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朝鮮半島古代史研究

朝鮮半島古代史研究

朝鮮半島古代史研究

定 價:¥158.80

作 者: 楊軍
出版社: 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836478 出版時間: 2024-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區(qū)域史的視角,對朝鮮半島古代史中的焦點問題、重點問題和盲點問題進行了比較集中的研究。在檀君朝鮮、衛(wèi)氏朝鮮、高句麗與新羅等領(lǐng)域都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從區(qū)域結(jié)構(gòu)的視角來看,在古代的前期,大同江流域才是朝鮮半島經(jīng)濟文化的重心;而古代的后期,半島經(jīng)濟文化重心南移至慶尚道、忠清道、全羅道三道,北方旱作農(nóng)業(yè)區(qū)衰敗,僅是朝鮮王朝開發(fā)程度較低的邊疆地區(qū)。朝鮮王朝向半島東北部的擴張進展一直是比較緩慢的,在清代康熙年間穆克登查邊以后,中朝兩國始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為界河,朝鮮半島這一自然地理區(qū)域與朝鮮王朝這一政權(quán)的疆域才最終相吻合。

作者簡介

  楊軍,遼寧省朝陽市人,1967年生,回族。1992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xué)歷史系?,F(xiàn)任吉林大學(xué)歷史研究院院長,中國史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史學(xué)集刊》主編,吉林大學(xué)“匡亞明學(xué)者”特聘教授。學(xué)術(shù)兼職有:中國民族史學(xué)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重大委托項目2項、一般項目1項。在《中國社會科學(xué)》《歷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百余篇,出版學(xué)術(shù)著作30余部、譯著5部。

圖書目錄

研究旨趣/1
上古篇
導(dǎo) 言/9
第一章 箕氏朝鮮研究/16
  第一節(jié) 古朝鮮地域考/17
  第二節(jié) 箕子?xùn)|遷考/24
  第三節(jié) “八條之教”解析/44
  第四節(jié) 箕氏朝鮮疆域變遷/56
  附 “遼東本周箕子國”別議/61
第二章 衛(wèi)氏朝鮮研究/66
  第一節(jié) 衛(wèi)滿考/67
  第二節(jié) 衛(wèi)氏朝鮮疆域變遷/79
  第三節(jié) 衛(wèi)氏朝鮮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85
第三章 穢國、辰國與三韓/91
  第一節(jié) 穢國考/92
  第二節(jié) 辰國考/104
  第三節(jié) 三韓考/113
第四章 郡縣體制研究/128
  第一節(jié) 蒼??た迹?29
  第二節(jié) 真番郡考/138
  第三節(jié) 漢四郡民族構(gòu)成/155
  第四節(jié) 漢四郡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163
  第五節(jié) 高句麗進入朝鮮半島/171
中古篇
導(dǎo) 言/185
第五章 新羅研究/192
  第一節(jié) 新羅的起源與民族構(gòu)成/193
  第二節(jié) 新羅立國時間考/205
  第三節(jié) 新羅初期官制考論/216
  第四節(jié) 新羅早期王系三階段/229
  第五節(jié) 新羅的州/242
  第六節(jié) 新羅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264
  第七節(jié) 新羅儒家思想文化的發(fā)展/278
第六章 百濟研究/288
  第一節(jié) 百濟起源考/289
  第二節(jié) 百濟疆域變遷/300
  第三節(jié) 百濟國族群與人口/314
  第四節(jié) 百濟的經(jīng)濟文化/323
第七章 高句麗研究/331
  第一節(jié) 高句麗王系積年考:兼論朱蒙遷徙時間/332
  第二節(jié) 朱蒙南遷地域考/355
  第三節(jié) 高句麗早期五部考/375
  第四節(jié) 高句麗地方官制/399
  第五節(jié) 高句麗人口/411
  第六節(jié) 高句麗莫離支考/424
第八章 任那(伽耶)研究/437
  第一節(jié) 任那(伽耶)諸國考/438
  第二節(jié) 任那(伽耶)諸國的地域/446
  第三節(jié) 任那(伽耶)諸國始末/461
近古篇
導(dǎo) 言/481
第九章 王氏高麗研究/488
  第一節(jié) 田柴科制辨析/489
  第二節(jié) 雙冀與高麗科舉制/507
  第三節(jié) 尹瓘九城考/515
  第四節(jié) 高麗與遼金關(guān)系:兼論封貢體系起源/530
第十章 李氏朝鮮研究/549
  第一節(jié) 朝鮮王朝中央集權(quán)的加強/550
  第二節(jié) 朝鮮王朝重大經(jīng)濟改革:大同法/564
  第三節(jié) 朝鮮王朝的派系黨爭/575
  第四節(jié) 壬辰戰(zhàn)爭諸問題再檢討/591
  第五節(jié) 朝鮮王朝對半島北部女真居地的經(jīng)略/605
附錄一 檀君朝鮮再討論/620
附錄二 長白山考——兼論穆克登查邊以前的朝鮮北界/636
主要參考書目/652
后 記/682
圖表目錄
圖3-1 青銅器時代集落類型的變化/121
圖7-1 中國史書所載高句麗王世/345
圖7-2 高句麗王世系/346
表4-1 樂浪郡屬縣來源/154
表4-2 樂浪郡出土封泥/165
表4-3 高句麗、沃沮與中原官制對照/168
表5-1 《三國史記》所載十七官等官名的首次出現(xiàn)/220
表5-2 《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所載新羅早期二十四代王世系/231
表5-3 新羅州、小京、郡、縣職官/261
表7-1 高句麗王世系諸說/336
表7-2 高句麗王在位時間諸說/338
表7-3 高句麗王系積年/352
表7-4 高句麗歷任左右輔/377
表7-5 高句麗歷任國相/377
表7-6 中朝史籍所載五部對照/379
表7-7 西漢幽州刺史部東北五郡戶口數(shù)與屬縣數(shù)/391
表7-8 泉男生、泉男產(chǎn)履歷/430
表8-1 《日本書紀》紀年校正/448
表9-1 景宗元年田柴科數(shù)額/494
表9-2 穆宗元年田柴科數(shù)額/495
表9-3 文宗三十年田柴科數(shù)額/497
表9-4 田柴科收入與俸祿對照/504
表9-5 新羅(唐以前)、百濟朝貢中國次數(shù)/531
表9-6 新羅對唐朝貢次數(shù)/532
表9-7 《三國史記》所載新羅入唐賀正情況/533
表9-8 高麗遣使遼朝/537
表9-9 遼朝遣使高麗/537
表9-10 高麗遣使金朝/541
表9-11 金朝遣使高麗/542
表9-12 金使官名與借銜對照/545
表9-13 《金史·交聘表》所載高麗使臣官名/546
表9-14 北宋與高麗使節(jié)往來年份/548
附表1 兩種檀君神話對照/62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