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讀史心得
怎樣研究歷史才有意義? / 2
培養(yǎng)一雙“歷史的眼睛” / 7
史書不一定完全可靠,但想真正讀懂是有方法的 / 13
現代人該怎么打穩(wěn)歷史基礎? / 22
第二章 社會制度 :公私精神與皇權認同
堯舜禹的公天下時代 / 28
中國帝制下的公私精神 / 32
天命所歸 :皇權認同根基的來源 / 43
中國文化中政治哲學的最高精神 / 51
第三章 政治謀略 :王道還是霸道?
偉大而痛苦的春秋戰(zhàn)國 :現代世界政治形勢的放大版 / 60
齊桓公一匡天下 :皇權政治與通儒的結合 / 65
擁有雄才大略的秦穆公,為何不能完成入主中原的霸業(yè)? / 74
從商鞅影響秦魏盛衰看懷柔之術 / 85
好勇任事的典型 :趙武靈王主導趙國改革崛起 / 94
心理變態(tài)的秦始皇,是暴君還是可憐人? / 101
第四章 人生哲學 :書生與豪杰
所有的勢運都講究一個時機 / 116
歷史是非,自有公論 / 122
義與利之間的取舍 / 128
只學謀略不講道義,不可取 / 133
智者心計與說話的藝術 / 138
如何學以致用? / 153
第五章 權力本質 :皇位的血酬
劉邦呂雉 :權勢利害的人性考驗 / 160
漢文帝以道德文治守天下,奠定漢朝立國基礎 / 170
聰明如漢武帝,為何也容易被奸臣挑撥? / 176
帝王權術的不外傳秘訣 / 179
第六章 王朝興替 :命運的齒輪
悖入悖出 :曹魏與司馬家的悲劇 / 186
共治天下 :士族集團獲得與王權抗衡的根基 / 190
“降王不殺”的傳統(tǒng),從南朝開始打破 / 196
隋朝政權的因果 :滅宇文而起,又因宇文而亡 / 201
李唐王朝的衰亡教訓 / 206
五代亂世,儒家文化興盛的轉變 / 210
第七章 開基立業(yè) :政權的基因
金錢外交 :趙家三百年的戰(zhàn)略失策 / 218
獨特的文人政府風格,讓宋代儒學走向盛興 / 229
黨禍與真?zhèn)蔚缹W之辯 / 238
朱元璋的前因,塑造明朝政權的陰暗底色 / 244
朱明三百年的文運弊端 / 250
第八章 帝王治術 :君臨天下的手段
運氣加持,最先運用“代理戰(zhàn)爭”戰(zhàn)略的滿人奪取天下 / 254
康熙 :統(tǒng)治學術高明的帝王 / 261
雍正 :與污名同行,歷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奇才 / 267
“十全老人”乾隆 :受益遺蔭的太平天子 /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