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傳記人文學(xué)家、社會學(xué)家近代思想流派與代表人物(楊天石文集 肆)

近代思想流派與代表人物(楊天石文集 肆)

近代思想流派與代表人物(楊天石文集 肆)

定 價:¥138.00

作 者: 楊天石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573020222 出版時間: 2025-0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卷收錄作者社會思潮研究及一些文化大師的專題研究,主要從思想史的角度展現(xiàn)了百年前近代中國由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歷程中知識分子思想的變化與革新,再現(xiàn)了那一代人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不朽歲月。本書重點梳理了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儒學(xué)的看法、戊戌維新以來的“國民國家”思想、文藝思想變化等,涉及黃遵憲、魯迅、錢玄同、章太炎、張繼等數(shù)十位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深刻揭示了近代思想變化的內(nèi)核、緣由、過程、成就、不足等。 最后附錄了作者楊天石先生這一橫跨文史哲三界大家的研究歷程和研究心得。

作者簡介

  楊天石 ,男,1936年生,江蘇泰州興化人,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F(xiàn)為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榮譽學(xué)部委員、研究生院教授。長期研究中國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尤長于中華民國史、中國國民黨史和蔣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等著作二十余種。

圖書目錄

目 錄
 
“考證確鑿”與思想的力量 雷頤
一  近代思潮
儒學(xué)在近代中國 3
戊戌維新以來的“國民國家”思想 15
一、清末天賦人權(quán)思想的輸入與“國民國家”思想的萌生 15
二、孫中山的民主思想 16
三、陳獨秀的“國民政治”與李大釗的“唯民主義” 21
四、胡適、羅隆基的人權(quán)思想 22
五、鄧演達(dá)等第三黨的“平民政權(quán)” 26
六、民盟等中間黨派提倡的“中國型民主” 27
七、中共的“真正民主共和國”與“新民主主義共和國”主張 29
八、尾語 33
鄒容自貶《革命軍》 34
蘇、陳譯本《慘世界》與中國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潮 37
一、既是譯作,又是革命宣傳品 37
二、為什么選中了雨果及其《悲慘世界》 43
三、蘇、陳譯本《慘世界》在中國近代革命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 47
章太炎為何要砸拿破侖與華盛頓的頭 52
托爾斯泰《致一個中國人的信》 55
中國最早的無政府主義者張繼 58
《天義報》《衡報》對“社會主義講習(xí)會”活動的報道 61
論《天義報》劉師培等人的無政府主義 67
一、絕望于民族民主革命 67
二、在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又攻擊馬克思主義 73
三、“完全平等”的無政府烏托邦 75
四、以“勞民”為革命動力 82
五、被吹脹了的“男女革命”論 87
六、歌頌中國封建社會 90
七、必須善于識別并拋棄各種高調(diào) 94
劉師培的平均奇想 96
劉師培的“水災(zāi)共產(chǎn)主義” 99
論辛亥革命前的國粹主義思潮 103
一、三種國粹主義思潮 104
二、《國粹學(xué)報》諸人與章炳麟的國粹主義思想 107
三、《國粹學(xué)報》諸人思想中的合理內(nèi)核與局限 111
四、國粹主義思潮窒息近代革命文化人的創(chuàng)造活力 117
五、國粹主義思潮的復(fù)古性質(zhì)及其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命運 120
六、毛澤東對中國文化的認(rèn)識及其對發(fā)展民族新文化的期待 122
陳獨秀組織對泰戈爾的“圍攻” 124
—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二  文藝思想研究
馮桂芬對桐城派古文的批判與沖擊 131
黃遵憲厚“今”重“我”的文學(xué)思想 137
一、接受“善變”的表揚 138
二、“別創(chuàng)詩界”的理想 140
三、“新派詩”與“新體詩” 143
鄧實與湖海有用文會 146
三  黃遵憲論叢
海外偏留文字緣 157
讀黃遵憲致王韜手札 160
一、向維新派轉(zhuǎn)化 162
二、討論琉球問題 166
三、警惕沙俄向東方擴(kuò)張 170
四、函件價值 174
黃遵憲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 176
一、黃遵憲的生平與思想 176
二、黃遵憲的文學(xué)主張 180
三、黃遵憲的詩作 184
黃遵憲傳 191
一、亙古未有的“奇變” 192
二、在科舉的道路上徘徊 199
三、隨使日本 208
四、在美國 218
五、編寫《日本國志》 227
六、從倫敦到新加坡 236
七、反映民族的深重災(zāi)難 244
八、參加“變法”活動 253
九、南歸鄉(xiāng)居 270
十、生命的最后幾年 280
十一、結(jié)束語 292
四  魯迅論叢
釋“擠加納于清風(fēng),責(zé)三矢于牛入” 297
《中國地質(zhì)略論》的寫作與中國近代史上的護(hù)礦斗爭 301
讀《魯迅〈中國地質(zhì)略論〉作意辯證》 306
魯迅早期的幾篇作品和《天義報》上署名“獨應(yīng)”的文章 312
越社和南社 316
魯迅和越社新考 318
附一 :越社成立敘 320
附二 :越社簡章 321
“咸與維新”的來歷 322
周氏三兄弟與留法勤工儉學(xué)運動 325
—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讀魯迅與胡適軼札 330
五  錢玄同論叢
錢玄同與胡適 337
“小批評,大捧場” 337
初次相識 341
關(guān)于中國小說的討論 343
《嘗試集》及其批評 346
張厚載風(fēng)波 349
在《新青年》同人的矛盾中 353
整理國故與疑古辨?zhèn)?356
為“漢字改革”放炮 360
對溥儀出宮的不同態(tài)度 364
同心“驅(qū)虎” 366
《錢玄同成仁紀(jì)念歌》與《胡適之壽酒米糧庫》 368
國難期間 372
“只努力做工,就好像永永不死一樣” 374
振興中國文化的曲折尋求 376
—論辛亥前后至五四時期的錢玄同
一、主張“師古”“復(fù)古”“存古” 377
二、一百八十度的方向變化,激烈地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85
三、振興中國文化的三個方案:“輸入”“新作”“改革” 394
四、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與值得警惕的教訓(xùn) 400
論錢玄同思想 402
—以錢玄同未刊日記為主所作的研究
一、無政府主義 402
二、反傳統(tǒng)思想 405
三、歐化思想 410
四、自由主義思想 414
五、整理國故思想 417
六、文學(xué)革命、漢字革命思想 422
七、既要倡導(dǎo)改革,扶植新芽,又要防止偏激、過當(dāng) 425
漢字“橫行”與錢玄同 428
錢玄同自揭老底 431
潘漢年與錢玄同 434
—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錢玄同日記》(整理本)前言 441
六  胡適論叢
溥儀出宮、胡適抗議及其論辯 451
《醒世姻緣傳》與胡適的“離婚”觀 456
—近世名人未刊函電過眼錄
跋胡適、陳寅恪墨跡 461
胡適撰寫的一篇白話碑文 465
胡適與楊杏佛 468
一、異國唱和的詩友 468
二、“君作游天龍,吾為籠內(nèi)雞” 476
三、分道翱翔中的相互關(guān)懷與支持 480
四、爭取“庚款”中出現(xiàn)的分歧 484
五、分歧的加深 487
六、射向胡適的一箭 491
七、在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中 493
八、對于楊杏佛之死的評論 497
胡適與陳光甫 500
一、早期交往 500
二、共同爭取美援 503
三、相互間的信任與支持 506
四、再次聯(lián)手爭取美援 511
五、胡適動員陳光甫出山 516
六、晚年的接觸 523
蔣介石與晚年胡適 526
一、胡適流亡美國,接到流亡臺灣的蔣介石信函 526
二、胡適支持雷震創(chuàng)辦《自由中國》半月刊,
  主張“用負(fù)責(zé)態(tài)度批評實際政治” 532
三、胡適向國民黨“七全大會”提出五點希望 535
四、胡適回臺,向蔣介石提出“逆耳”之言 538
五、胡適選舉蔣介石為“第二任總統(tǒng)” 540
六、胡適為蔣介石祝壽惹禍 545
七、蔣介石稱贊胡適“品德高尚”,胡適直言“總統(tǒng)”錯誤,
  蔣介石在日記中指斥胡適為“妄人” 550
八、胡適反對修訂出版法,蔣介石認(rèn)為“胡適荒謬言行,
  最為害國”,將其視為“反黨分子” 557
九、在蔣介石心目中,胡適由“妄人”“無賴政客”,
  升級為“反動敵人” 561
十、提倡思想自由,反對文化專制,拒當(dāng)“孔孟學(xué)會”發(fā)起人 563
十一、胡適始而堅決反對蔣介石“三連任”,終于緘默不言 566
十二、雷震等人籌組“反對黨”與胡適的“反對” 573
十三、雷震被捕、判刑與胡適的“大失望” 575
十四、胡適以不談雷震為條件會見蔣介石,
  要求給予組織新黨的人士以“雅量” 581 蔣介石為胡適“蓋棺論定” 584 附錄
我和民國史研究 591
初涉學(xué)術(shù)之途—研究中國文學(xué) 591
探求天人之道—研究中國哲學(xué) 593
三遷乃至歸宿—研究民國歷史 595
民國史之外 601
我的歷史追求 60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