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史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tǒng)的介紹。全書分為八個章節(jié),開篇始于先秦,歷經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至近代,將各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的特征、流派、發(fā)展狀況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進行了分析和總結。書中介紹了書法藝術隨著文字的產生,經過先秦兩漢的孕育,魏晉南北朝的發(fā)端,在隋唐五代日臻成熟,至宋元明清時期守成中興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在篆、隸、楷、行、草等各種書體中,書法藝術家們所獲得的突破與成就。本書行文流暢,史料翔實,對代表性作品配以圖片,通過闡述書法理論,鑒賞名家碑帖、摩崖等作品的方式,將書法藝術的起源、發(fā)展、興盛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進一步了解我國書法藝術之精妙。此外,與同類書籍相比,本書還著重強調了書法的文物觀念,闡述了書法的文化性,在整理書法遺產,保護書法文物,弘揚傳承書法文化,以及普及書學理論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