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一

本草衍義 作者:


  [卷十一] 大黃

  大黃損益,前書已具。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用大黃、黃芩、黃連?;蛟弧眯臍饧炔蛔阋樱挥醚a(bǔ)心湯,更用瀉心湯,何也?答曰∶若心氣獨(dú)不足,則不當(dāng)須吐衄也。此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故吐衄。以苦泄其熱,就以苦補(bǔ)其心,蓋兩全之。有是證者,用之無不效。量虛實(shí)用藥。

  [卷十一] 桔梗

  治肺熱,氣奔促,嗽逆,肺癰,排膿。陶隱居云∶俗方用此,乃名薺。今別有薺,所謂亂人參者便是,非此桔梗也。《唐本》注云∶“陶引薺亂人參,謬矣?!苯裨斨且?。隱居所言,其意只以根言之,所以言亂人參?!短票尽纷s以苗難之,乃本注誤矣。

  [卷十一] 甘遂

  今惟用連珠者,然經(jīng)中不言,此藥專于行水攻決為用,入藥須斟酌。

  [卷十一] 葶藶

  葶藶用子。子之味有甜、苦兩等,其形則一也。經(jīng)既言味辛苦,即甜者不復(fù)更入藥也。大概治體皆以行水走泄為用,故曰久服令人虛。蓋取苦泄之義,其理甚明?!端幮哉摗匪f盡矣,但不當(dāng)言味酸。

  [卷十一] 蕘花

  今京、洛間甚多。張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則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時(shí),當(dāng)以意斟酌,不可使過與不及也。仍須是有是證者方可用。

  [卷十一] 旋覆花

  葉如大菊,又如艾蒿。八九月有花,大如梧桐子,花淡黃綠,繁茂,圓而覆下,亦一異也。其香過于菊,行痰水,去頭目風(fēng)。其味甘苦辛,亦走散之藥也。其旋花四月五月有花,別一種,非此花也,第八卷已具。

  [卷十一] 藜蘆

  藜蘆為末,細(xì)調(diào),治馬疥癢。

  [卷十一] 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cè)子

  凡五等,皆一物也,只以大小、長(zhǎng)短、似像而名之。后世補(bǔ)虛寒,則須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圓、大及半兩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風(fēng)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烏頭、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則量其材而用之。其炮制之法,經(jīng)方已著。

  [卷十一] 射干

  此乃荀子所說“西方之木,名曰射干”者也?!蹲ⅰ窂?fù)引《本草》曰∶“不合以射干為木”。殊不知五行只以水、火、木、金、土而言之,故儒者以草、木皆木也,金、鉛皆金也,糞、土皆土也,灰、火皆火也,水、池皆水也。由是言之,即非佛經(jīng)所說火宅喻之獸,及阮公所云臨層城者之木。況《本經(jīng)》亦曰∶“一名草姜”,故知是草無疑。今治肺氣、喉痹為佳。日華子曰∶“大小似高良姜,赤黃色”。此得之。

  [卷十一] 半夏

  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蓋能分水故也。脾惡濕,濕則濡而困,困則不能制水。經(jīng)曰∶“濕勝則瀉”。一男子夜數(shù)如廁,或教以生姜壹兩碎之,半夏湯洗,與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燒為熟水,時(shí)時(shí)呷,數(shù)日便已。

  [卷十一] 蜀漆

  常山苗也。治瘧、多吐人,其他亦未見所長(zhǎng)。此草也。慮歲久,人或別有異論,故預(yù)云。余如經(jīng)。

  [卷十一] 常山

  蜀漆根也,亦治瘧、吐痰,如雞骨者佳。

  [卷十一] 青葙子

  經(jīng)中并不言治眼,《藥性論》始言之。能治肝藏?zé)岫緵_眼、赤障、青盲。蕭炳可云 ∶“理眼?!比杖A子云∶“益腦髓,明耳目,鎮(zhèn)肝?!苯袢硕嘤弥窝?,殊不與經(jīng)意相當(dāng)。

  [卷十一] 白蘞白芨

  古今服餌方少有用者,多見于斂瘡方中。二物多相須而行。

  [卷十一] 草蒿

  今青蒿也,在處有之,得春最早,人剔以為蔬,根赤葉香。今人謂之青蒿,亦有所別也。但一類之中,又取其青者。陜西、綏、銀之間有青蒿。在蒿叢之間,時(shí)有一兩窠,迥然青色,土人謂之為香蒿。莖葉與常蒿一同,但常蒿色淡青,此蒿色深青。猶青,故氣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深青者為勝,不然諸蒿何嘗不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