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治時氣煩躁諸方
夫時氣病煩躁者。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躁也。其毒瓦斯在于心。而煩躁者。則令證
治時氣表里未解。煩躁不可忍者。宜服竹葉湯方。
竹葉(二兩)石膏(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生姜(半兩)上件藥。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目煩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川升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木通(一兩銼)白蘚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檳榔(一兩)川芒硝(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表里如火。煩躁欲死。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寒水石(半兩)川芒硝(半兩)石膏(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葛根(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煩躁。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麻黃(去根節(jié))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桂心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颊呦纫陨鞙『蟆R耘{(diào)下二錢。濃蓋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時氣頭痛。壯熱不解。心神煩躁。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梔子仁(半兩銼)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半合。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不解。心神煩悶。毒瓦斯在胸膈。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二兩銼)黃芩(一兩)川升麻(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當(dāng)吐為效。
治時氣已五六日。心神煩躁不解方。
竹瀝(半小盞)新汲水(半小盞)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頻服。
又方。
大地龍(二條破腸去泥細(xì)切)上以小便一中盞。煮令熟。去滓。不計時服。溫服。
又方。
雞子清(一枚)芒硝末(一錢)上件藥。都以新汲水半盞。調(diào)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煩渴諸方
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于腎臟故也。腎惡燥。令熱氣盛則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治時氣頭痛。骨肉煩疼??谠镄膼?。外寒內(nèi)熱。已自下利。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知母人參(去蘆頭)地骨皮葛根(銼)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數(shù)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知母黃芩玄參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壅悶。煩渴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雖自時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甘草(炙微赤銼)澤瀉桂心葛根(銼)(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fā)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赤茯苓澤瀉阿膠(搗碎炒令香熟)滑石(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煩渴。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熱。心胸?zé)┛?。土瓜根飲子方?br />
土瓜根(半兩)干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半合)上件藥。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蔥白(三莖并須)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身體酸疼。頭痛。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柴胡〔二(一)兩半去蘆頭〕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下后。煩渴不止。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石膏(一兩半)葛根(一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飲水即嘔吐。心胸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豬苓(去黑皮)赤茯苓桂心白術(shù)澤瀉栝蔞根(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二錢。令極飲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栝蔞根(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大麥飲。放溫。下三十丸。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葛根(二兩銼)蔥白(五莖切)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內(nèi)白粳米半合。豉半合。以生絹裹煎。良久候爛。去米豉。放冷。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上取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鼻衄諸方
夫時氣衄血者。由五臟熱結(jié)所為。心主于血。邪熱中于手少陰之經(jīng)??陀谧汴柮髦j(luò)。故衄血也。衄者。血從鼻中出也。
治時氣鼻衄。煩躁不止。頭痛氣逆。宜服石膏飲子方。
石膏(二兩搗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柴胡(一兩去苗)桂心(半兩)生地黃(三兩)竹茹(二兩)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先以水一大盞半。浸伏龍肝二兩。澄取清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腹中熱。鼻衄不止方。
胡粉(炒令黑細(xì)研)干姜(炮裂杵為末)亂發(fā)灰(細(xì)研)釜底墨(細(xì)研)伏龍(細(xì)研)上件藥。但得一味。吹于鼻中便止。若各吹一大豆許。更效。
治時氣鼻衄。心膈躁悶。面赤目黃。起臥不定方。
烏賊魚骨(二兩)刺薊(二兩)蒲黃(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冷粥飲。調(diào)下二錢。頻服。以定為度。
治時氣鼻衄。諸藥無效者。宜服此方。
白馬通(七枚絞取濃汁)阿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為末)上件藥。相和熟攪。以滴鼻中。仍用新汲水微浸足。即止。
治時氣鼻衄。日夜不止。面色如金黃方。
上取韭根一握。搗取汁。中盛。以索懸于井中。浸良久。急取出。滴二七滴于鼻中。即止。
治時氣鼻衄不止方。
上以郁金搗羅為末。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diào)下二錢。以定為度。
又方。
熟艾(一雞子大)牛皮膠(一片如手大杵碎炒令黃燥)上件藥。以豉汁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溫二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熱毒攻眼諸方
夫肝開竅于目。肝氣虛。熱毒瓦斯則乘虛上沖于目。故赤疼痛。或生赤翳。白膜。息肉及為瘡也。
治時氣熱毒攻于肝臟。目赤澀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地骨皮玄參甘草(炙微赤銼)黃芩赤茯苓梔子仁防風(fēng)(去蘆頭)羌活桑根白皮(銼)決明子(以上各半兩)石膏(三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
治時氣熱毒未除。心胸?zé)?。毒瓦斯上攻。兩眼赤腫。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黃連(去須)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龍膽(去蘆頭)赤芍藥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肝臟虛熱。眼昏赤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赤茯苓防風(fēng)(去蘆頭)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微赤銼)地骨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蕤仁(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更前一兩沸。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疼痛。心中躁悶。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防風(fēng)(去蘆頭)赤芍藥葛根(銼)羚羊角屑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不見物方。
川升麻(一兩)決明子(一兩)細(xì)辛(半兩)蕤仁(一兩)黃連(一兩去須)犀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后以溫漿水。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目赤磣痛。及癢不可忍。宜洗眼竹葉湯方。
竹葉(一百片)秦皮(三分)防風(fēng)(三分)甘菊花(三分)葳蕤(三分)蕤仁(三分)甘草(一分生用)上件藥。都細(xì)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以綿濾去滓。避風(fēng)處洗眼。日三五度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中有肉。瞼里有瘡。日夜下淚。全不見物。豬膽點眼方。
豬膽(一枚汁)川樸硝(杏仁大細(xì)研)黃連末(半錢)龍腦(一豇豆大研令細(xì))上件藥。研與豬膽相和。浸一宿。晝夜點眼。若熱淚至多。當(dāng)時便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腫痛不可忍。洗眼方。
上以水煮蜂窠洗之。日六七度。甚效。
治時氣后。因吃葵蒜熱面。損眼。暗不見物。晝夜疼痛不可忍。宜用豬肝貼眼方。
上以豬肝一具。薄切。以清水浸淘。如法貼眼瞼上。干即換之。連日及夜貼之。重者不過二日效。
[卷第十六] 治時氣余熱不退諸方
夫時氣病。其人或未發(fā)汗吐下。或經(jīng)服藥以后。而脈洪大實數(shù)。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jié)熱故也。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渴躁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犀角屑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銼)黃芩柴胡(去苗)白蘚皮(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心膈時發(fā)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犀角屑竹茹黃芩石膏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樸硝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五七日。頭痛。余熱不解。宜服解肌散方。
葛根(一兩銼)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三五日。余熱不解。心躁煩渴。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川升麻〔二(三)分〕鉤藤(一兩)地骨皮(三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心煩躁渴。表實里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身體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余熱不解。心膈壅悶。四肢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梔子仁(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又方。
大青(三分銼去根)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黃芩(三分)川樸硝(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頭重。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二(一)兩〕豉(二合)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經(jīng)十?dāng)?shù)日。余熱不解?;驎r發(fā)寒熱。宜服此方。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作有時。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一兩)柴胡〔一(三)分去苗〕地骨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三(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歇不定。大便秘澀。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柴胡(去苗)黃芩黃連(去須)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苗)龍膽(去蘆頭)赤芍藥大麻仁(別杵如膏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余熱不退。煩躁發(fā)渴。四肢無力。不能食飲。柴胡丸方。
柴胡(去苗)桔梗(去蘆頭)子芩赤芍藥黃(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鱉甲(涂醋炙微黃去裙)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牛蒡根搗絞取汁。每服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卷第十六] 治時氣發(fā)黃諸方
夫時氣病者。因濕毒瓦斯盛。蓄于脾胃。有熱則新谷蒸。不能消化。大小便結(jié)澀。故令身面變黃?;蛉玳偕??;蛉缣抑ι病?br />
治時氣壯熱。腹?jié)M。心下硬。不能食。發(fā)黃。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柴胡(去苗)芎桔梗(去蘆頭)葛根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桑根白皮(以上各一兩)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六日。壯熱。骨節(jié)煩疼連心。兩脅氣脹急。硬痛。不能食。變?yōu)辄S。宜服柴胡柴胡(去苗)枳實(麩炒令微黃)栝蔞根黃芩梔子仁茵陳龍膽(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yōu)辄S。不療殺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紫草白蘚皮黃芩秦艽(去苗)(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不解。心胸躁悶。變?yōu)辄S。宜服茵陳丸方。
茵陳(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豉(一合)梔子仁(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川芒硝(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遍身發(fā)黃。心膈煩熱。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黃連(去須)黃芩黃柏(銼)曲衣梔子仁(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時氣發(fā)黃。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又方。
上以生小麥苗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日三四服。即愈。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yōu)辄S。不治殺人。宜服此方。
瓜蒂(七枚)上搗羅為末。用一大豆許。吹鼻兩孔中。令黃水出。殘末水調(diào)服之。得吐黃水一二升。即瘥。
又方。
上以萱草根苗搗絞取汁。二小盞。分為三服。以利為度。
[卷第十六] 治時氣毒瓦斯攻手足諸方
夫時氣毒瓦斯從臟腑中出。攻于手足。手足則熱赤腫疼痛也。人五臟六腑。并榮輸皆出于手足指。故毒瓦斯從內(nèi)出。而攻于手足也。
治時氣毒攻手足。赤腫疼痛欲斷方。
豉(半斤)羊肉(一斤)上以水一斗同煮。候肉熟。以汁看冷暖得所。以漬手足。日三度。
又方。
上掘地作坑子。深三尺。大小容兩足。燒中令熱。以酒灌坑中。著屐踞坑上。衣?lián)砦鹆钚箽?。日再作之?br />
又方。
上以羊肉桃葉煮取汁漬之。加鹽少許尤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熱疼痛欲脫方。
虎杖(三斤銼)上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溫漬手足三度。
又方。
苦參(一斤銼)上以酒一斗。煮五七沸。去滓。溫溫漬之。日三四度。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熱疼痛方。
上煮馬通汁漬之。日三度。
又方。
上以豬膏和馬通涂之。亦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痛似脫。不可忍方。
上以豬蹄一具。去毛凈洗。銼碎。蔥白一握切。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豬蹄等。稍熱漬之。
又方。
黃柏(半斤細(xì)銼)上以水三斗。煮十沸。用漬手足瘥。
治時氣毒攻手足。腫痛欲脫方。
上以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
[卷第十六] 治時氣下痢諸方
夫時氣吐下之后。表里俱虛。熱毒乘虛入于腸胃。則下痢黃赤?;蛳履撗1樯韷褵?。臍腹痛。其脈弱者自愈。脈沉弦者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此皆熱毒瓦斯所為也。
治時氣熱毒攻于腸胃。下痢不止。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當(dāng)歸(銼微炒)黃連(去須微炒)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桂心黃柏(微炙銼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諸痢不止。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微炙銼)當(dāng)歸(銼微炒)阿膠(杵碎炒令黃燥)(以上各用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腸實熱。下血不止。臍下痛。宜服槲葉散方。
槲葉(一兩)地榆(三分銼)木賊(三分銼)當(dāng)歸(三分銼)赤芍藥(三分)伏龍肝(三分)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四五日。大熱下痢。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微炙銼)艾葉(微炒)黃芩(以上各一兩)龍骨(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膿血。腹中疼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梔子仁(一分)地榆(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黃芩(一兩)赤石脂(二兩)龍骨(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下痢不能食方。
烏梅肉(十枚微炒)黃連(二兩去須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熱毒下痢方。
當(dāng)歸(二兩銼微炒)黃連〔二(三)兩去須微炒〕黃柏(二兩銼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再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赤白痢方。
鱉甲(二兩涂醋炙微黃去裙)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赤小豆(一合炒熟)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卷第十六] 治時氣下部瘡諸方
夫時氣下部瘡者。由毒熱結(jié)在腹內(nèi)。谷氣衰毒瓦斯盛。三蟲動作求食。蝕人五臟。多令泄痢臟即
治時氣蝕。下部生瘡。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xì)研)青葙子(三兩)苦參(三兩銼)黃連(三兩去須微炒)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又方。
青葙子(一兩)蘆(一兩)野狼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扁竹(三分銼)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治時氣下部瘡疼痛方。
桂心〔一(二)兩〕藍(lán)葉(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分為三服。以生豬肝半斤。去膜。細(xì)切。拌藥服。入五味同食。每日早晨一服。當(dāng)于下部中出蟲如發(fā)。一合以來便瘥。
治時氣痢膿血。下部生瘡蟲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蠟(一兩)烏梅肉(三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灪兔蹫橥?。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時氣下部瘡方。
馬蹄(燒為灰)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涂之。日可五六遍。即瘥。
治時氣病下部瘡。疼痛不止方。
上濃煮桃皮取汁。煎如稠湯。以通下部中。若口中生瘡。含之瘥。
[卷第十六] 治時氣大便不通諸方。
夫時氣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熱。發(fā)汗太過。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胃中干燥。結(jié)熱在內(nèi)。則大便不通也。
治時氣熱毒在臟。大腸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麥門冬(二兩去心)大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升麻(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十日以上。腹微滿而喘。臍下痛。大便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羚羊角屑(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芒硝(二兩)桑根白皮(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惡寒。頭痛。壯熱。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木通土瓜根白蘚皮梔子仁(各一兩)川芒硝(二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三錢。少時當(dāng)利一兩行。利后煮蔥豉稀粥食之。如熱未歇。再服
治時氣胃中壅熱。大便不通。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研入)川大黃(二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犀角屑川樸硝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末。入大麻仁等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時氣十余日不大便。調(diào)氣丸方。
川芒硝(二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如未利。再服。
治時氣熱毒在胃。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上件藥。細(xì)銼。以水一大盞。浸一宿。明早煎五七沸。綿濾取汁。不計時候溫溫頓服。良久下惡滯物。
[卷第十六] 治時氣小便不通諸方
夫小腸者。心之腑也。心與小腸為表里。心臟壅熱。久而不除。汗后津液虛少。不能灌溉。而熱毒之氣。流注小腸。故令不通也。
治時氣有時寒熱。四肢沉重??诓恢?。胸中噦?cè)P”悴煌?。宜服赤茯苓散方?br />
赤茯苓〔半(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白蘚皮(一兩)蘧麥(一兩)子芩(半兩)梔子仁(半兩)滑石(二兩)川升麻(三分)木通(一兩半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流注小腸。小便不通。宜服貝齒散方。
貝齒(四十九枚)白蘚皮(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蘧麥(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一中盞。蜜半匙。調(diào)下三錢。良久再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四五日。寒熱不解。頭痛。心腹煩悶。小便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柴胡(去苗)赤芍藥蘧麥黃芩知母木通(銼)(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時氣惡寒壯熱。頭痛。小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木通(銼)川升麻梔子仁川芒硝茅根(銼)(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壅毒。心腹脹滿。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上件藥搗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卷第十六] 治時氣令不相染易諸方
夫時氣病者。此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預(yù)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也。
治時氣相染易著。即須回避。將息飯食之間。不得傳吃。但一人受病。全家不安。有此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桔梗(三分去蘆頭)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人參(三分去蘆頭)細(xì)吳茱萸(一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招囊詼鼐普{(diào)下二錢。
治時氣轉(zhuǎn)相染易不止。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獺肝(一分酒浸微炙)龍腦(半兩(分)細(xì)研)柴胡(三分去苗)川樸硝(三分細(xì)研)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入龍腦樸硝同研令勻。每服??招囊詼鼐普{(diào)下一錢。
治時氣病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傍至外人。無有不著者。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細(xì)研)赤小豆(二兩炒熟)丹參(二兩)鬼箭羽(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招囊詼厮挛逋琛?膳c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轉(zhuǎn)相染者。延及外人。人不敢視者。朱砂丸方。
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人參(一兩去蘆頭)鬼箭羽(二兩)雄黃(二兩細(xì)研水飛過)赤小豆(二兩炒熟)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招囊詼厮挛逋?。可與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熱毒。令不相染易方。
豆豉(一升)伏龍肝(三兩細(xì)研)童子小便(三中盞)上件藥相和。煎取一中盞半。去滓。分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著瘴疫。
治時氣溫毒。令不相染易方。
上于正月。取東行桑根。粗如指者。長七寸。以朱砂涂之。懸于門上。又令人帶之。
[卷第十六] 治時氣后勞復(fù)諸方
夫病新瘥。血氣尚虛。津液未復(fù)。因以勞動。更成病焉。若言語思慮則勞于神。梳頭澡浴則勞于力。未任勞而強之。則生熱。熱氣還于經(jīng)絡(luò)。復(fù)為病者。名曰勞復(fù)也。
治時氣后勞復(fù)。虛熱不退。四肢沉重。或半起半臥。氣力虛羸。宜服人參飲子方。
人參(去蘆頭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赤茯苓(二兩)半夏(湯浸七遍去滑一兩)前胡(二兩去蘆頭)知母(二兩)黃芩(二兩)小麥(一合)竹葉(一握)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姜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勞復(fù)。發(fā)寒熱進退。鱉甲飲子方。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前胡(去蘆頭)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生姜(一分)豉心(一分)蔥白(七莖)雄鼠糞(十四枚)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數(shù)日已解。勞復(fù)發(fā)者。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一兩)蔥白(十一莖)豉(一合)雄鼠糞(十四枚)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粗羅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有微汗。便愈。
治時氣。熱氣解后復(fù)發(fā)。頭痛如初病者。宜服此方。
雄鼠糞(三七枚杵末)石膏(二兩細(xì)研)葛根(二兩銼)梔子仁(半兩)蔥白(七莖)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熱服。未汗。再服
治時氣瘥后。起早。及多勞復(fù)。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雄鼠糞(二七枚)白術(shù)(一兩)豉(一合)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飲食過多。脈候?qū)崝?shù)。復(fù)發(fā)如初。宜服豉心散方。
豉心(二合)雄鼠糞〔三(二七)枚〕白術(shù)(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木通(一兩銼)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病瘥后勞復(fù)。發(fā)熱嘔吐。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竹茹(二兩)人參(二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生姜〔一(二)兩〕石膏(四兩細(xì)研)上件藥。都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勞復(fù)。身體疼痛壯熱方。
雄鼠糞(五枚)豉(半合)梔子仁(五枚)枳實(五枚麩炒微黃)上件藥。銼碎。以水一大盞半。煮取一盞。去滓。分為二服。不計時候。相次溫服之。
治時氣勞復(fù)。四肢煩疼。宜服薄荷粥方。
薄荷(一握)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川升麻(一兩)豉心(一合)上件藥。細(xì)銼和勻。以水兩碗。煮取一碗。去滓。以粳米作稀粥服。濃覆取汗瘥。
治時氣新瘥。起早勞復(fù)。及食飲過多。復(fù)發(fā)欲死方。
上以鱉甲三兩。醋涂炙令黃焦。去裙。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粥飲調(diào)下。不計時候。服。
又方。
上取所食物。燒作灰。細(xì)研。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卷第十六] 治時氣瘴疫諸方
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宜服茵陳散方。
子芩(一兩半)秦艽(二兩去苗)知母(二兩)大青(一兩)赤芍藥(一兩)川芒硝(二兩)去須)梔子仁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三錢。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一碗。腹中稍覺轉(zhuǎn)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瘥。
治時氣瘴疫辟毒。宜服朱砂散方。
朱砂(二兩細(xì)研)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細(xì)辛〔一(半)兩〕躑躅花(半兩酒拌炒令干)干姜(半兩炮裂銼)白術(shù)(半兩)栝蔞根(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濃覆汗出瘥。
治時氣瘴疫。老君神明白術(shù)散方。
白術(shù)(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細(xì)辛(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平旦。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三錢。若已得病三日向上者。即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頓服。衣覆取汗瘥。
治時氣瘴疫赤散方。
牡丹(二兩)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微黃去子)細(xì)辛干姜(炮裂銼)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真珠躑躅花(醋拌炒令干)(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初覺頭強惡寒。便以少許內(nèi)鼻中吸之。取嚏為候。相次以溫酒服二錢。濃覆取汗愈。
治時氣瘴疫。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用雄黃丸方。
雄黃(五兩細(xì)研)朱砂(五兩細(xì)研)雌黃(五兩細(xì)研)蒼術(shù)(一兩)虎頭骨(一兩)鬼督郵頭(一兩)天雄兩細(xì)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蜜蠟一斤。青羊脂三兩。和丸如彈子大。晨昏燒一丸。去厲鬼辟氣毒。以絳袋子盛一丸帶之。及懸于門戶上。
治時氣瘴疫殺鬼丸方。
虎頭骨朱砂(細(xì)研)珍珠末雄黃(細(xì)研)曾青(細(xì)研)鬼臼皂莢桔梗(去蘆頭)芎蕪荑白術(shù)白芷鬼箭羽鬼督郵藜蘆(去蘆頭)菖蒲女青(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囊?guī)б煌琛?br />
治時氣瘴疫百病。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桂心羚羊角屑牛黃(細(xì)研)鬼臼附子(炮裂去皮臍)獺肝(微炙)麝香(細(xì)枚去皮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治時氣瘴疫。安息香丸方。
安息香(一兩)朱砂(半兩細(xì)研)硫黃(半兩細(xì)研)雄黃(一兩細(xì)研)阿魏(半兩)松脂(四兩)榴(柏)葉(四兩)蒼術(shù)(四兩)白芷(三兩)干桃葉(三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時以一丸燒于所居之處。仍亦宜用后方頻浴之。
治時氣瘴疫浴湯方。
桃枝葉(十兩)白芷(三兩)柏葉(五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兩。煎湯浴之。極良。
治時氣瘴疫。殺鬼虎頭丸方。
虎頭骨(二兩)朱砂(細(xì)研)雄黃(細(xì)研)雌黃(細(xì)研)鬼臼皂莢蕪荑(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以絳囊盛一丸系上。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每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治時氣瘴疫黃膏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細(xì)辛干姜(炮裂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以上各一兩)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細(xì)研。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盛之。初覺不并治
治時氣瘴疫。骨熱煩悶。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二兩微炙)人參〔(一兩)去蘆頭〕沙參(一兩去蘆頭)鬼臼(半兩去毛)苦參(半兩銼)甘草(三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時氣瘴疫。宜服鬼臼丸方。
鬼臼(一兩去毛)雄黃(一兩細(xì)研水飛過)龍腦(一錢細(xì)研)麝香(一錢細(xì)研)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丸。
治時氣瘴疫。辟除毒瓦斯。宜用鬼箭羽丸方。
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去毛)赤小豆〔半分(合)炒熱〕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xì)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豇豆大。如已患者。手掌中水調(diào)一丸。涂于口鼻上。又于忌羊
治時氣瘴疫。雄黃散方。
雄黃(細(xì)研)雌黃(細(xì)研)白礬鬼箭羽(各一兩)羚羊角屑(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入雄黃等研令勻。以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并門戶上。又月旦日。青布裹一錢。中庭燒之。辟瘴疫。病患亦燒一錢熏之。即瘥。
治時氣瘴疫。彈鬼丸方。
雄黃(一兩)朱砂(一兩細(xì)研)石膏(二兩)川烏頭(一兩)鼠婦(一兩)上以正月建除日。執(zhí)厭日亦得。搗羅為末。以白蠟五兩。銅器中?;鹕箱N。下藥攪令凝。如楝實大。以赤裹一丸。男左女右?guī)е?br />
治時氣瘴疫單行方。
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曝干。搗羅為末。以水調(diào)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正月上寅日。取女青搗羅為末四兩。以三角絳囊盛。系戶上帳前。
又方。
正月朔旦。及七日。吞麻子赤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以二七枚。投于井中。又以附子三枚。令女子投于井中。
又方。
冬至日。取雄赤雞作臘。至立春日煮食。令盡。勿令他人知。
又方。
二月二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令人各帶之。
又方。
上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勿令知之。又方。
上以赤小豆新布囊盛之。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子水下十粒。女人服二十粒
又方。
桃木中蟲糞末。細(xì)研。水服一錢。
又方。
鮑魚頭(一枚燒成灰)赤小豆(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為散??招囊詼厮{(diào)下半錢。酒下亦得。
又方。
炒豉一升。和術(shù)一斤。酒漬恒將服之。
夫時氣病煩躁者。由陰氣少。陽氣多。故身熱而煩躁也。其毒瓦斯在于心。而煩躁者。則令證
治時氣表里未解。煩躁不可忍者。宜服竹葉湯方。
竹葉(二兩)石膏(一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生姜(半兩)上件藥。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目煩疼。心神躁壅。大小便不利。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川升麻(一兩)秦艽(一兩去苗)木通(一兩銼)白蘚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檳榔(一兩)川芒硝(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表里如火。煩躁欲死。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寒水石(半兩)川芒硝(半兩)石膏(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葛根(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煩躁。頭痛壯熱。宜服水解散。麻黃(去根節(jié))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桂心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颊呦纫陨鞙『蟆R耘{(diào)下二錢。濃蓋取汗。如人行五里。未汗。再服。
治時氣頭痛。壯熱不解。心神煩躁。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黃連(半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梔子仁(半兩銼)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少半合。蔥白二莖。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不解。心神煩悶。毒瓦斯在胸膈。宜服苦參散方。
苦參(二兩銼)黃芩(一兩)川升麻(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頻服。當(dāng)吐為效。
治時氣已五六日。心神煩躁不解方。
竹瀝(半小盞)新汲水(半小盞)上件藥。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頻服。
又方。
大地龍(二條破腸去泥細(xì)切)上以小便一中盞。煮令熟。去滓。不計時服。溫服。
又方。
雞子清(一枚)芒硝末(一錢)上件藥。都以新汲水半盞。調(diào)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煩渴諸方
夫時氣煩渴者。此由熱氣入于腎臟故也。腎惡燥。令熱氣盛則腎燥。故渴而引飲也。
治時氣頭痛。骨肉煩疼??谠镄膼?。外寒內(nèi)熱。已自下利。由有虛熱未退。煩渴不止。知母人參(去蘆頭)地骨皮葛根(銼)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石膏(三兩)栝蔞根(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數(shù)日不解。心燥渴。小腹脹急。臍下悶痛。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知母黃芩玄參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神壅悶。煩渴不止。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川升麻(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犀角屑(三分)葛根(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頭痛。雖自時時有汗。煩渴不止。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二兩)甘草(炙微赤銼)澤瀉桂心葛根(銼)(以上各一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發(fā)熱。煩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宜服豬苓散方。
豬苓(去黑皮)赤茯苓澤瀉阿膠(搗碎炒令香熟)滑石(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壯熱煩渴。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熱。心胸?zé)┛?。土瓜根飲子方?br />
土瓜根(半兩)干棗(五枚)麥門冬(半兩去心)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豉(半合)上件藥。都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地骨皮(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蔥白(三莖并須)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煩渴。身體酸疼。頭痛。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方。
柴胡〔二(一)兩半去蘆頭〕赤茯苓(二兩)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下后。煩渴不止。升麻散方。
川升麻(三分)知母(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石膏(一兩半)葛根(一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粳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飲水即嘔吐。心胸不利。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銼)豬苓(去黑皮)赤茯苓桂心白術(shù)澤瀉栝蔞根(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二錢。令極飲水。小便利者。汗出便愈。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栝蔞根(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大麥飲。放溫。下三十丸。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葛根(二兩銼)蔥白(五莖切)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內(nèi)白粳米半合。豉半合。以生絹裹煎。良久候爛。去米豉。放冷。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煩渴不止方。
上取生藕。搗絞取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鼻衄諸方
夫時氣衄血者。由五臟熱結(jié)所為。心主于血。邪熱中于手少陰之經(jīng)??陀谧汴柮髦j(luò)。故衄血也。衄者。血從鼻中出也。
治時氣鼻衄。煩躁不止。頭痛氣逆。宜服石膏飲子方。
石膏(二兩搗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柴胡(一兩去苗)桂心(半兩)生地黃(三兩)竹茹(二兩)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先以水一大盞半。浸伏龍肝二兩。澄取清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心腹中熱。鼻衄不止方。
胡粉(炒令黑細(xì)研)干姜(炮裂杵為末)亂發(fā)灰(細(xì)研)釜底墨(細(xì)研)伏龍(細(xì)研)上件藥。但得一味。吹于鼻中便止。若各吹一大豆許。更效。
治時氣鼻衄。心膈躁悶。面赤目黃。起臥不定方。
烏賊魚骨(二兩)刺薊(二兩)蒲黃(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冷粥飲。調(diào)下二錢。頻服。以定為度。
治時氣鼻衄。諸藥無效者。宜服此方。
白馬通(七枚絞取濃汁)阿膠(半兩杵碎炒令黃燥為末)上件藥。相和熟攪。以滴鼻中。仍用新汲水微浸足。即止。
治時氣鼻衄。日夜不止。面色如金黃方。
上取韭根一握。搗取汁。中盛。以索懸于井中。浸良久。急取出。滴二七滴于鼻中。即止。
治時氣鼻衄不止方。
上以郁金搗羅為末。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diào)下二錢。以定為度。
又方。
熟艾(一雞子大)牛皮膠(一片如手大杵碎炒令黃燥)上件藥。以豉汁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溫二服。
[卷第十六] 治時氣熱毒攻眼諸方
夫肝開竅于目。肝氣虛。熱毒瓦斯則乘虛上沖于目。故赤疼痛。或生赤翳。白膜。息肉及為瘡也。
治時氣熱毒攻于肝臟。目赤澀痛。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地骨皮玄參甘草(炙微赤銼)黃芩赤茯苓梔子仁防風(fēng)(去蘆頭)羌活桑根白皮(銼)決明子(以上各半兩)石膏(三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黑豆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
治時氣熱毒未除。心胸?zé)?。毒瓦斯上攻。兩眼赤腫。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黃連(去須)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龍膽(去蘆頭)赤芍藥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肝臟虛熱。眼昏赤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赤茯苓防風(fēng)(去蘆頭)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微赤銼)地骨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蕤仁(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更前一兩沸。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疼痛。心中躁悶。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防風(fēng)(去蘆頭)赤芍藥葛根(銼)羚羊角屑川大黃(銼碎微炒)(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豉五十粒。蔥白一莖。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之。
治時氣熱毒攻眼。不見物方。
川升麻(一兩)決明子(一兩)細(xì)辛(半兩)蕤仁(一兩)黃連(一兩去須)犀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后以溫漿水。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目赤磣痛。及癢不可忍。宜洗眼竹葉湯方。
竹葉(一百片)秦皮(三分)防風(fēng)(三分)甘菊花(三分)葳蕤(三分)蕤仁(三分)甘草(一分生用)上件藥。都細(xì)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以綿濾去滓。避風(fēng)處洗眼。日三五度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中有肉。瞼里有瘡。日夜下淚。全不見物。豬膽點眼方。
豬膽(一枚汁)川樸硝(杏仁大細(xì)研)黃連末(半錢)龍腦(一豇豆大研令細(xì))上件藥。研與豬膽相和。浸一宿。晝夜點眼。若熱淚至多。當(dāng)時便瘥。
治時氣熱毒攻眼。腫痛不可忍。洗眼方。
上以水煮蜂窠洗之。日六七度。甚效。
治時氣后。因吃葵蒜熱面。損眼。暗不見物。晝夜疼痛不可忍。宜用豬肝貼眼方。
上以豬肝一具。薄切。以清水浸淘。如法貼眼瞼上。干即換之。連日及夜貼之。重者不過二日效。
[卷第十六] 治時氣余熱不退諸方
夫時氣病。其人或未發(fā)汗吐下。或經(jīng)服藥以后。而脈洪大實數(shù)。腸胃脹滿。小便赤黃。大便難。或煩或渴。面色變赤。此為腑臟有結(jié)熱故也。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渴躁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梔子仁犀角屑麥門冬(去心)黃連(去須)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銼)黃芩柴胡(去苗)白蘚皮(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心膈時發(fā)煩躁。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去心)犀角屑竹茹黃芩石膏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樸硝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五七日。頭痛。余熱不解。宜服解肌散方。
葛根(一兩銼)柴胡(一兩去苗)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石膏(二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三五日。余熱不解。心躁煩渴。宜服知母散方。
知母(三分)川升麻〔二(三)分〕鉤藤(一兩)地骨皮(三分)赤茯苓(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石膏(一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心煩躁渴。表實里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葛根(一兩銼)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身體疼痛。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地骨皮(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余熱不解。心膈壅悶。四肢煩熱。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梔子仁(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黃芩(三分)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又方。
大青(三分銼去根)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川升麻(一兩)黃芩(三分)川樸硝(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解。頭重。宜服葛根散方。
葛根(一兩銼)赤芍藥(一兩)黃芩〔二(一)兩〕豉(二合)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經(jīng)十?dāng)?shù)日。余熱不解?;驎r發(fā)寒熱。宜服此方。
葳蕤(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羚羊角屑(三分)石膏(一兩半)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作有時。宜服栝蔞根散方。
栝蔞根(一兩)柴胡〔一(三)分去苗〕地骨皮(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三(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余熱不退。發(fā)歇不定。大便秘澀。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柴胡(去苗)黃芩黃連(去須)白蘚皮梔子仁秦艽(去苗)龍膽(去蘆頭)赤芍藥大麻仁(別杵如膏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余熱不退。煩躁發(fā)渴。四肢無力。不能食飲。柴胡丸方。
柴胡(去苗)桔梗(去蘆頭)子芩赤芍藥黃(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鱉甲(涂醋炙微黃去裙)人參(去蘆頭)(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上以牛蒡根搗絞取汁。每服不計時候。服一小盞。
[卷第十六] 治時氣發(fā)黃諸方
夫時氣病者。因濕毒瓦斯盛。蓄于脾胃。有熱則新谷蒸。不能消化。大小便結(jié)澀。故令身面變黃?;蛉玳偕??;蛉缣抑ι病?br />
治時氣壯熱。腹?jié)M。心下硬。不能食。發(fā)黃。宜服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柴胡(去苗)芎桔梗(去蘆頭)葛根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桑根白皮(以上各一兩)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五六日。壯熱。骨節(jié)煩疼連心。兩脅氣脹急。硬痛。不能食。變?yōu)辄S。宜服柴胡柴胡(去苗)枳實(麩炒令微黃)栝蔞根黃芩梔子仁茵陳龍膽(去蘆頭)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yōu)辄S。不療殺人。宜服梔子散方。
梔子仁紫草白蘚皮黃芩秦艽(去苗)(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不解。心胸躁悶。變?yōu)辄S。宜服茵陳丸方。
茵陳(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豉(一合)梔子仁(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川芒硝(二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竹葉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時氣遍身發(fā)黃。心膈煩熱。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黃連(去須)黃芩黃柏(銼)曲衣梔子仁(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時氣發(fā)黃。宜服此方。
甜葶藶(二兩隔紙炒令紫色)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又方。
上以生小麥苗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日三四服。即愈。
治時氣三日外。若忽覺心滿堅硬。腳手心熱。則變?yōu)辄S。不治殺人。宜服此方。
瓜蒂(七枚)上搗羅為末。用一大豆許。吹鼻兩孔中。令黃水出。殘末水調(diào)服之。得吐黃水一二升。即瘥。
又方。
上以萱草根苗搗絞取汁。二小盞。分為三服。以利為度。
[卷第十六] 治時氣毒瓦斯攻手足諸方
夫時氣毒瓦斯從臟腑中出。攻于手足。手足則熱赤腫疼痛也。人五臟六腑。并榮輸皆出于手足指。故毒瓦斯從內(nèi)出。而攻于手足也。
治時氣毒攻手足。赤腫疼痛欲斷方。
豉(半斤)羊肉(一斤)上以水一斗同煮。候肉熟。以汁看冷暖得所。以漬手足。日三度。
又方。
上掘地作坑子。深三尺。大小容兩足。燒中令熱。以酒灌坑中。著屐踞坑上。衣?lián)砦鹆钚箽?。日再作之?br />
又方。
上以羊肉桃葉煮取汁漬之。加鹽少許尤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熱疼痛欲脫方。
虎杖(三斤銼)上以水三斗。煮取二斗。去滓。溫漬手足三度。
又方。
苦參(一斤銼)上以酒一斗。煮五七沸。去滓。溫溫漬之。日三四度。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熱疼痛方。
上煮馬通汁漬之。日三度。
又方。
上以豬膏和馬通涂之。亦佳。
治時氣熱毒攻手足。腫痛似脫。不可忍方。
上以豬蹄一具。去毛凈洗。銼碎。蔥白一握切。以水一斗。煮五七沸。去豬蹄等。稍熱漬之。
又方。
黃柏(半斤細(xì)銼)上以水三斗。煮十沸。用漬手足瘥。
治時氣毒攻手足。腫痛欲脫方。
上以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
[卷第十六] 治時氣下痢諸方
夫時氣吐下之后。表里俱虛。熱毒乘虛入于腸胃。則下痢黃赤?;蛳履撗1樯韷褵?。臍腹痛。其脈弱者自愈。脈沉弦者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此皆熱毒瓦斯所為也。
治時氣熱毒攻于腸胃。下痢不止。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當(dāng)歸(銼微炒)黃連(去須微炒)甘草(炙微赤銼)赤芍藥桂心黃柏(微炙銼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時氣諸痢不止。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微炙銼)當(dāng)歸(銼微炒)阿膠(杵碎炒令黃燥)(以上各用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大腸實熱。下血不止。臍下痛。宜服槲葉散方。
槲葉(一兩)地榆(三分銼)木賊(三分銼)當(dāng)歸(三分銼)赤芍藥(三分)伏龍肝(三分)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四五日。大熱下痢。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微炒)黃柏(微炙銼)艾葉(微炒)黃芩(以上各一兩)龍骨(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膿血。腹中疼痛。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梔子仁(一分)地榆(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治時氣熱毒痢。宜服黃連丸方。
黃連(二兩去須微炒)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黃芩(一兩)赤石脂(二兩)龍骨(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下痢不能食方。
烏梅肉(十枚微炒)黃連(二兩去須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時氣熱毒下痢方。
當(dāng)歸(二兩銼微炒)黃連〔二(三)兩去須微炒〕黃柏(二兩銼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蜜一茶匙。再煎一兩沸。放溫。不計時候服。
治時氣赤白痢方。
鱉甲(二兩涂醋炙微黃去裙)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赤小豆(一合炒熟)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卷第十六] 治時氣下部瘡諸方
夫時氣下部瘡者。由毒熱結(jié)在腹內(nèi)。谷氣衰毒瓦斯盛。三蟲動作求食。蝕人五臟。多令泄痢臟即
治時氣蝕。下部生瘡。宜服雄黃散方。
雄黃(半兩細(xì)研)青葙子(三兩)苦參(三兩銼)黃連(三兩去須微炒)杏仁(一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又方。
青葙子(一兩)蘆(一兩)野狼牙(三分)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扁竹(三分銼)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三錢。
治時氣下部瘡疼痛方。
桂心〔一(二)兩〕藍(lán)葉(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分為三服。以生豬肝半斤。去膜。細(xì)切。拌藥服。入五味同食。每日早晨一服。當(dāng)于下部中出蟲如發(fā)。一合以來便瘥。
治時氣痢膿血。下部生瘡蟲方。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蠟(一兩)烏梅肉(三兩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灪兔蹫橥?。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時氣下部瘡方。
馬蹄(燒為灰)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豬脂和涂之。日可五六遍。即瘥。
治時氣病下部瘡。疼痛不止方。
上濃煮桃皮取汁。煎如稠湯。以通下部中。若口中生瘡。含之瘥。
[卷第十六] 治時氣大便不通諸方。
夫時氣大便不通者。由脾胃有熱。發(fā)汗太過。則津液竭。津液竭則胃中干燥。結(jié)熱在內(nèi)。則大便不通也。
治時氣熱毒在臟。大腸不通。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麥門冬(二兩去心)大腹皮(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升麻(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玄明粉一錢。攪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十日以上。腹微滿而喘。臍下痛。大便不通。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羚羊角屑(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芒硝(二兩)桑根白皮(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
治時氣惡寒。頭痛。壯熱。大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木通土瓜根白蘚皮梔子仁(各一兩)川芒硝(二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diào)服三錢。少時當(dāng)利一兩行。利后煮蔥豉稀粥食之。如熱未歇。再服
治時氣胃中壅熱。大便不通。宜服大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研入)川大黃(二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研)犀角屑川樸硝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木通(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末。入大麻仁等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二十丸。
治時氣十余日不大便。調(diào)氣丸方。
川芒硝(二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如未利。再服。
治時氣熱毒在胃。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上件藥。細(xì)銼。以水一大盞。浸一宿。明早煎五七沸。綿濾取汁。不計時候溫溫頓服。良久下惡滯物。
[卷第十六] 治時氣小便不通諸方
夫小腸者。心之腑也。心與小腸為表里。心臟壅熱。久而不除。汗后津液虛少。不能灌溉。而熱毒之氣。流注小腸。故令不通也。
治時氣有時寒熱。四肢沉重??诓恢?。胸中噦?cè)P”悴煌?。宜服赤茯苓散方?br />
赤茯苓〔半(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白蘚皮(一兩)蘧麥(一兩)子芩(半兩)梔子仁(半兩)滑石(二兩)川升麻(三分)木通(一兩半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熱毒流注小腸。小便不通。宜服貝齒散方。
貝齒(四十九枚)白蘚皮(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蘧麥(一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一中盞。蜜半匙。調(diào)下三錢。良久再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四五日。寒熱不解。頭痛。心腹煩悶。小便不通。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柴胡(去苗)赤芍藥蘧麥黃芩知母木通(銼)(以上各一兩)滑石(二兩)川大黃〔二(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治時氣惡寒壯熱。頭痛。小便不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去苗)茵陳川大黃(銼碎微炒)黃芩木通(銼)川升麻梔子仁川芒硝茅根(銼)(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利為度。
治時氣壅毒。心腹脹滿。小便不通方。
滑石(二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上件藥搗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得通為度。
[卷第十六] 治時氣令不相染易諸方
夫時氣病者。此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預(yù)服藥。及為方法以防之也。
治時氣相染易著。即須回避。將息飯食之間。不得傳吃。但一人受病。全家不安。有此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桔梗(三分去蘆頭)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人參(三分去蘆頭)細(xì)吳茱萸(一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招囊詼鼐普{(diào)下二錢。
治時氣轉(zhuǎn)相染易不止。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一分炮裂去皮臍)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獺肝(一分酒浸微炙)龍腦(半兩(分)細(xì)研)柴胡(三分去苗)川樸硝(三分細(xì)研)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入龍腦樸硝同研令勻。每服??招囊詼鼐普{(diào)下一錢。
治時氣病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傍至外人。無有不著者。宜服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細(xì)研)赤小豆(二兩炒熟)丹參(二兩)鬼箭羽(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招囊詼厮挛逋琛?膳c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轉(zhuǎn)相染者。延及外人。人不敢視者。朱砂丸方。
朱砂(二兩細(xì)研水飛過)人參(一兩去蘆頭)鬼箭羽(二兩)雄黃(二兩細(xì)研水飛過)赤小豆(二兩炒熟)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招囊詼厮挛逋?。可與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氣熱毒。令不相染易方。
豆豉(一升)伏龍肝(三兩細(xì)研)童子小便(三中盞)上件藥相和。煎取一中盞半。去滓。分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著瘴疫。
治時氣溫毒。令不相染易方。
上于正月。取東行桑根。粗如指者。長七寸。以朱砂涂之。懸于門上。又令人帶之。
[卷第十六] 治時氣后勞復(fù)諸方
夫病新瘥。血氣尚虛。津液未復(fù)。因以勞動。更成病焉。若言語思慮則勞于神。梳頭澡浴則勞于力。未任勞而強之。則生熱。熱氣還于經(jīng)絡(luò)。復(fù)為病者。名曰勞復(fù)也。
治時氣后勞復(fù)。虛熱不退。四肢沉重。或半起半臥。氣力虛羸。宜服人參飲子方。
人參(去蘆頭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石膏(二兩)赤茯苓(二兩)半夏(湯浸七遍去滑一兩)前胡(二兩去蘆頭)知母(二兩)黃芩(二兩)小麥(一合)竹葉(一握)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棗三枚。生姜半分。煎至五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勞復(fù)。發(fā)寒熱進退。鱉甲飲子方。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前胡(去蘆頭)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三分)生姜(一分)豉心(一分)蔥白(七莖)雄鼠糞(十四枚)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數(shù)日已解。勞復(fù)發(fā)者。宜服梔子仁散方。
梔子仁(一兩)蔥白(十一莖)豉(一合)雄鼠糞(十四枚)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粗羅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有微汗。便愈。
治時氣。熱氣解后復(fù)發(fā)。頭痛如初病者。宜服此方。
雄鼠糞(三七枚杵末)石膏(二兩細(xì)研)葛根(二兩銼)梔子仁(半兩)蔥白(七莖)上件藥。細(xì)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熱服。未汗。再服
治時氣瘥后。起早。及多勞復(fù)。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雄鼠糞(二七枚)白術(shù)(一兩)豉(一合)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飲食過多。脈候?qū)崝?shù)。復(fù)發(fā)如初。宜服豉心散方。
豉心(二合)雄鼠糞〔三(二七)枚〕白術(shù)(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木通(一兩銼)梔子仁(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病瘥后勞復(fù)。發(fā)熱嘔吐。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竹茹(二兩)人參(二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生姜〔一(二)兩〕石膏(四兩細(xì)研)上件藥。都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后勞復(fù)。身體疼痛壯熱方。
雄鼠糞(五枚)豉(半合)梔子仁(五枚)枳實(五枚麩炒微黃)上件藥。銼碎。以水一大盞半。煮取一盞。去滓。分為二服。不計時候。相次溫服之。
治時氣勞復(fù)。四肢煩疼。宜服薄荷粥方。
薄荷(一握)阿膠(一兩杵碎炒令黃燥)川升麻(一兩)豉心(一合)上件藥。細(xì)銼和勻。以水兩碗。煮取一碗。去滓。以粳米作稀粥服。濃覆取汗瘥。
治時氣新瘥。起早勞復(fù)。及食飲過多。復(fù)發(fā)欲死方。
上以鱉甲三兩。醋涂炙令黃焦。去裙。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粥飲調(diào)下。不計時候。服。
又方。
上取所食物。燒作灰。細(xì)研。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卷第十六] 治時氣瘴疫諸方
治時氣瘴疫。頭痛壯熱。心如火煎。面目黃黑。四肢沉重。不得睡臥。宜服茵陳散方。
子芩(一兩半)秦艽(二兩去苗)知母(二兩)大青(一兩)赤芍藥(一兩)川芒硝(二兩)去須)梔子仁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三錢。須臾便吃白粥飲半大盞。以次吃蔥茶一碗。腹中稍覺轉(zhuǎn)動。下利。額上似微潤。即以衣蓋取汗。汗解便瘥。
治時氣瘴疫辟毒。宜服朱砂散方。
朱砂(二兩細(xì)研)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細(xì)辛〔一(半)兩〕躑躅花(半兩酒拌炒令干)干姜(半兩炮裂銼)白術(shù)(半兩)栝蔞根(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diào)下二錢。濃覆汗出瘥。
治時氣瘴疫。老君神明白術(shù)散方。
白術(shù)(一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桔梗(半兩去蘆頭)細(xì)辛(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平旦。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三錢。若已得病三日向上者。即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頓服。衣覆取汗瘥。
治時氣瘴疫赤散方。
牡丹(二兩)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微黃去子)細(xì)辛干姜(炮裂銼)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真珠躑躅花(醋拌炒令干)(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初覺頭強惡寒。便以少許內(nèi)鼻中吸之。取嚏為候。相次以溫酒服二錢。濃覆取汗愈。
治時氣瘴疫。消除惡氣鬼魅精邪等。宜用雄黃丸方。
雄黃(五兩細(xì)研)朱砂(五兩細(xì)研)雌黃(五兩細(xì)研)蒼術(shù)(一兩)虎頭骨(一兩)鬼督郵頭(一兩)天雄兩細(xì)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蜜蠟一斤。青羊脂三兩。和丸如彈子大。晨昏燒一丸。去厲鬼辟氣毒。以絳袋子盛一丸帶之。及懸于門戶上。
治時氣瘴疫殺鬼丸方。
虎頭骨朱砂(細(xì)研)珍珠末雄黃(細(xì)研)曾青(細(xì)研)鬼臼皂莢桔梗(去蘆頭)芎蕪荑白術(shù)白芷鬼箭羽鬼督郵藜蘆(去蘆頭)菖蒲女青(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囊?guī)б煌琛?br />
治時氣瘴疫百病。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桂心羚羊角屑牛黃(細(xì)研)鬼臼附子(炮裂去皮臍)獺肝(微炙)麝香(細(xì)枚去皮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
治時氣瘴疫。安息香丸方。
安息香(一兩)朱砂(半兩細(xì)研)硫黃(半兩細(xì)研)雄黃(一兩細(xì)研)阿魏(半兩)松脂(四兩)榴(柏)葉(四兩)蒼術(shù)(四兩)白芷(三兩)干桃葉(三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時以一丸燒于所居之處。仍亦宜用后方頻浴之。
治時氣瘴疫浴湯方。
桃枝葉(十兩)白芷(三兩)柏葉(五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兩。煎湯浴之。極良。
治時氣瘴疫。殺鬼虎頭丸方。
虎頭骨(二兩)朱砂(細(xì)研)雄黃(細(xì)研)雌黃(細(xì)研)鬼臼皂莢蕪荑(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以絳囊盛一丸系上。男左女右。家中懸屋四角。每月朔望夜半。中庭燒一丸。
治時氣瘴疫黃膏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細(xì)辛干姜(炮裂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以上各一兩)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細(xì)研。以醋浸一宿。漉出用臘月豬膏二斤。煎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盛之。初覺不并治
治時氣瘴疫。骨熱煩悶。宜服獺肝丸方。
獺肝(二兩微炙)人參〔(一兩)去蘆頭〕沙參(一兩去蘆頭)鬼臼(半兩去毛)苦參(半兩銼)甘草(三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時氣瘴疫。宜服鬼臼丸方。
鬼臼(一兩去毛)雄黃(一兩細(xì)研水飛過)龍腦(一錢細(xì)研)麝香(一錢細(xì)研)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人參湯下十丸。
治時氣瘴疫。辟除毒瓦斯。宜用鬼箭羽丸方。
鬼箭羽(一兩)鬼臼(一兩去毛)赤小豆〔半分(合)炒熱〕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xì)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豇豆大。如已患者。手掌中水調(diào)一丸。涂于口鼻上。又于忌羊
治時氣瘴疫。雄黃散方。
雄黃(細(xì)研)雌黃(細(xì)研)白礬鬼箭羽(各一兩)羚羊角屑(二兩)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入雄黃等研令勻。以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并門戶上。又月旦日。青布裹一錢。中庭燒之。辟瘴疫。病患亦燒一錢熏之。即瘥。
治時氣瘴疫。彈鬼丸方。
雄黃(一兩)朱砂(一兩細(xì)研)石膏(二兩)川烏頭(一兩)鼠婦(一兩)上以正月建除日。執(zhí)厭日亦得。搗羅為末。以白蠟五兩。銅器中?;鹕箱N。下藥攪令凝。如楝實大。以赤裹一丸。男左女右?guī)е?br />
治時氣瘴疫單行方。
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曝干。搗羅為末。以水調(diào)一錢。日三四服。
又方。
正月上寅日。取女青搗羅為末四兩。以三角絳囊盛。系戶上帳前。
又方。
正月朔旦。及七日。吞麻子赤小豆各二七枚。又各以二七枚。投于井中。又以附子三枚。令女子投于井中。
又方。
冬至日。取雄赤雞作臘。至立春日煮食。令盡。勿令他人知。
又方。
二月二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令人各帶之。
又方。
上以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勿令知之。又方。
上以赤小豆新布囊盛之。置井中。三日取出。舉家皆服。男子水下十粒。女人服二十粒
又方。
桃木中蟲糞末。細(xì)研。水服一錢。
又方。
鮑魚頭(一枚燒成灰)赤小豆(半兩)上件藥。搗細(xì)為散??招囊詼厮{(diào)下半錢。酒下亦得。
又方。
炒豉一升。和術(shù)一斤。酒漬恒將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