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起六壬,先立定地盤(pán)十二支。次取月令,如正月雨水,則雨水用亥加起用事日之時(shí)。如用事之日是丑時(shí),則將地盤(pán)丑支位乘起天盤(pán)亥,順行十二支,俱無(wú)陽(yáng)陰順逆之分。后取用事之日干,如用事是甲日,陽(yáng)貴在丑,自卯至申為日間時(shí),用陽(yáng)貴在丑;甲日陰貴在未,自酉至寅為夜間時(shí),用陰貴在未。如用事之日是甲日卯時(shí),用陽(yáng)貴在丑;甲日酉時(shí),用陰貴在未。若取貴人之十二神之行程,以天門(mén)地盤(pán)亥位地戶(hù),地盤(pán)巳位為界。貴臨地盤(pán)亥子丑寅卯辰六位順行十二神,貴臨巳午未申酉戌六位逆行十二神。曰貴在地盤(pán)者,是以天盤(pán)之貴而臨地盤(pán)之六位,非貴在地盤(pán)也。曰貴人之順行逆行者,是十二支掌中分順逆,非是十二神中有順逆也。曰用事者,是占事也。
次起四課,先以占事之日干立起初柱,次尋干支同處圖。如甲日甲與寅支同處,以地盤(pán)寅載上神是何支。如寅載子支為上神,則以子加日干上。次以子支立起二柱,而尋地盤(pán)子位所乘何支。如乘丑,以丑加子上乘此支,此支加上也。后又以晶以立起三柱,如子日以子立起三柱,而尋地盤(pán)子位所乘何支乘此支,此支加子上也。次又以日支所加之支立起四柱,而尋四柱上所加之支神,即同二柱三柱之起例也。
又次起三傳法式詳在下文圖局
十二將
大寒 立春 子 神后
冬至 小寒 丑 大吉
小雪 大雪 寅 功曹
霜降 立冬 卯 太沖
秋分 寒露 辰 天罡
處暑 白露 巳 太乙
大暑 立秋 午 勝光
夏至 小暑 未 小吉
小滿(mǎn) 芒種 申 傳送
谷雨 立夏 酉 從魁
春分 清明 戌 河魁
雨水 京直 亥 登明
十二神
貴人土 螣蛇火 朱雀火 六合木 勾陳土 青龍木 天空土 白虎金 太常土 玄武水 太陰金 天后水
陰陽(yáng)貴人
陽(yáng)貴:甲丑,己子,乙子,庚丑,丙亥,辛午,丁亥,壬巳,戊丑,癸巳。
陰貴:甲未,己申,乙申,庚未,丙酉,辛寅,丁酉,壬卯,戊未,癸卯。
丙戊巳 午 未丁己 申庚
乙辰 干支同 酉
卯 處圖式 戌辛
甲寅 丑癸 子 亥壬
此圖用之以起日干之二課也。如甲干日處在寅支位,起課則以寅乘天盤(pán)之支加甲干上。如寅乘子加甲,上乘丑,丑加甲上乘寅,寅加甲上,余仿此。
次起四課,先以占事之日干立起初柱,次尋干支同處圖。如甲日甲與寅支同處,以地盤(pán)寅載上神是何支。如寅載子支為上神,則以子加日干上。次以子支立起二柱,而尋地盤(pán)子位所乘何支。如乘丑,以丑加子上乘此支,此支加上也。后又以晶以立起三柱,如子日以子立起三柱,而尋地盤(pán)子位所乘何支乘此支,此支加子上也。次又以日支所加之支立起四柱,而尋四柱上所加之支神,即同二柱三柱之起例也。
又次起三傳法式詳在下文圖局
十二將
大寒 立春 子 神后
冬至 小寒 丑 大吉
小雪 大雪 寅 功曹
霜降 立冬 卯 太沖
秋分 寒露 辰 天罡
處暑 白露 巳 太乙
大暑 立秋 午 勝光
夏至 小暑 未 小吉
小滿(mǎn) 芒種 申 傳送
谷雨 立夏 酉 從魁
春分 清明 戌 河魁
雨水 京直 亥 登明
十二神
貴人土 螣蛇火 朱雀火 六合木 勾陳土 青龍木 天空土 白虎金 太常土 玄武水 太陰金 天后水
陰陽(yáng)貴人
陽(yáng)貴:甲丑,己子,乙子,庚丑,丙亥,辛午,丁亥,壬巳,戊丑,癸巳。
陰貴:甲未,己申,乙申,庚未,丙酉,辛寅,丁酉,壬卯,戊未,癸卯。
丙戊巳 午 未丁己 申庚
乙辰 干支同 酉
卯 處圖式 戌辛
甲寅 丑癸 子 亥壬
此圖用之以起日干之二課也。如甲干日處在寅支位,起課則以寅乘天盤(pán)之支加甲干上。如寅乘子加甲,上乘丑,丑加甲上乘寅,寅加甲上,余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