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響應式原理
1.1 基本開發(fā)環(huán)境搭建
1.2 JavaScript高階技法
1.2.1 call、bind、apply太難了
1.2.2 defineProperty
1.2.3 Object.create了什么
1.2.4 new了個什么
1.2.5 this到底是誰
1.3 initData:Vue初始化
1.4 Observer——響應式原理的核心
1.5 數組的響應——AOP的實際應用
1.6 初始化代碼淺析
1.6.1 扁平化后的代碼
1.6.2 按“圖”索“驥”——流程梳理
1.7 源碼的閱讀方法——任何源碼都可以這樣看
第2章 模板渲染原理
2.1 $mount——掛載節(jié)點
2.2 parseHTML——解析模板
2.3 codegen——生成render
2.4 initLifecycleMount?Mount!
2.5 源碼解讀——你的實現,我的實現,其實都一樣
2.5.1 綁定靜態(tài)方法
2.5.2 $mount的執(zhí)行線
2.5.3 回顧
第3章 依賴收集原理
3.1 另一個JavaScript高階知識
3.1.1 觀察者模式與發(fā)布訂閱模式
3.1.2 沒事走兩步——什么是異步
3.1.3 mergeConfig怎么合并兩個對象
3.2 Watcher&Dep——依賴收集
3.3 nextTick——異步 新原理
3.4 Mixin-這難道不是mergeConfig
3.5 callHook-生命周期是這樣執(zhí)行的
3.6 源碼分析之我是抄的
3.6.1 Vue2中的依賴收集
3.6.2 異步 新源碼
3.6.3 原來你是這樣的Mixin
3.6.4 生命周期鉤子是不是這樣調用的
第4章 Watcher的其他場景
4.1 手寫computed實現
4.2 watch的核心是watcher
4.3 響應式原理補充——數組的 新
4.4 源碼分析之不知道怎么編了
4.4.1 原來是這樣的響應式
4.4.2 依賴收集不過是彼此銘記
第5章 Diff算法
5.1 前置代碼整理
5.2 簡單Diff算法
5.2.1 “當前節(jié)點不同”的情況
5.2.2 比對子節(jié)點的簡單情況