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歐洲最偉大的在世哲學家之一吉奧喬·阿甘本分析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的生活和作品。居住在一個地方意味著什么?自我意味著什么?什么又是習慣?對于人類來說,生活不是首先意味著居住嗎?喬治·阿甘本的新書結合了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多年的所謂瘋狂的詳細年表,對通常被認為其不可讀的文本進行了新的審視,旨在描述和理解詩人自己所說的習慣性和寓居的生活。荷爾德林的一生被整齊地分為兩部分:從1770年到1806年的前36年,以及從1807年到1843年的后36年。在他的后半生中,他像個瘋子一樣躲在木匠恩斯特·齊默爾的家里。詩人的前半生在更廣闊的世界里四處游蕩,會關心外界和時事,但在后半生,卻與外界完全隔絕。盡管偶爾有客來訪,但他與外界的關系就像被一堵墻隔開了。根據他最早的傳記作者所記,他經常固執(zhí)地重復,“我這里啥事都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人生只能作為編年史的主題,而不是歷史研究的主題,更不用說臨床或心理分析了。然而,這本書表明,這正是荷爾德林向人類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概念。盡管我們尚未把握他這種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政治意義,但它現在顯然直接在對我們呈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