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綱字婆羅,是蜀國公尉遲迥的弟弟。
從小就是孤兒,與兄尉遲迥被舅舅收養(yǎng)。
太祖西征關(guān)、隴,尉遲迥、尉遲綱同母親昌樂大長公主留在晉陽,后來才入函谷關(guān)。
跟隨太祖征討,常在帳內(nèi)陪侍,出入臥室。
后來由于奉迎魏孝武帝有功,授殿中將軍。
大統(tǒng)元年(535),授帳內(nèi)都督,跟隨儀同李虎擊敗曹泥。
又參與擊敗竇泰。
以戰(zhàn)功封廣宗縣伯,食邑五百戶。
后來參與收復(fù)弘農(nóng),攻克河北郡及沙苑之戰(zhàn),都立有戰(zhàn)功。
尉遲綱勇猛有力,善于騎馬射箭。
太祖對他十分寵愛,視為心腹。
在河橋之戰(zhàn)中,太祖坐騎被亂箭射中,驚恐遠(yuǎn)奔。
尉遲綱與李穆等隨從奮力作戰(zhàn),擊退敵人,太祖才得以上馬。
由于先后立功,食邑增加八百戶,晉封公爵,被任命為平遠(yuǎn)將軍、步兵校尉。
八年,加通直散騎常侍、太子武衛(wèi)率、前將軍銜,轉(zhuǎn)任帥都督。
東魏圍攻玉壁,尉遲綱跟隨太祖前往救援。
九年春天,太祖又在邙山與東魏交戰(zhàn),大軍失利,人心離散。
尉遲綱激勵將士,盡心護(hù)衛(wèi)。
升任大都督。
十四年,被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銜,食邑增加三百戶。
不久,又升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銜,晉封昌平郡公。
十七年,出任華州刺史。
魏廢帝二年(553),授大將軍,兼任領(lǐng)軍將軍。
后來皇帝另有圖謀,言談泄露。
太祖讓尉遲綱指揮禁軍,秘密做好準(zhǔn)備。
不久,廢去皇帝,擁立齊王,仍然任命尉遲綱為中領(lǐng)軍,負(fù)責(zé)宿衛(wèi)。
尉遲綱之兄尉遲迥率軍討伐蜀地,尉遲綱跟隨太祖到城西送行,看見一只奔跑的野兔,太祖命令尉遲綱射它。
發(fā)誓道:“如果射中此兔,一定能攻克蜀地?!辈灰粫?,尉遲綱帶著兔子返回。
太祖高興地說:“事情平定后,一定賞給你漂亮的侍婢。”攻克蜀地后,賞賜他侍婢二人。
又經(jīng)常跟隨太祖向北到云陽打獵。
一次驚起了五只鹿,尉遲綱射中其中三只。
每次巡游會宴,太祖拿出珍奇異物讓各位功臣射箭賭勝,總是尉遲綱獲得最多。
孝閔帝登基后,尉遲綱以親戚身份掌管禁軍,授小司馬。
又與晉公宇文護(hù)廢去皇帝。
世宗即位,升任柱國大將軍。
武成元年(559),晉封吳國公,食邑一萬戶,任涇州總管、五州十一防諸軍事、涇州刺史。
當(dāng)年,大長公主在京師去世,尉遲綱離職。
隨即起用,恢復(fù)原任官職。
保定元年(561),被任命為少傅。
不久,授大司空。
二年,出任陜州總管、七州十三防諸軍事、陜州刺史。
四年,晉公宇文護(hù)東征,給尉遲綱分派帶甲士卒,留下鎮(zhèn)守京師。
尉遲綱認(rèn)為天子在皇宮,內(nèi)部定無憂慮,于是請求出外,屯兵咸陽。
大軍回來后,尉遲綱又回陜州。
天和二年(567),由于尉遲綱治理有功,賞賜帛千段、谷六千斛、錢二十萬,食邑增加四百戶。
陳公宇文純等人護(hù)送皇后阿史那氏將從突厥入境,詔命派尉遲綱與大將軍王杰率軍到邊境迎護(hù)。
三年,追論河橋之功,封其一個兒子為縣公,食邑一千戶。
四年五月,在京師去世,享年五十三歲。
追贈太保、十二州諸軍事、同州刺史。
謚號為“武”。
第三個兒子尉遲安,以嫡子身份承襲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柱國。
尉遲安之兄尉遲運(yùn),另外有傳。
尉遲運(yùn)之弟尉遲勤,從少年時就歷任顯赫官職。
大象末年,任青州總管。
起兵響應(yīng)伯父尉遲迥,事見《尉遲迥傳》。
尉遲安之弟尉遲敬,娶世宗之女河南公主為妻,官至儀同三司。
從小就是孤兒,與兄尉遲迥被舅舅收養(yǎng)。
太祖西征關(guān)、隴,尉遲迥、尉遲綱同母親昌樂大長公主留在晉陽,后來才入函谷關(guān)。
跟隨太祖征討,常在帳內(nèi)陪侍,出入臥室。
后來由于奉迎魏孝武帝有功,授殿中將軍。
大統(tǒng)元年(535),授帳內(nèi)都督,跟隨儀同李虎擊敗曹泥。
又參與擊敗竇泰。
以戰(zhàn)功封廣宗縣伯,食邑五百戶。
后來參與收復(fù)弘農(nóng),攻克河北郡及沙苑之戰(zhàn),都立有戰(zhàn)功。
尉遲綱勇猛有力,善于騎馬射箭。
太祖對他十分寵愛,視為心腹。
在河橋之戰(zhàn)中,太祖坐騎被亂箭射中,驚恐遠(yuǎn)奔。
尉遲綱與李穆等隨從奮力作戰(zhàn),擊退敵人,太祖才得以上馬。
由于先后立功,食邑增加八百戶,晉封公爵,被任命為平遠(yuǎn)將軍、步兵校尉。
八年,加通直散騎常侍、太子武衛(wèi)率、前將軍銜,轉(zhuǎn)任帥都督。
東魏圍攻玉壁,尉遲綱跟隨太祖前往救援。
九年春天,太祖又在邙山與東魏交戰(zhàn),大軍失利,人心離散。
尉遲綱激勵將士,盡心護(hù)衛(wèi)。
升任大都督。
十四年,被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銜,食邑增加三百戶。
不久,又升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銜,晉封昌平郡公。
十七年,出任華州刺史。
魏廢帝二年(553),授大將軍,兼任領(lǐng)軍將軍。
后來皇帝另有圖謀,言談泄露。
太祖讓尉遲綱指揮禁軍,秘密做好準(zhǔn)備。
不久,廢去皇帝,擁立齊王,仍然任命尉遲綱為中領(lǐng)軍,負(fù)責(zé)宿衛(wèi)。
尉遲綱之兄尉遲迥率軍討伐蜀地,尉遲綱跟隨太祖到城西送行,看見一只奔跑的野兔,太祖命令尉遲綱射它。
發(fā)誓道:“如果射中此兔,一定能攻克蜀地?!辈灰粫?,尉遲綱帶著兔子返回。
太祖高興地說:“事情平定后,一定賞給你漂亮的侍婢。”攻克蜀地后,賞賜他侍婢二人。
又經(jīng)常跟隨太祖向北到云陽打獵。
一次驚起了五只鹿,尉遲綱射中其中三只。
每次巡游會宴,太祖拿出珍奇異物讓各位功臣射箭賭勝,總是尉遲綱獲得最多。
孝閔帝登基后,尉遲綱以親戚身份掌管禁軍,授小司馬。
又與晉公宇文護(hù)廢去皇帝。
世宗即位,升任柱國大將軍。
武成元年(559),晉封吳國公,食邑一萬戶,任涇州總管、五州十一防諸軍事、涇州刺史。
當(dāng)年,大長公主在京師去世,尉遲綱離職。
隨即起用,恢復(fù)原任官職。
保定元年(561),被任命為少傅。
不久,授大司空。
二年,出任陜州總管、七州十三防諸軍事、陜州刺史。
四年,晉公宇文護(hù)東征,給尉遲綱分派帶甲士卒,留下鎮(zhèn)守京師。
尉遲綱認(rèn)為天子在皇宮,內(nèi)部定無憂慮,于是請求出外,屯兵咸陽。
大軍回來后,尉遲綱又回陜州。
天和二年(567),由于尉遲綱治理有功,賞賜帛千段、谷六千斛、錢二十萬,食邑增加四百戶。
陳公宇文純等人護(hù)送皇后阿史那氏將從突厥入境,詔命派尉遲綱與大將軍王杰率軍到邊境迎護(hù)。
三年,追論河橋之功,封其一個兒子為縣公,食邑一千戶。
四年五月,在京師去世,享年五十三歲。
追贈太保、十二州諸軍事、同州刺史。
謚號為“武”。
第三個兒子尉遲安,以嫡子身份承襲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柱國。
尉遲安之兄尉遲運(yùn),另外有傳。
尉遲運(yùn)之弟尉遲勤,從少年時就歷任顯赫官職。
大象末年,任青州總管。
起兵響應(yīng)伯父尉遲迥,事見《尉遲迥傳》。
尉遲安之弟尉遲敬,娶世宗之女河南公主為妻,官至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