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暫缺分類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的方法與應用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的方法與應用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的方法與應用

定 價:¥68.00

作 者: 周忠科 張忠友 王晉偉
出版社: 企業(yè)管理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428344 出版時間: 202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21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 低碳能源技術的前沿追蹤與預測研究”,依次開展“理論基礎—方法框架—應用實踐”的系統(tǒng)分析,通過全流程、遞進式的研究,一步步精準識別低碳能源技術的研究前沿和發(fā)展方向,并將該理論方法應用于 能源集團,服務于集團的低碳能源技術布局。系統(tǒng)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源技術追蹤預測系統(tǒng)”關鍵技術,具體創(chuàng)新點體現(xiàn)在:①揭示了“ 低碳能源技術的前沿追蹤與預測”的理論基礎和方法體系演變規(guī)律,研發(fā)了可以流程化作業(yè)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②探索了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技術在“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實踐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 低碳能源技術追蹤和預測”的速度和智能化。

作者簡介

  周忠科,男,中 員,博士研究生, 工程師。曾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擔任開采研究所巷道研究室技術員、工貿公司副總經理、總院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務,后就職于中國神華煤制油公司、神華煤制油化工公司、神華包頭煤化工公司、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歷任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等職務。現(xiàn)任中共 能源集團黨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研發(fā)的《能源技術追蹤預測系統(tǒng)(CN202121381276.0)》獲得 專利授權。張忠友,男,1980年生,2002年7月參加工作,中 員,碩士研究生, 工程師?,F(xiàn)任中共 能源集團黨校(領導力建設和人才評價中心)領導力建設和人才評價部主任。王晉偉,男,1990年生,山西陽泉人,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獲管理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

圖書目錄

第1章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的理論與方法
1.1 研究背景和整體思路
1.1.1 研究背景
1.1.2 整體思路
1.2 研究對象、理論與方法
1.2.1 研究對象:低碳能源技術
1.2.2 低碳能源技術追蹤預測的“四驅理論”
1.2.3 低碳能源技術追蹤預測方法體系的演變
1.3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系統(tǒng)的總體設計
1.4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
第2章
低碳能源技術的前沿追蹤
2.1 數(shù)據(jù)來源及研究方法
2.1.1 數(shù)據(jù)來源
2.1.2 研究框架
2.1.3 研究方法
2.2 低碳能源技術時間分布態(tài)勢
2.2.1 零碳能源技術
2.2.2 減碳能源技術
2.2.3 儲碳能源技術
2.3 低碳能源技術空間分布態(tài)勢
2.3.1 零碳能源技術
2.3.2 減碳能源技術
2.3.3 儲碳能源技術
2.4 低碳能源技術 合作研究
2.4.1 零碳能源技術
2.4.2 減碳能源技術
2.4.3 儲碳能源技術
2.5 低碳能源技術研究熱點
2.5.1 零碳能源技術
2.5.2 減碳能源技術
2.5.3 儲碳能源技術
2.6 低碳能源技術研究前沿
2.6.1 零碳能源技術
2.6.2 減碳能源技術
2.6.3 儲碳能源技術
第3章
低碳能源技術的前沿預測
3.1 技術創(chuàng)新的時空態(tài)勢
3.1.1 風能
3.1.2 光能
3.1.3 儲能
3.1.4 氫能
3.1.5 核能
3.1.6 地熱能
3.1.7 生物質能
3.1.8 水力發(fā)電
3.1.9 海洋能
3.1.10 節(jié)能增效技術
3.1.11 原料替代技術
3.1.12 燃料替代技術
3.1.13 非 CO2 減排技術
3.1.14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3.1.15 生物工程固碳
3.1.16 能源互聯(lián)網
3.2 低碳技術熱點領域
3.2.1 零碳技術熱點領域
3.2.2 減碳技術熱點領域
3.2.3 儲碳技術熱點領域
3.2.4 其他 低碳技術熱點領域
3.3 低碳前沿技術發(fā)展趨勢預測
3.3.1 生命周期趨勢預測方法
3.3.2 零碳技術發(fā)展趨勢預測
3.3.3 減碳技術發(fā)展趨勢預測
3.3.4 儲碳技術發(fā)展趨勢預測
3.3.5 其他 低碳技術發(fā)展趨勢預測
第4章
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在 能源集團的應用研究
4.1 能源集團重點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追蹤預測
4.1.1 風能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2 光能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3 傳統(tǒng)火電轉型升級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4 儲能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5 氫能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6 智能采礦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1.7 煤化工技術的前沿追蹤預測
4.2 風能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2.1 風能技術分類體系
4.2.2 風能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2.3 風能技術規(guī)劃政策
4.3 光能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3.1 光能技術分類體系
4.3.2 光能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3.3 光能技術規(guī)劃政策
4.4 傳統(tǒng)火電轉型升級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4.1 傳統(tǒng)火電轉型升級技術分類體系
4.4.2 傳統(tǒng)火電轉型升級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4.3 傳統(tǒng)火電轉型升級技術規(guī)劃政策
4.5 儲能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5.1 儲能技術分類體系
4.5.2 儲能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5.3 儲能技術規(guī)劃政策
4.6 氫能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6.1 氫能技術分類體系
4.6.2 氫能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6.3 氫能技術規(guī)劃政策
4.7 智能采礦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7.1 智能采礦技術分類體系
4.7.2 智能采礦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7.3 智能采礦技術規(guī)劃政策
4.8 煤化工領域的低碳能源技術前沿解讀
4.8.1 煤化工技術分類體系
4.8.2 煤化工現(xiàn)有技術瓶頸
4.8.3 煤化工技術規(guī)劃政策
第5章
能源集團低碳能源技術布局的政策研究: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5.1 主要結論
5.1.1 開發(fā)了一種低碳能源技術追蹤預測系統(tǒng)
5.1.2 識別了低碳能源技術的研究前沿
5.1.3 預測了低碳能源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5.2 政策建議
5.2.1 加強低碳能源技術的追蹤預測研究
5.2.2 關注海上風電開發(fā),特別是深海浮風技術
5.2.3 耦合太陽能和農業(yè)生產,注重太陽能系統(tǒng)的景觀設計
5.2.4 將 化石燃料發(fā)電技術作為轉型優(yōu)先選項,加快 合作研發(fā)
5.2.5 注重開發(fā)顛覆性儲能電池,加強材質、壽命、容量的突破創(chuàng)新
5.2.6 研發(fā)低成本、多元化制氫,探索多產業(yè)、大規(guī)模用氫
5.2.7 探索 多新技術與采礦技術集成,注重平衡安全、效率和低碳等因素
5.2.8 重視煤炭綠色深加工利用,加強煤化工和關聯(lián)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