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歷史悠久, 早是在上海醫(yī)科大學1988年組織編寫的《臨床流行病學講義》基礎上改編,于2000年出版 版。2007年第2版做了較大修改。2014年第3版增加了方法學方面的進展介紹。本次修訂為第4版。本書主要讀者為臨床醫(yī)學研究生和臨床醫(yī)師,主要介紹臨床研究方法學,以期提高臨床研究質量。本書通俗易懂,出版后深受廣大師生好評,特別適用于希望進行臨床研究的醫(yī)師。本書曾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規(guī)劃教材,并獲得2003年和2015年上海市教委 教材獎。第4版做了一些修訂,在預后相關章節(jié)中增加了預后預測模型的建立,增加了臨床實踐指南的制定與應用,增加了臨床研究數據管理, 突出了臨床科研方法學。每章均附選擇題,以幫助學生理解和復習。為使本書 切合教學所需,將第二至七章定為重點章節(jié),宜在課堂上重點講解。附錄“臨床醫(yī)學文獻評價實例練習”,全部為上海醫(yī)科大學授課教師發(fā)表的不同類型臨床流行病學研究論文,供學生課堂討論,訓練嚴格評價技能,為臨床研究舉一反三和日后評審稿件或文獻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