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歷史講稿(第三版)

歷史講稿(第三版)

歷史講稿(第三版)

定 價:¥68.00

作 者: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現(xiàn)代西方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8076052 出版時間: 2024-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間在巴塞爾大學為授課而作的筆記和手稿片段集合而成。作為19世紀杰出的文化史、藝術史家,布克哈特在書中從自身文化視野與價值立場出發(fā),以筆記的形式對從古代到大革命時代的西方歷史進行了極具個人風格和審美意味的呈現(xiàn)與描述。通過對19世紀貫穿整個政治領域的公理——平等主義的大眾民主,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及其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福利國家——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批判,布克哈特挑戰(zhàn)乃至顛覆了由啟蒙主義和理性主義主導的線性歷史進步觀,主張從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及其人文主義傳統(tǒng)中尋找應對現(xiàn)代西方文化危機的精神力量。

作者簡介

  雅各布·布克哈特 (1818—1897) 19世紀杰出的藝術史、文化史學家。1836年在巴塞爾大學修讀歷史和哲學,1839年留學德國,專攻歷史學和語言學,師從實證主義歷史學派創(chuàng)始人蘭克,后又受業(yè)于美術史教授庫格勒,研修藝術史和文化史。在巴塞爾大學長期擔任歷史學與藝術史講座教授,研究重點為歐洲藝術史與人文主義。

圖書目錄

中譯者說明
英譯本序言
英譯者前言
第 1 章 古 代 古代史及其范圍 2. 研究古代史在精神上不可或缺 3. 文明與野蠻的界限 4. 為什么今天“有教養(yǎng)的人”不再能夠理解古代 5. 埃及的歷史意義 6. 最早創(chuàng)建城邦的腓尼基人 7. 迦太基 8. 雅典 9. 羅馬及其在世界歷史中的使命 10. 羅馬帝國的頭兩個世紀 第 2 章 中世紀 中世紀 12. 早期基督教 13. 作為一種殉教者宗教的基督教 14. 禁欲苦修及其立場 15. 尼西亞基督教的傳播 16. 教會 17. 朱利安皇帝和復辟異教的企圖 18. 西歐阿里烏斯派及猶太人 19. 西羅馬帝國的崩潰 20. 克洛維一世之功業(yè) 21. 創(chuàng)立宗教的穆罕默德及伊斯蘭教 22. 伊斯蘭教的專制 23. 伊斯蘭教及其影響 24. 8世紀教皇造成的兩大局面 25. 查理曼 26. 諾曼人 27. 拜占庭帝國及其使命 28. 毀壞圣像之爭 29. 十字軍 30. 十字軍的痛苦與犧牲 31. 對中世紀晚期的評價 第 3 章 1450—1598 年的歷史 1450—1598年,以及19世紀對這段歷史的看法 33. 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 34. 理查德三世 35. 玫瑰戰(zhàn)爭以及蘇格蘭 36. 勃艮第 37. 勃艮第的大膽查理 38. 法國和統(tǒng)一觀 念 39. 路易十一 40. 弗里德里西三世治下的德意志帝國 41. 奧斯曼人 42. 佛羅倫薩共和國 43. 1494年的戰(zhàn)爭 44. 教皇的權力 45. 意大利和歐洲其他地區(qū) 46. 西班牙和葡萄牙 47. 宗教改革的開端:總論 48. 路德 49. 德意志宗教改革: 它的原因和精神后果 50. 宗教改革:新教與傳統(tǒng)——新教義的不寬容 51. 宗教改革:所謂精神自由的樹立 52. 宗教改革: 大眾,他們的動機和后果——路德 53. 宗教改革:政權—教產(chǎn) 抄沒與教義—教會和國家 54. 地方教會的起源 55. 1526年之后的宗教改革:勢不可當?shù)膼鹑鼋袒手髁x 56. 宗教改革的到來:宗教改革和藝術的命運 57. 天主教會的狀況:宗教改革的直接影響 58. 茨溫利的后期 59. 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  60. 查理五世 61. 亨利八世 62. 古斯塔夫·瓦薩 63. 選民的社團(Community) 64. 加爾文 65. 法國的新教 66. 1555年左右的德意志文化 67. 卡蒙斯的《盧濟塔尼亞人》 68. 反宗教改革 69. 圣伊格納修·羅耀拉 70. 耶穌會 71. 耶穌會與教皇 72. 第三次特倫特宗教會議(1562—1563) 73. 反宗教改 革的諸位教皇 74. 德意志反宗教改革 75. 1562年的法國  76. 圣巴托羅繆節(jié)之夜過后 77. 作為一種權宜之計的謀殺  78. 法國宮廷的特殊性格 79. 亨利四世的改宗 80. 荷蘭  81. 瑪麗·斯圖亞特 82. 英格蘭的伊麗莎白 83. 伊麗莎白時代 第 4 章 17 和 18 世紀史 17和18世紀史(1598—1763)之導論 85. 16和17世紀的性格 86. 亨利四世治下的胡格諾派 87. 高馬勒斯派和阿米尼烏斯派 88. 三十年戰(zhàn)爭之前歐洲的列強和社會 89. 17世紀 的意大利 90. 黎塞留 91. 三十年戰(zhàn)爭前德國的形勢 92. 瑞典人在德國 93. 瓦倫斯坦的結局 94. 大選侯 95. 第一次革命之前的英格蘭 96. 英格蘭王室及其工作 97. 克倫威爾 98. 投石黨和法國貴族 99. 投石黨和巴黎高等法院 100. 馬扎然 101. 1650年左右的生活風尚和藝術 102. 查理十世·古斯塔夫治下的瑞典 103. 無限王權的時代 104. 路易十四 105. 路易十四作為教會首腦 106. 法國的整齊劃一精神和胡格諾派 107. 西班牙繼承戰(zhàn)爭之前的路易十四 108. 第二次英國革命 109. 英格蘭對軍國主義的防范 110. 17世紀的各種特 征 111. 俄國 112. 喬治一世之后的英格蘭 113. 弗里德里西大王 第 5 章 革命時代 革命時代歷史之導論 115. 自上而下改革的時期 116. 北方的絕對主義 117. 北美革命戰(zhàn)爭 118. 英格蘭 119. 諸小國 120. 耶穌會的瓦解 121. 1789年之前的思想環(huán)境 122. 18世 紀德國和法國的思想發(fā)展 123. 盧梭和他的烏托邦 124. 大革 命前法國的政治形勢 125. 法國大革命的命運 126. 米拉波 127. 神職人員 128. 立法議會和俱樂部 129. 1792年8月10 日 130. 九月屠殺 131. 國民公會瓦解前后 132. 路易十六的審判 133. 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 134. 毫無顧忌的黨派無所不能 135. 一個政權如何變得極端強大 136. 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 137. 革命的深層核心 138. 盧梭的音樂觀和教堂的毀壞 139. 羅伯斯庇爾 140. 熱月九日(1794年7月27日) 之前 141. 革命派別的相互毀滅 142. 果月十八日(1797年9 月4日) 143. 波拿巴和果月十八日 144. 貴族們和君主們?nèi)?何屈服 145. 法國人對瑞士的入侵 146. 老伯爾尼和它為什么被嫉恨 147. 霧月十八日(1799年11月9日)和執(zhí)政府 148. 拿破侖 149. 拿破侖一世及其遠征俄國 索 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