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唐書》記載:“太宗為人聰明英武,有大志,而能曲節(jié)下士?!薄 ∮幸淮?,李世民征薛仁杲,全勝而班師,唐高祖李淵遣李密勞軍于豳州。李密見李世民,不敢仰視,退而嘆曰:“真英主也!”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其文治武功確實是比較顯赫的,堪稱一代英主。就個人魅力而言,他天生英姿,才華過人,常人難以企及。
李世民四歲的時候,有一位算卦先生來拜謁父親李淵,對李淵說:“按相法,你是個貴人,但是你家里必定有一位貴子?!钡鹊剿娏耸烂瘢阏f:“這孩子龍鳳之姿,天日之表,長大之后,必能濟世安民?!闭f完就走了。李淵害怕這話一旦泄露出去,引來殺身之禍,便派人去追殺算卦先生,卻早已不知去向。李淵覺得這件事很神秘,于是就用其語,給孩子取名叫世民。
隋朝大業(yè)年間,有一次隋煬帝被突厥兵包圍在雁門,孤立無援,情況十分危急。隋煬帝修了一封召集兵馬救駕的詔書,系在木頭上,投到汾水河中。這時李世民才十六歲,他應(yīng)募參軍,去救援隋煬帝,隸屬在將軍云定興部下。他對云定興說:“賊寇敢圍困我天子,必定是知道我們沒有援兵。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把軍隊前后拉開數(shù)十里,讓賊寇白天能看到旌旗如云,黑夜能聽到征鼓如雷,敵人一定以為我們的大隊人馬到了,不用打他們就嚇跑了。如果不這樣,敵人一旦了解了我們的虛實,勝負就很難預(yù)料了。”云定興聽從了李世民的計謀,敵兵果然不戰(zhàn)自退。年僅十六歲的李世民自此嶄露軍事才華?! ∷宕髽I(yè)十三年(617),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起兵反隋,當(dāng)時的主要策動者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隋末天下大亂,盜賊蜂起,便廣交英雄豪杰,積極招兵買馬,準(zhǔn)備奪取天下。他的密友、晉陽縣令劉文靜因受瓦崗軍首領(lǐng)李密牽連,被捕入獄。李世民以探監(jiān)為名,在獄中與劉文靜定下了舉兵反隋的計劃。并派人告知父親李淵。李淵“初不許,已而許之”。李淵已起兵,建大將軍府,西征,將至霍邑,碰上天下大雨,軍糧告盡,李淵想還兵太原。李世民勸道:“我們舉義兵,是為了拯救天下,應(yīng)該直入咸陽,號令天下?,F(xiàn)在我們回去死守一城,那和賊寇有什么兩樣呢?”李淵不聽,李世民哭于軍門,李淵驚,召而問之,李世民說:“還則眾散于前,而敵乘于后,就快要滅亡了,所以感到悲傷?!?br />
李淵始醒悟,說:“要起事也是你的主意,成敗就依你吧。”于是大軍繼續(xù)前進,最終攻入隋都咸陽,奪得了天下。李世民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于此可見一斑?! ±钍烂窦椿实畚缓?,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治國安民的才能。他選賢任能,賞罰嚴(yán)明;虛心納諫,杜絕讒邪;輕徭薄賦,不奪農(nóng)時,使國家很快富裕起來。貞觀年間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商旅次野,無復(fù)盜賊,囹圄??铡qR牛布野,外戶不閉?!敝苓吷贁?shù)民族政權(quán)紛紛臣服,將唐太宗尊為“天可汗”。當(dāng)時的唐都長安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唐太宗為人、治國都十分嚴(yán)謹(jǐn),為的是使唐代的江山社稷能夠長治久安。既如此,他就不能不重視大唐江山的繼承人問題,不能不關(guān)注太子及諸子弟的教育問題。
貞觀元年,唐太宗即位后,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承乾時年八歲,聰明機敏,頗得太宗寵愛。然而,李承乾長大之后,卻日漸沉湎于酒色,荒廢學(xué)業(yè),不求上進。貞觀十七年,李承乾竟然勾結(jié)私黨,招募勇士,圖謀叛亂。唐太宗隨即將承乾廢為庶人,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立太子的事使唐太宗頗傷腦筋,據(jù)說他好幾次以頭撞墻,要尋短見。
從這件事之后,唐太宗對太子嚴(yán)加管教。吃飯的時候,太宗便指著飯對李治說:“春種秋收,都要經(jīng)過艱辛的勞動,只有愛惜民力,不奪農(nóng)時,才會有飯吃?!崩钪悟T馬,太宗便說:“馬能代步,如果使用得當(dāng),愛護馬,才能常有馬騎。”見其乘舟,又說:“舟好比人君,水好比百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你將來會成為國君,一定要從中得到啟發(fā)。”見其在樹蔭下乘涼,就說:“這棵樹雖然彎曲,但經(jīng)木匠的墨繩量過之后,就可以裁成筆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自己雖然沒有大的才能,但只要虛心納諫,肯聽忠言,也能成為圣明的君主?!彼€告誡其他兒子說:“所有的父親都知道疼愛自己的兒子,這是人之常情。做兒子的如果能忠孝兩全,這是最好不過的。但兒子如果不走正路,不遵禮法,必然招致殺身之禍,父親雖然疼愛,也沒有辦法。漢朝的時候,燕王劉旦驕橫跋扈,十分狂妄,霍光下了一道詔書,燕王就身死國滅。你們要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xùn),事事小心,方可無虞?!?br />
據(jù)說,自打太宗如此教誨之后,太子諸王都能約束自己,不再惹事生非。
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將自己御筆撰寫的《帝范》十二篇賜給太子李治。又諄諄告誡道:“你應(yīng)該以古代的圣哲賢王為師,我并不是你學(xué)習(xí)的榜樣。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我自從即位以來,也有許多不足為訓(xùn)的地方,比如:錦繡珠寶不絕于前,宮室臺榭屢有建造,犬馬鷹隼無遠不至,巡游四方煩勞百姓。這些都是我的過失,你要引以為鑒?!?br />
第二年,唐太宗便在翠微宮闔然長逝。“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薄兜鄯丁肥翘铺趯μ永钪巫詈蟮倪z言和囑托。這也表現(xiàn)了唐太宗的良苦用心。他一生統(tǒng)治天下的經(jīng)驗都留在了這部《帝范》里,他在教給他的兒子君臨天下,駕御萬民的訣竅;他在教給他的兒子做皇帝的秘訣;這部《帝范》是唐太宗留給唐朝后代皇帝的私家密典!
在《帝范》里,唐太宗幾乎講到了做皇帝應(yīng)該注意的各個方面。它包括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wù)農(nóng)、閱武、崇文十二篇,是一代英主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是一個馬上爭天下、馬下治天下的開國君主一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或一言中的,或一語道破天機。其看問題的高瞻遠矚、論理的深邃透徹,確實令人佩服。一些非凡的至理明言,自非常人可以談?wù)f,只能出自像唐太宗這樣的偉人之口?!兜鄯丁返脑S多思想,對我們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
這次我們將《帝范》整理出版,是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的。原注用仿宋體依原樣附在原文之后,并加“〖〗”,以示與正文區(qū)別。紀(jì)曉嵐等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對原注的補注按語,也一并原樣列于原注之后,前邊加“○”符號,以示與原注區(qū)別。
為了讓讀者能夠輕松讀古籍,我們在翻譯原文的時候,采取譯述的方式,將一些艱深的典故都譯成淺顯明白的白話故事,這樣既可以消除閱讀障礙,又可以增加閱讀興趣。另外,為了幫助讀者更透徹地理解唐太宗的微言大義,我們將自己在這方面的研究和體悟所得,撰寫成釋評文章,附在每一篇之后,以求達到和讀者“奇文共欣賞”的目的。相信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整理古籍的方式。
由于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方家不吝賜教。
修遠1998年10月26日
李世民四歲的時候,有一位算卦先生來拜謁父親李淵,對李淵說:“按相法,你是個貴人,但是你家里必定有一位貴子?!钡鹊剿娏耸烂瘢阏f:“這孩子龍鳳之姿,天日之表,長大之后,必能濟世安民?!闭f完就走了。李淵害怕這話一旦泄露出去,引來殺身之禍,便派人去追殺算卦先生,卻早已不知去向。李淵覺得這件事很神秘,于是就用其語,給孩子取名叫世民。
隋朝大業(yè)年間,有一次隋煬帝被突厥兵包圍在雁門,孤立無援,情況十分危急。隋煬帝修了一封召集兵馬救駕的詔書,系在木頭上,投到汾水河中。這時李世民才十六歲,他應(yīng)募參軍,去救援隋煬帝,隸屬在將軍云定興部下。他對云定興說:“賊寇敢圍困我天子,必定是知道我們沒有援兵。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把軍隊前后拉開數(shù)十里,讓賊寇白天能看到旌旗如云,黑夜能聽到征鼓如雷,敵人一定以為我們的大隊人馬到了,不用打他們就嚇跑了。如果不這樣,敵人一旦了解了我們的虛實,勝負就很難預(yù)料了。”云定興聽從了李世民的計謀,敵兵果然不戰(zhàn)自退。年僅十六歲的李世民自此嶄露軍事才華?! ∷宕髽I(yè)十三年(617),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起兵反隋,當(dāng)時的主要策動者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隋末天下大亂,盜賊蜂起,便廣交英雄豪杰,積極招兵買馬,準(zhǔn)備奪取天下。他的密友、晉陽縣令劉文靜因受瓦崗軍首領(lǐng)李密牽連,被捕入獄。李世民以探監(jiān)為名,在獄中與劉文靜定下了舉兵反隋的計劃。并派人告知父親李淵。李淵“初不許,已而許之”。李淵已起兵,建大將軍府,西征,將至霍邑,碰上天下大雨,軍糧告盡,李淵想還兵太原。李世民勸道:“我們舉義兵,是為了拯救天下,應(yīng)該直入咸陽,號令天下?,F(xiàn)在我們回去死守一城,那和賊寇有什么兩樣呢?”李淵不聽,李世民哭于軍門,李淵驚,召而問之,李世民說:“還則眾散于前,而敵乘于后,就快要滅亡了,所以感到悲傷?!?br />
李淵始醒悟,說:“要起事也是你的主意,成敗就依你吧。”于是大軍繼續(xù)前進,最終攻入隋都咸陽,奪得了天下。李世民的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于此可見一斑?! ±钍烂窦椿实畚缓?,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治國安民的才能。他選賢任能,賞罰嚴(yán)明;虛心納諫,杜絕讒邪;輕徭薄賦,不奪農(nóng)時,使國家很快富裕起來。貞觀年間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商旅次野,無復(fù)盜賊,囹圄??铡qR牛布野,外戶不閉?!敝苓吷贁?shù)民族政權(quán)紛紛臣服,將唐太宗尊為“天可汗”。當(dāng)時的唐都長安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唐太宗為人、治國都十分嚴(yán)謹(jǐn),為的是使唐代的江山社稷能夠長治久安。既如此,他就不能不重視大唐江山的繼承人問題,不能不關(guān)注太子及諸子弟的教育問題。
貞觀元年,唐太宗即位后,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承乾時年八歲,聰明機敏,頗得太宗寵愛。然而,李承乾長大之后,卻日漸沉湎于酒色,荒廢學(xué)業(yè),不求上進。貞觀十七年,李承乾竟然勾結(jié)私黨,招募勇士,圖謀叛亂。唐太宗隨即將承乾廢為庶人,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
立太子的事使唐太宗頗傷腦筋,據(jù)說他好幾次以頭撞墻,要尋短見。
從這件事之后,唐太宗對太子嚴(yán)加管教。吃飯的時候,太宗便指著飯對李治說:“春種秋收,都要經(jīng)過艱辛的勞動,只有愛惜民力,不奪農(nóng)時,才會有飯吃?!崩钪悟T馬,太宗便說:“馬能代步,如果使用得當(dāng),愛護馬,才能常有馬騎。”見其乘舟,又說:“舟好比人君,水好比百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你將來會成為國君,一定要從中得到啟發(fā)。”見其在樹蔭下乘涼,就說:“這棵樹雖然彎曲,但經(jīng)木匠的墨繩量過之后,就可以裁成筆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自己雖然沒有大的才能,但只要虛心納諫,肯聽忠言,也能成為圣明的君主?!彼€告誡其他兒子說:“所有的父親都知道疼愛自己的兒子,這是人之常情。做兒子的如果能忠孝兩全,這是最好不過的。但兒子如果不走正路,不遵禮法,必然招致殺身之禍,父親雖然疼愛,也沒有辦法。漢朝的時候,燕王劉旦驕橫跋扈,十分狂妄,霍光下了一道詔書,燕王就身死國滅。你們要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xùn),事事小心,方可無虞?!?br />
據(jù)說,自打太宗如此教誨之后,太子諸王都能約束自己,不再惹事生非。
貞觀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將自己御筆撰寫的《帝范》十二篇賜給太子李治。又諄諄告誡道:“你應(yīng)該以古代的圣哲賢王為師,我并不是你學(xué)習(xí)的榜樣。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
我自從即位以來,也有許多不足為訓(xùn)的地方,比如:錦繡珠寶不絕于前,宮室臺榭屢有建造,犬馬鷹隼無遠不至,巡游四方煩勞百姓。這些都是我的過失,你要引以為鑒?!?br />
第二年,唐太宗便在翠微宮闔然長逝。“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薄兜鄯丁肥翘铺趯μ永钪巫詈蟮倪z言和囑托。這也表現(xiàn)了唐太宗的良苦用心。他一生統(tǒng)治天下的經(jīng)驗都留在了這部《帝范》里,他在教給他的兒子君臨天下,駕御萬民的訣竅;他在教給他的兒子做皇帝的秘訣;這部《帝范》是唐太宗留給唐朝后代皇帝的私家密典!
在《帝范》里,唐太宗幾乎講到了做皇帝應(yīng)該注意的各個方面。它包括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wù)農(nóng)、閱武、崇文十二篇,是一代英主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是一個馬上爭天下、馬下治天下的開國君主一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或一言中的,或一語道破天機。其看問題的高瞻遠矚、論理的深邃透徹,確實令人佩服。一些非凡的至理明言,自非常人可以談?wù)f,只能出自像唐太宗這樣的偉人之口?!兜鄯丁返脑S多思想,對我們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
這次我們將《帝范》整理出版,是以《四庫全書》本為底本的。原注用仿宋體依原樣附在原文之后,并加“〖〗”,以示與正文區(qū)別。紀(jì)曉嵐等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對原注的補注按語,也一并原樣列于原注之后,前邊加“○”符號,以示與原注區(qū)別。
為了讓讀者能夠輕松讀古籍,我們在翻譯原文的時候,采取譯述的方式,將一些艱深的典故都譯成淺顯明白的白話故事,這樣既可以消除閱讀障礙,又可以增加閱讀興趣。另外,為了幫助讀者更透徹地理解唐太宗的微言大義,我們將自己在這方面的研究和體悟所得,撰寫成釋評文章,附在每一篇之后,以求達到和讀者“奇文共欣賞”的目的。相信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整理古籍的方式。
由于水平有限,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方家不吝賜教。
修遠1998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