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ㄇ澹醭虈?yán)可均鐵橋 撰
鐵橋?qū)W博才高學(xué)富,脾睨群流,嘗搜輯唐以前文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手自繕寫,歷二十七年而后成。以無資未得付梓,著有《鐵橋漫稿》十三卷。鐵橋?yàn)榻ǖ陆讨I時(shí),義烏有高才生某,為忌者所誣,見棄于其父。事聞之官,大吏欲為超度,萬難措辭,嚴(yán)聞之,乃為《甲癸議》一篇,致其房師閩撫韓蕓舫克均督部,見之大稱賞,據(jù)其說人爰書,事賴以解,其辭備載稿中。大略謂甲在外二十八年,擁高資歸,而其妻先死,其子乙年二十六,既舉秀才,儀表出群,丙與乙素有隙,丁睨甲資,黨丙而擠乙,稱乙奸生子,甲恥之,逐乙而事聞令長(zhǎng),令長(zhǎng)以律無文,不能決,上之大吏,大吏入奏,下百官博議,癸議曰:
竊謂乙事尋常耳,可以片言昭雪。人妊十月九月而生者常也,妊七月而生,生而壽考者,世間多有。俗說妊八月而生難育,蓋不確。闞澤在母胞八月,叱聲震外,見《會(huì)稽先賢傳》其不及七月者,黃牛羗種,妊六月生,見《魏略》。其逾十月者,荀氏孕十二月生符堅(jiān),呼延氏十三月生劉淵,張夫人十五月生劉聰,見《晉書》載記。慶都孕十四月生堯,見《帝王世紀(jì)》。鉤弋夫人懷昭帝十四月乃生,見《漢書》。附寶孕二十月生黃帝,見《搜神記》。陽翟有婦人妊身三十月乃生子,見《嵩高山記》。太康溫磐母,懷身三年然后生,見《異苑》。長(zhǎng)人國妊六年乃生,生而白首,見《外國圖》。大人國其民孕三十六年而生,見《括地國圖》。老子托于李母胞中,七十二年,見《瀨鄉(xiāng)記》。老子母懷之七十歲乃生,生而白首,見《神仙傳》。載籍極博,妊逾十月者,悉數(shù)難終。甲在外二十八年而歸,而乙年二十六,蓋其妊二年,無足為異,宜片言昭雪,丙丁宜不論。
大吏曰:“癸議以謂妊二年,允哉,據(jù)以覆奏,于是甲乙復(fù)為父子如常。”按:《元史·黃溍傳》云:“母童氏,夢(mèng)大星墜于懷乃有妊,歷二十四月始生溍,此尤近而可徵者?!?br />
【附錄】
嚴(yán)可均(1762——1843),字景文,號(hào)鐵橋,浙江烏程人。
道光二年,選授建德縣教諭。義烏有高才生某,為忌者所誣,見棄于其父。事聞之官,大吏欲解之,苦難措辭;為作《甲癸議》一篇,大吏覽而韙之,據(jù)以定讞,某生遂為父子如初。在任數(shù)年,大修學(xué)宮,并葺嚴(yán)子陵祠。旋引疾歸,著書不輟。 署本名已刊者,《全古文》外,僅《說文聲類》二卷、《說文翼》十五卷、《唐石經(jīng)校文》十卷、《金石題跋》四卷、《漫稿》八卷而已。
鐵橋?qū)W博才高學(xué)富,脾睨群流,嘗搜輯唐以前文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手自繕寫,歷二十七年而后成。以無資未得付梓,著有《鐵橋漫稿》十三卷。鐵橋?yàn)榻ǖ陆讨I時(shí),義烏有高才生某,為忌者所誣,見棄于其父。事聞之官,大吏欲為超度,萬難措辭,嚴(yán)聞之,乃為《甲癸議》一篇,致其房師閩撫韓蕓舫克均督部,見之大稱賞,據(jù)其說人爰書,事賴以解,其辭備載稿中。大略謂甲在外二十八年,擁高資歸,而其妻先死,其子乙年二十六,既舉秀才,儀表出群,丙與乙素有隙,丁睨甲資,黨丙而擠乙,稱乙奸生子,甲恥之,逐乙而事聞令長(zhǎng),令長(zhǎng)以律無文,不能決,上之大吏,大吏入奏,下百官博議,癸議曰:
竊謂乙事尋常耳,可以片言昭雪。人妊十月九月而生者常也,妊七月而生,生而壽考者,世間多有。俗說妊八月而生難育,蓋不確。闞澤在母胞八月,叱聲震外,見《會(huì)稽先賢傳》其不及七月者,黃牛羗種,妊六月生,見《魏略》。其逾十月者,荀氏孕十二月生符堅(jiān),呼延氏十三月生劉淵,張夫人十五月生劉聰,見《晉書》載記。慶都孕十四月生堯,見《帝王世紀(jì)》。鉤弋夫人懷昭帝十四月乃生,見《漢書》。附寶孕二十月生黃帝,見《搜神記》。陽翟有婦人妊身三十月乃生子,見《嵩高山記》。太康溫磐母,懷身三年然后生,見《異苑》。長(zhǎng)人國妊六年乃生,生而白首,見《外國圖》。大人國其民孕三十六年而生,見《括地國圖》。老子托于李母胞中,七十二年,見《瀨鄉(xiāng)記》。老子母懷之七十歲乃生,生而白首,見《神仙傳》。載籍極博,妊逾十月者,悉數(shù)難終。甲在外二十八年而歸,而乙年二十六,蓋其妊二年,無足為異,宜片言昭雪,丙丁宜不論。
大吏曰:“癸議以謂妊二年,允哉,據(jù)以覆奏,于是甲乙復(fù)為父子如常。”按:《元史·黃溍傳》云:“母童氏,夢(mèng)大星墜于懷乃有妊,歷二十四月始生溍,此尤近而可徵者?!?br />
【附錄】
嚴(yán)可均(1762——1843),字景文,號(hào)鐵橋,浙江烏程人。
道光二年,選授建德縣教諭。義烏有高才生某,為忌者所誣,見棄于其父。事聞之官,大吏欲解之,苦難措辭;為作《甲癸議》一篇,大吏覽而韙之,據(jù)以定讞,某生遂為父子如初。在任數(shù)年,大修學(xué)宮,并葺嚴(yán)子陵祠。旋引疾歸,著書不輟。 署本名已刊者,《全古文》外,僅《說文聲類》二卷、《說文翼》十五卷、《唐石經(jīng)校文》十卷、《金石題跋》四卷、《漫稿》八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