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農用地的基礎理論評價展開,共分為10章:研究綜述、農用地質量內涵及其影響因素、農用地產權體系及價值構成、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方法、農用地質量分異的基礎與利用特征、農用地評價的基礎數據來源與資料處理、新鄉(xiāng)市市轄區(qū)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農用地宗地地價修正體系編制、農用地基準地價信息系統(tǒng)建立、相關專題研究。全書著重討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基礎部分。分析了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的背景、目的、意義,制定了農用地評價技術方法;通過對農用地 外研究現狀及進展總結,討論了農用地基本概念、屬性及分類特點,系統(tǒng)分析了農用地質量特征及價格體系類型的影響因素,探討了農用地等級價關系。②質量分異分析。通過新鄉(xiāng)市市轄區(qū)農用地現狀及利用特點,分析了農業(yè)用地布局及流轉等對其質量分異的影響。③基礎數據處理。從資料收集的要求與原則出發(fā)。分別從定級資料與估價資料兩個方面分析了農用地評價中基礎資料收集內容、調查途徑與數據處理方法。④評估方法。以“三權”分置為基礎,從農用地基準地價定義內涵及影響特征入手,討論了農用地承包權、農用地經營權與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等的概念、權利內涵、權利主體、權利內容、權利特征,以三種權利價值為基礎,分析研究了三種權利基準地價評估方法,形成了耕地、園地、林地、設施農用地等4個地類的評估關鍵點,制定了還原利率等評估參數的確定方法。⑤實證研究。以新鄉(xiāng)市市轄區(qū)農用地為對象,編制了1:10 000調查工作底圖,以網格為評價單元,構建分地類因素因子指標評價體系,采用多因素綜合評價法進行定級,揭示了新鄉(xiāng)市市轄區(qū)耕地、園地、林地及設施農用地等4類農用地空間分布規(guī)律;利用投入產出樣點及市場交易樣點。采用收益還原法等確定了4類農用地基準地價。⑥修正體系編制與信息系統(tǒng)建立。簡要介紹了農用地分地類宗地地價修正體系編制與本次農用地基準地價評估的信息系統(tǒng)構建體系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