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漢書卷三十七 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白話后漢書 作者:南朝宋·范曄


  (桓榮、丁鴻)

  ◆桓榮傳,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少年時在長安,學習《歐陽尚書》,以九江朱普為師,家中貧困,常靠傭工養(yǎng)活自己,精力不倦,十五年沒有回家探視,到王莽篡位時才回去。恰逢老師朱普去世,桓榮到九江奔喪,自己負土替老師筑墳,于是留下來教學,徒眾達幾百人。

  王莽失敗,天下大亂,桓榮抱著經書與學生一道逃入山谷之中,雖常饑餓但講經論卷不止,后來又在江淮一帶教學。

  建武十九年(44),桓榮六十多歲了,才被授職大司徒府。當時顯宗剛立為太子,選求明經,于是提升桓榮的學生豫章何湯做虎賁中郎將,用《尚書》教太子。世祖從容問何湯的本師是誰,何湯答道:“沛國桓榮?!被实奂凑倩笜s,命令他講解《尚書》,覺得很好。便拜桓榮為議郎,賜錢十萬,讓他入宮教太子。每朝會,常叫桓榮在公卿面前講解經書?;实鄯Q贊道“:得到先生太晚了!”恰逢歐陽博士出缺,帝想用榮。榮叩頭辭讓道:“臣經術淺薄,不及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皋弘?!钡壅f“:好,去吧,你能勝任?!庇谑前莼笜s為博士,引薦彭閎、皋弘做議郎?;噬宪囻{到了大學,正逢諸博士討論問題,桓榮穿著儒生衣服,溫良恭敬,寬博有余,辯明經義,每以禮讓相服,不用言詞勝人,眾儒生誰也不及他,皇上特加賞賜?;噬嫌衷t諸生雅吹擊磬,整天才完。后來桓榮入會庭中,皇上詔賜奇果,受果者都納入懷中,桓榮舉手捧著果物拜謝。帝笑著指他說“:這人真正是儒生呀!”從此更受敬重,常叫他住宿在太子宮中。過了五年,桓榮推薦門生九江人胡憲作侍講,自己只是聽聽,每天早晨進一次宮罷了?;笜s曾經生病,太子早晚派中傅問病,賜以珍饈、帷帳、奴婢等,并且說“:如果有什么三長兩短,不必為家室擔憂。”后來病愈了,又進宮侍講。

  二十八年(53),朝中大會百官,皇上詔問誰可做太子的師傅?群臣體察上意,都說太子的舅父執(zhí)金吾原鹿侯陰識可以。博士張佚正色道:“今陛下立太子,是為陰氏呢,還是為天下?如果為陰氏,那么陰侯可以;如為天下,就應用天下之賢才?!钡壅J為講得好,說道:“想設太傅,是為了輔佐太子?,F在博士不能幫助我,何況太子呢?”于是拜張佚為太子太傅,而以桓榮為少傅,賜以輜車、乘馬。桓榮大會諸生,陳列出車馬、印綬道“:今日蒙皇上所賜,這是稽考古書的力量,可不勉勵嗎?”桓榮認為太子經學已經完成,上疏謝道:“臣下有幸得在帷幄,講經幾年,可智學淺短,無以補益萬分。現在皇太子憑著聰明的資質,通明經義,觀覽古今,沒有哪位太子能專精博學像這樣的。這真是國家的福..,天下的幸運。臣師道已盡,其他皆在太子。謹使掾臣汜再拜回家?!碧訌托诺馈埃呵f以童蒙,學道九年,無所曉識。《五經》這么廣大,圣言幽道,不是天下最聰明的人,豈能精通得了!何況不才如我,敢承教誨面命。從前的先師感謝弟子的有人了,上則通達經旨,弄明章句,下則去家慕鄉(xiāng),求謝師門?,F在蒙受下列,不敢有辭,愿您養(yǎng)病加餐,重愛玉體?!?br />
  三十年(55)桓榮拜為太常?;笜s開始遭難,與族人桓元卿同挨餓,可桓榮仍講誦經書不止。元卿嗤笑道“:只是自苦氣力,什么時候又會施用呢?”桓榮笑而不應。等到做了太常,元卿嘆道:“我是農家出身的人,沒想到學問之有用竟這樣哩?!憋@宗即位,尊桓榮以師禮,很受親近和尊重,拜桓榮二子為郎?;笜s年過八十,自以衰老,幾次上書請求退休,每加賞賜?;噬显涀嚨教8?,叫桓榮坐東面,設幾杖,集合百官驃騎將軍東平王蒼以下和桓榮的學生數百人,天子親自執(zhí)業(yè),每開口就說:“大師在這里?!倍Y畢,把太官供具全部賜給太常家。其恩禮就是這樣。

  永平二年(60),三雍(明堂、靈臺、辟雍三宮)初建成,拜桓榮為五更養(yǎng)老。每次舉行大射養(yǎng)老禮畢,帝就引桓榮和弟子升堂,執(zhí)經書自己下語講說。于是封桓榮為關內侯,食邑五千戶?;笜s每次生病,皇上就派使者慰問,太官、太醫(yī)絡繹不絕。后來病重,桓榮上疏謝恩,讓還爵土。皇上親自到他家問安,入街下車,捧著經書上前,撫摸著桓榮,流著眼淚,賜以訂床茵、帷帳、刀劍、衣被,好久才走開。從此諸侯將軍大夫問疾的,不敢再乘車到門口,都拜倒在床下?;笜s死后,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冢塋在首陽山之南。除兄子二人補四百石,都講生八人補二百石,其余門徒多數做到公卿。

  ◆丁鴻傳,丁鴻字孝公,潁川定陵人。父丁纟林,字幼春,王莽末年守潁陽尉。世祖略地潁陽,潁陽城守不下,丁纟林說服其縣令,便與他一起投降。世祖大喜,大加賞賜,用丁纟林帶領兵士先渡河,發(fā)檄文給郡國,攻營略地,攻下河南、陳留、川二十一縣。

  建武元年(25),丁纟林被拜為河南太守。等到封功臣時,皇帝叫大家各言所樂,諸將都占豐邑美縣,只有丁纟林愿封本鄉(xiāng)。有人對丁纟林說:“人家都想占縣,你卻只求鄉(xiāng),這是為什么?”丁纟林說:“從前孫叔敖囑咐兒子,受封時一定求瘠薄之地,今我能薄功小,得到鄉(xiāng)亭就很不錯了。”皇上聽從之,封他為定陵新安鄉(xiāng)侯,食邑五千戶,后來改封為陵陽侯。丁鴻年十三時,從桓榮學習《歐陽尚書》,三年明白了章句,會論辯,為都講,于是立志深造,穿上布衣,挑著行李,不遠千里求學。起初,丁纟林跟隨世祖征伐,丁鴻與弟弟丁盛居在一起,憐愛丁盛幼小而一起過著寒苦生活。等到丁纟林死后,丁鴻應世襲受封,上書讓國給丁盛,沒有得到回批。已葬父親,于是掛孝服于廬墓而溜走了,留信給丁盛道:“鴻貪經書,不顧恩義,少而隨師學習,生不供養(yǎng)父母,死不能盡孝道,皇天先祖,并不保佑幫助,身受大病,不堪茅土。前次上書言明病情,愿辭爵給弟弟,奏章擱置沒有回批,時間迫近當襲封爵土。謹自放棄襲爵,到外尋求良醫(yī)。如果病治不好,死在溝壑算了。”丁鴻起初與九江人鮑駿同事桓榮為師,兩人友情很厚,后來丁鴻逃封,與鮑駿在東海相遇,丁鴻裝作不認識鮑駿。鮑駿就挽住丁鴻并且責備道:“從前伯夷、吳季札處在亂世,所以得申其讓國之志?!洞呵铩分罅x,不因家事廢王事,現在你以兄弟的私情而斷絕父親不滅的基業(yè),可說是聰明嗎?”丁鴻很受感動,流淚嘆息,于是回去就國,開門教授學徒。鮑駿也上書稱丁鴻經學至行,顯宗很賞識他。

  永平十年(68)皇帝下詔征賢,丁鴻到了即被召見,講述《文侯之命》篇,皇上賜御衣及綬帶,稟食公車,與博士同等禮遇。不久,拜為侍中。

  十三年(71),兼射聲校尉。

  建初四年(80)徙封為魯陽鄉(xiāng)侯。肅宗詔丁鴻與廣平王羨和諸儒樓望、成封、桓郁、賈逵等,在北宮白虎觀討論《五經》的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主持承制問難,侍中淳于恭奏上,皇帝親自稱制臨決。丁鴻以才高,論難最明,諸儒稱贊,皇上也多次贊美。當時人嘆道:“殿中無雙丁孝公?!倍▲櫠啻问苜p賜,拔為校書,于是代替成封為少府。門下從此更盛,遠方來的數千人。彭城劉愷、北海巴茂、九江朱倀都做到了公卿。

  元和三年(86),改封為馬亭鄉(xiāng)侯。和帝即位,升遷為太常,永元四年(92)代袁安為司徒。這時竇太后臨朝執(zhí)政,兄弟竇憲各擅威權。丁鴻借日食,上封事道:“臣下聽說太陽為陽精,守實不虧,君王之象征;月亮為陰精,盈虛有一定規(guī)則,臣子的表象哩。所以日食,臣在君上,陰凌于陽;月滿不虧,下面驕盈的緣故。從前周室衰微,皇甫等人專權于外,黨類強盛,侵壓主勢,所以日月薄食?!对娊洝飞险f‘: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酉鬼?!洞呵铩酚涊d:日食三十六次,弒君三十二人。變不空生,各以類應。凡威權不可以放下,利器不可以假人。看看往古,近看漢興,傾危之禍,沒有不由此產生。因此三桓專魯之權,田氏擅齊之政,六卿瓜分晉室,諸呂掌握漢室,統(tǒng)嗣幾次變更;哀帝、平帝的末年,宗廟不能祭祀。所以雖有周公之親,而無周公之德,不得行其權勢?!艾F在大將軍竇憲,雖想束力身自約,不敢僭越權勢,然而天下遠近的百姓都恐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了臺束力,不敢馬上便去,久的拖到幾十天。背著王室,走向私門,這是上威降低,下權勢盛的緣故。人道悖于下面,效驗現于上天,雖有隱謀,神明照察其情,垂象見戒,以警告人君。近來,月滿先節(jié),過了十五還不虧缺,這是臣下驕傲橫溢,違背君王,專功獨行的緣故。陛下沒有察覺,所以上天再次見戒,應該畏懼,以防大禍臨頭。《詩經》上說:‘敬天之怒,不敢戲豫?!绻φ载?,杜漸防微,那么兇妖就會消滅,害除而福降了?!皦难缕茙r之水,來源于涓涓的小泉;干云蔽日的大樹,起于蔥青的小苗。禁微就容易,救末就難,人們沒有不忽略于微細,以致成為大禍。恩不忍誨,又不忍割,事情過去之后,沒有發(fā)生的明鏡。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的人,應該一切殺光。近來大將軍再出,威震州郡,沒有不向吏人征賦稅,派使者貢獻物資。大將軍雖說不受,可是物不還主,部署之吏無所畏懼,縱行非法,不伏罪辜,所以海內貪猾成風,競為奸吏,小民嘆息,怨氣滿腹。臣聽說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縱橫。應該趁大變之際,改政匡失,來補充天意?!睍嗌鲜嗵?,皇帝派丁鴻行太尉兼衛(wèi)尉,屯于南、北宮。于是收繳竇憲大將軍的印綬,竇憲和諸弟們都自殺。當時大郡按人口每五六十萬舉孝廉二人,小郡每二十萬并有蠻夷的也舉二人,帝認為不均,下交公卿會議。丁鴻與司空劉方上言:“凡按人口作標準的,應有階品,蠻夷錯雜,不得列入數內。自今郡國一律每二十萬人每年舉孝廉一人,四十萬舉二人,六十萬舉三人,八十萬舉四人,百萬舉五人,百二十萬舉六人。不滿二十萬的二年舉一人,不滿十萬的三年舉一人?!钡勐爮牧恕A?94)丁鴻死了,賜贈比常禮有增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