初年,追贈使持節(jié)、都督、青齊兗豫四州刺史。

  鄭偉少年時卓越豪邁,志向遠大,常常以功名來稱許自己,善于騎馬射箭,膽量氣力都超過常人。

  爾朱氏被消滅以后,從梁國回到魏國。

  最初任通直散騎侍郎。

  魏孝武帝西遷時,鄭偉也返回故鄉(xiāng),不再當官。

  大統(tǒng)三年(537),河內(nèi)公獨孤信收復(fù)洛陽,鄭偉對族人說:“如今君王復(fù)興大業(yè),占據(jù)崤關(guān)、函谷關(guān)。

  河內(nèi)公親自率領(lǐng)大軍,收復(fù)氵廛水、洛水,國境之內(nèi),誰不踮足盼望?況且我們世代承蒙朝廷恩典,家中以忠義相傳,此時應(yīng)當盡為臣的節(jié)操,取富貴的資本。

  怎能碌碌無為,像懦夫那樣?”于是與族人榮業(yè),糾集鄉(xiāng)里,在陳留舉起義旗。

  一兩天內(nèi),擁有一萬余人。

  于是攻克梁州,活捉東魏刺史鹿永吉及鎮(zhèn)城令狐德,同時活捉陳留郡守趙季和。

  率領(lǐng)部眾前來歸附。

  梁國、陳國之間,因此而相繼投降。

  鄭偉馳馬入朝,太祖與他交談,對他嘆服贊美。

  授龍驤將軍、北徐州刺史,封武陽縣伯,食邑六百戶。

  參與河橋之戰(zhàn),解玉壁之圍,鄭偉常常率先沖入敵陣。

  侯景歸附時,太祖令鄭偉率領(lǐng)部下前去接應(yīng)。

  后來侯景反叛,鄭偉把部下全部撤回。

  記錄前后功勞,授中軍將軍、滎陽郡守,加散騎常侍、大都督銜,晉封襄城郡公,食邑二千戶,加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銜。

  魏恭帝二年(555),升任大將軍,授江陵防主、都督十五州諸軍事。

  鄭偉粗魯野蠻,不守法令,稍被得罪便立即殺人。

  朝廷認為他早年立義效命,每次都寬容他。

  在江陵任職時,他擅自殺死副防主杞賓王,論罪罷官。

  保定元年(561),詔命恢復(fù)原來官職爵位,授宜州刺史。

  天和六年(571),轉(zhuǎn)任華州刺史。

  鄭偉前后任職,施政皆威厲嚴酷,官員、百姓不敢違犯法令,盜賊也因此而不敢活動。

  雖然沒有仁政,但也因此而很受到稱贊。

  當年在華州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追贈原任官職,加少傅、都督司豫洛相冀五州諸軍事、司州刺史等銜。

  謚號為“肅”。

  鄭偉口吃,少年時曾在原野上追趕一只鹿,不知鹿跑到什么地方,遇見一個牧童,向他打聽。

  牧童回答時,也是期期艾艾。

  鄭偉大怒,以為他在學自己說話,就一箭把牧童射死。

  他就是這樣殘忍兇暴。

  兒子鄭大士承襲爵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