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幢寺是廣州歷史悠久的古寺,曾譽為清代的“四大叢林”之冠。在“十三行”貿易時期,由于海幢寺?lián)碛信c商館隔珠江而望的地理之便,且景色勝美入畫,遂成為官方 的外國人 可以游覽的去處。由此,海幢寺便成為事實上的來華友人 游覽區(qū),而與海幢寺相關的大量宗教文化、建筑藝術、風俗圖畫及文字資料等便輾轉流傳于世,海幢文化遂成為西方人了解東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當時的世界文化匯流中具有典型的地標意義。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部分是清嘉慶年間由(西班牙)菲律賓皇家公司首席代表曼努埃爾·德·阿格特請畫師繪的海幢寺圖冊。此次出版,我們對其進行了整理,包括用現(xiàn)在通行的西班牙語對圖冊原有的文字進行釋文,并翻譯成中文,從而 好地讓讀者了解海幢寺的面貌。第二部分是對海幢寺內建筑布局的介紹,用中、英、法、日四種文字呈現(xiàn)。第三部分是學者對海幢寺及其外銷畫的研究,包括李遇春《關于〈海幢寺〉與海幢寺》、江瀅河《海幢寺外銷畫冊的歷史因緣》、釋光秀《廣州海幢寺與“外銷畫”》、楊文信《薈萃中西,多元功能——論重構清朝中后期海幢寺歷史的特點》、張淑瓊《清代廣州海幢寺經坊刻書及藏版述略》、陳美玲《語言、帆船與歷史——對1976年廣州海幢寺外銷畫西班牙語注釋翻譯的幾點思考》、吳慶洲《十八世紀海幢寺盛況探討》等,可以 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海幢寺的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