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日本紀實文學。在日本,“父母格差”一詞主要指家庭教育環(huán)境差距,作者認為日本當下已經進入了從“能力主義”向“父母格差”社會轉型的時代,而“父母的財富”和“父母的教育愿望”決定了兒童的教育背景以及未來的社會地位。書中,作者從學生、家長、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這三個角度入手,選取多個案例,分析了日本如何成為一個父母格差國家,并提出不少發(fā)人深思的洞見。作者認為,從家庭環(huán)境來說,教育資本由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關系資本三者構成。一方面,雖然財富對教育有極大影響,但并非有錢的家長就一定能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即使沒有太多的金錢投入,也能從自身素質出發(fā)給孩子好的影響,其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也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作者針對自身任教的大阪大學的學生做了深度調查,考察了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學生是如何進入國內頂級高校,并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對其自身的影響。從教育行政角度,也考察了新自由主義政策對高校教育的影響,并提出重新規(guī)劃教育目標和實現(xiàn)教育公正轉型所需的若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