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史記卷五十一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記新注 作者:(漢)司馬遷原著


  史記卷五十一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盛冬鈴注譯 荊王劉賈者,諸劉,不知其何屬、初起時?!?〕漢王元年,〔2〕還定三秦,〔3〕劉賈為將軍,定塞地,〔4〕從東擊項籍。〔5〕【注釋】〔1〕“不知其何屬”,不知道他屬于劉氏家族中的哪個分支。據(jù)《漢書·荊燕吳傳》,劉賈是劉邦從父兄,即同祖堂兄?!?〕“漢王元年”,公元前二○六年?!?〕“三秦”,秦朝滅亡后,項羽把秦首都所在的關中地區(qū)一分為三,分封秦三降將:章邯被封為雍王,領有今陜西中部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司馬欣被封為塞王,領有今陜西中部咸陽以東地;董翳被封為翟王,領有今陜西北部地;合稱“三秦”?!?〕“塞地”,塞王司馬欣領有之地。〔5〕“項籍”,即項羽。項羽名籍,羽為其字。詳見本書《項羽本紀》。

  漢四年,漢王之敗成皋,〔1〕北渡河,得張耳、韓信軍,〔2〕軍修武,〔3〕深溝高壘,使劉賈將二萬人〔4〕,騎數(shù)百,〔5〕渡白馬津入楚地,〔6〕燒其積聚,以破其業(yè),無以給項王軍食。已而楚兵擊劉賈,賈輒壁不肯與戰(zhàn),〔7〕而與彭越相保。〔8〕【注釋】〔1〕“成皋”,城邑名。故地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是當時的一個著名的要塞,劉邦與項羽的軍隊曾在此長期相持鏖戰(zhàn)。〔2〕“張耳”,大梁(今河南開封市)人,戰(zhàn)國末為魏公子信陵君門客,秦時變姓名逃亡,曾參加陳勝起義軍,又先后擁立武臣、趙歇為趙王。秦亡后項羽分封諸侯,以張耳為恒山王。后歸順劉邦,被劉邦封為趙王。漢五年(公元前二○二年)去世,謚“景”。詳見本書《張耳陳余列傳》?!绊n信”,淮陰(今江蘇淮陰市東南)人,初從項羽,后歸劉邦,由蕭何推薦而被劉邦拜為大將,在劉邦擊敗項羽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曾自立為齊王,劉邦徙封他為楚王,又降封淮陰侯。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因謀反被呂后誘殺于長安。詳見本書《淮陰侯列傳》?!?〕“軍”,音jūn,用作動詞,駐扎?!靶尬洹保h名,秦時屬上黨郡,故治在今河南獲嘉東?!?〕“將”,音jiàng,用作動詞,統(tǒng)率?!?〕“騎”,音jì,騎兵。〔6〕“津”,渡口。白馬津是當時黃河南岸的一個重要渡口,故地在今河南滑縣東北?!?〕“壁”,壁壘,軍營周圍的防御工事。此用作動詞,意謂堅守壁壘?!?〕“彭越”,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人,字仲。秦末起兵,后率眾歸順劉邦,平定梁地,多立奇功,被封為梁王。高祖十年(公元前一九七年)因謀反嫌疑處死,詳見本書《魏豹彭越列傳》?!跋啾!?,互相支援,聯(lián)結(jié)固守。

  漢五年,漢王追項籍至固陵,〔1〕使劉賈南渡淮圍壽春?!?〕還至,使人間招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反楚,佐劉賈舉九江,〔4〕迎武王黥布兵,〔5〕皆會垓下,〔6〕共擊項籍。漢王因使劉賈將九江兵,與太尉盧綰西南擊臨江王共尉。〔7〕共尉已死,以臨江為南郡?!?〕【注釋】〔1〕“固陵”,縣名,秦時屬陳郡,故治在今河南太康南?!?〕“壽春”,縣名,故治即今安徽壽縣,秦時為九江郡郡治所在?!?〕“間”,音jiàn,暗中,偷偷地。“大司馬”,楚官名,是一種高級武職。“周殷”,當時任項羽的大司馬,受命統(tǒng)率九江郡的兵馬?!?〕“九江”,郡名,秦置,治所在壽春(今安徽壽縣),轄境約相當于今安徽淮河以南,河南竹竿河以東地區(qū)和江西全省?!?〕“武王黥布”,六(今安徽六安市)人,本姓英,名布,因曾受黥(音qíng,面上刺字)刑,所以又稱黥布。秦末率刑徒起義,從項羽破秦兵、入咸陽,屢次以少勝多,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后與項羽發(fā)生矛盾,歸順劉邦,受封淮南王。韓信、彭越被殺后,他心中恐懼不安,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舉兵反,不久敗死番陽(今江西波陽東北,番,音pó)。黥布勇武善戰(zhàn),因而有“武王”之稱。詳見本書《黥布列傳》。〔6〕“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靈璧南沱河北岸。漢五年(公元前二○二年)漢楚二軍在此決戰(zhàn)。垓,音g1i?!?〕“太尉”,官名,三公之一,為秦漢時最高一級的武職?!氨R綰”,沛豐邑(今江蘇豐縣)人,與劉邦自幼交好,從劉邦起兵,歷任將軍、太尉,又先后受封為長安侯、燕王。高祖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年)劉邦懷疑他謀反,他不得已逃入匈奴,為匈奴東胡王,次年病死。詳見本書《韓信盧綰列傳》?!芭R江王共尉”,共敖之子、本書《秦楚之間月表》作“共歡”。共敖本是義帝的柱國,因擊秦取南郡有功,在公元前二○六年被項羽封為臨江王,鄰有南郡舊地。共尉于公元前二○四年繼位,兩年后被漢軍所擄,旋死。共,音g#ng?!?〕“南郡”,郡名,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轄境約相當于今湖北襄樊市以南,孝感、咸寧和武漢市以西,長江及清江以北,巫山以東地區(qū),項羽以其地封共敖,置臨江國,至此入漢,后稱南郡。

  漢六年春,會諸侯于陳,〔1〕廢楚王信,〔2〕囚之,分其地為二國。當是時也,高祖子幼,昆弟少,〔3〕又不賢,欲王同姓以鎮(zhèn)天下,〔4〕乃詔曰:“將軍劉賈有功,及擇子弟可以為王者?!比撼冀栽唬骸傲①Z為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5〕高祖弟交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6〕因立子肥為齊王?!?〕始王昆弟劉氏也。

  【注釋】〔1〕“陳”,縣名,為陳郡治所所在,陳勝曾建都于此,故地在今河南淮陽?!?〕“楚王信”,即韓信。當時有人告發(fā)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計,在陳誘執(zhí)韓信?!?〕“昆弟”,兄弟?!?〕“王”,音w4ng,用作動詞,以之為王?!?〕“立劉賈為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春秋戰(zhàn)國時的楚國古稱荊,現(xiàn)分楚地為二國,即一稱荊,一稱楚。荊王劉賈的封地包括楚漢之際設置的東陽、鄣、吳等郡地,約相當于今安徽東部,浙江西北部和江蘇淮陰市以南地區(qū);都吳,即今江蘇蘇州市?!盎礀|”,當時淮水下游的流向是由西南往東北入海,習慣上稱其東南岸為淮東、西北岸為淮西。“五十二城”,《漢書·高帝紀》記為“五十三縣”。〔6〕“高祖弟交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劉交為劉邦幼弟,字游,好學多藝,曾向齊人浮丘伯學《詩》,后從劉邦于軍中,曾受封為文信君,至此又被立為楚王。封地包括秦漢之際設置的彭城、東海、薛等郡的三十六縣,約當今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以及安徽東北部一小部分地區(qū);都彭城,即今江蘇徐州市。劉交在位二十年,于文帝前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去世,謚元。詳見本書《楚元王世家》。按,高祖是劉邦死后的謚號,生前不得有此稱;司馬遷言當時群臣言“高祖弟交”云云,行文失誤。〔7〕“因立子肥為齊王”,劉肥為劉邦庶長子,母曹氏,乃劉邦外室。劉肥受封為齊王,封地包括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等郡的七十二縣,相當今山東大部;都臨淄,故治在今淄博市東。劉肥在位十三年,于惠帝六年(公元前一八九年)去世,謚悼惠。詳見本書《齊悼惠王世家》。

  高祖十一年秋,淮南王黥布反,東擊荊。荊王賈與戰(zhàn),不勝,走富陵,〔1〕為布軍所殺。高祖自擊破布。十二年,立沛侯劉濞為吳王,〔2〕王故荊地。

  【注釋】〔1〕“富陵”,漢縣名,時屬荊國,故地在今江蘇洪澤西北,已被洪澤湖淹沒。〔2〕“沛”,漢縣名,屬沛郡,故治即今江蘇沛縣?!皠㈠ā?,劉邦次兄劉仲之子,高祖十一年受封沛侯,十二年被立為吳王,在位四十二年。至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為反抗朝廷的削藩政策,聯(lián)結(jié)楚、膠東、膠西、淄川、濟南、趙等六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后兵敗被殺。濞,音pì。詳見本書《吳王濞列傳》。

  燕王劉澤者,〔1〕諸劉遠屬也。〔2〕高帝三年,〔3〕澤為郎中?!?〕高帝十一年,澤以將軍擊陳豨,〔5〕得王黃,〔6〕為營陵侯。〔7〕【注釋】〔1〕“燕”,諸侯王國名,漢初轄地包括戰(zhàn)國時燕國的全部領土,約當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和內(nèi)蒙古赤峰市以南一小部分地區(qū);都薊,故地在今北京城區(qū)西南?!?〕“遠屬”,族中親屬關系較疏遠者。《漢書·荊燕吳傳》稱劉澤為劉邦“從祖昆弟”?!?〕“高帝三年”,即漢三年(公元前二○四年)。〔4〕“郎中”,官名,為帝王近侍?!?〕“陳豨”,宛朐(今山東菏澤西南,朐,音qú)人,從劉邦起兵,以功封陽夏侯,官巨鹿郡守,后為趙相國,統(tǒng)率趙、代邊兵;因結(jié)客養(yǎng)士,被朝廷所疑,于高祖十年(公元前一九七年)反,勾結(jié)匈奴,自立力代王,次年兵敗被殺。詳見本書《韓信盧綰列傳》。豨,音xī?!?〕“王黃”,商人出身,曾為韓王信部將,后歸陳豨,是陳豨軍中的主要將領之一?!?〕“營陵”,漢縣名,當時屬齊國,故治在今山東濰坊市南。劉澤封營陵侯,食邑一萬二千戶。

  高后時,齊人田生游乏資,〔1〕以畫干營陵侯澤?!?〕澤大說之,〔3〕用金二百斤為田生壽?!?〕田生已得金,即歸齊。二年,澤使人謂田生曰:“弗與矣?!薄?〕田生如長安,〔6〕不見澤,而假大宅,〔7〕令其子求事呂后所幸大謁者張子卿?!?〕居數(shù)月,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9〕張卿許往。田生盛帷帳共具,〔10〕譬如列侯。〔11〕張卿驚。酒酣,乃屏人說張卿曰:〔12〕“臣觀諸侯王邸弟百余,〔13〕皆高祖一切功臣?!?4〕今呂氏雅故本推轂高帝就天下,〔15〕功至大,又親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長,〔16〕諸呂弱,太后欲立呂產(chǎn)為王,〔17〕王代?!?8〕太后又重發(fā)之,〔19〕恐大臣不聽?!?0〕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風大臣以聞太后,〔21〕太后必喜。諸呂已王,萬戶侯亦卿之有?!?2〕太后心欲之,而卿為內(nèi)臣,〔23〕不急發(fā),恐禍及身矣。”張卿大然之,乃風大臣語太后。太后朝,因問大臣。大臣請立呂產(chǎn)為呂王?!?4〕太后賜張卿千斤金,張卿以其半與田生。田生弗受,因說之曰:“呂產(chǎn)王也,諸大臣未大服。今營陵侯澤,諸劉,為大將軍,獨此尚觖望?!?5〕今卿言太后,列十余縣王之,〔26〕彼得王,喜去,諸呂王益固矣。”張卿入言,太后然之。乃以營陵侯劉澤為瑯邪王?!?7〕瑯邪王乃與田生之國。田生勸澤急行,毋留。出關,〔28〕太后果使人追止之,已出,即還。

  【注釋】〔1〕“齊”,地區(qū)名。今山東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及膠東地,戰(zhàn)國時屬齊,漢代仍沿稱其地為齊?!疤锷?,據(jù)裴骃《集解》所引《楚漢春秋》,其人名子春?!?〕“畫”,謀畫,計策?!案伞?,干謁,因有所求而往見有權(quán)勢的人?!?〕“說”,音yuè,通“悅”?!?〕“金二百斤”,漢制一斤約當今二百五十八克?!?〕“與”,親附交好。〔6〕“如”,往?!?〕“假”,借,賃?!?〕“大謁者”,官名,即中宮謁者令,是皇后、皇太后宮中的高級宦官?!皬堊忧洹保淙嗣麧桑ㄒ蛔麽專?,字子卿?!?〕“修”,整治,準備好?!熬摺?,酒肴食器?!?0〕“共”,音gōng,通“供”?!?1〕“列侯”,秦爵二十等,以徹侯為最尊,漢因之,后避武帝劉徹諱,改稱通侯,又稱列侯。此司馬遷用后來的爵稱追記前事。漢代的列侯都有自己的封國(侯國)食邑,爵位可以世襲,地位十分尊貴?!?2〕“屏”,音bǐng,退避。“說”,音shuì,游說,用言語打動別人?!?3〕“邸弟”,諸侯王在京的宅第,府第?!暗堋?,通“第”。〔14〕“一切”,一律,一概?!?5〕“雅故”,本來,平素。“推轂”,轂,音gǔ,車輪。推轂謂助人推車,使之前進;比喻助人成事?!熬吞煜隆保删徒y(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6〕“春秋”,此指年歲?!?7〕“呂產(chǎn)”,呂后長兄呂澤之子,高祖時被封為交侯,惠帝死后,呂后任他為將,統(tǒng)率南軍,封為呂王,又改封梁王(后把梁國改稱為呂),拜相國。呂后死后,漢將相陳平、周勃、劉章等誅滅諸呂,呂產(chǎn)被擊殺?!?8〕“代”,諸侯王國名,領有代、云中、雁門三郡,都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后去云中郡,增太原郡,并徙都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一說徙都晉陽(今太原市南)。轄地約相當于今山西中部、北部,內(nèi)蒙古南部及河北西北部地區(qū)。當時的代王是劉邦之子劉恒,呂后曾想徙劉恒為趙王,而以代封諸呂?!?9〕“重”,難,為難?!?0〕“恐大臣不聽”,按,劉邦生前曾與大臣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所以呂后恐怕大臣們不贊成封呂產(chǎn)為王。〔21〕“風”,音fěng,用隱約的言詞對人作暗示勸告?!?2〕“萬戶侯亦卿之有”,據(jù)本書《呂太后本紀》和《惠景間侯者年表》,后張子卿于呂后八年四月被封為建陵侯?!?3〕“內(nèi)臣”,內(nèi)官,宦官?!?4〕“立呂產(chǎn)為呂王”,當時分齊國的濟南郡封呂產(chǎn)為王,呂國轄境約相當于今山東濟南市及章丘、鄒平、濟陽等縣地,都東平陵,故治在今章丘西?!?5〕“觖望”,怨恨,有所不滿。觖,音jué?!?6〕“列”,通“裂”,割取?!?7〕“瑯邪”,本齊國屬郡,轄境約相當于今山東半島東南部,治東武,即今諸城縣。呂后把其地從齊國割出以封劉澤?!?8〕“關”,指函谷關,故址在今河南靈寶東北,漢時出入函谷關都要查驗符信。

  及太后崩,〔1〕瑯邪王澤乃曰:“帝少,〔2〕諸呂用事,劉氏孤弱?!蹦艘c齊王合謀西,〔3〕欲誅諸呂。至梁,〔4〕聞漢遣灌將軍屯滎陽,〔5〕澤還兵備西界,遂跳驅(qū)至長安。〔6〕代王亦從代至。諸將相與瑯邪王共立代王為天子。〔7〕天子乃徙澤為燕王,乃復以瑯邪予齊,復故地。

  【注釋】〔1〕“太后崩”,時在公元前一八○年。古時帝后死稱“崩”。〔2〕“帝”,此指呂后所立第二個少帝。呂后以自己的外孫女張氏配惠帝為后,張后無子,呂后取后宮美人所生之子冒為張后子,立為太子,而殺其生母?;莸鬯篮?,太子即位,史稱少帝。后少帝知道自己實非張后所生,頗有怨言。呂后就把他廢掉,并幽禁殺害,另立所謂惠帝后宮子義為帝,史亦稱少帝。此少帝初名山,封襄城侯;后封恒山王(司馬遷避文帝諱稱之為常山王),改名義;于高后四年(公元前一八四年)即位為帝,又改名恒。在位四年,徒有虛名,由呂后稱制。呂后死后,漢將相大臣誅滅呂氏,以為少帝并非真是惠帝之子,而是呂后取呂氏子冒充的,就迎立代王劉恒為帝,而把這個少帝及其三弟全都殺死,以絕后患?!?〕“齊王”,此齊王是齊悼惠王劉肥之子劉襄。劉襄于惠帝七年(公元前一八八年)繼位,在位十年,死于文帝前元年(公元前一七九年),謚哀王。按,據(jù)本書《齊悼惠王世家》,劉澤本無意興兵,被劉襄誘迫,不得已從之?!?〕“梁”,指當時的梁國,都睢陽(今河南商丘),轄境約相當于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權(quán)三縣以及安徽碭山縣地。〔5〕“灌將軍”,即灌嬰,睢陽(今河南商丘)人,商販出身,追隨劉邦轉(zhuǎn)戰(zhàn)各地,沖鋒陷陣,頗多戰(zhàn)功,先后任御史大夫、車騎將軍,封潁陽侯。惠帝、呂后時以列侯身份居長安,至此呂產(chǎn)得知齊王發(fā)兵西向,因他是有名的宿將,就任命他為大將軍,領兵抵御。他內(nèi)心不肯為呂氏效力,即與齊王連和觀變。文帝即位后又任太尉、丞相,至文帝前五年(公元前一七五年)去世,謚懿侯。詳見本書《樊酈滕灌列傳》?!皽铌枴?,漢縣名,故治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地勢重要,當時為兵家所必爭。〔6〕“跳”,脫身離去。按,劉澤本未下決心反呂,所以找借口離開齊軍,脫身后即馳向長安,見機行事?!?〕“代王”,劉邦子劉恒,即后來的漢文帝。

  澤王燕二年薨,〔1〕謚為敬王。傳子嘉,為康王?!?〕【注釋】〔1〕“澤王燕二年薨”,時當文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稗啊?,音hōng,諸侯死稱“薨”?!?〕“傳子嘉,為康王”,按,燕康王劉嘉在位二十六年,死于景帝前五年(公元前一五二年)。

  至孫定國,與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奪弟妻為姬。與子女三人奸。〔1〕定國有所欲誅殺臣肥如令郢人,〔2〕郢人等告定國,定國使謁者以他法劾捕格殺郢人以滅口。至元朔元年,〔3〕郢人昆弟復上書具言定國陰事,以此發(fā)覺。詔下公卿,皆議曰:“定國禽獸行,亂人倫,逆天,當誅?!鄙显S之。定國自殺,國除為郡。

  【注釋】〔1〕“子女”,此指女兒?!?〕“肥如”,漢縣名,當時屬燕國,故治在今河北盧龍北。“郢人”,史失其姓?!?〕“元朔”,漢武帝年號,元朔元年為公元前一二八年。

  太史公曰:荊王王也,由漢初定,天下未集,〔1〕故劉賈雖屬疏,然以策為王,〔2〕填江淮之間?!?〕劉澤之王,權(quán)激呂氏,〔4〕然劉澤卒南面稱孤者三世?!?〕事發(fā)相重,〔6〕豈不為偉乎!

  【注釋】〔1〕“集”,成就,平安?!?〕“策”,策書,即寫有天子命官授爵之辭的簡策。古代分封諸侯,要用策書作符信。此處用作動詞,謂策命、策立。〔3〕“填”,音zhèn,通“鎮(zhèn)”?!?〕“權(quán)激”,用權(quán)術激發(fā)鼓動?!?〕“孤”,古代諸侯用作自稱的謙詞,意謂少德之人?!?〕“事發(fā)相?重”,指事情的緣起在于劉澤與田生互相引重,而田生設計使劉澤得到王位。一說互相引重是指先順呂后之意使諸呂得封,然后劉澤也得而封王。

   譯文 荊王劉賈是劉氏皇族中的一員,但不知道屬于哪個支派的,也不知道他最初參加起事的時間。漢元年,漢王回軍平定三秦,劉賈被任為將軍,率軍平定了塞王司馬欣的領地,又跟隨漢王東下攻打項籍。

  漢四年,漢王兵敗成皋后,北渡黃河,得到了張耳、韓信所率的軍隊,駐扎在修武,深挖壕溝,高筑壁壘,派遣劉賈率領二萬步兵和幾百名騎兵,從白馬津渡過黃河深入楚地,燒毀那里積存的糧草物資,來破壞楚人的生業(yè),使他們無法向項王的軍隊供給糧食。過了不久,楚兵來攻打劉賈,劉賈就固守壁壘不肯同敵軍交戰(zhàn),而與彭越互相支援,共同防御。

  漢五年,漢王領兵迫擊項籍直到固陵,命劉賈南渡淮水去圍攻壽春。劉賈回軍到達那里,派人暗中招降楚軍的大司馬周殷。周殷就背叛楚王,幫助劉賈攻克九江郡。劉賈迎接武王黥布的軍隊,都去垓下會師,一起攻打項籍。漢王從而就讓劉賈統(tǒng)率九江的軍隊,與太尉盧綰聯(lián)合,向西南進攻臨江王共尉。共尉被俘身死后,漢就把臨江國改為南郡。

  漢六年春,高祖在陳地大會諸侯,廢掉楚王韓信,囚禁了他,并把他原有的封地分為兩國。那時候,高祖的兒子都還年幼,兄弟人數(shù)少,又沒有什么才德,所以就想封同姓人為王來鎮(zhèn)撫天下,于是下詔說:“將軍劉賈有功,(應該封王,)同時選擇我的子弟中可以封王的。”群臣都說:“請立劉賈為荊王,統(tǒng)治淮東地區(qū)的五十二城;請立皇上的弟弟劉交為楚王,統(tǒng)治淮西地區(qū)的三十六城?!备咦嬉虮阌至⒆约旱膬鹤觿⒎蕿辇R王。這就是封兄弟、族人為王的開端。

  高祖十一年秋,淮南王黥布發(fā)動叛亂,率軍向東進攻荊國。荊王劉賈與他交戰(zhàn),不能取勝,敗走富陵,被黥布的追兵殺死。高祖親自領兵擊敗黥布。到十二年,立沛侯劉濞為吳王,統(tǒng)治原先荊王的封地。

  燕王劉澤,是劉氏的遠宗疏屬。高帝三年,劉澤擔任郎中。高帝十一年,劉澤以將軍的身份領兵進攻陳豨,俘虜了陳豨軍中的重要將領王黃,被封為營陵侯。

  高后執(zhí)政時期,齊人田生出游缺少資用,就求見營陵侯劉澤,用計策打動他。劉澤聽了田生為他策劃的計謀,非常高興,用二百斤金子作為禮物祝田生長壽。田生得到了金子,就回齊地去了,兩年以后,劉澤派人去對田生說:“您同我不再交好了嗎?”田生就來到長安,卻不去見劉澤,自己租了一座大宅住下,命他的兒子設法去事奉呂后所寵愛的宦官張子卿。過了幾個月,田生的兒子請張子卿到家里來,他親自準備豐盛的酒肴。張子卿答應前往。田生隆重地張設華麗的帷帳和各種用具,把他當作列侯一般款待。張子卿很是吃驚。喝酒喝到高興時,田生讓旁人退下,向張子卿說道:“我看長安城中諸侯王的宅第有一百多家,一概都是高祖時的功臣。當今呂氏原本最早輔佐高帝取得天下,功勞極大,又具有至親太后的重要地位。太后年歲已高,而呂家的勢力弱小。太后很想立呂產(chǎn)為王,讓他統(tǒng)治代國。但太后又難以提出此事,恐怕大臣們不肯聽從。而今您子卿最受太后寵信,又被大臣們所敬重,您為什么不示意大臣把請求封立呂產(chǎn)為王的事上報太后,太后聽了,一定很高興。等到諸呂都已封了王,萬戶侯也就是您子卿的了。太后心里想那樣做,而您子卿作為內(nèi)廷親信卻不趕緊提出來,恐怕要大禍臨頭了。”張子卿認為田生講得對,大為贊賞,就示意大臣們把這意見說給太后聽。太后上朝,就因此詢問大臣。大臣們請求立呂產(chǎn)為呂王。太后賜給張子卿一千斤金子。張子卿把其中一半分給田生。田生不肯接受,乘便又游說張子卿,說道:“這次呂產(chǎn)封王,大臣們并不完全心服?,F(xiàn)在營陵侯是皇族中人,身為大將軍,只有他對此還不滿怨恨。子卿您現(xiàn)在去對太后講,(從齊王的封地中)割出十幾個縣封劉澤為王,他當了王,就會歡天喜地地離開長安,而呂氏諸王的地位就更牢固了?!睆堊忧溥M宮把這番話講給太后聽,太后表示贊同。于是就把營陵侯劉澤封為瑯邪王?,樞巴蹙屯锷黄鹎巴鈬?。田生勸劉澤抓緊趕路,不要停留,出了函谷關,太后果然派人追趕、留阻。劉澤已經(jīng)出關,追趕的人就回去了。

  等到太后駕崩,瑯邪王劉澤就說:“現(xiàn)今皇上年紀小,呂家的人當政,皇族反倒勢孤力弱?!庇谑蔷吐暑I軍隊與齊王合謀西進,想要誅滅諸呂。到了梁地,聽說朝廷派遣灌將軍屯兵滎陽,劉澤就回軍防守西線,乘機脫身,急速趕到長安。當時代王也從代國來到長安。漢廷的將相大臣和瑯邪王一起擁立代王為天子。天子改封劉澤為燕王,并把瑯邪再次劃給齊國,恢復齊國原有的領地。

  劉澤當燕王二年后去世,謚為敬王。傳位給兒子嘉,就是康王。

  傳到孫子定國為王,定國同父親康王的姬妾通奸,生了一個兒子。他又把弟弟的妻子奪過來當自己的姬妾,還同三個親生女兒通奸。定國有個想殺掉的臣屬肥如縣令郢人,郢人等就告發(fā)定國的罪狀,定國派遣近侍用別的法令檢舉逮捕并擊殺郢人消滅口舌。到了元朔元年,郢人的兄弟又上書詳細揭發(fā)定國的隱私,定國的罪行因此被朝廷覺察。皇上的詔命下達到公卿那里,公議的結(jié)果,都說:“定國的行為如同禽獸,敗壞人倫,背逆天理,應判死刑?!被噬吓鷾柿诉@個判決。定國自殺,封國被撤銷改為郡。

  太史公說:荊王能被封王,是由于漢朝的統(tǒng)治剛剛奠定,而天下還沒有安定,所以劉賈雖然是疏屬遠親,然而也能被策立為王,讓他鎮(zhèn)撫長江、淮河之間。劉澤被封為王,是由于用權(quán)術激發(fā)鼓動了呂氏,然而劉澤及其子孫終于也南面稱王達三世之久。事情的起緣雖然只是在于劉澤和田生互相引重,能取得這樣的結(jié)果,難道不也是很了不起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