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緒 論 / 1
第一章 論魏晉玄風 / 9
(一)何謂“魏晉玄學”? / 9
(二)魏晉玄學的產生 / 13
(三)魏晉玄風的評價 / 28
第二章 魏晉玄學的發(fā)展(上) / 37
(一)正始時期的玄學 / 38
(二)竹林時期的玄學 / 47
(三)元康時期的玄學 / 55
(四)東晉時期的玄學 / 66
第三章 魏晉玄學的發(fā)展(中) / 75
(一)心無義 / 81
(二)即色義 / 82
(三)本無義 / 85
(四)不真空義 / 88
第四章 魏晉玄學的發(fā)展(下) / 97
第五章 郭象的生平與著作 / 115
第六章 郭象與向秀 / 125
第七章 郭象與裴 / 147
(一)“有始”與“無始” / 152
(二)“外資”與“獨化” / 154
(三)“無為”與“有為” / 155
(四)“入世”與“超世” / 155
第八章 郭象的《莊子注》與莊周的《莊子》 / 159
(一)關于“自性”的問題 / 164
(二)關于“無為”的問題 / 166
(三)關于“圣人”的問題 / 168
(四)關于“無”的問題 / 171
第九章 郭象的《莊子注》與《莊子》的舊說 / 177
第十章 郭象的哲學方法 / 193
(一)寄言出意 / 193
(二)辯名析理 / 209
(三)否定的方法 / 217
第十一章 郭象的哲學體系(上) / 223
第十二章 郭象的哲學體系(下) / 243
第十三章 郭象哲學中的理論問題(上) / 253
(一)關于“有”與“無”的問題 / 253
(二)關于“動”與“靜”的問題 / 257
(三)關于“知”與“無知”的問題 / 261
(四)圣人“可學致”與“不可學致”的問題 / 264
第十四章 郭象哲學中的理論問題(下) / 269
(一)“(命)理”與“自性” / 269
(二)“獨化”與“相因” / 272
(三)“無待”與“有待”,“無為”與“有為” / 275
(四)“順性”與“安命” / 278
第十五章 郭象與王弼 / 281
第十六章 郭象與張湛 / 289
附錄一 有關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資料 / 301
附錄二 論魏晉玄學到唐初重玄學 / 323
(一)魏晉玄學是先秦老莊思想的新發(fā)展 / 323
(二)重玄學的產生和完成 / 333
參考書目 / 342
后 記 /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