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章
1. 唐代的時代精神
2. 宋代的時代精神
3. 元代的時代精神
4. 明代的時代精神
5. 明代的時代精神與陽明學
第一章 祖先的德行與聲望
1. 兄弟友愛的王覽
2. 公忠體國的王導
3. 書圣王羲之
4. 以身殉忠義的王綱
5. 以陰德名世的王與準
6. 心胸灑脫的王杰
7. 酷愛竹子的王倫
8. 高潔剛毅的王華
第二章 少年才氣
1. 不開口的王云
2. 詩才敏捷的少年
3. 成圣賢為第一等事
4. 謀略之才
5. 習練武藝與兵法
6. 宋儒格物學之敗
第三章 陽明五溺
1. 與諸氏女成婚
2. 習練神仙養(yǎng)生之術
3. 書法開悟
4. 陽明書風
5. 跟婁一齋學習宋學
6. 進士落第
7. 再次落第
8. 作詩與專攻兵法
9. 再次失敗于朱子格物之學
10. 進士及第
11. 經世之志
12. 悟出佛、道之非
13. 陽明五溺
14. “棒喝”禪僧
15. 倡導圣學
第四章 龍場大悟
1. 彈劾宦官劉瑾
2. 前往龍場
3. 龍場大悟
4. 感化州長官
第五章 “知行合一”說
1. 受聘貴陽書院
2. 朱陸同異論
3. 闡述“知行合一”
第六章 廬陵、北京時代的講學
1. 劉瑾被處刑
2. 評說靜坐悟入
3. 臥治六月
4. 強調立志
5. 明鏡論
6. 宣揚陸學
7. 門人的增加
8. 與湛甘泉告別
9. 對徐愛闡述“新大學說”
10. 贈了庵桂悟以《送序》
第七章 滁州、南京時代的講學
1. 在滁州時的教化
2. 闡述實地修行之必要
3. 告誡喜好神仙佛道的門人
4. 諫武宗迎佛
5. 編纂《朱子晩年定論》
第八章 討伐諸匪與講學
1. 王晉溪起用王陽明
2. 王陽明的作戰(zhàn)方略
3. 懾服萬安之流寇
4. 巧用反間計
5. “十家牌法”的實施與民兵的訓練
6. 平定漳州匪患
7. 撫諭諸賊
8.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9. 致力于兒童教育與鄉(xiāng)民的教化
10. 刊行古本《大學》
11. 刊行《傳習錄》
第九章 宸濠之亂與王陽明受難
1. 王晉溪之遠謀
2. 宸濠的野心
3. 生擒宸濠
4. 武宗親征
5. 移交宸濠等戰(zhàn)俘
6. 良知與兵法
7. 王陽明受難與克服
第十章 南昌時代的講學
1. 與陳九川闡述“致良知”說
2. “致良知”說首次公諸天下
3. 表彰陸九淵
第十一章 晩年之學
1. 受封新建伯
2. 針對王陽明的誹謗
3. 舉辦賞月大宴
4. “大禮之議”爆發(fā)
5. 續(xù)刊《傳習錄》
6. 王陽明寫“四大記”
7. 拔本塞源論
8. 良知與太虛
9. 萬物一體論
10. 受命征討思恩、田州
11. 關心門人弟子之教化
12. 天泉橋上的問答
13. 本體與工夫
14. 簡易之學
15. 平定思恩、田州匪患
16. 平定八寨、斷藤峽匪患
17. 踏上歸途
18. 此心光明
19. 死后的表彰
王陽明簡譜
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