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于萛傳

白話周書 作者:唐·令狐德棻 等


  于萛,字賓實,從小性格平和厚道。

  不滿二十歲時,就參加太祖幕府,參與征討潼關(guān)和回洛城之戰(zhàn)。

  大統(tǒng)三年(537),又參與收復(fù)弘農(nóng)和沙苑之戰(zhàn)。

  由于前后立有戰(zhàn)功,被封為萬年縣子,食邑五百戶,授主衣都統(tǒng)。

  在河橋之戰(zhàn)中,率先沖鋒。

  軍隊撤回后,于萛被召入內(nèi)殿,授通直散騎常侍,轉(zhuǎn)為太子右衛(wèi)率,加都督銜。

  后來又隨從太祖在邙山作戰(zhàn)。

  十一年,詔令于萛為東宮侍講。

  侯景前來歸附,派于萛與諸路軍隊支援他,平定九曲城。

  升大都督,再升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銜。

  十四年,任尚書。

  同年,太祖與魏國太子西行巡視,于萛為隨從。

  太祖在隴山上刻碑立石,依次鐫刻功臣的官位,預(yù)定授于萛為開府儀同三司。

  到十五年才實授。

  不久又被任命為滑州刺史,特別賞給鼓吹之樂一部,晉封公爵,食邑增加二百戶。

  魏恭帝二年(555),羌人東念姐率領(lǐng)部落反叛,勾結(jié)吐谷渾,常常侵掠邊境。

  派大將軍豆盧寧前往征討,超過時限而未能平定。

  又令于萛前往,迅速將其討平。

  太祖親自寫信表示慰問,賜給奴婢一百口,馬一百匹。

  孝閔帝登基后,授民部中大夫,晉封延壽郡公,食邑二千戶,又升任大將軍,官勛州刺史,入朝任小司寇。

  天和二年(567),延州蒲川賊首郝三郎等人反叛,進(jìn)逼丹州,于萛率軍將其討平,砍掉郝三郎首級,俘獲各種牲畜一萬余頭。

  于是授為延州刺史。

  五年,承襲燕國公爵位,升柱國,以罪免職,隨即又恢復(fù)本職,授為涼州總管。

  大象二年(580),加上柱國銜,授為大左輔。

  隋朝開皇元年(581)逝世。

  贈司空銜,謚號“安”。

  兒子于豈頁,大象末年升任上開府、吳州總管,封新野郡公。

  于豈頁之弟于仲文,任大將軍,封延壽郡公。

  于仲文之弟于象賢,任儀同三司,娶高祖之女。

  于萛之弟于翼另有傳。

  于翼之弟于義,任上柱國、潼州總管,封建平郡公。

  于義之弟于禮,任上大將軍、趙州刺史,封安平郡公。

  于禮之弟于智,原任開府,承受宣帝旨意,告發(fā)齊王宇文憲謀反,得封齊國公。

  不久被任命為柱國、涼州總管、大司空。

  于智之弟于紹,官至上開府、綏州刺史,封華陽郡公。

  于紹之弟于弼,官至上儀同,封平恩縣公。

  于弼之弟于蘭,官至上儀同,封襄陽縣公。

  于蘭之弟于曠,官至上儀同,贈授恒州刺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