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六百七十三 牧守部·褒寵第二

冊府元龜 作者:(宋)王欽若


  ◎牧守部·褒寵第二

  後周李孝穆西魏大統(tǒng)中行岐州刺史在任有能名考績?yōu)樽钗牡圪n書美之。

  裴俠為河北郡守嘗與諸牧守俱謁太祖太祖命俠別立謂諸牧守曰:裴俠清慎奉公為天下之最今朝中有如俠者可與之俱立眾皆默然無敢應(yīng)者帝乃厚賜俠車馬衣服號為獨立使君。

  李遠為河?xùn)|郡守敦獎風(fēng)俗勸課農(nóng)桑禁遏奸非兼?守御之備曾未期月百姓懷之太祖嘉焉降書勞問徵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尉遲綱為陜州刺史太祖以綱政績可紀(jì)賜帛千段?六千斛錢二十萬增邑四百戶。

  隋梁彥光開皇初為岐州刺史高祖臨幸悅其能乃下詔曰:賞以勸善義兼訓(xùn)物彥光操履平直識用凝遠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聲聞於天下三載之後自當(dāng)遷陟恐其匱乏。且宜旌善可賜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傘一枚庶使有感朕心日增其美四海之內(nèi)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聞清風(fēng)而自勵未幾。又賜錢五萬。

  樊叔略開皇初為相州刺史政為當(dāng)時第一帝降璽書褒美之賜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

  趙軌開皇中為齊州別駕在州四年考績連最持節(jié)使者?陽公梁子恭狀上高祖嘉之賜物三百段米三百石。

  公孫景茂開皇中為息州刺史高祖幸雒陽景茂謁見時年七十七帝命?殿坐問其年幾景茂以實對帝哀其老嗟嘆久之景茂再拜曰:呂望八十而遇文王臣逾七十而逢陛下帝甚悅賜物三百段下詔曰:景茂修身潔已耆宿不虧作牧化人聲績顯著年終考校獨為稱首宜?戎秩兼進藩條可上儀同三司伊州刺史。

  楊達為鄯鄭趙三州刺史俱有能名平陳之後四海大同高祖差品天下牧宰達為第一賜雜采五百段加以金帶擢拜工部尚書。

  趙賢通為冀州刺史高祖幸雒陽賢通來朝帝勞之曰:冀州大藩民用殷實卿之善政深副朕懷。

  令狐熙為汴州刺史下車禁游食決滯獄令行禁止稱為良政高祖嘉之因其來朝賜帛三百段。

  房恭懿開皇中為澤州司馬遷德州在職歲馀盧愷復(fù)奏恭懿政為天下之最高祖甚異之復(fù)賜帛百段因謂諸州朝集使曰:如房恭懿志存體國愛養(yǎng)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廟之所?助豈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為刺史豈止為一州而已當(dāng)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師教也。帝。又曰:房恭懿所在之處百姓視之如父朕。若置之而不賞上天宗廟其當(dāng)責(zé)我內(nèi)外官人宜知我意,於是下詔曰:德州司馬房恭懿出宰百里毗贊二藩。且善政能官標(biāo)映倫伍班條案牘實允僉屬委以方岳聲實俱美可使持節(jié)海州諸軍事海州刺史。

  慕容三藏為廓州刺史百姓愛悅高祖聞其能屢有勞問其年當(dāng)州畜產(chǎn)繁孳獲醍醐奉獻赍物百段。

  樊子蓋開皇中為循州總管許以便宜從事十八年入朝奏嶺南地圖賜以良馬雜物加統(tǒng)四州令還任所遣光祿少卿柳謇之餞於霸上煬帝即位徵還京師轉(zhuǎn)梁州刺史子蓋言於帝曰:臣一居嶺表十載於茲犬馬之情不勝戀戀愿趨走闕庭萬死無恨帝賜物三百段慰諭遣之授銀青光祿大夫武威太守以善政聞大業(yè)三年入朝帝引之內(nèi)殿特蒙褒美乃下詔曰:設(shè)官之道必在用賢安人之術(shù)莫如善政龔汲振德化於前張杜垂清風(fēng)於後共治天下實資良守子蓋?局通敏操履清潔自剖符西服愛惠為先撫道有方寬猛得所處脂膏不潤其質(zhì)酌貪泉豈渝其性故能治績克彰課最之首凡厥在位莫匪王臣。若能人思奉職各表其效朕將冕旒垂拱何憂不治哉!,於是進位金紫光祿大夫賜物千段太守如故其年車駕西巡將入吐谷渾子蓋以彼多瘴氣焚青木香以御霧露及帝還謂之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子蓋謝曰:臣豈敢言清止是小心不敢納賄耳繇此賜之口味百馀斛。又下詔曰:道德齊禮實惟共治懲惡勸善用明黜陟朕親巡河右觀省人風(fēng)所歷郡縣訪詢治績罕遵法度多陷刑網(wǎng)而金紫光祿大夫武威太守樊子蓋執(zhí)操清潔處涅不渝立身雅正臨人以德威惠兼舉寬猛相資故能畏而愛之不嚴斯治實字人之盛績有國之良臣宜加褒顯以弘獎勵可右光祿大夫太守如故賜縑千疋粟麥二千斛子蓋。又自陳曰:臣自南裔即?西陲常為外臣未居內(nèi)職不得陪屬車奉丹陛溘死邊城沒有違恨惟陛下察之帝曰:公侍朕則一人而已委以四方則萬人之?dāng)骋俗R此心六年帝避暑隴川宮。又云:欲幸河西子蓋傾望鑾輿愿巡郡境帝知之下詔曰:卿夙懷恭順深執(zhí)誠心聞朕西巡欣然望幸丹款之至甚有可嘉宜保此純誠克終其美。

  柳儉仁壽中為沔州刺史坐事免職煬帝嗣位徵之于時以功臣任職牧州領(lǐng)郡者并帶戎資唯儉起自良吏帝嘉其績用特授朝散大夫拜弘化太守賜物一百段而遣之清節(jié)愈厲大業(yè)五年入朝郡國畢集帝謂納言蘇威吏部尚書牛弘曰:其中清名天下第一者為誰威等以儉對帝。又問其次威以涿郡丞郭絢潁川郡丞敬肅等二人對帝賜儉帛二百疋絢肅各一百疋令天下朝集使送至郡邸以旌異焉論者美之。

  崔彭為左領(lǐng)軍大將軍從幸雒陽彭督後軍時漢王諒初平馀黨往往屯聚令彭率眾數(shù)萬鎮(zhèn)遏山東復(fù)領(lǐng)慈州事煬帝以其清賜絹五百疋。

  王仁恭大業(yè)中為汲郡太守有能名徵入朝煬帝呼上殿勞勉之賜雜采六百段良馬二匹。

  唐陳君賓貞觀初為鄧州刺史州邑喪亂以後百姓流離君賓至才期月皆來復(fù)業(yè)二年天下諸州并遭霜澇君賓一境獨免當(dāng)年官有儲積蒲虞等州戶口盡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詔勞之曰:朕以隋末亂離毒被海內(nèi)率土百姓零落殆盡州里蕭條十不存一寤寐思之心焉。若?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曉夜孜孜唯以安養(yǎng)為慮每見水旱降災(zāi)霜雹失所撫躬責(zé)已自慚德薄恐貧乏黎庶不免饑餒傾竭倉廩普加賑恤其有一人絕食。若朕奪之分命庶僚盡心營救去年關(guān)內(nèi)六州及蒲虞陜鼎等復(fù)遭亢旱禾稼不登糧儲既少遂令分房就食比聞刺史以下及百姓等并識朕懷逐糧人戶到相安養(yǎng)回還之日各有贏糧乃別賣布帛以申贈遺如此用意嘉嘆良深一則知水旱無常彼此遞相拯贍不虞兇年二則禮讓興行輕財重義四海士庶皆為兄弟變澆薄之風(fēng)敦慈仁之俗政化如此朕復(fù)何憂其安置戶口官人支配得所并令考司錄為功最養(yǎng)戶百姓不[A092]財帛已敕主者免今年調(diào)物宜知此意善相勸勉其年入為太府少卿。

  李大亮為涼州都督以惠政聞太宗賜荀悅漢紀(jì)一部下。《書》曰:卿立志方直竭節(jié)至公處職當(dāng)官每副所委方大任使以伸重寄公事之閑宜尋典籍然此書敘致既明論議深博極為政之體盡君臣之義今以賜卿宜加尋閱也。

  鮮于紹為隆州刺史高宗儀鳳中為同州刺史仍賜絹二百疋賞清廉也。

  李君球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政尚嚴肅人吏憚之盜賊屏跡高宗頻降書勞勉。

  姚?神功初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蜀中官吏多貪暴?屢有發(fā)摘奸無所容則天嘉之降璽書勞之曰:夫嚴霜之下識貞松之擅奇疾風(fēng)之前知勁草之為貴物既有此人亦宜哉!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邊訓(xùn)兵心力俱盡歲寒無改終始不逾乃眷蜀中?俗殷雜久缺良守弊於侵漁政以賄成人無厝足是用命卿出鎮(zhèn)寄茲存養(yǎng)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吏不敢犯奸無所容前後糾摘蓋非一緒貪殘之伍屏跡於列城剽奪之儔遁形於外境詎勞期月康此黎元言念德聲良深嘉尚宜布瑯琊之化當(dāng)以益州為法。

  房[A13C]叔為相州刺史大歷中以善政聞璽書褒美王方義為廣州都督南海珍物秋毫不犯境內(nèi)清肅則天手制褒之曰:朕以卿歷職著稱故授此官既美化遠聞實堪朝寄今賜卿雜采六十段并瑞錦等物以彰善政也。

  敬暉為雒州長史則天幸長安令暉兼知副留守事在職以?理聞璽書勞勉。

  韋承慶歷豫虢二州刺史頗著聲績制書褒美。

  畢構(gòu)為益州長史先天元年以政聲召至玄宗賜衣一襲帛五十疋。

  成大琬為同州刺史先天二年太上皇命有司頒賞諸州朝集使有善政者遂以大琬為陜州刺史陸馀慶魏州刺史單思遠宋州刺史劉知柔澤州刺史岑翔等各賜物一百段。

  盧從愿開元四年為蔡州刺史為政嚴簡按察使奏課為天下第一降璽書勞問賜絹百疋。

  姜師度為同州刺史開元八年詔曰:昔史起溉漳之策鄭白引涇之利自茲厥後聲塵缺然同州刺史姜師度識洞於微智形未兆匪躬之節(jié)所懷必罄奉公之道知無不為頃職大農(nóng)首開溝洫歲功猶?末物議紛如緣其中款可嘉委任仍舊暫停九列之重假以六條之察收藏過半績用斯多食乃人天農(nóng)為政本故茲巡省不憚祁寒將申勸恤之懷特冒風(fēng)霜之弊今原田彌望畎澮連屬繇來榛棘之所遍為?亢稻之川倉庾有京坻之饒關(guān)輔致珠金之潤本營此地欲利平人緣百姓未閑恐三農(nóng)虛棄所以官為開發(fā)冀令遞相教誘功既成矣。思與共之其屯田內(nèi)先有百姓掛籍之地比來召人作主亦量準(zhǔn)頃畝割還其官屯熟田如同州有貧下欠地之戶自辨功力能營種者準(zhǔn)數(shù)給付馀地。且依前官取師度以功特加金紫光祿大夫賜帛三百疋。

  張嘉貞開元十七年為定州刺史將行玄宗自賦詩詔百僚於上東門外餞之到州一年以疾上表乞就東都醫(yī)療及至都目瞑無所見帝令醫(yī)人田休?馳傳療之。

  盧奐為陜州刺史開元二十四年玄宗幸京師次陜城頓審其能政於其廳事題贊而去曰:專城之重分陜之雄人多惠愛性實謙沖亦既利物存乎!匪躬斯為國寶不墜家風(fēng)(奐懷慎之子也。)。

  韋虛心為工部尚書東都留守開元二十七年詔贈揚州大都督喪事官給恩甚優(yōu)厚。

  崔圓以尚書郎兼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馬知節(jié)度留後玄宗幸蜀郡特遷蜀郡大都督府長史劍南節(jié)度使圓素懷功名初聞國難潛使人探國忠深旨知有行幸之計乃增修城池建置館宇儲備什物及乘輿至殿宇牙帳咸如宿設(shè)帝甚嗟賞之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劍南節(jié)度使如故帝親制遺愛碑于蜀以寵之後為汾州刺史以理行稱拜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jié)度使。

  崔灌為灃州刺史下車削去煩苛以安人為務(wù)居二年風(fēng)化大行流亡襁負而至增戶數(shù)萬有司以聞代宗寶應(yīng)二年優(yōu)詔特加五階至銀青光祿大夫仍賜兩季俸祿兼侍御史以灌能政遷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湖南都團練觀察處置使。

  楊承仙大歷初為懷州刺史自天下兵興懷州當(dāng)四戰(zhàn)之地邑野荒廢人無全家承仙到官苦心精力以慈愛理之同其苦甘流人自占歲盈數(shù)萬奏課第一及終朝廷優(yōu)重贈太子少府。

  張延賞為河南尹勤身率下政尚簡約數(shù)年間流庸歸附詔書褒美。

  張鎰為亳州刺史大歷十二年以為壽州刺史特加五階褒善政也。

  薛玨大歷中歷楚硤陳三州刺史建中初德宗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淮南李承以玨楚州之去煩政簡使山南趙贊以玨硤州之廉清使河南盧翰以玨之肅物皆以陟狀聞加中散大夫賜紫。

  劉贊為歙州刺史以勤?聞有老婦捃拾於?林之間為猛獸將噬幼女號呼搏而救之母子俱免本道觀察使韓?奏為異跡加金紫之服。

  李棲筠為常州刺史時草賊帥張度因荒饉聚徒於陽羨西山其地接宣城逼之則鳥散?奚谷綏之則公行寇掠累歲為四境之患莫能剪除棲筠既至部設(shè)權(quán)略不逾時而覆其巢穴度子六七人一朝伏辜繇是郡界無犬吠之驚遂?俎豆之儀習(xí)鄉(xiāng)飲之禮而人知敬讓理行尤異就加銀青光祿大夫賜一子官官吏耆老等請立碑頌德焉。

  馮炫為潤州刺史建中初黜陟使柳載以清白聞徵拜右庶子。

  李佐為商州刺史德宗貞元二年以能政特賜金紫韋滌為涇陽令貞元二年以滌起復(fù)饒州刺史滌理涇陽有政績故擢焉俄以疾終賜越州都督賜絹百疋遣中使吊之。

  吳湊為京兆尹貞元中以能政加簡校兵部尚書。

  李位為房州刺史貞元十二年以位有善政加簡校兵部郎中。

  鄭賈為金州刺史貞元十二年以賈有能政加簡校司門郎中。

  魏懿文為邵州刺史貞元十三年以懿文有善政加簡校司門郎中。

  羅?向為廬州刺史貞元十五年以?向有政能加朝散大夫賜紫金魚袋。

  王?楚為黔中都團練觀察使貞元十五年六月卒廢朝一日贈陜州大都督賻布帛三百段米粟三百石故事都團練觀察使卒未有廢朝者自?楚始焉。

  李惠登為隨州刺史貞元二十年卒贈洪州都督惠登在隨州二十年田疇辟戶口增。

  于頔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以其績上聞加御史大夫升其州為上尋加檢校國子祭酒及卒故加追贈焉孟簡憲宗元和中為常州刺史始到郡開漕古孟瀆長四十一里得沃壤四千馀頃觀察使舉其課故就賜金紫。

  范傳正為歙湖蘇等州刺史以政事修理聞元和中擢為宣歙觀察使。

  李?元和中為坊晉二州刺史以治行理特異詔加金紫王為為婺州刺史元和十二年以善政聞賜服金紫鄭膺甫為懷州刺史元和十二年以理績有聞賜紫李文悅為鹽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冬吐蕃眾黨項圍州攻城欲陷悅防拒凡二十七日乃退十五年六月加金紫光祿大夫。

  趙榮國為宥州刺史敬宗寶歷元年加簡校右散騎常侍寵?城池之功也。

  裴誼為晉州刺史文宗太和三年以誼理行尤異賜金紫。

  劉源為銀州刺史太和七年就加簡校國子祭酒旌營田積粟之功也。

  裴及為曹州刺史開成二年賜金紫旌異政也。

  馬植為安南都護長於吏術(shù)開成中詔諭南蠻諸首領(lǐng)扌?發(fā)忠言愿納賦稅及奏廢珠池復(fù)生珠加簡校左散騎常侍。

  梁趙昶唐末為陳州節(jié)度使昶以大寇削平之後留心政事勸課農(nóng)桑大布恩惠昭宗嘉之命撰德政碑以旌厥功。

  後唐孫岳天成初為潁州刺史潁久不治賦斂煩碎民不聊生岳至州召屬邑長吏里閭胥史親問疾苦除正條賦率職務(wù)外其馀苛賦名目一切罷之潁人狀上聞明宗加岳簡校太保獎能政也。

  趙在禮天成初為天雄軍節(jié)度使度支奏大名府管內(nèi)今年夏苗頃畝比去年出六千八百頃宜降詔獎飾從之。

  周知裕歷房絳淄三州刺史宿衛(wèi)團練使老於軍旅勤於稼穡凡為郡課皆有政聲朝廷嘉之遷安州留後。

  樂勛天成中為果州團練使奏南充等五縣除舊管戶帳外招得四千二百五十八戶稅錢七千五百九十八貫敕旨宜加光祿大夫封南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獎能政也。

  晉華溫琪為埭州刺史以州城每年為河水所壞居人不堪其苦表請移於便地朝廷許焉作畢賜立紀(jì)功碑仍加簡校尚書左仆射開國男食邑三百戶。

  白奉進為唐州刺史治郡逾年甚有聲政高祖即位徵赴闕超加簡校司徒充護圣左廂都指揮使。

  孫彥韜為密州刺史彥韜出於軍旅植性和厚理綿?以首為竹使甚著綏懷之譽及卒故有賞典旌焉安叔千為滄州節(jié)度奏囹圄空詔曰:安叔干折獄惟良化民有術(shù)治彼無訟使之知禁鳴枹息於砥路茂草生於圜土求之古人何以臻此三載考績不忘明允之能五刑有服無違中正之道以斯為政良可嘉焉。

  王周為涇州節(jié)度奏前任弊事共二十六條已指揮停廢敕曰:王周佐國賢臣殿邦良帥戰(zhàn)伐之功顯著輯綏之政尤彰昨者殄寇常山扌?戎涇水安邊靜塞克施撫馭之方察俗觀風(fēng)盡去煩苛之弊備陳條件足驗公清一方既洽於詠歌百姓頓期於蘇息王周宜賜詔獎飾兼頒下諸道仍付所司周於勛臣中最為清慎累為劇郡皆有聲績涇州屬張彥澤虐政之後民不堪命因?qū)嬈錈o名科徭以章上聞故有詔褒之。

  漢劉審交隱帝嗣位用為汝州防御使汝為近輔號為難治審交盡去煩弊無擾於民百姓歌之乾?三年卒郡人聚哭於柩致祭本州以聞詔曰:朝廷之制皆有舊章牧守之官比無贈典其有政能殊異惠及蒸黎生有令名沒留遺愛褒賢獎善豈限彝章可特贈太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